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3)
2023(5342)
2022(4216)
2021(4416)
2020(3371)
2019(8291)
2018(8438)
2017(12980)
2016(9032)
2015(10336)
2014(10424)
2013(9154)
2012(8262)
2011(7679)
2010(8186)
2009(6784)
2008(6685)
2007(5962)
2006(5680)
2005(5377)
作者
(20684)
(17229)
(17107)
(16936)
(11073)
(8271)
(8072)
(7013)
(6605)
(6392)
(6004)
(5901)
(5814)
(5679)
(5618)
(5568)
(5436)
(5164)
(5043)
(5024)
(4891)
(4475)
(4227)
(4190)
(4065)
(4028)
(4004)
(3854)
(3594)
(3556)
学科
教育(22321)
(17546)
经济(17513)
管理(15203)
中国(14806)
教学(11107)
理论(10418)
(10305)
(8113)
(8100)
企业(8100)
(6719)
学法(6497)
教学法(6497)
(6267)
(5940)
(5937)
学理(5624)
学理论(5624)
研究(5573)
方法(5389)
体制(5001)
(4960)
学校(4700)
数学(4672)
业经(4662)
(4526)
数学方法(4511)
发展(4458)
(4334)
机构
大学(101831)
学院(98601)
研究(41832)
教育(32809)
(28536)
经济(27409)
管理(26656)
(26483)
师范(26338)
中国(25296)
(24863)
科学(23947)
理学(21745)
师范大学(21574)
(21454)
理学院(21292)
管理学(20443)
管理学院(20215)
职业(19636)
技术(19429)
(19410)
研究所(19202)
中心(17440)
北京(17439)
(17319)
(15557)
(15365)
(14507)
职业技术(13628)
(13210)
基金
项目(58739)
研究(54133)
科学(46313)
教育(36821)
基金(34817)
(29647)
国家(29147)
社会(28355)
编号(26270)
社会科(26251)
社会科学(26247)
(26096)
成果(25078)
(24259)
课题(23979)
科学基金(23284)
(20874)
基金项目(16736)
规划(16702)
重点(15649)
(15146)
(14989)
(14920)
项目编号(14866)
资助(14518)
(14090)
研究成果(13723)
教育部(13533)
(13016)
(12967)
期刊
教育(62330)
研究(45581)
中国(44247)
(36495)
经济(36495)
职业(17859)
技术(16186)
学报(13805)
(13435)
(13248)
大学(12122)
技术教育(11917)
职业技术(11917)
职业技术教育(11917)
科学(11421)
管理(11002)
农业(8987)
学学(8930)
(8390)
论坛(8390)
高等(8390)
(8249)
金融(8249)
高等教育(7147)
(6925)
成人(6903)
成人教育(6903)
图书(6249)
财经(5797)
职教(5713)
共检索到184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胜权  董仁忠  
第一轮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得到了大多数公立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然而,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制度远未完善,面临着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应对高等职业教育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要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改革,亟待采取如下主要举措:充分发挥评估在质量保障中的核心作用;分类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组织体系;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立法步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大奎  
过去一轮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处于初创阶段以及社会高度关注的背景下进行的。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值得认真改进的问题。新一轮评估将基于《数据采集平台》运行基础之上,改革评估模式和方法;应遵循规律、把握方向、坚持方针、贯彻文件、注重内涵,逐步形成国家政策引导、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为主体、专家与用人单位参与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彦瑜  
遵循《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分析了图书馆评估指标及其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促进作用,指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宏  杨应崧  吴岩  鲍杰  李岩  何锡涛  刘永武  张勇  衡付广  
以2004—2008年我国对450多所高职院校评估实践为基础,课题组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参评学校、评估专家三个方面开展调研并进行了绩效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评估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诸多不足。为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评估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新评估方案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处理好第一轮评估与第二轮评估的关系,要强化常态监控,探索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制度,要高度重视组织工作,严肃评估纪律,成立专门项目组或常态研究机构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应崧  
按教育部颁发的教高[2008]5号文件组织、实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需要认真研读《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而准确把握《方案》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方案》制订的背景、深刻领会《方案》制订的指导思想、全面理解《方案》的设计思路、充分认识《方案》的主要特点。归根结底,需要理解,《方案》的制订是从"需求"源头开始的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应崧  
本文结合参与院校评估、示范遴选、评估抽查等工作的体会,回顾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开展以来走过的历程,总结了评估工作取得的成效,反思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评估工作的水平、促进评估工作的健康发展进行了系统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幼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图书馆评估则对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指标的设置必须遵循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宗旨和特点,反映图书馆工作的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势。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关于图书馆评估指标和数据采集平台的设置并不尽人意,存在着缺失与不足,必须在进行充分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步入健康、稳妥、快速的发展轨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萍  
2004年至今,按照教育部五年一轮的评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已进入第三轮。以安徽省高职评估实践和数据为切入点,发现高职评估在促进办学条件达标、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仍存在评估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指标过于统一、主客体关系尚未理顺、专家队伍不够优化、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从坚持质量为本,实施分类评估,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强化高校评估主体地位;优化评估专家队伍;建立整改回访评估长效机制;加强评估文化建设等方面改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建敏  赵立影  孙国良  袁新苗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当从培养目标注重"职业性"与"高等性"的有机融合,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制度注重教师与学生利益的统筹兼顾,评价体系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寻求完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霞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向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促进这种结构形成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为此,应把"产学结合,双证融通"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杭国英  
由教育部高教司、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办,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承办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培训班于2005年4月25—29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专家近2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有关领导、专家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及《水平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金昌  
入选理由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所提出的观点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符合高职院校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习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三十年来,呈现出一些不同于过去传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并得出六点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