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4)
2023(4277)
2022(3407)
2021(3356)
2020(2920)
2019(6945)
2018(7083)
2017(13437)
2016(7499)
2015(8565)
2014(8491)
2013(8224)
2012(7285)
2011(6571)
2010(6842)
2009(6232)
2008(6007)
2007(5438)
2006(4560)
2005(4010)
作者
(24095)
(20029)
(19841)
(18775)
(12289)
(9563)
(8872)
(7905)
(7519)
(7175)
(6859)
(6688)
(6479)
(6345)
(6320)
(6212)
(6122)
(6061)
(5871)
(5755)
(5183)
(5090)
(4902)
(4597)
(4545)
(4520)
(4473)
(4472)
(4162)
(4093)
学科
(28625)
经济(28606)
管理(18846)
(17462)
方法(17045)
数学(15804)
数学方法(15322)
(14984)
企业(14984)
(7002)
(6900)
中国(6249)
理论(5840)
业经(5609)
(5246)
(4559)
贸易(4556)
(4442)
农业(4377)
教学(4286)
(4266)
技术(4173)
地方(4096)
(3930)
(3673)
(3587)
环境(3469)
(3391)
银行(3364)
(3298)
机构
学院(105089)
大学(103552)
管理(38644)
(36122)
研究(35305)
经济(35229)
理学(33672)
理学院(33318)
管理学(32147)
管理学院(32006)
科学(26035)
中国(25289)
(24708)
(22079)
业大(21127)
农业(19931)
(19310)
研究所(18027)
中心(15916)
(15798)
(15504)
技术(14471)
北京(13708)
农业大学(13265)
(12885)
(12812)
(12701)
财经(12438)
(12294)
工程(12222)
基金
项目(75299)
科学(57142)
基金(52955)
(49487)
国家(49179)
研究(47965)
科学基金(40620)
(31289)
自然(29899)
自然科(29290)
自然科学(29276)
自然科学基金(28707)
社会(27628)
基金项目(27334)
(26921)
社会科(26248)
社会科学(26237)
资助(23583)
教育(23359)
编号(19041)
重点(17894)
计划(17261)
科技(15789)
(15724)
(15700)
(15245)
科研(15064)
创新(14785)
成果(14639)
课题(14045)
期刊
(37055)
经济(37055)
研究(24912)
学报(23837)
(22571)
中国(21135)
科学(19449)
大学(16855)
学学(16303)
农业(15254)
管理(14968)
(12073)
教育(11890)
技术(11117)
(9095)
统计(7187)
业大(7161)
(6757)
金融(6757)
(6558)
(6470)
科技(6262)
业经(6230)
经济研究(6172)
决策(5961)
农业大学(5928)
财经(5794)
技术经济(5428)
林业(5276)
(4945)
共检索到147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欢  李玮  张存岭  乔玉强  杜世州  赵竹  曹承富  
【目的】针对安徽淮北砂姜黑土"旱、涝、僵、瘦"等不良属性,通过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酶活性的影响,揭示土壤酶对施肥模式的响应机制,为有效改善土壤生物化学环境、提高土壤质量、进而保证作物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安徽省濉溪县杨柳试验基点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1至今)为基础,研究5种不同施肥模式下(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耕层土壤(0—20 cm)脲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蔗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成对比较,分别阐明土壤酶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与长期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向前  曹承富  张存岭  乔玉强  杜世州  李玮  赵竹  陈欢  
为明确长期单一施肥模式效果间的差异,研究了5种长期定位(34年)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小麦根系和光合的影响。结果表明,CK(不施肥)的根系性状表现最差,MNP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与HMNPK(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总根尖数显著高于NPK(单施化肥)和M(单施有机肥)处理,NPK与M间的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总根体积差异不显著。长期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NPK和HMNPK)相对于长期单施化肥(NPK)和有机肥(M)能提高小麦上3叶的长宽。在孕穗期,MNPK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但与HMNPK差异不显著;在灌浆中期(MNPK与HMNPK发生倒伏),N...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欢  曹承富  孔令聪  张存岭  李玮  乔玉强  杜世州  赵竹  
