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9)
- 2023(10897)
- 2022(9677)
- 2021(9167)
- 2020(7713)
- 2019(17790)
- 2018(18075)
- 2017(34131)
- 2016(19292)
- 2015(21738)
- 2014(21994)
- 2013(21431)
- 2012(19696)
- 2011(17620)
- 2010(17494)
- 2009(15839)
- 2008(15190)
- 2007(13228)
- 2006(11375)
- 2005(9797)
- 学科
- 济(67652)
- 经济(67567)
- 管理(52015)
- 业(47858)
- 企(39713)
- 企业(39713)
- 方法(31678)
- 数学(27116)
- 数学方法(26786)
- 农(19325)
- 中国(18295)
- 学(18231)
- 财(17096)
- 业经(15257)
- 地方(14683)
- 制(13667)
- 理论(13298)
- 农业(12474)
- 和(11953)
- 贸(11760)
- 贸易(11756)
- 易(11376)
- 教育(11235)
- 技术(11157)
- 环境(10951)
- 务(10760)
- 财务(10690)
- 财务管理(10671)
- 银(10650)
- 银行(10596)
- 机构
- 大学(265434)
- 学院(264945)
- 管理(103658)
- 济(94781)
- 经济(92350)
- 研究(91096)
- 理学(89932)
- 理学院(88883)
- 管理学(87193)
- 管理学院(86732)
- 中国(64981)
- 科学(61404)
- 京(57804)
- 农(51782)
- 所(47775)
- 业大(45840)
- 研究所(44114)
- 财(42829)
- 农业(41271)
- 中心(40789)
- 江(38864)
- 北京(36384)
- 范(35646)
- 师范(35214)
- 财经(34461)
- 院(33135)
- 州(31746)
- 技术(31738)
- 经(31291)
- 省(28583)
- 基金
- 项目(188671)
- 科学(144905)
- 研究(135233)
- 基金(132949)
- 家(118313)
- 国家(117305)
- 科学基金(98164)
- 社会(80188)
- 省(75974)
- 社会科(75638)
- 社会科学(75615)
- 基金项目(71372)
- 自然(66309)
- 自然科(64702)
- 自然科学(64681)
- 划(64352)
- 自然科学基金(63457)
- 教育(62093)
- 编号(56321)
- 资助(54851)
- 成果(46129)
- 重点(42402)
- 部(40280)
- 发(40021)
- 课题(39541)
- 创(39181)
- 计划(36568)
- 科研(36496)
- 创新(36480)
- 项目编号(34647)
共检索到379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清义
对1988~1992年淮南猪育肥与胴体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淮南猪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等的遗传力较高(0.629~0.723);宰前活重和屠宰率的遗传力较低,分别为0.174和0.173,板油比例、花油比例及肥肉率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603、0.574和0.243.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值与国内外资料有很多不同特点,反映了淮南猪边长边肥、体型短宽的品种特性.
