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8)
2023(5600)
2022(4489)
2021(4146)
2020(3112)
2019(6966)
2018(6536)
2017(12387)
2016(6209)
2015(6657)
2014(6840)
2013(6647)
2012(5914)
2011(5530)
2010(5534)
2009(5347)
2008(4859)
2007(4330)
2006(3936)
2005(2853)
作者
(16941)
(14526)
(14428)
(13601)
(8877)
(7014)
(6357)
(5501)
(5493)
(5032)
(5028)
(4848)
(4684)
(4361)
(4300)
(4286)
(4189)
(4100)
(4030)
(3962)
(3486)
(3382)
(3346)
(3339)
(3281)
(3197)
(3176)
(3041)
(3013)
(2994)
学科
(25950)
经济(25919)
(22563)
(18812)
农业(15359)
管理(13569)
业经(10566)
(10210)
企业(10210)
方法(8484)
中国(7853)
农业经济(6928)
地方(6855)
(6479)
(6273)
(6079)
数学(5988)
数学方法(5908)
收入(5683)
发展(5526)
(5522)
(4803)
农村(4784)
理论(4480)
(4409)
建设(4338)
(4109)
银行(4109)
(4090)
工作(4061)
机构
学院(92953)
大学(88063)
管理(36040)
(35633)
经济(34780)
理学(31304)
理学院(30917)
管理学(30439)
管理学院(30231)
研究(28878)
中国(22039)
(18761)
科学(17251)
(17048)
(16631)
(15560)
师范(15468)
中心(14485)
(13824)
业大(13285)
财经(13249)
农业(13070)
(12613)
师范大学(12371)
(12023)
研究所(11418)
(11402)
经济学(10929)
(10463)
(10352)
基金
项目(64735)
科学(52283)
研究(50728)
基金(47635)
(40394)
国家(39957)
科学基金(35179)
社会(35175)
社会科(33020)
社会科学(33016)
(26446)
基金项目(26130)
教育(21990)
编号(20967)
(20806)
自然(20245)
自然科(19757)
自然科学(19754)
自然科学基金(19392)
资助(17713)
成果(16499)
(15553)
国家社会(14864)
重点(13998)
课题(13867)
(13781)
(13753)
(13511)
(13131)
人文(12983)
期刊
(47509)
经济(47509)
(24401)
研究(23970)
中国(17419)
农业(15602)
科学(13894)
业经(12890)
学报(12430)
(10767)
大学(10685)
学学(10330)
管理(10055)
(8848)
金融(8848)
教育(8364)
农业经济(7760)
农村(7421)
(7421)
(6847)
(6538)
旅游(6538)
(6538)
问题(6537)
(6160)
经济研究(5795)
财经(5699)
社会(5571)
技术(5433)
学刊(5271)
共检索到131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明泉  
随着都市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多、休闲观念的转变、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因为城市环境污染、竞争强度加剧,乡村旅游已成为都市人节假日出行的一个重要取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深化对乡村旅游的认知。基于休闲的视角观察,乡村旅游较好地满足了都市人的"土木情结",有着内生的需求支撑。基于和谐的视角观察,发展乡村旅游为实现城乡和谐、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双赢路径。基于体验的视角观察,乡村旅游有着审美体验、娱乐体验、遁世体验和教育体验的内生特质,乡村旅游只有抓住这一特征,才能打破僵局和停滞的现状,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红  王淑新  
[目的]通过梳理国内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成果,全面把握我国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脉络,为合理评价旅游扶贫工作成效和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价值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从研究视角、研究尺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多个维度对国内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评价。[结果]不同维度视角下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早期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尺度,主要探讨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及漏损等经济效应,并逐步由经济效应向综合效应转变;旅游扶贫的差异化效应研究是未来宏观尺度下重要的研究方向。微观尺度下,贫困人口的受益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围绕贫困人口收入增加效应、社区参与、收入差异效应及自我感知效应等方面展开;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贫困人口的旅游参与和综合受益。[结论]深刻认识旅游扶贫的本质和目标;建立全面、科学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价体系;创新旅游扶贫效益研究方法;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内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玲玲  郭英之  申军波  
在体验经济转向和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乡村旅游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乡村旅游体验方式、拓增体验维度、优化体验流程、提升体验效果成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乡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游客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感官维度为视角,结合典型案例,重构乡村旅游资源的多感官体验价值体系,构建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模型。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为依托乡村的自然风光、建筑风格和乡土人文等视觉资源,自然音律和人文音律构成的听觉资源,清新空气和乡村气息的嗅觉资源,绿色食品和多样饮食的味觉资源,自然、农事和工艺体验等触觉资源,遵循市场的乡村休闲、乡村研学、深度体验和健康养生等诉求,开发旅游六要素多感官体验产品支撑体系和载体,鼓励利益相关者的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推动乡村旅游体验情境创新设计,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品质化和深度化消费体验需求。因此,提出乡村旅游多感官体验的游览、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和交通等产品开发,以及管理者、开发者和体验者三方利益相关者体验价值共创等相关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秀红  
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和旅游业在不同阶段所承担的不同功能,导致中西方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多维目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乡村客栈经营者的开业起始目标、正式经营目标和家庭相关目标3个方面,对中西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多维目标展开对比分析,并从人口特征、社会制度、经济发达程度、文化差异和乡村认知差异等方面,对中西多维目标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诠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尤海涛  马波  陈磊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文献分析,从理论认知与游客感知两个层面认为乡村性与其所决定的乡村意象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而乡村性在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已经受损,过度强化经济功能的乡村旅游则可能加剧这一趋势。基于对"农家乐"及"景区化"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评价,认为不同开发模式中都存在着过度强化短期旅游经济利益,忽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认知与保护,导致乡村性退化的共同特征,使得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在不断侵蚀着自我发展的根基,并逐渐背离了自身发展的宗旨,呈现出不可持续性。因而提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乡村性的保护,明确城乡规划中资源特色型乡村旅游地的功能地位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萍  姚海琴  周玲强  
