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4)
2023(8797)
2022(7206)
2021(6583)
2020(5158)
2019(11745)
2018(11619)
2017(21614)
2016(11457)
2015(12411)
2014(12501)
2013(12151)
2012(11531)
2011(10641)
2010(11225)
2009(10818)
2008(9907)
2007(8830)
2006(8408)
2005(8178)
作者
(31726)
(26214)
(26007)
(24926)
(16784)
(12527)
(11923)
(10306)
(9951)
(9522)
(9011)
(8807)
(8569)
(8478)
(8401)
(8252)
(7600)
(7573)
(7528)
(7278)
(6901)
(6403)
(6337)
(6148)
(6095)
(5924)
(5891)
(5853)
(5418)
(5276)
学科
(51509)
经济(51451)
(29662)
管理(27877)
(26199)
金融(26199)
中国(25610)
(23974)
银行(23965)
(23444)
(22951)
企业(22951)
地方(20329)
(15906)
(15699)
业经(14445)
(13376)
方法(11318)
中国金融(11121)
农业(11108)
(10461)
(10361)
地方经济(10211)
数学(9477)
数学方法(9399)
(8553)
贸易(8537)
体制(8348)
(8203)
发展(7983)
机构
学院(155216)
大学(151580)
(69121)
经济(67561)
研究(61423)
中国(53921)
管理(53043)
理学(43050)
理学院(42508)
管理学(41921)
管理学院(41611)
(35771)
(33924)
科学(33768)
(31332)
中心(28939)
研究所(27679)
(26001)
财经(25884)
(25627)
(23341)
北京(22831)
(22819)
师范(22606)
(21985)
经济学(21797)
(21769)
(21717)
银行(20893)
(19651)
基金
项目(91667)
研究(73486)
科学(71738)
基金(62847)
(53420)
国家(52837)
社会(46346)
科学基金(44768)
社会科(44005)
社会科学(43998)
(37680)
教育(32949)
基金项目(32100)
编号(30927)
(30738)
(27114)
成果(26615)
资助(25502)
自然(24885)
自然科(24248)
自然科学(24245)
自然科学基金(23788)
课题(23186)
发展(22686)
(22288)
重点(21295)
(19924)
(19756)
(19592)
(19202)
期刊
(89216)
经济(89216)
研究(58902)
中国(43173)
(35499)
金融(35499)
(26833)
(26002)
教育(24456)
管理(22159)
学报(19497)
科学(19202)
农业(16681)
大学(15660)
业经(15540)
经济研究(14448)
学学(14348)
技术(14082)
财经(13315)
(11511)
问题(11127)
国际(8501)
(8470)
改革(8418)
(8418)
(8266)
世界(8141)
理论(8019)
(7870)
(7849)
共检索到276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均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就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国家战略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穆争社  穆博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导致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面临高成本和高风险的难点问题。单纯依靠价格机制解决此问题将导致超越弱势群体可负担成本能力而自动退出,以及借款者逆向选择行为,造成普惠金融发展萎缩,这都有悖于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为实现商业化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在合理确定普惠金融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信贷配给方式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服务数量取决于其搜寻借款者人格化信用信息,将信贷资源配给给低风险借款者的能力。对此应建立可置信威胁机制,以自组织方式提高搜寻借款者人格化信用信息能力,并构建自我激励与惩罚机制,以有效化解上述难点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穆争社  穆博  
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大力发展小微型金融机构、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建立完善金融风险缓释机制,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重点政策措施,以有效化解深化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高成本和高风险难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晓健  杜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多元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涉农普惠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拓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采取增加供给主体、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及健全农村信用监管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晓健  杜莉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在多元政策体系的支持下,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总量和结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存在涉农普惠金融有效供给不足、拓展内生动力不足、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采取增加供给主体、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及健全农村信用监管体系等措施,推动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张昉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制度先行,推动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优化调整融资结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为实体经济特别是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更低成本的融资服务。优化调整金融机构体系的重点是推动银行体系制度创新,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优化调整金融市场体系离不开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调整金融产品体系需积极营造有序、创新的制度环境,引导金融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翟丽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进步。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与成绩不是单方面的,而是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技术、外部监管、对外开放等全方位于一体的升级。进入新时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诸多挑战,金融体系在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存在适应性问题。金融助推供给侧改革路径的"一二三"思路为:(1)一个核心理念:树立市场化的金融服务理念;(2)两个重点:依托资本化与金融化两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3)三大举措:政策工具、风险管理与配套措施三大支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新彬  
<正>2023年是普惠金融成为国家战略十周年。十年磨一剑,这十年,我国普惠金融取得长足发展,多元化、分层次、广覆盖的全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商业银行应从十年普惠金融发展历程中把握大局大势,以普惠金融转型发展作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以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深化普惠金融的战略定位第一,普惠金融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朱敏杰  
本文基于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是现阶段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在总结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应重点从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方面推进农村金融普惠,建设更加开放、便利的普惠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低收入群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宏山  
普惠金融的主要特点是服务的广泛性和可获得性,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特性正有助于社会各阶层便于获取各种金融服务,可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规范,并以此推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加旺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提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普惠金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举措和具体安排,勾勒出以高质量普惠金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普惠金融的价值内涵进一步丰富,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全  
有效化解金融供给矛盾、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在"破"与"立"上下更大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公开提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新时代金融系统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晓宁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如何做好2018年的金融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继续做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讲政治,主动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报告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金富  
普惠金融是惠及社会大众、解决发展不平衡性的金融业务,符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旨,有助于促进供给侧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因此,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新时期的战略性业务。而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客户维护方式,对于发展普惠金融来说,既有优势也有诸多挑战。本文以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为主题,试图构建一套基于金融科技运用,并融合企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体系,用于解决获客、产品服务与风险全流程管理等普惠金融三环节中的痛点和难点,真正助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支持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晓芳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关键窗口期,农村产业升级快速发展驱动普惠金融供给侧变革。针对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满意度问题,通过贷款程序烦琐程度等七方面主因素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普惠金融满意度与担保程度、信用评级程度、是否参加保险、信贷政策宣传全面程度有较强正相关,据此提出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有效衔接策略:信贷户衔接—提升信贷户信用意识与强化制度规范、银行机构措施机制衔接—优化流程与创新模式、协同方协同路径衔接—完善协同功能与合理运用货币工具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