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3)
2023(13880)
2022(12115)
2021(11558)
2020(9591)
2019(22631)
2018(22967)
2017(43667)
2016(24174)
2015(26951)
2014(27088)
2013(26397)
2012(24044)
2011(21635)
2010(21621)
2009(19805)
2008(19333)
2007(16604)
2006(14792)
2005(13111)
作者
(67045)
(55906)
(55533)
(52934)
(35794)
(26788)
(25239)
(21681)
(21356)
(19988)
(19191)
(18756)
(17954)
(17674)
(17294)
(17161)
(16749)
(16334)
(16132)
(15761)
(13800)
(13791)
(13435)
(12750)
(12494)
(12477)
(12390)
(12352)
(11247)
(10943)
学科
(88496)
经济(88371)
管理(70289)
(63490)
(54072)
企业(54072)
方法(37630)
数学(32226)
数学方法(31801)
(26179)
(25223)
中国(23846)
(23846)
业经(21496)
地方(20569)
(20101)
农业(16448)
(16348)
理论(15515)
(15447)
银行(15398)
(15259)
财务(15182)
财务管理(15146)
(14885)
贸易(14876)
(14627)
(14603)
环境(14437)
(14404)
机构
大学(327031)
学院(323974)
管理(127900)
(124399)
经济(121396)
理学(110103)
研究(109890)
理学院(108804)
管理学(106990)
管理学院(106376)
中国(82922)
(70547)
科学(68747)
(61621)
(54851)
(52474)
中心(50380)
研究所(49706)
(48994)
业大(48599)
财经(47451)
北京(44684)
(44620)
师范(44218)
(42909)
农业(40768)
(40459)
(39304)
经济学(36310)
师范大学(35994)
基金
项目(223142)
科学(174872)
研究(165276)
基金(160630)
(139628)
国家(138444)
科学基金(118845)
社会(102017)
社会科(96394)
社会科学(96371)
(87106)
基金项目(86065)
自然(77636)
教育(76037)
自然科(75728)
自然科学(75712)
自然科学基金(74329)
(73682)
编号(68420)
资助(64975)
成果(56642)
重点(49784)
(48830)
课题(47444)
(47182)
(46354)
(43366)
创新(43236)
科研(42366)
项目编号(42025)
期刊
(141346)
经济(141346)
研究(99435)
中国(68618)
学报(51703)
(48537)
(47971)
管理(47424)
科学(47147)
教育(41838)
大学(39087)
学学(36263)
农业(32333)
(29897)
金融(29897)
技术(28298)
财经(22888)
业经(22810)
经济研究(21257)
(19434)
图书(18892)
问题(18265)
理论(16547)
(16357)
科技(15796)
(15322)
实践(15260)
(15260)
现代(14650)
资源(14387)
共检索到487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月琴  苏秀辉  林丕武  
一、隆安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隆安县实施的国库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内容是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未设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试点从2006年11月份开始,将县教育局等16个会计基础较好、资金使用量较大的预算单位作为隆安县第一批改革单位。2007年年初又将县科协等7个预算单位设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2008年1月份县直单位全面铺开,实施预算的单位达104个,并实现了预算单位通过VPN技术平台与支付中心联网,进行网上申请、网上支付。2008年年初,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方石泉  汪为珍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其目的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婺源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从2005年9月开始确定4家预算单位,在3家银行试点。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改革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香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有效举措。从这几年的改革历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郭定斌  
为进一步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笔者认为,当前县级财政部门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小玲  
一、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面临的问题(一)基层国库监管职能的弱化。一是支付方式改变,集中支付业务难监督。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国库在资金清算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从逐笔拨款转向事后集中清算,对清算资金的内容是否符合预算要求难以审核。二是国库人员缺乏,现场执法检查难落实。加之对借用人员的监督管理无章可循,势必带来一些新的风险隐患。(二)商业银行代理认识的缺位。一是代理银行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陶蓉蓉  孙小红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监利县参加直接支付的部分单位以及直接支付的几家代理商业银行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代理行在财政直接支付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财政直接支付,由人行国库部门直接办理财政直接集中业务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局课题组  
四川省攀枝花市财政部门自2002年以来,以"规范操作、强化监管、方便单位、分步实施"为原则,在市本级83个一级预算单位及108个基层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成为攀枝花市财政财务管理的基本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利明  童光辉  
1.推进乡镇财政机构规范化建设。首先,规范机构设置。由于不同乡镇之间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及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管理水平差异极大,建议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将不同乡镇划分为三个类型:一类乡镇,即经济发达、财政收支规模大、集聚和辐射作用明显的乡镇,主要包括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和省级中心镇;二类乡镇,即经济发展中等、政府可用财力能基本满足政府基本支出需要的乡镇;三类乡镇,即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小、主要依靠上级补助来维持政府运转的乡镇。一类乡镇可以构建"一体两翼"的机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谭轶涛  
近年来,湖南省醴陵市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从理念设计、制度建设、权责划分、管理模式、权限设置、流程规范、要素完整等方面构建起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体系。目前,92家市直预算单位、31家乡镇被纳入改革范围,基本实现了"覆盖所有预算单位、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的工作目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情况(一)业务建设。一是建立预算单位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范仕良  陶再文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看,对国库监管提出了挑战。具体而言:一是削弱了国库的监管职能。(1)国库的审核权难以发挥。改革前,国库可以对每笔预算拨款的凭证要素、拨款用途进行逐项审核,发现要素不全、填写不正确、用途不合理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茅秀琴  
国库集中支付制改革就是预算单位在人民银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各类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财政资金专户,相应取消执收执罚单位设立的各类收入过渡账户,预算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财政性资金支出账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有关账户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核算中心的用款单位账户,实行会计集中支付。福建武夷山市从2001年至今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共取消了247个核算单位的331个银行账号,据不完全统计,该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共取消、纠正部门自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钢  
笔者于1998年担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后曾分管过国库局,参与了一些改革工作。20年过去了,国库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改革仍未到位。回顾国库改革案例,从一个侧面再次说明,改革是对既得利益的调整,进入深水区后,改革会愈加艰难,就越要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范柏霞  
市县会计集中核算在规范政府财政支出管理、增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曾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天强  杜江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规模理应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但我国的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逐年下降。过低的财政支出,严重削弱了财政的基本职能。因此,从长远来看,必须振兴国家财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政支出比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项改革措施的平稳推进不允许大幅度提高财政支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徐柏松  陈明  陈卫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