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7)
- 2023(17062)
- 2022(14678)
- 2021(13814)
- 2020(11581)
- 2019(26377)
- 2018(26093)
- 2017(50431)
- 2016(27521)
- 2015(30826)
- 2014(30862)
- 2013(29890)
- 2012(27402)
- 2011(24394)
- 2010(24187)
- 2009(22032)
- 2008(21196)
- 2007(18522)
- 2006(15896)
- 2005(13736)
- 学科
- 济(104990)
- 经济(104864)
- 管理(78479)
- 业(72812)
- 企(58950)
- 企业(58950)
- 方法(49040)
- 数学(42941)
- 数学方法(42339)
- 中国(29567)
- 财(29219)
- 农(28417)
- 地方(24468)
- 学(23671)
- 业经(22837)
- 制(21321)
- 农业(18871)
- 理论(18478)
- 银(17765)
- 银行(17718)
- 务(17376)
- 财务(17295)
- 财务管理(17249)
- 贸(17059)
- 贸易(17046)
- 行(16818)
- 和(16692)
- 融(16534)
- 金融(16525)
- 易(16499)
- 机构
- 大学(374980)
- 学院(374252)
- 管理(149011)
- 济(143746)
- 经济(140490)
- 理学(129098)
- 理学院(127657)
- 管理学(125204)
- 管理学院(124522)
- 研究(123037)
- 中国(94336)
- 京(79640)
- 科学(78654)
- 财(69268)
- 农(61122)
- 所(60963)
- 中心(57334)
- 业大(57225)
- 研究所(55908)
- 江(55185)
- 财经(54783)
- 经(49998)
- 范(49535)
- 北京(49271)
- 师范(48993)
- 农业(47835)
- 院(45763)
- 州(44358)
- 经济学(42972)
- 财经大学(41133)
- 基金
- 项目(265663)
- 科学(208937)
- 研究(192997)
- 基金(192342)
- 家(168238)
- 国家(166869)
- 科学基金(143637)
- 社会(120590)
- 社会科(114105)
- 社会科学(114073)
- 省(104705)
- 基金项目(102152)
- 自然(94634)
- 自然科(92435)
- 自然科学(92411)
- 自然科学基金(90691)
- 教育(89001)
- 划(88073)
- 编号(79063)
- 资助(78966)
- 成果(63269)
- 重点(59619)
- 部(57887)
- 发(56136)
- 创(54890)
- 课题(54444)
- 创新(51247)
- 科研(51153)
- 教育部(49454)
- 国家社会(49304)
- 期刊
- 济(152645)
- 经济(152645)
- 研究(107919)
- 中国(72231)
- 学报(61674)
- 科学(55599)
- 农(54749)
- 管理(53289)
- 财(53101)
- 大学(46858)
- 学学(44183)
- 教育(43068)
- 农业(37476)
- 融(33962)
- 金融(33962)
- 技术(33435)
- 财经(25716)
- 业经(25305)
- 经济研究(23986)
- 经(21897)
- 问题(19500)
- 图书(19401)
- 业(19044)
- 科技(18205)
- 版(18159)
- 理论(18028)
- 资源(17592)
- 技术经济(16917)
- 统计(16640)
- 实践(16606)
共检索到54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加明 王昊
淮河流域洪水灾害频繁,给流域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借鉴国际经验可知,洪水保险是分散洪水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论述将淮河流域四个省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保险共同体开展洪水保险,这对解决淮河洪水风险问题具有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洪水保险 保险共同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翟丽妮 林沛榕 吴凤燕 马丽梅
隽水河流域地处鄂东南地区,是全省的暴雨中心之一,是洪涝灾害频发和多发的地区。为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洪水过程的影响,基于SWAT模型,采用极端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法,分别计算了林地、居住用地、草地、耕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对场次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SWAT模型在隽水河流域洪水过程模拟中适用性好,通城(二)水文站验证的结果为洪峰合格率达83.33%,确定性系数E_(NS)大于0.80,决定性系数R~2大于0.9。(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居住用地和耕地对洪峰和洪量均有增加作用,其中,居住用地增加更为显著;林地和草地对洪峰和洪量均有削减作用,其中,草地削减更为显著。(3)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对中小洪水过程影响的幅度更为显著,而对较大洪水过程影响的幅度却相对较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调风 赵全宁 时兴合 马占良
为了解和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省中小河流气象灾害,减小灾害损失,本研究以隆务河流域为例,基于2001—2011年逐日气象资料、水文资料、洪水灾情资料对HBV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并根据典型洪水过程对参数进行了优化,率定期、验证期NASH系数分别达到0.69、0.83,表明HBV模型在该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根据流量水位数据,结合HBV模型建立了降水-流量-水位关系,得出洪水上涨时流量与水位两者的协同性通过了α=0.001的显著性检验,并研究了前期不同水位下24h隆务河流域临界面雨量的预警指标,临界雨量
关键词:
隆务河流域 HBV模型 临界雨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浩宇 贾雅娜 张玉柱 王宁练 罗平平 邱海军 阿依迪那·赛勒别克 肖奇立 陈豆
