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34)
- 2023(16127)
- 2022(13528)
- 2021(12497)
- 2020(10212)
- 2019(22755)
- 2018(22905)
- 2017(42046)
- 2016(23486)
- 2015(26161)
- 2014(26345)
- 2013(25881)
- 2012(24518)
- 2011(22557)
- 2010(23320)
- 2009(21998)
- 2008(21688)
- 2007(19962)
- 2006(18479)
- 2005(17440)
- 学科
- 济(110512)
- 经济(110368)
- 业(66412)
- 管理(62580)
- 农(51307)
- 企(43847)
- 企业(43847)
- 农业(34266)
- 中国(33608)
- 地方(30874)
- 方法(29697)
- 业经(28874)
- 制(26648)
- 数学(24854)
- 数学方法(24595)
- 财(24043)
- 学(21213)
- 银(19844)
- 银行(19813)
- 体(19263)
- 行(19225)
- 融(19110)
- 金融(19103)
- 发(18351)
- 地方经济(16463)
- 贸(15977)
- 贸易(15960)
- 环境(15873)
- 易(15360)
- 理论(15289)
- 机构
- 学院(335041)
- 大学(330884)
- 济(145565)
- 经济(142283)
- 研究(126536)
- 管理(119660)
- 理学(99435)
- 中国(99300)
- 理学院(98302)
- 管理学(96780)
- 管理学院(96155)
- 科学(72500)
- 京(72269)
- 农(71067)
- 财(70342)
- 所(64989)
- 中心(58299)
- 研究所(57593)
- 江(57092)
- 农业(54181)
- 财经(52148)
- 业大(51100)
- 范(46990)
- 经(46882)
- 师范(46537)
- 北京(46344)
- 院(44685)
- 州(44598)
- 经济学(43941)
- 省(43583)
- 基金
- 项目(207123)
- 科学(161792)
- 研究(159457)
- 基金(145583)
- 家(126054)
- 国家(124793)
- 科学基金(105112)
- 社会(101703)
- 社会科(95845)
- 社会科学(95824)
- 省(83757)
- 基金项目(75642)
- 教育(72819)
- 划(68806)
- 编号(66735)
- 自然(62360)
- 自然科(60768)
- 自然科学(60749)
- 自然科学基金(59649)
- 资助(58493)
- 成果(57032)
- 发(50820)
- 课题(48594)
- 重点(47330)
- 部(46144)
- 制(42980)
- 创(42523)
- 国家社会(41912)
- 性(41738)
- 发展(41562)
- 期刊
- 济(188760)
- 经济(188760)
- 研究(113344)
- 中国(88194)
- 农(73546)
- 财(54623)
- 学报(51325)
- 农业(49146)
- 科学(47549)
- 教育(46872)
- 管理(45872)
- 融(41301)
- 金融(41301)
- 大学(40448)
- 学学(37728)
- 业经(33046)
- 技术(31291)
- 经济研究(28140)
- 财经(26933)
- 问题(24556)
- 业(24095)
- 经(23396)
- 世界(19240)
- 版(17885)
- 农村(17133)
- 村(17133)
- 技术经济(17080)
- 贸(16878)
- 经济问题(16482)
- 农业经济(16090)
共检索到562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经勇
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经营方式的改革,而且是所有制的改革。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夕,农村面临着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必须尽快地提高;二是农村劳动者的积极性必须得到充分的调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也只能通过两个途径:一是提高农产品的价格,降低城市产品对农村产品交换的相对价格,通过价格杠杆调整分配关系,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由于这一步改革,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轮番涨价,并会造成国家财政补贴的巨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耀邦
关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业发展问题国家计委副主任陈耀邦从现在到本世纪末,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全国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的进一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丹桐 王楠
<正>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形成,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举措。其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的在于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平稳、高质量发展,而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概念,其主张消除城乡分离和对立,实现城乡融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学艺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与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理论创新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朱厚泽、杜润生、吴明瑜、保育钧、吴象、张卓元、周叔莲、陆学艺、贾康、李义平、刘佐、毛振华、何伟、晓亮、黄范章、赵人伟、吴念鲁、杨继绳、赵海宽、贾文广、杨启先、宋养琰等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分析,现将部分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爱娟 薛伟贤
分析中国农村产权制度变迁 ,得出以下结论 :一、农村产权制度的明晰化和剩余索取权的内在化 ,诱致了生产队制度向家庭责任制的制度变迁 ;二、农村生产的规模经济诱致家庭责任制向规模化经营的制度变迁 ;三、农村目前的产权制度仍是一种不完备的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经勇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经济运行机制的本质转换;而这种转换是在社会主义框架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目标,是国家计划调控下的市场的节,而不可能是纯粹的市场调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秋斌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基础和着力点。回顾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总结经验,对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志刚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研究工作,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都有了新的开拓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社会实践中出现许多新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重视。特别是一些中青年人口研究工作者正在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出现的和将要出现的各种人口问题,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不仅向某些传统理论观点提出质疑,而且能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实际提出一些新观点和新见解。为了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提供发表意见和进行探讨的园地,本刊特自本期起开设《论坛》专栏,以及时报道学术界的新观点、新动向、新成果。我们欢迎广大人口研究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人口研究工作者,踊跃投稿,就人口理论、方法、实践等问题发表看法,展开讨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妍
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因此本文认为,当前积极推行技术创新与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经勇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新构造与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本质转换,为的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环境条件。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因势利导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以及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只有把农业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迅速增强我国衣业发展的后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春蕾
三农问题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依法优化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定祥和居民。研究阐述了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内涵及其变革意义;从产业结构升级压力下的土地经营模式问题,农地流转问题及农地经营模式优化衍生收益权分配问题等角度剖析当前农地经营模式的问题及其根源;给出变革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制度及保障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变革中的农民权益等优化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可行路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继连 王仁强 方金
本文分析了山东农业新科技革命所处的农村经济体制环境 (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提出了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山东农业新科技革命进程的相关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林 李元玺 王伟俊
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我国农业合作的基本经验(一)农业合作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春文波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春文波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处于一个攻坚阶段。经过16年的改革,旧的农村经济体制已被打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然而要建立现代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体制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