关键词:
猪 育肥与胴体性状 遗传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柳小春 肖调义 何伟光 马海明 刘鑫 刘峰 何俊
【目的】研究猪生长性状相关基因多态性,各多态位点对猪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影响,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PIT1、HDAC1、IGF2基因在不同品种酶切位点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生长与胴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PIT1基因C等位基因、HDAC1基因G等位基因、IGF2基因A等位基因均有显著提高生长的效应,达100kg活重所需时间一般可缩短6~9d。PIT1基因C等位基因、HDAC1基因G等位基因、IGF2基因A等位基因提高瘦肉率3~5个百分点、背膘厚降低2~3mm,生长性能指数得到相应提高。【结论】上述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有可能在选种中作为分子标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书棋 胡华 李勇 孙华
利用湖北Ⅵ系继选育群1990~1997年生长和胴体性能测定资料,对湖北白猪生长及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遗传力的估计范围内,生长性状各组分间表现为较强的相关关系(P<0.05或P<0.01)胴体性状各组分间表现为中到低的相关关系。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得出生长性状应注重和6月龄重的选择,胴体性状表现为多基因或基因组控制且之间的交互作用大,应采取综合性状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习会 夏东 高勤学 徐金先 王玉龙 周庭辉 高志伟 陆天水 陈杰
将 12 0头育肥后期杜× (长×梅 )去势三元杂交商品猪均分为 3组 ,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组Ⅰ )、基础日粮 + 30 0mg·kg-1半胱胺 (组Ⅱ )、基础日粮 + 6 0 0mg·kg-1半胱胺 (组Ⅲ )。结果表明 ,组Ⅲ胴体瘦肉率比组Ⅰ和组Ⅱ分别高 1 5 2和 1 77个百分点 ,胴体中骨骼比率高 1 5 6和 0 5 3个百分点 ,脂肪比率低 2 6 5和 2 6 9个百分点 ,6和 7肋膘厚降低 0 5 9和 0 2 9cm ,差异均显著 (P
关键词:
半胱胺 猪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雪蕾 刘榜 彭勇波 刘雪颖 张庆德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PPARGC1A基因第9外显子A1747C位点在通城猪及其杂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并分析其对胴体性状的影响。猪PPARGC1A基因第9外显子A1747C位点在通城猪(n=24)、瑞典长白猪(n=26)、英国大白猪(n=23)、长大通(n=43)、大长通(n=40)存在多态分布,在长白猪中只有AA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析表明国外品种中CC基因型频率低于国内地方品种;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C基因型个体的胸腰椎背膘厚、肩部背膘厚和三点平均背膘厚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等位基因C是胸腰椎背膘厚和三点平均背膘厚的增效等位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珍芳 陈文广
养猪业的目的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猪肉及其制品的消费需求 ,这既包括对其量的需要 ,也包括对其质的需求。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和高瘦肉型猪种的饲养 ,猪的肉质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评定猪胴体和肉质的主要性状、遗传力及其遗传相关
关键词:
肉质 遗传力 遗传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又兵 钱凯凤 刘永建 任旭鸽 周臣 游祥宾
通过测定约180日龄的8个群体(梅山、大白、长白、大白×梅山F1代、梅山×大白F1代、长白×大白F1代、大白×长白F1代以及大白×梅山F2代)459头猪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多态性,分析MYOG在猪群体中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YOG在猪群体中呈现3种基因型,即AA、AB、BB;群体瘦肉率的提高与BB基因型显著相关,相较于AA与AB基因型,其提高幅度分别为3.57%和3.28%;在大白×梅山F2代群体中,MYOG的基因型与背最长肌pH值、股二头肌pH值呈显著相关;在大白×梅山F1代群体中,MYOG基因型与股二头肌大理石纹MM2呈显著相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建凤 武英 呼红梅 王继英
研究了不同杂交组合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杜洛克×长大莱的胴体性能最好,与杜洛克×莱芜猪合成系、大约克×莱芜猪合成系、大约克×长大莱和莱芜猪合成系×莱芜猪合成系相比,眼肌面积分别增大28.39%(p<0.01)、19.31%(p<0.05)、13.52%和58.61%(p<0.01),瘦肉率分别提高6.52%(p<0.05)、4.63%、0.55%和11.63%(p<0.01);肉品质以莱芜猪合成系×莱芜猪合成系最优,肉色评分3.3,大理石纹4.0,肌内脂肪7.78%,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最高为80.11%。
关键词:
杂交组合 育肥猪 胴体性能 肉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文敏 谢红涛 徐永杰 李德臻 熊远著 杨明柳
克隆了大白、长白和梅山猪肌球蛋白轻链调控蛋白2基因(MRLC2)内含子2序列,经比对发现,在内含子2中18个碱基突变和8个碱基缺失,其中179bp处的C/T突变引起Hin6I酶切位点的改变,运用PCR-Hin6I-RFLP对179头大白×梅山F2代猪进行家系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切位点与屠宰率呈极显著相关,表现为加性效应,CC基因型个体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有更高的屠宰率;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相关,CC基因型个体评分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桂琼 姜勋平 熊远著 邓昌彦 屈彦纯
134头F2 代杂种猪 (大白×梅山 )在平均体重 88kg时屠宰。用分布在 1、 2和 6号染色体上的 2 4个微卫星座位估计个体基因杂合度 ,分析 1 3个胴体性状随个体基因杂合度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屠宰率、胴体重、花油率、板油率、腰部膘厚、胸部膘厚、肩部膘厚、皮率、瘦肉率和脂肪率在各个体基因杂合度 (hi)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胴体长、眼肌面积和骨率在各hi 水平间差异显著 ,hi 小于 0 6时皮率与骨率随hi 增加逐渐降低 ,大于 0 6时随hi 增加而增加 ,而瘦肉率的变化趋势与皮率和骨率恰恰相反。眼肌面积随hi 增加而上下波动。胴体长则随hi 水平...
