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
2023(1759)
2022(1428)
2021(1451)
2020(1111)
2019(2554)
2018(2373)
2017(4272)
2016(2512)
2015(2909)
2014(3029)
2013(3068)
2012(2829)
2011(2191)
2010(2335)
2009(2138)
2008(2410)
2007(2000)
2006(1656)
2005(1467)
作者
(5961)
(4872)
(4870)
(4776)
(3058)
(2313)
(2267)
(1898)
(1889)
(1689)
(1665)
(1640)
(1562)
(1554)
(1459)
(1445)
(1443)
(1396)
(1328)
(1236)
(1210)
(1204)
(1136)
(1133)
(1129)
(1099)
(1080)
(1052)
(1027)
(967)
学科
(18849)
管理(12655)
财政(11359)
(9742)
(9081)
(8874)
企业(8874)
(7276)
财务(7275)
财务管理(7236)
(7225)
经济(7215)
企业财务(6933)
(4393)
中国(4010)
制度(3656)
(3656)
地方(3333)
(3282)
体制(3016)
(2949)
方法(2765)
及其(2696)
(2695)
政策(2682)
(2668)
方针(2601)
(2577)
(2577)
阐述(2577)
机构
学院(30301)
大学(28979)
(16372)
(11569)
经济(11297)
管理(10163)
研究(8987)
财经(8433)
理学(8377)
理学院(8308)
管理学(8252)
管理学院(8197)
中国(8148)
(7481)
财政(7397)
(6478)
财经大学(5856)
(5775)
(5306)
科学(5107)
(4854)
(4658)
会计(4087)
中心(3998)
(3844)
经济学(3819)
研究所(3768)
北京(3760)
经济学院(3481)
(3425)
基金
项目(15816)
研究(13155)
科学(11693)
基金(10608)
(8423)
国家(8325)
社会(7913)
社会科(7479)
社会科学(7477)
科学基金(7233)
(6520)
教育(6106)
编号(5820)
成果(5560)
基金项目(5461)
(4767)
资助(4497)
(4457)
(4125)
课题(4111)
项目编号(3949)
自然(3865)
(3833)
(3831)
阶段(3828)
自然科(3757)
自然科学(3756)
自然科学基金(3669)
阶段性(3622)
(3572)
期刊
(18673)
(15839)
经济(15839)
研究(13361)
中国(8509)
(6280)
财政(6280)
会计(5297)
财会(4785)
财经(4745)
(3993)
学报(3739)
管理(3537)
通讯(3345)
会通(3341)
经济研究(3270)
大学(3147)
(3094)
金融(3094)
教育(3056)
学学(2988)
(2918)
(2616)
科学(2456)
业经(2163)
之友(2009)
(2005)
技术(1982)
与会(1900)
财务(1900)
共检索到55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亘坚  
作者认为,要揭示当前财政困难的深层原因,并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必须探索财政运动规律.为此,作者分析了财力分配与物力分配的联系,财政的价值分配与其货币形式的联系,财政的价值分配与价格、工资、信贷、利息、企业财务、摊派的联系,财政分配与生产、流通、消费的联系,财政分配与上层建筑的联系,等等.从而认为财政运动有五大基本规律,即财政分配物质利益规律、财政分配按比例规律、财政形式适合财政内容要求规律、财政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财政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规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铁军  钟永圣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阿尔弗莱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发端的经济学理性主义运动已经开始了它的第三阶段,经济学家们运用博弈论方法重新解释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几乎所有经济问题都被理解为理性的人们之间交互作用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代模   李栋  
财政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不断升华,是财政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决定着财政理论研究的深度和高度,以及势必影响财政实践的科学性、财政政策的正确性、财政功能作用发挥的可靠性。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实践蓬勃发展,其中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也亟需提炼总结,为此,笔者对财政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促使财政基础理论不断得以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毅  
研究财政理论,必须明确财政学的地位;研究财政理论,必须首先研究国内外的政治经济问题;研究财政理论,必须明确国家职能与财政职能的关系;研究财政理论,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区别。基于上述观点,作者认为:在目前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研究好财政学理论,就必须准确把握财政学在整个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理论基础,站在社会再生产角度,以社会总产品为分配对象,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标准,充分考虑国民经济的总体而不能局限于某个局部。这是我们研究财政学基础理论的前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一、研究财政理论必须明确 财政学的地位 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分配论为主流的财政学理论体系,但在具体实践和研究中,一些财政学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往往简单地把财政学看作为一门部门经济学、管理学或应用科学。其原因,一是在思想方法上,忽视了财政学的本质问题,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真正含义,没有搞清楚财政与国家的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廷星  
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从产品经济模式向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转换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财政的特征.并指出,从我国财政经济的实践出发,研究国家在当代对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运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分配关系,把它抽象为财政基础理论,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财政的出现与国家的存在无关"论、"财政不一定要以国家为主体"论、"财政多元"论和"财政没有生产建设职能"论等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光辉  
