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
2023(12)
2022(9)
2021(8)
2020(6)
2019(7)
2018(9)
2017(15)
2016(6)
2015(9)
2014(7)
2013(8)
2012(9)
2011(5)
2010(9)
2009(6)
2008(3)
2007(4)
2006(7)
2005(4)
作者
(24)
(23)
(18)
(17)
(14)
(13)
(11)
(10)
(9)
(9)
(9)
(9)
(9)
(8)
(8)
(7)
(7)
(7)
(6)
(6)
(6)
(6)
(6)
(6)
(6)
(6)
(5)
(5)
(5)
(5)
学科
人口(29)
管理(28)
(27)
(27)
(22)
中国(22)
(21)
经济(21)
农业(20)
(18)
(18)
银行(18)
(16)
劳动(16)
(16)
金融(16)
农业人口(15)
农业劳动(15)
动力(15)
劳动力(15)
(14)
体制(14)
制度(14)
(14)
中国人(10)
国人(10)
资源(9)
城市(8)
地方(7)
城市经济(7)
机构
学院(92)
大学(84)
中国(48)
研究(47)
(38)
管理(38)
经济(38)
中心(37)
(33)
科学(33)
理学(30)
理学院(30)
管理学(30)
管理学院(30)
农业(26)
(26)
发展(26)
(26)
人民(25)
(24)
(24)
(24)
(23)
(23)
中国人(22)
国人(22)
中国人民(21)
(21)
(19)
研究中心(19)
基金
项目(73)
研究(61)
国家(54)
(54)
科学(51)
基金(50)
科学基金(38)
社会(34)
社会科(33)
社会科学(33)
资助(32)
(31)
(30)
编号(28)
(27)
重点(27)
基金项目(26)
自然(25)
自然科(24)
自然科学(24)
自然科学基金(24)
教育(21)
科研(21)
中国(20)
(20)
(19)
成果(19)
国家社会(18)
(18)
课题(16)
期刊
中国(44)
(43)
经济(43)
(32)
金融(32)
(31)
学报(23)
研究(22)
农业(20)
(19)
科学(18)
大学(16)
学学(15)
实践(15)
理论(15)
(15)
价格(13)
国土(13)
土地(11)
农村(10)
(10)
(10)
(9)
教育(9)
(9)
浙江(9)
中国农村(8)
审计(8)
(8)
西南(8)
共检索到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志鸣  胡风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萍  陈卫华  朱厚强  
本文以基准地价政策为例,评价地价公示政策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全国105个主要地价监测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管理熵和管理耗散模型进行评价。以基准地价为代表的地价公示政策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社会效果大于经济效果,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效果相对较好,东部地区的行政效果最明显,综合效果呈现区域差异,西部大于东部和中部。但是,以基准地价为代表的地价公示政策仍存在地价公示体系不完整、基准地价更新滞后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完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延纯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现阶段价格监测中心工作的重心。本文从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主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必须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价格监测工作实际,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政治引领价格监测事业取得的长足进展,阐述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价格监测事业不断前进、不断取得新成绩。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必哲  
鳓鱼Ilisha elongata(Bennett)为福建省重要经济鱼类,年产量曾达4000~5000吨。厦门近海鳓鱼产卵场是福建鳓鱼主要产卵场之一,厦门鳓鱼生殖群体历来是闽南地区近海延绳钓、流刺网的捕捞对象,也是机围、拖网作业的兼捕对象之一。50~60年代鳓鱼资源鼎盛时期,每年汛产量可达150~200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心学  
完善村级抽样调查为小康监测服务张心学一、建立农村村一级抽样调查的必要性随着统计改革的深化,抽样调查必将取代全面报表,届时乡镇面临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同时近年来的村级小康监测工作也对延伸农村抽样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农村统计工作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三点:1...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文梳理了《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和需求,总结了成果汇交、发布公开、共享审查、利用监督、监督管理、共享应用等成果管理的制度措施,并提出了推进成果管理措施落地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导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洪彦  齐平茹  
