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5)
2023(10317)
2022(8322)
2021(7860)
2020(6603)
2019(15393)
2018(15160)
2017(30034)
2016(16262)
2015(18256)
2014(18398)
2013(17766)
2012(16242)
2011(14524)
2010(15247)
2009(14387)
2008(14648)
2007(13264)
2006(11936)
2005(10963)
作者
(46520)
(38664)
(38577)
(36625)
(24919)
(18278)
(17386)
(14803)
(14584)
(14207)
(13154)
(13061)
(12573)
(12537)
(12159)
(11897)
(11618)
(11433)
(11203)
(11190)
(9617)
(9613)
(9438)
(9032)
(8757)
(8706)
(8697)
(8591)
(7682)
(7663)
学科
(75832)
企业(75832)
(74402)
(71470)
经济(71375)
管理(66575)
方法(33124)
(25406)
数学(25181)
数学方法(24600)
业经(23406)
(19388)
财务(19345)
财务管理(19324)
企业财务(18316)
(16359)
(16357)
技术(16097)
理论(15838)
(15799)
中国(15320)
(14119)
(13560)
(12881)
贸易(12871)
(12547)
(12388)
企业经济(12376)
经营(11761)
技术管理(11089)
机构
学院(238521)
大学(233595)
管理(98895)
(98894)
经济(96853)
理学(84631)
理学院(83806)
管理学(82280)
管理学院(81832)
研究(74347)
中国(59069)
(49092)
(48519)
科学(43163)
(38208)
财经(37931)
(36915)
(34235)
中心(34018)
(33114)
研究所(33060)
业大(31208)
北京(30515)
(29806)
经济学(28660)
(28537)
师范(28301)
财经大学(27872)
商学(27332)
(27176)
基金
项目(150814)
科学(121191)
研究(112115)
基金(110845)
(95136)
国家(94255)
科学基金(83206)
社会(71069)
社会科(67423)
社会科学(67403)
(59635)
基金项目(57165)
自然(54864)
自然科(53740)
自然科学(53726)
自然科学基金(52835)
教育(52729)
(49590)
资助(46842)
编号(46072)
成果(37716)
重点(33567)
(33525)
(33326)
课题(31774)
(31387)
创新(30931)
(29528)
教育部(29310)
项目编号(28959)
期刊
(115058)
经济(115058)
研究(68941)
中国(45543)
管理(43468)
(41603)
科学(31605)
学报(30017)
(29570)
教育(25888)
技术(24574)
大学(23993)
(23734)
金融(23734)
学学(22685)
农业(19726)
业经(19471)
财经(19159)
经济研究(17610)
(16501)
技术经济(14116)
问题(13791)
统计(12622)
(12401)
财会(12314)
(12198)
现代(11989)
(11921)
国际(11457)
商业(10993)
共检索到362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钱建栋  杨毅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当前高职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须通过学院、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王强  
新时代背景下,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是高职教育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与内容,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全面,难以适应变化的需求,校企双主体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和现代学徒制推进缓慢,这些已成为高职教育优化人才供给结构的掣肘。究其原因,校企合作制度化不完善、政策执行失效、信息不对称、创新性不足是主要原因。为此,应强化落实校企合作制度,提升校企合作政策的执行效力,建设校城融合信息化交流平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弱点与根本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什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弱在校企合作。他强调,这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我们应当下大工夫、也是必须下大工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职业教育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所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芳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学校、行业企业、管理部门的大力合作。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洪银  
目前"医养结合"机构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准入政策、扶持政策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缺乏专业性医护人员,尚未形成医养机构间深度合作机制等问题。建议建立统一规范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实行普惠制扶持政策和配套政策,放开城乡医保定点准入门槛,建设多元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改革职称评定和人事管理政策,将"医养结合"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卫生计生部门统一管理,实行同等评价标准;制定护理等级认定标准,建立"医养结合"大数据库和医养机构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洪银  
目前"医养结合"机构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准入政策、扶持政策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缺乏专业性医护人员,尚未形成医养机构间深度合作机制等问题。建议建立统一规范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实行普惠制扶持政策和配套政策,放开城乡医保定点准入门槛,建设多元化"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改革职称评定和人事管理政策,将"医养结合"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卫生计生部门统一管理,实行同等评价标准;制定护理等级认定标准,建立"医养结合"大数据库和医养机构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怀学  潘会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冰  
人才培养模式由六大要素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命名往往采用某一要素的最显著的特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主导模式。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发挥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和教师的主体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林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以及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阐述了几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思路和做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瑾  孙留萍  郭美荣  冯献  马晨  
"互联网+"农机有助于改变和创新农机行业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和发展格局。基于"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基础理论,对"互联网+"农机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互联网+"农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与主要内容,探讨"互联网+"农机的产业融合模式与制约瓶颈。结果表明,"互联网+"农机产业链包含了高端研发、产品中试和应用、市场推广与服务等三大环节,其融合方式与手段在于通过科技资源汇聚、销售渠道整合、农机服务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创新等,形成现代农机领域的分布式网络协同研发、农机电子商务O2O推广、数据化在线化服务以及云端制生态管理等产业链新型模式和业态。在融合过程中,"互联网+"农机仍存在农机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技术及标准缺乏、农业经营主体能力不足、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等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搭建公共研发平台、加强农民培训、统筹规划布局、农机农艺融合、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提出了加快"互联网+"农机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瑾  孙留萍  郭美荣  冯献  马晨  
互联网+农机有助于改变和创新农机行业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和发展格局。基于"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基础理论,对"互联网+"农机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互联网+"农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与主要内容,探讨"互联网+"农机的产业融合模式与制约瓶颈。结果表明,"互联网+"农机产业链包含了高端研发、产品中试和应用、市场推广与服务等三大环节,其融合方式与手段在于通过科技资源汇聚、销售渠道整合、农机服务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创新等,形成现代农机领域的分布式网络协同研发、农机电子商务O2O推广、数据化在线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小平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瓶颈主要集中于体制方面、信息不对称以及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为此,应构建良好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在资源配置上,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加速科学新成果的转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协调三方利益关系,建立有效利益分配机制,同时,要建立引导、推动产学研合作开展的机制并实现管理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小平  
随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学研合作已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问题、特点和瓶颈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等方面对当前有效推进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安杰山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中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深度工作一直是中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题。文章从校企深度合作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影响中职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洪彬彬  应继慧  
在把握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运行现状基础上,聚焦影响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分析,如在政策约束力、校企合作点、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管理等问题上作了深入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六个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