关键词:
猪 杂种优势 杂合度 胴体性状 微卫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龙梅 郭玲 刘玉兰 付书林 陈洪波 张晶 邓昌彦
以梅山猪、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筛选出MRKN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并进行PCR-RFLP验证,利用PCR-Bst UI-RFLP对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285头)DNA样品酶切分型,将分型结果与猪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猪MRKN3基因编码区有7个SNPs,分别为293C>G、361G>A、497G>A、630G>A、678T>C、1376C>T、和1407T>A;其中678T>C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外不同猪种中存在差异;猪MRKN3基因678T>C位点与内脂率及臀部膘厚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富彪 王丽君 杨菁 陈玲 王洪亮 贺花 刘小林
【目的】以秦川牛糖原磷酸化酶基因PYGM为候选基因,研究其在秦川牛生长和胴体性状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300头(24±2)月龄纯种秦川牛为试验材料,通过DNA测序和PCR-RFLP技术,研究PYGM基因的多态性对秦川牛个体宰前活体质量、胴体质量、体高、体斜长和屠宰率共5个性状的影响;运用RT-PCR技术分析PYGM基因在秦川牛成体和4~5月龄胎牛2个阶段的肺脏、心脏、肝脏、舌、背最长肌及脾脏6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PYGM基因在秦川牛胎儿和成年时期的心脏、舌及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并在该基因中筛查到了2个新的单核苷酸变异(SNP)位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建凤 武英 呼红梅 王继英
通过测定31头杂交商品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商品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92.0~95.0、95.5~98.0、99.0~101.5、107.0~109.0kg)的变化规律,为确定适宜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商品猪在92~95kg阶段屠宰瘦肉率最高为61.17%,分别比其它3组提高4.83%(P>0.05)、11.83%(P<0.05)和8.84%(P<0.05)。在107~109kg阶段屠宰肉品质优良,肌肉pH值6.07,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13和3.33,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3.89%,肌肉失水率较低为18.91%。在92~109kg阶段,除胴体直长、瘦肉率与体重之间...
关键词:
商品猪 屠宰体重 胴体性能 肉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万正 梅书棋 徐子清 吴金英 孙华
通过对湖北白猪新系90头样本的活体性状的9个变量与胴体性状的10个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了决定两组性状间相关关系的三对典型变量。湖北白猪活体性状与胴体性状之间的相关主要是由:腹围、臀宽及活体膘厚与板油率密切相关,胸围、臀宽、臀长、臀围与屠宰率及后腿比例密切相关,体长、胸围与瘦肉率和肥肉率间的较强相关所决定的。分析表明:湖北白猪新品系具有前胸开阔,腹部紧凑,臀部丰满,背膘薄的特点。选育中要加强胸围选择,注意保持适宜的体长。可以依据3个活体性状典型变量的信息利用达到改良胴体性状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