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4)
- 2023(14286)
- 2022(12509)
- 2021(12022)
- 2020(9950)
- 2019(23050)
- 2018(22703)
- 2017(43420)
- 2016(23562)
- 2015(26774)
- 2014(26393)
- 2013(26293)
- 2012(24339)
- 2011(22079)
- 2010(21756)
- 2009(20024)
- 2008(19619)
- 2007(17072)
- 2006(15102)
- 2005(13342)
- 学科
- 济(95478)
- 经济(95280)
- 管理(67603)
- 业(61509)
- 企(51539)
- 企业(51539)
- 方法(44824)
- 数学(37802)
- 数学方法(37415)
- 中国(28532)
- 农(25510)
- 财(23484)
- 学(22829)
- 业经(20981)
- 贸(18736)
- 贸易(18724)
- 易(18263)
- 环境(17986)
- 制(17302)
- 地方(17200)
- 和(17000)
- 农业(16579)
- 理论(16493)
- 划(14601)
- 务(14283)
- 财务(14218)
- 财务管理(14190)
- 银(13926)
- 银行(13874)
- 技术(13824)
- 机构
- 大学(342771)
- 学院(335795)
- 济(138067)
- 经济(135293)
- 管理(132270)
- 研究(120506)
- 理学(114933)
- 理学院(113627)
- 管理学(111717)
- 管理学院(111138)
- 中国(89341)
- 京(74684)
- 科学(74642)
- 所(61419)
- 财(61297)
- 农(56274)
- 研究所(56228)
- 中心(52698)
- 业大(50898)
- 财经(49595)
- 北京(47926)
- 江(47068)
- 经(45344)
- 范(45187)
- 师范(44724)
- 农业(44252)
- 院(43473)
- 经济学(41946)
- 州(37897)
- 经济学院(37731)
- 基金
- 项目(232568)
- 科学(183039)
- 基金(171352)
- 研究(167771)
- 家(151008)
- 国家(149790)
- 科学基金(127421)
- 社会(107835)
- 社会科(101397)
- 社会科学(101365)
- 基金项目(90587)
- 省(86744)
- 自然(83276)
- 自然科(81340)
- 自然科学(81314)
- 自然科学基金(79889)
- 教育(76092)
- 划(75121)
- 资助(71099)
- 编号(66672)
- 成果(54789)
- 部(52576)
- 重点(52067)
- 发(48877)
- 创(47539)
- 课题(45785)
- 教育部(44932)
- 国家社会(44799)
- 科研(44793)
- 创新(44389)
- 期刊
- 济(149329)
- 经济(149329)
- 研究(103524)
- 中国(65060)
- 学报(57208)
- 科学(53169)
- 农(51005)
- 管理(48619)
- 财(45294)
- 大学(43211)
- 学学(40415)
- 教育(36974)
- 农业(35768)
- 技术(26626)
- 融(26252)
- 金融(26252)
- 财经(24794)
- 经济研究(24313)
- 业经(22018)
- 经(21229)
- 问题(19476)
- 业(19135)
- 图书(18863)
- 科技(16448)
- 技术经济(16137)
- 版(16060)
- 贸(15979)
- 理论(15900)
- 世界(15631)
- 资源(15164)
共检索到494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跃生
深化中国历史人口研究的有益尝试──评《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王跃生中国历史人口问题一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历史人口数量记载多有误差,且遗漏甚多,加之研究手段更新较慢,致使这一研究存在不少缺憾。由美籍华人学者李中清教授和国内清史专家郭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中清,卡梅伦·坎贝尔,王丰
20年前,中国的历史人口统计学基本上还是一块空白。这方面有用的资料很少,同时一些有用的资料又未得到重视。可以这样说,中国封建帝国晚期的人口,既是现代文明之前数量最大的人口,又是人们知道得最少的人口。如此认识是不无道理的。 新的资料和新的方法已经开始用来解释帝国晚期的人口。其中有两种原始资料和方法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燮涛
对省区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的有益尝试──介绍“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从书”最近,河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了一套关于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论著─—“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丛书”。该丛书由我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原河南大学校长李润田教授任主编,马心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邦和
中国古代历史周期变化,其性质为土地文明运行,形成"人口—土地"生态链。古代调节手段已经失效,出路是转换生态链,从旧有的"人口—土地"链接转换为"人口—市场"链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远
要了解中国国情,首先应该研究历史。同样,要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政策,也应该对历史人口政策进行系统研究。 一、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人口数量上,追求人口总量的增殖。 刀耕火种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生产方式,广种薄收则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为了弥补简陋工具造成的低效率,人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钟水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国宏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从总量变化和增长率变化两个方面重新考察中国历史人口的变化过程,得出稳定人口的结论。然后,从稳定人口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人口增长和人口循环作出新的解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伯重
