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0)
- 2023(16251)
- 2022(13679)
- 2021(12638)
- 2020(10515)
- 2019(24036)
- 2018(23922)
- 2017(46269)
- 2016(24892)
- 2015(27853)
- 2014(27785)
- 2013(27908)
- 2012(25849)
- 2011(23154)
- 2010(23339)
- 2009(21620)
- 2008(21373)
- 2007(18955)
- 2006(17076)
- 2005(15482)
- 学科
- 济(110104)
- 经济(109986)
- 业(93320)
- 管理(83378)
- 企(82077)
- 企业(82077)
- 方法(44510)
- 数学(34828)
- 数学方法(34494)
- 农(33383)
- 业经(33195)
- 中国(30309)
- 财(30253)
- 地方(26931)
- 农业(23592)
- 务(21602)
- 财务(21533)
- 财务管理(21507)
- 制(21223)
- 技术(21092)
- 企业财务(20370)
- 和(19957)
- 学(19671)
- 贸(19183)
- 贸易(19166)
- 理论(19072)
- 易(18530)
- 环境(16970)
- 划(16921)
- 策(16568)
- 机构
- 学院(357207)
- 大学(354552)
- 管理(146454)
- 济(144729)
- 经济(141532)
- 理学(125070)
- 理学院(123704)
- 管理学(121958)
- 管理学院(121279)
- 研究(118805)
- 中国(91953)
- 京(77714)
- 科学(72540)
- 财(66505)
- 所(59543)
- 农(59037)
- 江(54973)
- 中心(54380)
- 研究所(53618)
- 财经(52409)
- 业大(52143)
- 北京(49639)
- 经(47578)
- 范(46695)
- 师范(46300)
- 农业(45858)
- 州(45012)
- 院(43295)
- 经济学(41664)
- 商学(38707)
- 基金
- 项目(236827)
- 科学(186955)
- 研究(176645)
- 基金(170573)
- 家(146973)
- 国家(145578)
- 科学基金(126594)
- 社会(111100)
- 社会科(105221)
- 社会科学(105193)
- 省(93591)
- 基金项目(90996)
- 自然(81485)
- 自然科(79599)
- 自然科学(79581)
- 教育(79138)
- 自然科学基金(78182)
- 划(77483)
- 编号(73416)
- 资助(69349)
- 成果(58876)
- 发(53988)
- 重点(52105)
- 部(51311)
- 创(51041)
- 课题(49725)
- 创新(46956)
- 项目编号(45392)
- 国家社会(44864)
- 业(44827)
- 期刊
- 济(170519)
- 经济(170519)
- 研究(107997)
- 中国(73011)
- 管理(58115)
- 农(54890)
- 财(52008)
- 学报(51349)
- 科学(49589)
- 教育(39387)
- 大学(39321)
- 农业(38209)
- 学学(36729)
- 融(33865)
- 金融(33865)
- 技术(32880)
- 业经(30681)
- 经济研究(25599)
- 财经(25418)
- 问题(22100)
- 图书(22068)
- 经(21779)
- 业(21393)
- 技术经济(19378)
- 现代(18019)
- 理论(17521)
- 科技(17428)
- 商业(17137)
- 实践(15889)
- 践(15889)
共检索到546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立生
一、淮安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一)发展速度加快,贡献份额增大,但总量偏低近10年来,淮安市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为264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年均增长超过14.6%,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立生
一、淮安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淮安市服务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总量不断扩大,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增强。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淮安市服务业的差距仍较为明显,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总量问题。淮安市服务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艳芝 范国忠 杨霞
多一份付出、多一分服务能带来什么?在江苏省淮安市,为企业提供101%满意服务工程的持续深入开展,为我们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在年度经济发展软环境万人评议活动上,社会各界对政府的满意率高达99.26%。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勇 张荣 杜晓明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淮安市现代化农业物流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淮安市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淮安 农业物流 SWOT分析 发展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克清
江苏省淮安市作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在新常态下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既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富民的生动实践,也是新形势下勾勒"生态水城、绿色枢纽"的战略抉择。针对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短板,应以生态化、绿色化、高端化为方向,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以集约、协调、可持续为抓手,打造生态安全体系,以集约、节约、高效利用为导向,打造资源保障体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为原则,打造环境保护体系,以绿色、低碳、宜居为目标,打造生态人居体系,以淮扬文化、漕运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淮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从光 陆旻妍
淮安市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尚存在总量不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以优先发展物流业、创新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信息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服务业为抓手,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淮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超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的世纪里 ,淮安经济发展前景光明 ,但需采取若干突出措施应对新的挑战 ,本文以淮安市这一普通地级市为例 ,力图描述我国 2 0多年来的巨变及下一步发展对策
关键词:
经济 发展 淮安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月霞 高雷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对江苏省淮安市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总体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了不同项目的资金投入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影响,帮助优化投资结构,以期能对淮安市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 淮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立生
服务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经济国际化的先导产业。未来几年,江苏省淮安市要建成辐射2000万人口的江苏省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服务业的产业带动作用,提高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良
以淮安市农村地域状况为背景,从人口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支撑、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广实施生态农业等四个层面,探讨淮安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临界值问题,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临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广雄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作为一种特殊地缘现象的行政区划调整表现出一系列特殊效应,很多地方因此而采取了大幅度的区划调整。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行政区划调整实践过程的考察,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行政区划 调整 区域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沈伟丽
[目的]淮安市乡村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动力学的角度探索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对提高淮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文章利用相关性分析法对淮安市乡村旅游驱动力进行分析,找到乡村旅游的驱动因素。在分析驱动因素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互融发展水平进行估测,了解淮安市产业融合的发展水平。[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旅游业总收入与12个指标都具有显著和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旅游业总收入与空气质量优良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指数为-0.707,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指数都为正值,说明除空气质量优良率外的11个指标对淮安市乡村旅游都具有驱动作用。层次分析法结果表明,淮安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的权重最高,分别为0.353 7和0.326 5,产业融合水平较低(0.199 0),工业发展水平最低(0.120 8)。[结论]淮安市农业发展较平稳,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弱,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今后,应该注重旅游业与农业、工业的协调发展,协调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现淮安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传明 张义贵 刘杰 董留群
淮安正在努力打造"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分析其综合交通可达性变化及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综合分析可达性现有测算方法基础上,提出用于测算单个城市可达性动态变化的比较赋值测算法。而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产出评价法验证了上述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1990—2009年淮安市综合交通可达性不断提高,但具有阶段性特征。同时,采用两系统协调度分析模型分析了淮安市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的动态演变。结论表明:两者协调性不断提高,但目前协调性仍然不高,仅仅处于轻度协调向中度协调过渡时期。最后,提出继续强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突出对外交通线路短板建设,提高综合交通联运能力,开辟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等措施。
关键词:
综合交通可达性 经济发展 协调度 淮安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金丽
在阐述农业供应链金融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淮安市实际,分析了以农村新型经营组织、生产加工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监管公司为核心的三种农业供应链融资服务创新模式,通过比较三种服务模式特点,探讨了进一步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措施。
关键词:
淮安 农业 供应链金融 服务模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亚军 李巍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07-2016年普惠金融相关数据整理收集,分析淮安市淮安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基础上构建普惠金融指数,测量淮安区近几年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淮安区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适当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加大农村地区金融知识传播、加快全国统一信用体系建设等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