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74)
- 2023(15557)
- 2022(13394)
- 2021(12443)
- 2020(10371)
- 2019(23776)
- 2018(23798)
- 2017(45556)
- 2016(24569)
- 2015(27626)
- 2014(27758)
- 2013(27794)
- 2012(26102)
- 2011(23780)
- 2010(24305)
- 2009(22442)
- 2008(21871)
- 2007(19502)
- 2006(17726)
- 2005(16260)
- 学科
- 济(121597)
- 经济(121481)
- 管理(68154)
- 业(65229)
- 企(52796)
- 企业(52796)
- 方法(43263)
- 数学(36602)
- 数学方法(36191)
- 中国(32248)
- 地方(31794)
- 农(30119)
- 业经(26643)
- 学(24916)
- 财(23489)
- 农业(20372)
- 制(20205)
- 贸(18666)
- 贸易(18651)
- 地方经济(18217)
- 易(17922)
- 银(17452)
- 银行(17412)
- 环境(17339)
- 和(17283)
- 融(17280)
- 金融(17279)
- 理论(17210)
- 行(16756)
- 技术(16547)
- 机构
- 大学(356698)
- 学院(356222)
- 济(150917)
- 经济(147637)
- 管理(137948)
- 研究(128861)
- 理学(117188)
- 理学院(115811)
- 管理学(113958)
- 管理学院(113319)
- 中国(96882)
- 京(78564)
- 科学(77917)
- 财(67811)
- 所(66115)
- 研究所(59520)
- 江(58051)
- 中心(57156)
- 农(56533)
- 财经(52742)
- 北京(50412)
- 业大(50381)
- 范(49461)
- 师范(49017)
- 经(47566)
- 院(46521)
- 经济学(45009)
- 州(44760)
- 农业(43581)
- 经济学院(40061)
- 基金
- 项目(231612)
- 科学(181579)
- 研究(172616)
- 基金(165480)
- 家(143166)
- 国家(141926)
- 科学基金(121171)
- 社会(108382)
- 社会科(102659)
- 社会科学(102632)
- 省(91548)
- 基金项目(87815)
- 教育(77881)
- 自然(76864)
- 划(76021)
- 自然科(74966)
- 自然科学(74953)
- 自然科学基金(73582)
- 编号(70836)
- 资助(68355)
- 成果(58523)
- 发(54102)
- 重点(52131)
- 部(50644)
- 课题(49821)
- 创(47636)
- 创新(44419)
- 国家社会(43768)
- 发展(43758)
- 教育部(43279)
- 期刊
- 济(182554)
- 经济(182554)
- 研究(115621)
- 中国(74316)
- 管理(54167)
- 学报(52673)
- 农(52341)
- 财(50405)
- 科学(50029)
- 教育(42173)
- 大学(39753)
- 学学(37067)
- 农业(36053)
- 融(35021)
- 金融(35021)
- 技术(32259)
- 业经(29480)
- 经济研究(28706)
- 财经(26381)
- 问题(23574)
- 经(22747)
- 图书(19828)
- 技术经济(19179)
- 业(18147)
- 理论(17698)
- 贸(17234)
- 科技(17091)
- 现代(16994)
- 商业(16444)
- 世界(16375)
共检索到558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浩 刘陶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称为新时期"三大国家战略"。2016年颁布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四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浩
工业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长江经济带建成高质量发展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应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绿色转型为支撑,促进工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武汉大学吴传清教授研究团队主创出版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系列,已连续出版《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39.1万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红
论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及其质量的相关理论,界定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和属性,从经济发展有效性、协调性、分享性、创新性、持续性五个维度构建了测度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将长江经济带各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2006-2013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从五个维度指数的变化来看,除经济发展持续性维度有所下降以外,经济发展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和分享性均呈现上升态势。由于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上升变动趋势与经济发展有效性和分享性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种走势,...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经济发展质量 测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王晓伟
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经济现状,回顾性总结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在产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占整个经济带比重变化和三次产业经济增长量变化,利用均值比较与检验对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三次产业组间与组内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 协同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王晓伟
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经济现状,回顾性总结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在产业结构变化、三次产业占整个经济带比重变化和三次产业经济增长量变化,利用均值比较与检验对2005—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三次产业组间与组内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 协同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胜钢 袁宝龙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方式要向质量效率型转型,发展模式要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型,发展目标要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以转型升级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应从调整长江经济带能源供应结构、推动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生态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传统工业高端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智能化发展五方面着手。以协调发展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应从着力构建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绿色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着力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着力构建跨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存芝 沈宁 顾佳乐
