- 年份
- 2024(9589)
- 2023(13382)
- 2022(11111)
- 2021(10517)
- 2020(8463)
- 2019(18877)
- 2018(18934)
- 2017(35624)
- 2016(19805)
- 2015(21882)
- 2014(21946)
- 2013(21085)
- 2012(19385)
- 2011(17607)
- 2010(18129)
- 2009(17203)
- 2008(17120)
- 2007(15726)
- 2006(14503)
- 2005(13170)
- 学科
- 济(74237)
- 经济(74129)
- 业(63477)
- 管理(56542)
- 农(50669)
- 企(42436)
- 企业(42436)
- 农业(33693)
- 业经(24782)
- 制(24561)
- 中国(22718)
- 财(22123)
- 方法(21700)
- 数学(18287)
- 数学方法(18000)
- 体(17946)
- 地方(16392)
- 策(16351)
- 银(15763)
- 银行(15744)
- 行(15152)
- 融(13797)
- 金融(13790)
- 学(13506)
- 发(13256)
- 体制(13242)
- 贸(13192)
- 贸易(13185)
- 易(12890)
- 农业经济(12609)
- 机构
- 学院(276171)
- 大学(268528)
- 济(114711)
- 经济(112051)
- 管理(103075)
- 研究(96460)
- 理学(87015)
- 理学院(86158)
- 管理学(84827)
- 管理学院(84298)
- 中国(77092)
- 农(61631)
- 财(58222)
- 京(56574)
- 科学(55078)
- 所(48408)
- 农业(46721)
- 江(46236)
- 中心(45273)
- 业大(43601)
- 财经(43055)
- 研究所(42975)
- 经(38846)
- 范(36420)
- 师范(36078)
- 州(35515)
- 北京(35395)
- 院(34528)
- 省(33384)
- 经济学(33227)
- 基金
- 项目(174630)
- 科学(137513)
- 研究(137146)
- 基金(123328)
- 家(105933)
- 国家(104815)
- 科学基金(89518)
- 社会(86307)
- 社会科(81269)
- 社会科学(81251)
- 省(70880)
- 基金项目(63876)
- 教育(63033)
- 编号(58975)
- 划(57851)
- 自然(53864)
- 自然科(52531)
- 自然科学(52518)
- 自然科学基金(51589)
- 成果(49961)
- 资助(49278)
- 课题(41985)
- 发(39509)
- 部(39350)
- 重点(39350)
- 制(39239)
- 性(36771)
- 创(36587)
- 国家社会(34935)
- 年(34525)
- 期刊
- 济(144186)
- 经济(144186)
- 研究(87686)
- 中国(67916)
- 农(66073)
- 财(45384)
- 农业(44084)
- 学报(40074)
- 教育(38043)
- 科学(38024)
- 管理(37752)
- 融(34763)
- 金融(34763)
- 大学(32563)
- 学学(30734)
- 业经(29075)
- 技术(24992)
- 财经(21478)
- 业(20607)
- 经济研究(20066)
- 问题(19248)
- 经(18482)
- 农村(16347)
- 村(16347)
- 农业经济(15648)
- 版(15530)
- 世界(14793)
- 经济问题(13375)
- 贸(13176)
- 现代(13078)
共检索到444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连华
本文在详细分析我国现行农村经营体制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完善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重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土地法规制度以发展农业规模性经营,并应加快配套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营体制 改革路径 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元态
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谢元态(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南昌33004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已经19年了。19年来,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其成功的典型标志有四:一是中国农民以自己特有的经营管理方式,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满林
推进农村流通改革体制关乎整个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关乎农村经济面貌的改善。农村流通体制建设需要系统的思路和有力的组织保障,政府必须扮演好改革主体的角色,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农民共同来参与,政府要建立健全流通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
农村流通体制 改革与创新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匡家在
1978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以农业银行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和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分工、非正规金融受到压制、正规金融体系得以深化的两个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沿袭正规金融体系及机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应结合两种变迁方式,逐渐转变到以诱致性变迁为主的路径。农村金融改革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制度供给。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政策 路径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晓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忠民 冉光和
本文揭示了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和思路,并从增加农村资金供给与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双重层面为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制度创新框架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春蕾
三农问题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依法优化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祥和居民。研究阐述了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内涵及其变革意义;从产业结构升级压力下的土地经营模式问题,农地流转问题及农地经营模式优化衍生收益权分配问题等角度剖析当前农地经营模式的问题及其根源;给出变革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制度及保障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变革中的农民权益等优化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可行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军
目前,我国财税改革正处于谋划和顶层设计阶段。2014年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改革总体方案》,各地正在抓紧研究出台深化地方财税改革的落实方案,新一轮财税改革的主要内容逐渐浮出水面。在深化改革进程中,各级财政部门共担着改进预算管理、完善税收制度、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等改革重点任务,面对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这一共同的改革目标,各级财政部门将成为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面对新一轮财税改革,地方财政部门需要搞清楚一系列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应对,全程参与、全力投入到深化财政改革的浪潮中来。
关键词:
地方财政 财税改革 路径探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娟娟 石志忠
为使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必须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及时对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完善改革措施,巩固改革成果,目的达到让农民"平时常检查,健康少得病;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报销快又高,有病不犯愁"。
关键词:
农村 医疗卫生 体制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我们认为,判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不在于是否按改革预期建立、分设了几个金融机构,而在于这些机构是否按改革预期赋于它的功能正常远转,并在运转中发挥它们应该发挥的作用。如此判断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则不能得出过高评价。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赛辉 度朝伟 邹修清 毛爱国
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评价与深化构想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课题组一、对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的综合评价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个时期,农村金融对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80年代以来已成为农村资金的最主要提供者。在特定的历史...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军
改革和完善现有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体制,解决农村公路加快建设与管理养护滞后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条件和服务水平,已成为政府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目前,虽然初步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体系,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问题特别是体制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面临着许多体制性的障碍和现实操作上的难题。因此,从组织、投资、运行、技术和考核等方面探索进一步改革现行管养体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公路 管养体制 改革 探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忠泰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向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条件已经形成,但在陕西,这种微观基础远未形成。研究提出新时代陕西实现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五方面路径和政策措施:以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着力点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以切实落实"陕九条"政策为突破口引导科技创新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名利双收"并向企业流动;以推动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为方向实现陕西原始创新,强化大型企业和工程的集成创新,突出中小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切实解决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过剩、越位和错位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后春
一、中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中国合作金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立了覆盖全国广大乡村和城镇的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了包括存、放、汇、兑、开户、结算等基本金融业务和各种中间业务、代理业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