重视历史研究是我国财政理论工作的优良传统,许多理论流派在讨论财政本质问题时都会将理论诠释与历史考察结合起来,为理论体系的建构寻求历史经验的支撑。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歧:财政的公共性从何而来,是财政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还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制度结构下的产物?特别是,对于中国古代这样一个"非市场经济财政"来说,公共性是否构成其分配关系的本质属性?在本文看来,公共性是财政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而对于财政公共性的理论诠释和历史考察至少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公私产权的分化与集体行动的逻辑";二是"国家的双重属性与政治权力的批判"。这既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都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也是我们在"大历史"和"长时段"的宏观视野下总结中国历史经验与推动财政基础理论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值得深入挖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晓路  郭庆旺  
本文从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角度,梳理新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并将其概括为"计划经济财政学"、"市场经济财政学"和"国家治理财政学",从而经历了从强调"国家",到忽视"国家",到再度强调"国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本文认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背景下,国家与财政的关系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应当从国家自主性角度重新认识国家在财政学理论中的地位,以及从满足国家治理需要的角度探讨我国的财政职能定位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晓路  郭庆旺  
本文从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角度,梳理新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并将其概括为"计划经济财政学"、"市场经济财政学"和"国家治理财政学",从而经历了从强调"国家",到忽视"国家",到再度强调"国家"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本文认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背景下,国家与财政的关系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应当从国家自主性角度重新认识国家在财政学理论中的地位,以及从满足国家治理需要的角度探讨我国的财政职能定位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晖  林源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政定位的全新论断,开启了财政理论建设的新阶段。围绕这一重要阐述,学界展开了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财政学科属性、财政活动主体等财政基础理论的探讨,提出应以中国财政改革实践经验为路径深化对财政本质及功能的认识,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本文以"基础和支柱说"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国家治理财政学、新市场财政学、公共风险财政论发展脉络,阐明了关于财政学科研究范畴及学科属性的重要观点,介绍了当前学界关于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的研究情况,并进行简要客观地评价。认为财政基础理论的探索还应继续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提升国际视野与理论深度,建立完备的理论框架,为国家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邦驰  
财政理论问题是财政学的基础 ,财政理论的理论基础则是建立财政理论体系基础的基础。国内外财政理论变迁的历史表明 ,财政学建设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沿着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两条发展线索展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国财政学基础理论之根基 ,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目前 ,财政学事实上已成为跨越经济学 ,兼及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几个领域的一门边缘学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一、对财政本质问题的分析研究:"社会集中分配论""社会集中分配论"是中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并力图在理论研讨和财政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的财政学基础理论认识。最早是我在1998年发表的《从"国家分配论"到"社会集中分配论"》一文中,集中阐释了这一理论框架。文中总结梳理了"国家分配论"以及其余各种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流派如"共同需要论""社会再生产前提论""剩余价值分配论"的主要观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新时期的财政规律探索──评《政府经济学》一书陈共马国贤同志所著《政府经济学》是一本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专著。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应当是什么?政府应当干什么,不该干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一、首先是确立我国财政学理论基础的政治和法律依据这是由财政的实质和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决定的。前者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后者是一项最大的政治工作。而财政学作为研究和论述财政运行规律和工作要领的科学著作,其理论基础的确立,应以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