零售商店跟踪监测调查,是从全部零售商店中抽取一部分商店作为样本店,对这些样本店的存货、进货、销售、价格等进行连续调查,然后利用样本店的调查资料对全部零售商店的情况进行推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瑞  周永章  
污染场地调查与监测是场地环境管理、风险评估与修复治理的重要环节。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污染场地调查评估的阶段划分与勘察技术,分析了国内场地调查工作模式以及环境监测工作程序,提出了现有的常用监测技术,并总结了目前国内污染场地勘察与监测的研究现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瑜琦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既包括构建相关技术、获取真实准确可靠的数据,也包括充分利用这些调查监测数据,开展综合分析评价工作,形成相关数据、报告等系列成果,实现从原始数据支撑到服务管理决策的跨越。本文在分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综合分析评价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开展相关工作的难点,并提出思考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嘉楠  覃民  李伯华  
文章通过对2009~2011年三年的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抽样方案进行比较,发现主要指标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且离散收敛程度、抽样精度以及抽样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子总体的数据分析也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并对流动人口的覆盖误差、样本量分配以及潜在分层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灵海  
统一开展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家底",是自然资源部门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的重要前提,也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支撑。本文分析了当前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靳晓雯   张宇  
<正>核心提示为解决自然资源调查数据成果交叉甚至冲突的问题,国家着力构建“六统一”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本文立足于协同治理的视角,从第三方的角度分析了跨部门协同面临的现实障碍,并从共享、信任、社会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军  马炜  黄国胜  陈新云  党永峰  
基于黑龙江森工集团2009年林地"一张图"成果数据,利用2010—2013年多源遥感数据,结合2010年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成果及其他林业经营资料,实践了遥感样地判读与地面样地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大样地调查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1)黑龙江森工集团可系统布设间隔20 km的大样地231个,面积以4 km×4 km为宜,对林地面积估计的总体变动系数为14.41%;2)遥感数据对大样地各地类综合正判率为90.68%,以有林地96.82%最高,且遥感数据分辨率降低会导致地类可判读性的降低,分辨率提高则有利于提高判读精度;3)不同面积大样地对林地、有林地面积监测结果的影响差异不明显,4 km×4 km大样地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石元  贺李帆  唐旭  
研究一种将人力、物料、时间等资源配置与业务流程设计集成的网络线索法,为耕地质量等别监测采样的野外调查方案编制提供技术支持。按照"先对象定位,再采样调查"的基本线索,以野外调查采样的对象集、事务集为结点,以调查对象遍历的空间路径和调查事务实施的逻辑路径为网络弧段,构建了复合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资源需求汇总、事务资源配置以及人员事务调度等内容的模型应用方法;以湖北省阳新县2015年度耕地质量监测为实例进行了方法验证。实例应用说明基于网络线索法可以:(1)梳理耕地质量监测采样野外调查完整的事务逻辑关系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石元  贺李帆  唐旭  
研究一种将人力、物料、时间等资源配置与业务流程设计集成的网络线索法,为耕地质量等别监测采样的野外调查方案编制提供技术支持。按照"先对象定位,再采样调查"的基本线索,以野外调查采样的对象集、事务集为结点,以调查对象遍历的空间路径和调查事务实施的逻辑路径为网络弧段,构建了复合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资源需求汇总、事务资源配置以及人员事务调度等内容的模型应用方法;以湖北省阳新县2015年度耕地质量监测为实例进行了方法验证。实例应用说明基于网络线索法可以:(1)梳理耕地质量监测采样野外调查完整的事务逻辑关系,实现调查方案的总体业务流程设计;(2)实现调查人员,包括运输、采样和记录工具的物料资源以及调查时间等3大类要素的需求汇总统计;(3)实现每一个事务结点所需调查人员配置、物料资源的分解及前驱后继传递关系配置;(4)明确每一个调查人员的业务顺序分工、承担事务结点的任务内容与使用的物料资源。网络线索模型显化了事务与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很好地为耕地质量监测类似的、具有多任务并行特点的野外调查采样的工作实施方案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