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50)
- 2022(376)
- 2021(369)
- 2019(774)
- 2018(845)
- 2017(1438)
- 2016(781)
- 2015(909)
- 2014(996)
- 2013(839)
- 2012(700)
- 2011(605)
- 2010(734)
- 2009(674)
- 2008(727)
- 2007(573)
- 2006(613)
- 2005(594)
- 2004(539)
- 2003(538)
- 学科
- 制(2347)
- 管理(2312)
- 济(2106)
- 经济(2097)
- 体(2036)
- 体制(1776)
- 业(1637)
- 财(1637)
- 企(1603)
- 企业(1603)
- 银(1004)
- 银行(1004)
- 中国(964)
- 行(938)
- 融(935)
- 金融(935)
- 制度(896)
- 度(896)
- 财政(803)
- 务(788)
- 财务(787)
- 财务管理(784)
- 企业财务(705)
- 会计(675)
- 教育(659)
- 业经(651)
- 农(632)
- 教学(617)
- 税(587)
- 税收(568)
- 机构
- 学院(9289)
- 大学(9034)
- 济(4017)
- 研究(3967)
- 经济(3910)
- 财(3538)
- 中国(3459)
- 管理(3110)
- 理学(2366)
- 理学院(2338)
- 管理学(2315)
- 管理学院(2290)
- 所(2113)
- 京(2112)
- 财经(2022)
- 科学(1891)
- 江(1871)
- 经(1793)
- 研究所(1730)
- 会计(1612)
- 中心(1581)
- 省(1548)
- 北京(1486)
- 院(1446)
- 财经大学(1389)
- 农(1359)
- 范(1289)
- 师范(1280)
- 州(1272)
- 部(1228)
共检索到1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决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提出的新论断、新决策、新举措、新要求、新部署,既为深化会计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深化会计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会计改革工作要做到"四个落实"。一、落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决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楼继伟
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仅是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受传统体制惯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清晰的局面仍未根本扭转,"机关化"特征显著,共同事务较多,行政效率偏低。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步走"的宏伟战略目标,本文建议以"实体化"、"法制化"、"高阶化"为重点,着力推进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预算是国家战略和政策的集中体现,是优化政府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坚持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形成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制度成果,有效发挥了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我国正在加快建立的现代财政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构建现代化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其三大主要内容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以来,央地财政关系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无论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整体部署,在公共服务的具体领域,还是在政府收入体系的划分上,或者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上,都有了可圈可点的成就。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更是给财政事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艳 朱方彬
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社会自主性不强、法治不完善、民主意识欠缺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国家治理立足社会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治理主体、德法并用的治理方式、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并存的治理形态等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经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有效推进奠定了政治基础。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发扬改革开放以来的有益经验,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基本方略,才能保障治理价值的实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贵仁
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分析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系统艰苦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昌盛 李承健 江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现代财政是伴随着现代国家的构建过程产生的,在回顾近代以来国家职能和财政体制有关历史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设现代财政的基本特征和原则,并针对我国财税体系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央地关系、预算管理、债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财税改革的总体框架和支柱,并就近期财税改革重点和突破口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昌盛 李承健 江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现代财政是伴随着现代国家的构建过程产生的,在回顾近代以来国家职能和财政体制有关历史和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设现代财政的基本特征和原则,并针对我国财税体系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央地关系、预算管理、债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财税改革的总体框架和支柱,并就近期财税改革重点和突破口提出了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燕芬 陈金科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文基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深入分析我国房地产税立法与改革。房地产税的立法与改革需提升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其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在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与改革的过程中,需正确处理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晓敏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有其特殊性与现实必要性。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内,权责清单制度有利于理顺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实现规范放权用权与规范管理的结合、优化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服务,是加快大学内部"放管服"改革,进而推进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全新视角,值得大学去探索实践。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大学治理 权责清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秦思明 姜薇 秦家顺
财政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财政治理的核心是完善财政体制。财政体制完善的关键在于确立科学的财政收支的划分原则,但目前的理论研究存在偏离,需要纠正,回归对财政体制关键问题的研究;同时,基于我国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现实要求,在国家体制结构不能做较大调整的情况下,确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财政体制模式,并对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有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财政 国家治理 财政体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英
会计的发展过程展现了会计发展变革的一般规律。当前,推动我国会计变革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会计可能和需要的变革主要包括会计计量的拓展、会计治理功能的发挥以及有关领域的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会计理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历史机遇,会计研究人员应该有所作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柏海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战略决策、总体部署和系统安排。在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改革、立法和治理的三者关系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在中国之治的目标指引下,"新政"与"变法"互相扶持、相得益彰。在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下,林业和草原部门职责得到重组优化,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对我国林草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有鉴于此,在梳理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涉林涉草立法情况、调查地方立法现状和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林草法律体系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张突出林草融合的要求,推动我国林草法律体系改革步伐,加快实现林草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华育 陈庆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但是行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行政体制内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和延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可以解决市场机制泛化、市场失灵与市场化程度不足的改革难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