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1)
- 2023(12286)
- 2022(10193)
- 2021(9566)
- 2020(7850)
- 2019(17556)
- 2018(17783)
- 2017(33392)
- 2016(18455)
- 2015(20337)
- 2014(20458)
- 2013(19615)
- 2012(18184)
- 2011(16492)
- 2010(17102)
- 2009(16213)
- 2008(16034)
- 2007(14744)
- 2006(13612)
- 2005(12349)
- 学科
- 济(69224)
- 经济(69118)
- 业(58659)
- 管理(52135)
- 农(50352)
- 企(37595)
- 企业(37595)
- 农业(33399)
- 业经(23643)
- 制(23423)
- 中国(21069)
- 财(20821)
- 方法(19451)
- 体(17362)
- 数学(16528)
- 数学方法(16272)
- 地方(15208)
- 策(15161)
- 银(14575)
- 银行(14557)
- 行(14046)
- 融(12926)
- 金融(12919)
- 体制(12733)
- 发(12730)
- 学(12592)
- 农业经济(12554)
- 贸(12448)
- 贸易(12441)
- 易(11964)
- 机构
- 学院(255544)
- 大学(248172)
- 济(106983)
- 经济(104508)
- 管理(95026)
- 研究(90081)
- 理学(80130)
- 理学院(79332)
- 管理学(78089)
- 管理学院(77599)
- 中国(72553)
- 农(59488)
- 财(54497)
- 京(52431)
- 科学(51188)
- 所(45252)
- 农业(45136)
- 江(42976)
- 中心(42621)
- 业大(40992)
- 研究所(40044)
- 财经(39930)
- 经(35988)
- 范(33635)
- 师范(33317)
- 州(32951)
- 北京(32761)
- 院(32021)
- 省(31483)
- 经济学(30917)
- 基金
- 项目(160834)
- 科学(126583)
- 研究(126439)
- 基金(113704)
- 家(97605)
- 国家(96571)
- 科学基金(82442)
- 社会(79612)
- 社会科(74931)
- 社会科学(74918)
- 省(65323)
- 基金项目(59070)
- 教育(57624)
- 编号(54622)
- 划(53066)
- 自然(49485)
- 自然科(48277)
- 自然科学(48265)
- 自然科学基金(47416)
- 成果(46140)
- 资助(45286)
- 课题(38561)
- 制(36721)
- 发(36374)
- 部(36324)
- 重点(36048)
- 性(33925)
- 创(33551)
- 农(33213)
- 国家社会(32360)
- 期刊
- 济(136256)
- 经济(136256)
- 研究(82773)
- 农(64422)
- 中国(64251)
- 农业(43207)
- 财(42586)
- 学报(37132)
- 科学(34974)
- 教育(34504)
- 管理(34150)
- 融(32889)
- 金融(32889)
- 大学(30189)
- 业经(28896)
- 学学(28456)
- 技术(22634)
- 经济研究(20079)
- 业(19997)
- 财经(19758)
- 问题(17807)
- 经(16998)
- 农村(15950)
- 村(15950)
- 农业经济(15459)
- 版(14675)
- 世界(14083)
- 经济问题(12516)
- 贸(11901)
- 现代(11847)
共检索到414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满林
推进农村流通改革体制关乎整个流通产业的发展,也关乎农村经济面貌的改善。农村流通体制建设需要系统的思路和有力的组织保障,政府必须扮演好改革主体的角色,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农民共同来参与,政府要建立健全流通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
关键词:
农村流通体制 改革与创新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臧跃茹 孙学工 王蕴 黄卫挺
近年来,在推进新医改的框架内,中国在药品流通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药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长期实行医药不分、以药养医体制等体制性弊端,以及药品定价、采购和医保支付机制不完善等,中国药品流通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1)药品领域的利益扭曲在流通环节集中体现。(2)药品采购机制不完善,市场发现价格功能扭曲,导致药价虚高与虚低问题并存。(3)产业集中度过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差。(4)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药品流通市场区域分割问题突出。(5)药品流通违背了基本经济规律,政府不当干预造成流通秩序混乱。(6)药品流通产业处于弱势地位,业态发展水平低。解决药品流通领域存在问题的实质...
关键词:
中国 药品流通体制 改革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秀德
一改革十年来,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从流通领域看农村经济,商品流通与商品生产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相当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1.市场封锁,商品流通渠道受阻。一是地方保护。有的地方采取行政干预,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对本地大宗农副产品实行产区封锁,限制外销。二是部门垄断。有的主管部门以治理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敏谦 李明生 罗叶
文章认为,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于理顺粮价,增加粮农利益,减轻财政负担,疏理流通渠道等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粮食的供给受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双重约束波动较大.而需求的刚性强,加之粮食政策和购销体制多变,粮农、粮食经营者和政府在渐进的改革中经历了不少的波折。文章针对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面临的粮食供给环境紧张,购销政策不稳定,收购价格不合理,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乏力,以及经营主体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坚持市场取向为改革原则,以及稳定生产与供给,掌握必要粮源以调控市场,制定合理收购价格,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深化粮食企业改革等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元态
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对策谢元态(江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南昌33004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已经19年了。19年来,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其成功的典型标志有四:一是中国农民以自己特有的经营管理方式,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声俊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思路国内贸易部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丁声俊当新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逼近的时候,一个关系中国农业、农村经济未来命运的问题,即进一步深化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问题,更迫切提到日程上来。这具有深远的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我们认为,判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不在于是否按改革预期建立、分设了几个金融机构,而在于这些机构是否按改革预期赋于它的功能正常远转,并在运转中发挥它们应该发挥的作用。如此判断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则不能得出过高评价。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课题组 宋则 依绍华
本文针对流通体制改革目标:以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为核心,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推动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市场秩序的完善,提升整体流通效率;指出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重要问题,包括理顺管理体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等,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体制改革 《反垄断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依绍华
本文结合"十二五"以来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长期发展战略的背景,从政策环境、管理体制、统一市场等方面,提出流通体制改革目标:"无缝衔接"的管理体系;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完善的法律体系;统一高效的市场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流通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对策措施,包括:提升流通产业地位;改革税收体系,降低流通成本;对中小流通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和扶持;完善政策法律体系;实施创新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俞晓松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在这春回大地的美好季节,中国市场学会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合作共同召开这次会议。一方面是为了纪念《中国流通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这次机会邀请关心我国流通发展的官、产、学、研各界朋友就中国流通现代化这个主题进行探讨交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娟娟 石志忠
为使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必须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及时对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完善改革措施,巩固改革成果,目的达到让农民"平时常检查,健康少得病;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报销快又高,有病不犯愁"。
关键词:
农村 医疗卫生 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翠萍
本文认为,我国现行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调节功能不完善,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宏观调控不能适应新体制的要求,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一要提高农民的自组织化程度,二要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产品流通主体,三要大力发展信息主导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四要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农产品流通的社会化、集团化、现代化和规范化,建立起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大开放、大市场、大经贸、大流通体制。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体制 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国耀 李岩东
近几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连年丰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但是却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储难、调难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各级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精力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虽使矛盾有所缓解,但影响流通滞后的一些体制性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目前已经发育的市场总体上还处在传统的、初级形式的、不规范的状态,与农村商品化、现代化的要求很不相适应。交易方式在许多场合由双方个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