旅游活动是一项以文化交流为基础,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许多方面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旅游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体现形式。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社会安全中旅游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尽管乡村旅游地资源丰富,风光宜人,但是在乡村旅游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政府规制,乡村旅游的安全存在着很多隐患。通过对乡村旅游游客安全认知的实证调查研究,运用统计软件分析获得的数据,得到乡村旅游游客安全认知的量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滨  
以河北省承德市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问题,通过提出基于多维复合目标标准化模型的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给出针对问题的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惠萍  
本文从多理论维度对乡村治理进行考察表明,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是适应时代要求和保障农民直接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必然选择;通过国家正式制度和乡土制度的博弈为乡村治理的良性运行提供一个乡村制度框架保障;通过改造和升华传统乡村社会资本、大力培育现代乡村社会资本,为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提供扎实的现代社会基础;通过多中心治理体制促使同时满足乡村公共利益和农民个人利益最大化要求善治体系的形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文俊  
乡村景观具有生态、生产、游憩和美学功能,在旅游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大开发背景下,需要重构和深度认知乡村景观价值与功能,这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基于旅游视角,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从乡村景观释义、乡村景观价值认知和功能重构、乡村景观开发策略4个方面进行了评述和探讨,提出在乡村景观开发过程中应强化景观可辨性、保持景观乡村性、强调旅游参与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少癸   韩佳钰   陈思榕   Rob LAW   章牧  
乡村旅游精英在乡村振兴、消除贫困、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中国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乡村旅游精英的动机研究却往往被简单化和边缘化。因此,文章基于中国乡土文化背景,聚焦乡村旅游精英这一特定群体,利用扎根理论对乡村旅游精英公共服务动机的结构维度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精英公共服务动机由乡土情结、公共利益承诺、社会认可与支持、自我奉献精神和政策制定吸引力5个维度组成。其中,公共利益承诺、自我奉献精神和政策制定吸引力3个维度具有普适性,乡土情结和社会认可与支持则是文章基于中国乡土社会背景发现的新维度。乡村旅游精英公共服务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体系,各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精英公共服务动机的驱动因素。以上结论对乡村旅游精英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同时也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管理、评估乡村旅游精英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佳  
目前,在统筹城乡视角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的一个新兴项目诞生出来,它利用乡村原有的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乡村特有绿色土特产的生产再加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拉近了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城乡互动统筹发展及建设和谐新农村。同时乡村旅游的出现和发展也使得传统乡村功能得以重构,如使乡村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乡村功能由农业向多产业发展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菁  毛艳飞  张良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应从整体上进行战略布局,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应注重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和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真  
在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还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为人民打造全新的乡村旅游面貌,满足外来游客的多元旅游需求。在国家宏观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但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中,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不到位,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单一,专业经管人才队伍欠缺等。必须在明确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志永  李乐京  梁玉华  
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和乡村旅游开发的核心利益主体,其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参与程度不仅关系到乡村居民自身利益,对于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开拓乡村旅游市场,促进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实证经济学角度出发,以贵州安顺天龙屯堡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个案,对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和揭示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并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中的潜在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华  甘巧林  
文章以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为例,在质化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开发背景下当地居民社会排斥的主观感知状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旅游开发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社区居民的挫折感、自卑感增加,他们往往从经济排斥、政治排斥、文化排斥和关系排斥等多个维度来感知自身"被排斥"的状况。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制度设置为社会排斥提供了可能空间,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在社区中的交互作用成为社会排斥的推动力量,社区居民个体自身能力与认知状况也构成社会排斥的重要原因。从经济、政治、文化及人际关系等多个维度入手消除由旅游开发问题所导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