本文在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以1995—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划分1995—2004年和2005—2014年两个阶段,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江苏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份的产业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包括总体分析和分三次产业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江苏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份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长乐 徐廷廷 孟越男
在梳理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与合作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长江经济带区际产业发展的互补特征鲜明,下游地区服务业发展较为完善,中上游地区特色产业突出;但也存在市场化程度发育偏低、要素流动不畅、行政区经济严重制约、中心城市产业高度偏低、区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根据未来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提出应发挥下游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结盟作用、加强产业园区的创新示范作用等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分工合作 未来发展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瑶 陈辉民 曾志文
数字经济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1)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种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总结其时空特征,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索各因素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增长的同时差异逐年缩小;(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具有“下游恒高上中游略低”的特征,局部以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为主;(3)产业结构升级、开放水平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教育水平与城市化建设强度提升有利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提出完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坚持一体化与差异化战略相结合、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等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涂建军 李琪 朱月 刘莉 向文
从不同视角解构大区域经济差异,有助于明晰区域经济差异的真实现状,有重点地推进经济均衡发展。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29个地级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并按尺度递减从全域、区域、省域、城市4个视角,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法(ESDA)和变异系数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差异,识别出经济差异重点区域。研究发现:(1)20002015年,全域经济差异以2010年为节点先增大后减小,且内部"两极分化"明显,经济空间演化与经济差异时序波动吻合,相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文 蒋正云 李凤
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绿色经济效率。文章基于熵权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测算得到绿色GDP指数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运用面板模型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绿色经济效率水平稳定在0.826左右,上、中、下游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呈依次递增态势,且绿色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强度在逐渐减弱,对外开放、城市化、能源强度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异,上、中、下游地区及各省(市)之间发展情况存在显著地区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雅竹 段学军 王磊 邹辉 杨清可
基于"空间—要素"的理论框架,综合运用ESDA空间统计、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长江经济带1994~2017年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演变及经济发展阶段判读,运用全局回归(OLS)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经济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和驱动机理。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差异从强集聚向弱集聚转变,经历了"萌芽—兴起—繁荣—转型"4个经济发展阶段,并呈现自我建设发展、区域大开发、趋同竞争、产业转型的阶段特征,区域经济呈现"均衡—不均衡—逐步均衡"态势。(2)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热点区,成渝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为核心和次核心冷点区。经济发展经历集聚效应和涓滴效应交替,区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后减小而趋于均衡,符合"不平衡增长理论"规律。(3)地理加权结果表明,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外商投资、政府调控、交通发展、科技教育、金融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的正向内在动力,发展成本和地形条件是制约因素。产业结构是核心驱动力,科技教育是重要推动力,地形条件是发展基础。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要考虑不同行政区和不同驱动要素的异质性和特殊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靖学青
运用2000-2014年样本数据,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其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以来沪苏浙三省市向长江经济带其他八省市进行了大规模产业转移,到2011年达到峰值,此后产业转移规模虽然有所缩小,但是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方向未发生变化;在研究期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之间的经济差异在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差异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差异缩小产生了显著影响,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成金华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一主题始终贯穿其中,平衡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愈加迫切。需要明确的是,“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遵循的根本方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成金华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这一主题始终贯穿其中,平衡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愈加迫切。需要明确的是,“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遵循的根本方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