近20多年来,黄河流域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洪水事件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论文系统回顾了黄河流域有关古洪水事件识别、年代序列建立、气候成因揭示、古洪水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恢复以及古洪水事件社会影响探讨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当前在古洪水悬移质泥沙沉积物精确断代、古洪水成因及古洪水水文重建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建议;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加强有条件河段不同规模古洪水的重现期、不同河段古洪水沉积记录的对比研究及建立古洪水水文学数据库等方面对未来黄河流域古洪水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全球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洪水的预测、防治及风险评估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 古洪水 洪水灾害 黄河流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世辉 葛玉峰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由生产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作为应对环境困境的重要手段,如何巧妙地运用环境审计职能来解决环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学科的主要分支,为了提高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本文试图构建一套完整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以期为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发展提供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世辉 葛玉峰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由生产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作为应对环境困境的重要手段,如何巧妙地运用环境审计职能来解决环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学科的主要分支,为了提高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本文试图构建一套完整的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以期为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发展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和
从流域洪水风险管理和综合治理的角度看,应当充分发挥洪水保险的正外部性特征,促进流域的洪水风险的实际暴露情况的改善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特别是洪水灾害。根据统计数据,1990~2010年间我国洪灾的年均损失额高达1202.8亿元,年均死亡人数高达2783人。从各国的洪水风险管理的实践看,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是有效的解决之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以洪水控制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治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朝军 穆兴民 孙文义 高鹏 赵广举
黄河支流延河在2013及1977年7月发生极端暴雨事件,但由于所处时间流域下垫面的差异,暴雨的灾害表现迥异。论文比较分析延河流域2013和1977年7月暴雨的降雨量、强度、频率及其水沙变化特征,讨论了产生灾害不同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2013年7月延河流域降雨总量、笼罩面积、降雨强度、暴雨频率均大于1977年,而日最大径流量、最大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洪峰流量、峰值沙量、高含沙量历时却低于1977年。2013年延河流域暴雨灾害以地质灾害为主,1977年则以河道洪水灾害为主。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流域内植被大面积恢复,导致降雨产流产沙关系发生变化是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暴雨 植被 径流 泥沙 重力侵蚀 延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朝军 穆兴民 孙文义 高鹏 赵广举
黄河支流延河在2013及1977年7月发生极端暴雨事件,但由于所处时间流域下垫面的差异,暴雨的灾害表现迥异。论文比较分析延河流域2013和1977年7月暴雨的降雨量、强度、频率及其水沙变化特征,讨论了产生灾害不同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2013年7月延河流域降雨总量、笼罩面积、降雨强度、暴雨频率均大于1977年,而日最大径流量、最大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洪峰流量、峰值沙量、高含沙量历时却低于1977年。2013年延河流域暴雨灾害以地质灾害为主,1977年则以河道洪水灾害为主。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流域内植被
关键词:
暴雨 植被 径流 泥沙 重力侵蚀 延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永勇 陈秋潭
洪水过程相似性挖掘对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水库防洪调度以及河流生态修复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淮河中上游流域16个水文站2006—2015年125场洪水过程数据为基础,采用洪水量、时间、变化率和形态等特征指标对完整洪水过程进行了全面刻画,以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等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辨识了流域内代表性洪水类型,揭示了各洪水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淮河中上游流域主要有5类代表性洪水类型,分别为长历时且变化剧烈型、多峰长历时型、尖瘦短历时型、矮胖型以及常规型。②从时间分布来看,2006—2015年间洪水类型数量呈现减少趋势,常规型洪水的比例逐渐增大;丰水年份(如2007年)、平水年份(如2006年)的洪水类型较多,而枯水年份(2011—2013年)洪水类型较少,以常规型和矮胖型洪水出现频率居多。③从空间分布来看,源头站点的洪水类型较多,中下游站点的洪水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从尖瘦型洪水过程逐渐转变为矮胖型,这与流域内水源涵养能力、工程调蓄能力以及降水多样性等有较大的关系。研究可为流域洪水信息挖掘和特征分析等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为淮河流域洪水的演变特征分析、水库防洪调控和雨洪资源利用等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洪水特征 多元统计分析 淮河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朋 渠玮娟 朱玺 吴雨纯 汪静 张本发 许梅越 戴洪宝
