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3)
- 2023(10572)
- 2022(7713)
- 2021(6640)
- 2020(4766)
- 2019(10455)
- 2018(9993)
- 2017(18000)
- 2016(9711)
- 2015(10735)
- 2014(10682)
- 2013(10548)
- 2012(9991)
- 2011(9418)
- 2010(9588)
- 2009(8786)
- 2008(8448)
- 2007(8098)
- 2006(7329)
- 2005(6320)
- 学科
- 济(43601)
- 经济(43557)
- 农(26127)
- 业(24555)
- 管理(22632)
- 业经(18489)
- 农业(17518)
- 中国(15533)
- 企(14675)
- 企业(14675)
- 地方(11868)
- 方法(10626)
- 产业(9985)
- 制(9925)
- 财(9115)
- 信息(8943)
- 发(8863)
- 数学(8695)
- 学(8680)
- 总论(8513)
- 数学方法(8483)
- 信息产业(8424)
- 农业经济(7846)
- 银(7829)
- 银行(7802)
- 融(7716)
- 金融(7715)
- 行(7591)
- 发展(7347)
- 展(7329)
- 机构
- 学院(142431)
- 大学(138997)
- 研究(56111)
- 济(54778)
- 经济(53282)
- 管理(48058)
- 中国(42364)
- 理学(39919)
- 理学院(39410)
- 管理学(38562)
- 管理学院(38306)
- 科学(34810)
- 农(34394)
- 京(30657)
- 所(28584)
- 中心(26260)
- 农业(25934)
- 研究所(25777)
- 财(25379)
- 江(24260)
- 业大(24199)
- 院(21075)
- 范(20670)
- 省(20585)
- 师范(20365)
- 北京(19410)
- 州(19346)
- 财经(18408)
- 技术(17537)
- 科学院(16785)
- 基金
- 项目(95830)
- 科学(73920)
- 研究(72354)
- 基金(65965)
- 家(59039)
- 国家(58414)
- 科学基金(48144)
- 社会(45551)
- 社会科(42669)
- 社会科学(42654)
- 省(39696)
- 基金项目(33353)
- 划(32854)
- 教育(31924)
- 编号(30849)
- 自然(28529)
- 自然科(27802)
- 自然科学(27793)
- 自然科学基金(27268)
- 成果(26272)
- 资助(25545)
- 发(23352)
- 课题(22721)
- 重点(22222)
- 创(20022)
- 部(19567)
- 农(19008)
- 国家社会(19002)
- 年(18674)
- 创新(18652)
共检索到235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鸣 杜志雄
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各国乡村发展的主要方向。澳大利亚、美国、德国、韩国等典型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国际趋势与发展路径包括:依照数字乡村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依据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理念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数字素养技能培训打造乡村数字人才队伍,依据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推动数字化转型,依靠协调政府市场关系取得数字乡村建设实效。针对当前中国在数字乡村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国外开展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趋势,本文提出重视基层建设规划、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注重培养数字人才、加速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构建多元投入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丽莉 曾亿武 郭红东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在经历了起步摸索阶段(1979-1993年)、基础培育阶段(1994-2003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7年)以后,进入了全面提升阶段(2018年开始),亦即数字乡村建设阶段。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新阶段,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实现高质量的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和农村全方位数字化发展,技术进步、深化改革和利益均衡则构成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底层逻辑。然而,一些地方数字乡村建设存在诸如工作重心落在硬件设备上、数字形式主义滋生蔓延、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过度依赖运营服务商等实践误区,背离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要义和底层逻辑,亟须纠正。建立系统有力的保障机制、增强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调整公共资源的分配方式以及提升干部群众的数字素养,是优化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国伟 李瑶 任克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将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对比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与发展逻辑。从多重政策关系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数字乡村的特征事实与多重矛盾的认识,系统提出注重多元主体协同、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突出治理应用、借力乡村产业、加大技术攻关、注重人才培养等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田雅群 何广文 范亚辰
增强乡村产业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数字金融是提升乡村产业韧性的重要抓手。本文阐述了乡村产业韧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分析了乡村产业韧性提升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正视数字金融提升乡村产业韧性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从数字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提升乡村产业韧性的着力点出发,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数字金融提升乡村产业韧性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雯轩 李晓华
数字化转型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后疫情时代重塑全球价值链的变革性力量。当前数字化转型依然为发达国家主导、服务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也尚待加深,并出现了数据安全、平台垄断等新问题。虽然各国加大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竞争,但尚未有普适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中国依托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大规模数据以及丰富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国应在核心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规范、保护中小企业和培训数字化人才方面做好政策保障,探索出适合我国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历程 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萍
在乡村旅游业遭遇供求关系失衡、经营同质化等发展瓶颈的背景之下,数字经济的异军突起,无疑在发展理念鼎新、经营制度变革等层面,为其提供了清晰思路与突围途径。这就要求乡村旅游业的经营者应理性看待当前行业的现状与不足,科学认识、发挥数字经济的多重价值与助益效用,全力推动二者的对接,促成二者的融合,逐步构建起联动式、双赢性、一体化的运营体系,从而有力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长效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数字经济 对接 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红根 陈晖
