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0)
2023(7066)
2022(5782)
2021(5168)
2020(4306)
2019(9995)
2018(9963)
2017(17052)
2016(9033)
2015(10275)
2014(10381)
2013(10157)
2012(9696)
2011(9159)
2010(9553)
2009(8882)
2008(8616)
2007(7830)
2006(7213)
2005(6349)
作者
(26884)
(22778)
(22644)
(21491)
(14503)
(10569)
(10202)
(8711)
(8636)
(8116)
(7971)
(7485)
(7432)
(7329)
(7001)
(6906)
(6593)
(6591)
(6415)
(6021)
(5871)
(5635)
(5425)
(5287)
(5258)
(5125)
(4943)
(4705)
(4645)
(4458)
学科
(67750)
经济(67723)
管理(25369)
方法(23408)
数学(21148)
数学方法(20817)
(18509)
地方(18237)
(15506)
企业(15506)
中国(14306)
地方经济(12638)
业经(11255)
(10626)
(9991)
环境(8081)
理论(7707)
(7691)
(7328)
经济学(7313)
(7264)
金融(7264)
(7047)
(6996)
农业(6850)
(6397)
(6267)
银行(6267)
产业(6264)
(6108)
机构
大学(138205)
学院(137940)
(67637)
经济(66414)
研究(50634)
管理(50473)
理学(42722)
理学院(42221)
管理学(41172)
管理学院(40904)
中国(37653)
(28832)
科学(28244)
(27778)
(24764)
中心(22429)
经济学(22267)
研究所(22202)
财经(21749)
(21320)
(19676)
经济学院(19572)
北京(18652)
(18376)
师范(18238)
(18146)
(17718)
业大(16987)
(16979)
财经大学(15947)
基金
项目(86488)
科学(68310)
研究(65149)
基金(61810)
(52891)
国家(52464)
科学基金(45095)
社会(43140)
社会科(40887)
社会科学(40877)
(34312)
基金项目(31191)
教育(30704)
(27988)
自然(26901)
自然科(26275)
自然科学(26273)
资助(26229)
编号(25987)
自然科学基金(25754)
成果(21645)
(20028)
重点(19926)
课题(19316)
(18883)
国家社会(18065)
(17404)
发展(16728)
教育部(16724)
大学(16595)
期刊
(83469)
经济(83469)
研究(45939)
中国(30361)
管理(21684)
(20278)
学报(17782)
教育(17099)
科学(16974)
(16382)
技术(15493)
经济研究(14606)
大学(14246)
学学(13112)
(12523)
金融(12523)
财经(11891)
农业(11128)
业经(10907)
统计(10735)
(10469)
问题(10239)
技术经济(9512)
(9298)
决策(8629)
图书(7595)
(7148)
世界(7081)
经济问题(6650)
国际(6570)
共检索到223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稼琼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连春  张雯琪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重要论断。这是立足于新时代历史方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立场的生动阐释,也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当代表达。深刻诠释了中国在新时期推进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即以人民需求作为经济发展内在驱动、以人民力量作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人民共享为经济发展的评判标准的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牢把握"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意蕴,并将其作为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疑是党的十九大立足于全局而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的丰富内涵,当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加以理解,但经济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和角度。因而,站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立场上,围绕我国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连春  张雯琪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人民就是江山"这一重要论断。这是立足于新时代历史方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立场的生动阐释,也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当代表达。深刻诠释了中国在新时期推进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即以人民需求作为经济发展内在驱动、以人民力量作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人民共享为经济发展的评判标准的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牢把握"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意蕴,并将其作为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李珂  彭维峰  
加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本质要求。高校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规律,以创新精神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普及。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师资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丰富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秀兰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治理理念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乡村治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是对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思想精髓的传承和弘扬,同时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经验的精华。其科学内涵包括治理目标、治理理念、治理原则和治理方式四个方面,并以此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让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推进乡村治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点,是检验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试金石,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只有深刻理解乡村治理的基本逻辑,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篇章,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基础,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任重  李溪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本质上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改变传统粗放式生产消费方式为目的,通过将经济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范围内,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我国应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凌文  
<正>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是一场深刻而系统的变革,不仅是新技术革命,更是认知和思维方式的革命。随着数智化转型的推进,企业管理不断面临新挑战,企业要对数智化时代有清晰认识,洞察趋势、拥抱变革,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庄贵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建设也被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五个维度,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义进行解读。在战略内涵上,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标导向上,顺应社会变革,以人民为中心,把民生福祉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在制度优势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超越绿色资本主义,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动力机制上,寄望于提供优质生态产品,释放生态红利;在国际定位上,中国要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洪涛  
一、中国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成效及深层次问题(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学界对开放型经济的理解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开放型经济是一国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融入世界经济,实行对内和对外双向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在全球进行有效资源配置,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经济。国内学者对开放型经济也有着充分的探讨和研究,认识逐渐深入和立体。早期学者主要从中国经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在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土地发展史及税制进行简单勾勒之后,我们有必要对西欧的领主制与中国的地主制进行简要的对比,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区别,从而加深对土地所有制变迁的理解。欧洲庄园制度是封建分权制度下的一种经济制度,农奴耕种的是领主分给的土地,向领主无偿提供劳役,定期缴纳赋税或租金后,多少还有一点自己的收益。住的是自建的茅棚,甚至还有自己的小院,比奴隶的处境好得多。中世纪农奴的命运比罗马时代的奴隶要好得多,甚至可以以财产赎得自己的人身自由。领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农业、农民社会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文化。因此,金融机构若要更好地服务"三农",有必要认真研讨中国从古至今农业文明的发展脉络以及几千年封建"小农"文化的历史,吸收其经验教训,进而针对"三农"特点,在体制机制设计上充分考虑历史和文化这些潜在因素,解决好"三农"的融资问题,促进中国"三农"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海峰  王方方  
党的十九大将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高度,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对新时代世界开放型经济格局特征的把握,特别是对十九大精神与经济网络化内在关联的认识,在梳理国内外开放型经济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商贸、区域和政府网络三个维度,阐述了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网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逻辑思路、框架体系与发展路径,以及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网络体系、形成多元平衡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凤  何剑  邓路  
习近平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经济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是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诞生的思想理论,是适应全球化变革新趋势和开放型经济实践的理论结晶。其科学内涵是由相互支撑的"5个新"构成的有机整体: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理念;发起"一带一路"新倡议;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立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发展的新机制;确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型经济思想不仅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行动指南,而且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理论命题,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迈向共同繁荣的崭新时代注入了强大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