本文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把这种影响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所谓“直接影响”,即气候变化引起农业产量的增减、农业区域的移动,从而导致人口发生变化;而所谓“间接影响”,则指的是气候恶化通常激化社会矛盾、触发社会危机,引起原有社会结构解体,同时还会引起外来烈性传染病的传播,从而导致人口减少;反之则引起人口的增加。通过这个分析,作者指出:20世纪以前的两千年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我国人口变化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科举人口是我国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制度的不断延续,在社会上形成一批批科举人口。清代,科举人口分布于城乡各地。这是一个成份复杂。社会参与广泛的阶层。笔者试图通过对其构成、数量、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活动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其社会属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石福庆
研究生培养的一次有益尝试石福庆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对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中清 王丰 康文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维安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和欧元的启动,区域货币一体化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黄燕君教授撰写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港币-人民币一体化:意义、条件、前景》(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一书,以港币与人民币的融合为切入点,对中国货币一体化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体现出诸多创新思想与特点。 1.以“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为准绳,探讨了港币-人民币一体化之路径。该书认为,港币-人民币一体化是同一主权国家下两个实行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独立经济体间的货币融合,其路径不应是“德国式的货币统一”,而应是近似于“欧洲式的货币一体化”。因此其着重从经济联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钢 王乃昂 李卓仑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水、旱、蝗并称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其中尤以蝗灾为甚。水旱与气候环境关系密切,而蝗灾与气候环境的相关研究复杂且不足。因此,本文首先基于系统收集的飞蝗史料构建中国历史蝗灾记录数据库,建立不同时空尺度的蝗灾年份、等级、频数和县次序列;然后以蝗灾序列为主线作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进而探索中国历史时期蝗灾大发与频发的社会影响和环境意义,并给出科学的生态解释,以期为探究"气候—灾害—社会"之动态巨系统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豆建春 冯涛 杨建飞
本文将技术创新区分为效率型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通过一个包含产品种类的内生生育率动态模型,从不同技术创新与人口增长关系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只要孩子类似于一种"正常商品",生育率的变化就与效率型技术进步正相关,而与产品创新负相关。如果经济中出现了相对较快的产品创新,人均收入增长率最终将收敛于劳均产出增长率水平。如果技术创新更多地表现为效率型技术进步,人均收入增长率将下降到一个低于劳均产出增长率的水平。中国自宋代开始的农业技术进步和明清时期早期工业的发展都以生产率的提高为主要特征,缺乏有效的产品创新。这种技术进步倾向于提高人口增长率,从而削弱了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这是古代中国有技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产品创新 人口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金有 仇季梅 王长志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吉林省大安市为应对新时期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构建新增耕地土壤健康环境上,采取了源头阻控、过程监控、结果审控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杜绝外源污染物质侵入土壤,确保新增耕地粮食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建构中国自主会计审计知识体系的有益尝试——读《会计规则的由来》
历史的口碑 有益的尝试——读齐红深先生的《流亡——抗战期间东北流亡学生口述历史》
影响收益报告行为的因素:一次实验研究尝试
“唐宋社会变迁”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唐宋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综述
救灾款物审计: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有益尝试
兼顾效率与公平:英国新工党政府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有益尝试
如何进行中国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评《百年中国历史教育箴言集萃》
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有益尝试——对中国农科院唐河科技综合示范县建设情况的调查
拓宽人口学研究领域的新尝试——中国文化与人口发展国际(亚太地区)学术研讨会综述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与总结——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