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6)
- 2023(7384)
- 2022(6157)
- 2021(6027)
- 2020(5020)
- 2019(11480)
- 2018(11238)
- 2017(20960)
- 2016(11443)
- 2015(12932)
- 2014(12883)
- 2013(12914)
- 2012(12404)
- 2011(11430)
- 2010(11511)
- 2009(10619)
- 2008(10491)
- 2007(9200)
- 2006(8176)
- 2005(7743)
- 学科
- 济(49980)
- 经济(49917)
- 管理(30014)
- 业(28061)
- 企(21597)
- 企业(21597)
- 方法(20601)
- 数学(18576)
- 数学方法(18405)
- 中国(17272)
- 农(12880)
- 贸(12173)
- 贸易(12163)
- 制(12057)
- 易(11947)
- 财(11447)
- 学(10958)
- 银(9896)
- 银行(9884)
- 行(9615)
- 融(9126)
- 金融(9126)
- 体(9078)
- 业经(8834)
- 农业(8178)
- 关系(7721)
- 技术(7514)
- 环境(7333)
- 地方(7200)
- 策(6607)
- 机构
- 大学(167991)
- 学院(163443)
- 济(76541)
- 经济(75219)
- 研究(66331)
- 管理(58099)
- 中国(52029)
- 理学(49203)
- 理学院(48588)
- 管理学(47903)
- 管理学院(47580)
- 科学(38043)
- 京(36438)
- 财(34945)
- 所(34009)
- 研究所(30944)
- 农(30343)
- 中心(29595)
- 财经(27639)
- 经(25456)
- 经济学(25191)
- 江(24440)
- 北京(23775)
- 农业(23749)
- 院(23737)
- 业大(23433)
- 经济学院(22624)
- 范(21131)
- 师范(20889)
- 财经大学(20821)
- 基金
- 项目(107703)
- 科学(85409)
- 基金(81781)
- 研究(77053)
- 家(73208)
- 国家(72689)
- 科学基金(60669)
- 社会(51502)
- 社会科(49007)
- 社会科学(48996)
- 基金项目(41590)
- 自然(38354)
- 省(37560)
- 自然科(37476)
- 自然科学(37460)
- 自然科学基金(36872)
- 教育(35402)
- 资助(34587)
- 划(33679)
- 编号(28040)
- 部(26170)
- 重点(24966)
- 成果(24657)
- 中国(23312)
- 国家社会(23284)
- 发(23140)
- 教育部(22445)
- 性(22001)
- 创(21982)
- 创新(20891)
共检索到260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敏 涂道勇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已有的多项全球性协议未能有效阻止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的态势,近些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中国与东盟已经签订并参加了多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国际公约,国际合作实践日益深入,但跨越国界次区域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相关公约履约协调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不足等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现行立法与合作现状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公约的谈判和制定,保障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相关公约的履约协调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际合作 政策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贾引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生物遗传资源丰富,但随着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遭到了威胁,为此双方酝酿建设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廊道。当前廊道内遗传资源面临盗掘滥用、外来生物入侵、孤立保护、利益归属不清晰等问题。必须把廊道内遗传资源保护同知识产权制度结合起来,加强跨国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完善廊道内各国遗传资源的立法和管理体制,并加快廊道内遗传资源的普查、登记、注册等基础工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振忠 鲁淼 卢兵友 高欣 刘焕章
长江是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的资源活体库,对维系我国水域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鱼类完整性达到了“无鱼”的级别。2021年起,国家开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现已初见成效。但是,水电开发、水污染、江湖阻隔造成的栖息地退化等问题依旧严重。本文综合评估了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和已有的保护措施,认为生境破坏、水质恶化、外来种入侵、科研和保护工作投入不足,是目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十年禁渔实施的新形势下,为了修复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提出了加强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强珍稀鱼类的人工保育,转换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目标;加强水生态修复的技术研究与项目实施;加强生态观测站和水生生物战略资源库建设;加大保护研究的投入;完善长江禁捕水域科研监测的审批和管理制度,健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体系等。
关键词:
资源衰退 生态修复 保护建议 长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广袤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整体稳定和平衡不可分割的区域,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西部地区丰富的生物及森林资源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等多重危机。尽管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无论是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都有诸多不足之处,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在西部大开发不断深入进行地过程中,亟需建立健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同时不断提高地方环保立法和执法水平,从各个层面完善对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敏 吴克宁 李晨曦 刘霈珈 祝培甜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土地整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从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管护层面,总结梳理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结果]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不同规划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规划的衔接和融合;(2)强化景观生态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设计方法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技术的研发创新(3)注重土地整治中生态措施在施工方面的落实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4)更加注重土地整治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后期管护的有效性,主要从技术和制度层面。[结论]土地整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贯彻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研究成果丰富土地整治内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慧英 王育红
欧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危机,为此欧盟制定了严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法令,主要有共同农业政策、野鸟法令、栖息地法令、硝酸盐法令及水框架法令等法律、法规,并通过环境报告、环境评价及交叉遵守等制度来保证法令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欧盟 农业生物多样性 法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国 周巧富 李艳
基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总结分析,初步提出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气候变化对生物物候、分布、迁移活动、群落结构、栖息地质量、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未来将产生更深刻的影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应气候变化需要从物种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灾害防御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适应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景侠 赵建民 陈海滨
分析了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现状,探讨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生境破坏;掠夺式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5点建议,即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加强立法与执法;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大力整治自然环境;加强生物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保护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军义 易同培 马丽莎 王海涛 杨林
藤本竹是竹类植物中较具经济和观赏价值的种类,目前已发现有10属40种。该文通过实地考察系统介绍了我国藤本竹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以及种类、特点及分布情况,并对藤本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藤本竹 生物多样性 保护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霍丽云
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根据居群遗传学原理 ,生物多样性保护归根结底是遗传多样性保护 ,如果缺乏遗传基础的保护 ,生物多样是无法实现的。而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任务则是对基因多样性的保护。
关键词:
基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基因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龙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当代许多人类活动却在极大地破坏生物多样性。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必须修正错误的伦理观念,树立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伦理观。生物多样化生存具有其内在价值,人类必须承认和尊重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义务承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平等性原则、自组织原则。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伦理观 原则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2021年的金秋十月,气候冷暖不定,艳阳下的大地却生机盎然。10月11-15日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 15)第一阶段会议,让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会议通过的《昆明宣言》,作出加快并加强制定、更新本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优化和建立有效的保护地体系,推动陆地、淡水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等一系列郑重承诺,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了目标、明确了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贺祚琛
2021年10月11—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简称COP15)在中国昆明召开。经过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大会于10月13日通过了《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日渐丧失、人与自然关系面临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昆明宣言》从生态文明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角度出发,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提出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举措,无疑为未来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承诺与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章家恩 徐琪
土壤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是地上生物的载体和介质,又是地下生物的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地上生物和地下生物的联系纽带;另一方面土壤通过对全球变化的贡献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因此,保护土壤资源,合理耕作与管理土壤,防止土壤退化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战略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