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0)
- 2023(9633)
- 2022(7602)
- 2021(7239)
- 2020(5843)
- 2019(13439)
- 2018(13541)
- 2017(25353)
- 2016(13754)
- 2015(16029)
- 2014(16044)
- 2013(15414)
- 2012(14086)
- 2011(12980)
- 2010(13043)
- 2009(12206)
- 2008(12453)
- 2007(10878)
- 2006(9905)
- 2005(9337)
- 学科
- 济(60886)
- 经济(60813)
- 管理(34670)
- 业(33948)
- 企(26486)
- 企业(26486)
- 方法(23305)
- 中国(21765)
- 数学(19221)
- 数学方法(19017)
- 农(17907)
- 业经(14832)
- 贸(13615)
- 贸易(13604)
- 学(13540)
- 易(13287)
- 制(12012)
- 财(11929)
- 理论(11791)
- 农业(11611)
- 银(10255)
- 银行(10236)
- 行(9928)
- 发(9860)
- 地方(9794)
- 融(9787)
- 金融(9785)
- 体(9113)
- 和(8990)
- 策(8592)
- 机构
- 大学(206570)
- 学院(203434)
- 济(89875)
- 经济(88292)
- 研究(76757)
- 管理(71969)
- 理学(61353)
- 理学院(60581)
- 管理学(59523)
- 管理学院(59165)
- 中国(58778)
- 京(45416)
- 科学(44620)
- 财(40390)
- 所(38869)
- 研究所(35505)
- 中心(32420)
- 财经(32353)
- 农(32077)
- 经济学(29991)
- 经(29647)
- 江(29615)
- 北京(29394)
- 范(29238)
- 师范(28989)
- 院(27166)
- 经济学院(26852)
- 业大(26541)
- 农业(25073)
- 财经大学(24109)
- 基金
- 项目(130490)
- 科学(103494)
- 研究(97974)
- 基金(96025)
- 家(84610)
- 国家(83966)
- 科学基金(70653)
- 社会(63919)
- 社会科(60478)
- 社会科学(60460)
- 基金项目(49375)
- 省(47332)
- 教育(45581)
- 自然(42923)
- 自然科(41991)
- 自然科学(41975)
- 划(41554)
- 自然科学基金(41264)
- 资助(39136)
- 编号(38838)
- 成果(33501)
- 重点(30552)
- 部(30450)
- 发(29251)
- 课题(28017)
- 国家社会(27903)
- 中国(27364)
- 创(27127)
- 教育部(26345)
- 创新(25519)
共检索到312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邱海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和主线的光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二十大报告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的现代化思想取得新飞跃、达到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系统性及其重大意义。
关键词:
中共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振国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文,就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了研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忠强 成文雅
数字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现实课题。数字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数字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在当前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数字化转型困难、人才支撑薄弱、资源平台建设有待加强、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等现实困境。今后推动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强数字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建设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人才队伍、推进数字生态文明资源与平台建设、完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体系,力求提高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祥 赵庆寺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习近平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新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科学指导,借鉴了科技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变革的历史经验,传承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科学认识,回应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要求。“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质”是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追求,“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总体来看,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要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业态”为主要场域的生产力,追求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能力质的跃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于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以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载体,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保障,确保各要素的系统集成,最终实现生产力质的跃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自力 王传智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难题,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板,具有重大世界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新星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务必”。他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肩负着为深圳聚集建设资金重任的地税队伍,今天重温“两个务必”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税收实践 七届二中全会 上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李珂 彭维峰
加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本质要求。高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规律,以创新精神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普及。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师资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丰富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任重 李溪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本质上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改变传统粗放式生产消费方式为目的,通过将经济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范围内,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我国应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世强 王卓欣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而开创出的一条既遵循国家发展普遍规律,又充分彰显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人口规模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高质量主题引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路径,时代进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共赢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世强 王卓欣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而开创出的一条既遵循国家发展普遍规律,又充分彰显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人口规模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高质量主题引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路径,时代进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共赢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文章重点强调了6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落实各个领域发展战略同样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淑萍
1979年,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从那以后,"小康"成为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党领导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锐意进取谋发展,众志成城奔小康,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习近平(2021b)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承槐 王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判断、郑重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时代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阐明了党和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任务、行动纲领、行进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道凯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教育。本文系统梳理和研究了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为总书记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三个层面的内容: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思想方法,并做了重点解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