基于淮河流域27个气象站点1959~2018年气象观测数据,通过FAO-PM56计算出蒸散量的基础上,构建以气温、降水、蒸散等9种要素在内的水热指标体系,运用气候倾向斜率、Mann-Kendall(M-K)检验和地理空间插值等方法,揭示淮河流域近60年水热格局特征。结果表明:60年来,淮河流域总体呈湿热趋势,表现为气温、最低气温、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最高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蒸散量下降趋势;年内分布表现为水热变化同期,高值集中分布在6~7月,呈单峰型分布;年代际分析表明近60年来研究区暖湿趋势显著,呈现出年均气温,最高温、最低温均先下降后上升,而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降水要素均是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再次上升的趋势;从突变特征来看,热量要素突变稳定性高于水分要素;淮河流域热量因子空间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对角(西南-东北)变化趋势,是南北交错带带来的经纬度地带性以及地形作用的综合结果,水分要素空间分布格局体现出较强的纬度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龙顺 蒋硕亮 陈贤胜
遵循“制度基础→资本保障→行动结果”的作用链条,构建了“制度-资本-行动”的分析框架,并借助鲁西南S镇“水污染治理共同体”的案例深描,呈现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全过程。研究发现:科层制下的制度创新和权力下放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奠定基础,制度创新促进共同参与,权力下放实现赋权增能,但该过程普遍面临着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摩擦和调适;基层政府正式治理资源不足使其通过公众协同共治、官员关系运作和政府间利益共谋等方式嵌入非正式治理资源;个体资本禀赋的价值属性使得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差异性;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政府策略表现为维护政治稳定和任务导向下的行政动员、基层政府“适应性执行”以及基层官员“职位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公众策略表现为权益受损及参与意识的提高促进参与实践,企业主利益驱使下的不同策略转换,村干部在政府、村民与自身之间“三重角色”扮演中寻求综合收益最大化。因此,基层治理实践中,需要从上级政府、镇政府、村民、企业主、村干部等多主体视角优化制度设计、强化资本保障、调适利益取向和目标追求,最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辛顺杰 连华 梁浩东 肖凯文 李若飏
甘南洮河流域作为青藏高原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精准识别其生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修复策略,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野外调研和相关资料,本研究对甘南洮河流域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识别与诊断,并对其生态问题成因进行剖析,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研究显示,水土流失、矿山环境破坏、草地退化沙化、湿地萎缩、森林资源破坏以及耕地质量较低等是甘南洮河流域目前主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早期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水土流失和矿山环境破坏成为该流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基于“修山扩林、调田节水、护草固沙、育林补水、治湖保水”并重的一体化生态修复思路,划分了5个生态修复单元,确立了4种生态修复模式,即自然恢复、保护保育、辅助再生、生态重塑。同时,结合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点布设工程,提出了以水源涵养为核心的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该研究可为甘南洮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提供借鉴与参考,旨在推动甘南州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有效实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琳 唐林娟
洪水保险的合理定价是制约洪水保险建立和推广的瓶颈之一,以往的洪水保险定价研究都是从供给的角度考虑的,而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差异。为了探索居民对于洪水保险的需求价格,从居民的洪水保险支付意愿出发,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法),借助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居民洪水保险支付意愿价格为81元,并分析了对于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洪水保险 WTP CVM 定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有训 刘勇 叶金印 余品忠
采用1959—2009年逐月74项大气环流特征量序列5、00 hPa月平均高度场和月平均海温场,计算与预报对象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量相关系数,选取预测因子;用主分量分析方法组合预测因子。用支持向量分类机方法分别建立山东淮河流域、河南淮河流域、江苏淮河流域、安徽淮河流域共4个区域夏季降水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对2007—2009年夏季降水量SVM分类预测,4个区域的训练集回预测正确率为85%~99%,平均训练集回预测正确率91%;预测结果误差最大不超过1级,绝对值平均为0.4级。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推广前景,可在气候预测业务中使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