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6)
2023(4487)
2022(3981)
2021(3831)
2020(3313)
2019(7682)
2018(7922)
2017(15148)
2016(8097)
2015(9438)
2014(9333)
2013(9456)
2012(9336)
2011(8667)
2010(8973)
2009(8613)
2008(8488)
2007(8004)
2006(7603)
2005(6907)
作者
(26267)
(21763)
(21248)
(20514)
(13753)
(10464)
(9933)
(8322)
(8309)
(7837)
(7489)
(7137)
(7098)
(7005)
(6779)
(6731)
(6427)
(6417)
(6410)
(6403)
(5575)
(5439)
(5369)
(5093)
(5029)
(4915)
(4898)
(4787)
(4543)
(4346)
学科
(34033)
经济(33887)
管理(20671)
(19494)
(15692)
企业(15692)
方法(15647)
中国(13570)
数学(12027)
数学方法(11936)
(10575)
(9493)
(8946)
(8423)
业经(8343)
(7811)
贸易(7804)
(7665)
(7514)
(7238)
银行(7214)
(6993)
理论(6806)
农业(6044)
(5888)
金融(5887)
(5746)
教育(5446)
(5219)
(5145)
机构
大学(128892)
学院(125535)
(52187)
经济(51002)
研究(47932)
管理(43128)
中国(37371)
理学(35982)
理学院(35543)
管理学(34897)
管理学院(34681)
(28910)
科学(28903)
(27880)
(25819)
(23771)
研究所(23007)
财经(21232)
中心(20385)
(19671)
北京(19189)
(19103)
农业(19017)
业大(18461)
(16995)
(16801)
师范(16573)
经济学(16419)
财经大学(15694)
(15640)
基金
项目(73377)
科学(56041)
研究(53280)
基金(52242)
(46592)
国家(46175)
科学基金(37039)
社会(34486)
社会科(31281)
社会科学(31266)
(27449)
基金项目(26822)
教育(24595)
(24457)
自然(23279)
自然科(22669)
自然科学(22657)
资助(22384)
自然科学基金(22264)
编号(21944)
成果(19884)
(17216)
重点(16991)
(16021)
课题(15823)
(14527)
教育部(14353)
科研(14283)
(14058)
创新(13610)
期刊
(63760)
经济(63760)
研究(43476)
中国(27358)
学报(22869)
(21993)
科学(20140)
(19873)
管理(17708)
大学(17037)
学学(15869)
教育(15400)
农业(14813)
(14473)
金融(14473)
财经(11262)
经济研究(10814)
业经(10124)
(9726)
技术(9160)
问题(9095)
(8927)
国际(7676)
(7139)
理论(7139)
图书(6585)
实践(6330)
(6330)
商业(6109)
(6047)
共检索到205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这一客观实在的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党的十九大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和新论断,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就是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1)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萍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依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为党和国家发展标定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并进一步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疑是党的十九大立足于全局而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的丰富内涵,当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理解,但经济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和角度。因而,站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立场上,围绕我国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卫兴华  赵海虹  
任何社会都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有其复杂性与特殊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表现。我国进入新时代是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根据的解读有待商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渐进的,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这种转化有其特殊性,具有连接性和发展性,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关系。而以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往往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经济发展方向和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三次转化,特别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判断内生并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和方式选择。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包含动力、特征、形态、路径、目标在内的完整体系,其内涵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严格耦合的逻辑关联。只有依靠经济制度完善来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国才能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并稳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董根洪  
《求是》杂志第10期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一文,可谓意义深远。我认为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新发展理念提供了一把理解和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当社会主要矛盾从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换到新时代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中,阐述了对于我国所处时代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成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宏伟事业的战略性认识依据和设计指导方略的关键性原点。"新时代":与时俱进中的历史方位新判断、新指南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亚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转化?如何理解主要矛盾的"变"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不变"?为什么要及时更新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邵国营  高海霞  
根据国情变化,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延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革。文章认为,应深刻审视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并认识其理论意蕴,即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由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高发展质量和满足人民需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熊焱生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分析了作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个重大判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认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带来全局性、根本性和世界性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勇  王文娟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判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脉络进行梳理,厘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程及内在逻辑,在当下显得尤为必要。现阶段我国人民的需要整体上呈现复杂化、多样化和多层级交叉共存的态势,"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成为阻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剖析和解读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生成轨迹,以及"美好生活需要"内涵的演变来揭示主要矛盾的转化逻辑,并针对矛盾的化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海涛  郝晓婧  
(一)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从满足人民需求的角度来看,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和"硬骨头",科学规范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确保各级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体制安排;从促进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是协调区域发展、推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扬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新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要求我们不仅要坚持而且要深化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