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中国乡村振兴的关键战略方向。本文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等研究方法对数字乡村发展的时间演变、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正逐步提升,但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基本呈“东—中—西”递减状态,且粮食生产环节较多得益于数字乡村发展红利;区域总体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四大区域的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差异及贡献率最大,三大粮食功能区区域内差异也逐步降低;数字乡村发展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相关性,东部和中部省份多表现为HH型和LH型集聚,西部较多省份则为LL型集聚。据此,本文就数字乡村发展的推进路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乡村 时间演变 区域差异 空间分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宝义
"新零售"已历经三年发展,期间不断演化和迭代,呈现出繁杂多样的发展态势。基于双维视角考察零售演化的核心和本质,总体上零售的演化,形式上是围绕"人、货、场"核心要素重新组织的过程,本质上则是围绕成本、效率、体验进行优化升级的过程",新零售"也不例外"。新零售"是体现以消费者为中心、基于全渠道优化资源配置的综合零售业态。基于"象"形分析"新零售",我们能为"象"的每一部分找到对应的业态或模式,而对"新零售"典型业态或模式的拆解分析,又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不同业态或模式的重要作用及发展态势。未来"新零售"的发展,从微观视角来看",新零售"将呈现业态多样化及演化和迭代加快趋势;从中观视角来看,行业将呈现集中度日益提高和"新零售"生态体系不断完善的趋势;从宏观视角来看,通过零售资源整体优化从而展现"低熵化"零售特征,以及"新零售"驱动供应链变革乃至社会生活变革作用将日益显现"。新零售"既是行业进化到一定程度从整体视角融合多业态向高级阶段跃升的诉求,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变革驱动的结果,其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效应值得期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沛
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农业,不仅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保障,也是建设数字化国家的必经路径。我国正在走乡村数字化转型和发展道路,创新数字农业发展模式和形态已经变为主要导向,且乡村农业建设更是需要数字化技术应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乡村数字农业发展机理,明晰乡村数字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探索能促进乡村数字农业发展的优化路径,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和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农业 发展机理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晶钠
数字技术深刻影响了乡村治理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重塑了乡村治理的时代特征,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过程中,乡村数字治理面临治理主体数字能力不足、乡村群体数字鸿沟大、数据资源整合共享难度大等多重困境。为此,需要强化数字治理理念,实现多元主体共治,切实回应村民需求,实现治理供需平衡,以及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数据共享保护机制,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的同频共振,实现数字乡村的治理现代化目标。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乡村治理 路径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光辉
交通是物流的重要基础,交通强国建设将推动我国物流强国建设,物流强国也是交通强国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物流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且持续改善,但在运输组织效率、物流产业空间平衡性、城乡物流"二元鸿沟"、政策法规体系和市场秩序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亟待调整优化升级。本文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物流发展轨迹与基本规律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选取可达性指标(KDX)、经济性指标(JJX)与综合性指标(ZHX)三个核心指标,建立ARIMA模型,对我国交通物流发展目标进行了预测分析,提出了我国交通物流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移到以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为主、交通物流服务从以内部服务为主转向以社会服务为主、强调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和"绿色、环保"以及不断提升我国交通物流国际竞争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书秦 邢晓旭
【目的】论文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形势和影响进行科学判断,有助于下一步政策方向和策略的选择,对现行主要政策进行评估,则有利于更高效地解决当前问题,及时纠正政策可能出现的偏差。【方法】全面回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领域的有关政策,综合运用政策文本分析、实地调研、文献归纳等方法,对当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政策逐一进行评估。【结果】随着监测和统计口径的不断完善,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绝对数和占比均可能上升,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受到社会关注、政府重视,同时农业转型需求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业面源污染 趋势 政策评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鸿燚
基于农民幸福感提升目标,和美乡村应是宜居宜业基础上的更加美好、美丽与和谐,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之一即实现乡村内在和谐基础上的全面发展,这就更强调乡村和城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由此,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围绕农村社会变化以满足农村居民创新需求、发展需求而进行的治理升级。这就应在政治向度上着力于农民主体地位的凸显与效能发挥,在经济向度上实现农民高质量持续增收的利益促动,在伦理向度上加快特色乡村文化打造,在治理向度上加速农民自我身份认同的价值重塑。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打造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全面加强乡土文化打造和农村现代治理体系构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乡村教育是积累国家发展和乡村建设所需人才资本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当前,城乡教育仍然面临较大差距,乡村教育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制度设计缺陷及社会文化引导不充分等现实问题。为应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新挑战,瞄准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教育建设的优化路径应聚焦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政府五大主体,通过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教育建设体系,发挥各方优势和能动性,整合和完善城乡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和改革乡村教育管理制度。同时,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带动和鼓励各方主体共同参与,补齐乡村教育的发展短板,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中国城乡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教育困境 城乡差距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利珍
在信息技术日渐发展成熟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力求通过发挥数字化工具和媒介的作用,促进乡村科技、文化发展,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章简述社区教育与数字乡村的内涵,分析社区教育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才培训服务水平、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强化数字赋能建设等,通过社区教育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其综合素养,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建言献策。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数字乡村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