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
2023(606)
2022(458)
2021(385)
2020(304)
2019(622)
2018(590)
2017(1099)
2016(472)
2015(591)
2014(599)
2013(601)
2012(575)
2011(498)
2010(583)
2009(666)
2008(401)
2007(380)
2006(372)
2005(359)
作者
(1525)
(1239)
(1232)
(1127)
(751)
(609)
(566)
(565)
(515)
(478)
(445)
(409)
(408)
(399)
(396)
(394)
(380)
(371)
(351)
(348)
(340)
(306)
(295)
(287)
(283)
(280)
(268)
(267)
(265)
(260)
学科
(5215)
金融(5215)
(4116)
银行(4116)
(4088)
(3404)
经济(3403)
中国(2529)
中国金融(2175)
地方(1583)
(1448)
(1210)
管理(1153)
(1103)
事业(1069)
体制(1055)
(935)
企业(935)
方法(849)
地方经济(823)
数学(815)
数学方法(813)
业经(793)
(661)
(650)
理论(566)
世界(556)
产业(528)
农业(497)
总论(458)
机构
学院(7647)
大学(7299)
(4212)
经济(4130)
中国(3675)
研究(2908)
(2459)
银行(2393)
管理(2384)
(2266)
(2265)
金融(2229)
(2174)
理学(1934)
理学院(1916)
管理学(1891)
管理学院(1876)
人民(1874)
中心(1750)
国人(1671)
经济学(1665)
中国人(1662)
财经(1662)
中国人民(1657)
经济学院(1497)
(1488)
人民银行(1423)
(1359)
(1292)
中国人民银行(1267)
基金
项目(4527)
研究(3684)
科学(3569)
基金(3244)
(2619)
社会(2608)
国家(2601)
社会科(2522)
社会科学(2522)
科学基金(2258)
(1764)
基金项目(1630)
(1581)
教育(1541)
编号(1414)
(1396)
资助(1369)
(1272)
成果(1245)
金融(1213)
国家社会(1162)
发展(1123)
(1107)
(1091)
经济(1085)
重点(1062)
(1056)
课题(1052)
(1049)
自然(1024)
期刊
(4717)
经济(4717)
(4024)
金融(4024)
研究(3237)
中国(1547)
(1545)
(1169)
管理(1039)
财经(930)
经济研究(858)
学报(823)
(802)
科学(751)
大学(702)
学学(692)
业经(636)
中国金融(621)
农业(584)
问题(567)
理论(554)
技术(552)
农村(526)
国际(526)
(526)
实践(493)
(493)
教育(478)
(441)
经济问题(405)
共检索到13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邢天添  
受国际资源能源价格大幅调整、国内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萎缩、国家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我国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凸显。对此,应积极借鉴美国和日本实施的产业与金融的跨界、融合与创新经验,深化产融结合实践,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弥补金融服务短板,将货币资金的活水引入实体经济,实现产业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邢天添  
受国际资源能源价格大幅调整、国内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萎缩、国家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我国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凸显。对此,应积极借鉴美国和日本实施的产业与金融的跨界、融合与创新经验,深化产融结合实践,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弥补金融服务短板,将货币资金的活水引入实体经济,实现产业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怡  
2018年5月1日起,深化增值税改革举措开始实施,其中一项政策亮点是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未抵扣完进项税额的产生与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关。我国增值税采取税款抵扣的做法,即分别计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用销项税额抵减进项税额后的净额为企业应缴纳的增值税。这样一来,增值税仅对生产经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刘勇  陆琪  
推动消费金融转型,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将是消费金融发展方向。本文探讨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转型态势并指出,对于当前转型阶段的消费金融,必须兴利除弊,既调动其积极作用,又防止其各类风险外溢,要进行科学、有效、细化的监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从两位数的高速发展降低到中高速水平,但经济发展的绝对规模与日俱增,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消费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明  陈骁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较为严重的总需求不足问题,经济复苏力度距离年初各方预测有较大差距。这集中体现为居民消费复苏的缓慢乏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疲弱下滑,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以及物价数据的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实际增速显著低于潜在增速,呈现出较大的负向产出缺口,亟须政府出台一揽子政策稳定经济增长,修复微观主体信心。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应当更好地发挥投融资中介作用,有针对性地服务好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玉梅   陈洋毅  
<正>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取得成效普惠金融助推企业技术创新激活实体经济血脉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创新发展。而普惠金融通过扩大覆盖面、加深数字化等途径,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丰富普惠金融产品,可以为企业优化多元融资方式提供资金便利,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中小企业为技术创新寻找资金的时间与交易成本。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翀  李明星  
金融租赁体现了"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本质,发挥其五大功能优势,在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和"三农"、"中小微"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一步,应更好地发挥其功能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宽覆盖面,加快政策落实,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笑玎  于晓城  
当前,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供需不能完全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且金融科技重要性始终无法脱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规则,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论文分析了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必要性,并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凡普金科为例,梳理金融科技公司对服务实体经济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最后提出促进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加强对大数据资源的整合,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顺应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加强金融科技产品创新;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打造健康金融科技生态;助推普惠金融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面升级金融服务行业;协调好与传统金融的关系,更加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雷  周铃  毛丹玲  
基于新时代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金融需求、普惠金融需求和金融基础设施需求,详细探讨金融科技创新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首先,金融科技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能够提高投资效率,满足新兴企业成长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新金融需求,助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其次,金融科技创新能够引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满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消费升级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普惠金融需求,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此外,金融科技龙头企业输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还有助于国内企业"走出去"和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需求,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振  付琼  
科学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为金融业注入了无限的创新动力,推动了金融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力量,在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效率运转的新动力,在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个人消费金融发展、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我国应建立数字技术驱动的商业体系、构建金融科技创新产业格局、完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加强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从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璐  陈祖英  汪金祥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实体企业进行产融结合对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产融结合损害了实体企业的未来主业业绩;企业进行产融结合主要出于投机套利动机而非缓解融资约束动机。进一步检验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削弱产融结合对实体企业未来主业业绩的负面影响;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实体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实体主业投资,并通过"挤出"企业实体主业投资这一部分中介效应为渠道阻碍了实体企业的未来主业发展。该研究为产融结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并且对于政府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实施产融结合和以融促产政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立杰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湖北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脱失向虚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金融健康稳定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关注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立杰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湖北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脱失向虚的现象也日益突出,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金融健康稳定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关注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的问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建松  
征信系统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融资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和稳定剂。为深入研究征信系统助力实体经济融资发展的机理和成效,以福建省为例,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分析征信系统企业收录、信用报告查询及获得信贷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动态影响,并基于研究结论从征信角度提出推动实体经济融资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东晖  
在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产融结合模式受到大中型国有和民营企业的青睐。本文首先对实体经济空心化困境与产融结合模式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然后对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际动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针对当前形势下企业集团的技术性选择,详细介绍产融结合的模式并对其适用性、优势及风险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针对我国产融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期为我国未来产融结合的发展提供制度建设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