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6)
2023(8697)
2022(6896)
2021(6606)
2020(5344)
2019(12308)
2018(12445)
2017(23255)
2016(12619)
2015(14825)
2014(14776)
2013(14265)
2012(13015)
2011(11886)
2010(11936)
2009(11033)
2008(11141)
2007(9685)
2006(8802)
2005(8220)
作者
(36040)
(30054)
(29957)
(28718)
(19296)
(14193)
(13439)
(11671)
(11596)
(10706)
(10651)
(10129)
(9820)
(9770)
(9713)
(9332)
(8959)
(8827)
(8641)
(8409)
(7869)
(7370)
(7363)
(6955)
(6893)
(6759)
(6622)
(6514)
(6117)
(6036)
学科
(54526)
经济(54463)
管理(30626)
(30303)
(22555)
企业(22555)
中国(20687)
方法(20268)
数学(17412)
数学方法(17243)
(17106)
业经(13188)
(12885)
贸易(12875)
(12600)
(11112)
农业(11083)
(10869)
(10309)
地方(9545)
(9277)
(9240)
银行(9222)
理论(8976)
(8943)
(8701)
金融(8699)
(8251)
环境(7564)
(7563)
机构
大学(185139)
学院(183226)
(80940)
经济(79562)
研究(70375)
管理(63939)
理学(54302)
中国(53903)
理学院(53604)
管理学(52638)
管理学院(52315)
科学(41155)
(40857)
(35875)
(35441)
研究所(32856)
(30455)
中心(29856)
财经(28440)
(26946)
经济学(26866)
北京(26460)
(26271)
(26115)
师范(26031)
(24961)
业大(24612)
经济学院(24160)
农业(23894)
科学院(21490)
基金
项目(119047)
科学(94079)
研究(89117)
基金(87195)
(77158)
国家(76591)
科学基金(64065)
社会(57807)
社会科(54744)
社会科学(54727)
基金项目(45020)
(43418)
教育(41452)
自然(39032)
自然科(38197)
自然科学(38183)
(38168)
自然科学基金(37539)
资助(35636)
编号(35319)
成果(30185)
重点(27976)
(27754)
(27097)
课题(25666)
中国(25289)
国家社会(25264)
(24753)
教育部(23838)
创新(23371)
期刊
(91132)
经济(91132)
研究(59449)
中国(40765)
(29605)
学报(29073)
科学(28221)
(25753)
教育(25310)
管理(25228)
大学(22453)
学学(20743)
农业(20670)
(17386)
金融(17386)
经济研究(16160)
技术(16077)
财经(14858)
业经(13658)
(13013)
问题(12470)
(12221)
(12216)
世界(11979)
国际(11369)
图书(9295)
(8840)
(8495)
论坛(8495)
技术经济(8454)
共检索到283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自力  王传智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难题,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板,具有重大世界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世强  王卓欣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而开创出的一条既遵循国家发展普遍规律,又充分彰显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人口规模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高质量主题引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路径,时代进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共赢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世强  王卓欣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而开创出的一条既遵循国家发展普遍规律,又充分彰显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人口规模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高质量主题引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路径,时代进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共赢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松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经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现代化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即中国式现代化,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演进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要维护好保障好实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需要构建相应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股份制要在生产资料资本化为资本所有者股份的基础上,构建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制度安排,才有可能推进劳动者收入占有上的共同富裕以及财富占有上的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习近平同志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置身于浩浩荡荡的时代洪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牢牢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堡骏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意义,必须要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唯物史观的理论形态和它的应用范式。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本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邱海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和主线的光辉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二十大报告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的现代化思想取得新飞跃、达到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系统性及其重大意义。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家庆  瞿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需要随着实践的向前推进而不断深化认识的重大命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维度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深刻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赢得高度认同基础上越走越宽广,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在回应重大时代课题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牵引下走向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坚定自信中走向繁荣兴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宁生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为使命,以世界一流为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的概念、范式、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实现从跟踪追赶向跨越引领转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中国特色为统领,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裴长洪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需要深刻领会三个基本依据。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深化对自身执政规律的探索和百年奋斗实践取得的理论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这个历史使命就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来实现的,从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规律,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执政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规律的基本特征。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规律的新认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追求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认识的理论总结。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时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占勇  鄂晓倩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与技能型社会的基础工程。因此,当务之急是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高度适应性、深度融合性、教培并重性、横向融通性、纵向贯通性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度适应性是其发展逻辑,深度融合性是其育人逻辑,教培并重性是其办学逻辑,横向融通性是其类型逻辑,纵向贯通性是其层次逻辑,五个方面共同保障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之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小平   熊高鹏  
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在自身历史和国情所形成的国家制度框架下嵌入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笔者通过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的逻辑脉络,研究认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现代财政制度既要成为协调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的纽带,又要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和国家认同建设的有效制度安排,进一步增强国家秩序能力、国家赋权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等国家治理能力,维护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和道路性质,支撑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格局,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逻辑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遵循根本制度要求,受基本制度制约和影响,同时支撑和影响重要制度的效能。基于以上双重逻辑,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应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建设主题,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建设主线,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建设重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丰  
2008年初全面爆发的世界粮食危机与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结伴而来。这种互为推动的三重危机,给世界农产品供给带来深刻影响。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业补贴、农业跨国公司对农产品的垄断炒作,国内频发的自然灾害、资源瓶颈约束及农产品市场波动对我国农产品安全形成冲击。现阶段,维护中国特色农产品安全必须关注粮食安全、农民利益、农产品数量安全基础上的质量安全、农产品价格安全、来源安全、结构安全及主权安全等七大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高强  付静  钟海国  
本文站在农业资源禀赋的视角,对国外发达国家三种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和比较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现状与国外几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异同之处后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符合国情、符合地域优势的、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国外模式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归结为中国地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即东部"外向主导型"农业现代化模式、中部"两化结合推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和西部"特色农业带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海丰   黄晨   司叶林  
主流发展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有一定解释力,但无法胜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释任务。通过对成功实现现代化的东亚国家的历史考察,指出演化经济学和发展型国家理论可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两种思想资源。中国能够成功实现现代化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长期聚焦生产力提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够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并实现了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和国家能力提升三者的协同演进。制度变迁、经济结构变迁、国家能力提升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三个重要意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