【目的】分析长期施肥条件下小麦产量的变化规律,试图探明淮北小麦产量稳定性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机制,为淮北砂姜黑土合理施肥管理、改善农田生态系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杨柳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通过研究小麦的平均产量、产量年际波动及土壤养分状况对5种施肥模式(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等氮)、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高氮))的响应,比较不同施肥条件下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的优劣,并以此评判施肥的合理性。【结果】淮北砂姜黑土区长期不施肥的小麦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年下降量为5.81 kg·hm-2;而长期施肥的小麦产量随时间呈锯齿状波动并总体上升的趋势,其中有机肥与化肥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道中  花可可  郭志彬  
【目的】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土壤生产力,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无机肥与牛粪、猪粪和小麦秸秆长期配合施用对砂姜黑土作物产量及土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培肥改良砂姜黑土、提升砂姜黑土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82年建立在安徽省蒙城县砂姜黑土上的长期定位试验,分析牛粪、猪粪、秸秆等不同有机物料与无机肥料配施对作物产量、土壤容重和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评价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对砂姜黑土的培肥效果。【结果】长期不施肥处理的小麦、大豆产量持续下降,平均年降低分别为39.0和70.9 kg·hm-2,25年后产量在极低水平波动。单施无机肥或无机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小麦产量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效朴  
本文通过8年多来大量的土壤调查、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探讨了淮北砂姜黑土主要土壤养分肥力的演变特点,及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等)在高产指标下对肥料的反应规律,并提出了一套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的施肥管理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晓东  
安徽淮北砂姜黑土的培肥是综合治理的基础与重点。应着重采取三条综合措施:农林牧结合,增加有机肥源;用地与养地结合,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合理施用化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詹其厚  张效朴  尹楚良  
通过新型尿素和普通尿素在小麦、玉米上各 2年的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作为基肥一次施用 ,新型尿素不但增加了作物产量 ,而且肥料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在小麦上增产 9.55% ,氮素利用率提高1.6%— 12 .6% ;在玉米上增产 18.75% ,氮素利用率提高 4 .1%— 16.4 % ,经济效益比较明显。初步表现出具有肥效长和肥料利用率高等特点 ,有较明显的增产增收的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克刚  李丙奇  和爱玲  
为砂姜黑土区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2004-2008年连续4年在砂姜黑土区进行小麦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并利用土壤样品分析方法(ASI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同时以施氮磷肥处理区(即缺钾素区NP)冬小麦产量占推荐施氮磷钾肥区(NPK)冬小麦产量的相对产量百分数,划分为4个梯度:95%,将小麦产量的相对产量百分数所对应的用ASI方法分析的土壤有效钾测试值分成"极低"、"低"、"中"和"高"4级,两者建立相关性。砂姜黑土区麦田土壤运用ASI方法测定的土壤有效钾测试值与小麦相对产量百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小麦相对产量百分数的划分区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丰,王又丰,刘录祥  
砂姜黑土是黄淮海平原三大低产土壤之一 ,有近 2 /3分布于淮北平原。该土壤自动调节水分的能力差 ,易旱 ,易涝 ,易渍 ,并且常常是这三种灾害交替发生。砂姜黑土的土壤特性对于该区农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使农作物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为挖掘该土壤的生产潜力 ,促进中低产田的改造 ,本文就砂姜黑土的发育、区域特殊的环境条件 ,与旱涝渍害的形成关系机理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该土壤的整治改造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阎占元  
河南省淮北平原砂姜黑土与低洼易涝区呈复域分布。涝、渍、旱、僵、薄灾害并在,严重。过去,灾害防治缺少区域综合研究且没有与区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因此,今后的灾害防治应当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区域综合研究与部门技术研究结合;综合研究控制部门研究,部门研究深化综合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向前  曹承富  乔玉强  李玮  陈欢  
【目的】明确小麦前期不同灌水方式对中后期根系性状、冠层光合及产量影响的潜在机理,揭示小麦根系性状与冠层光合间的关系。【方法】在人工玻璃防雨蓬下,设置以下10种灌水处理CK(生育前期水分充足)、W120d(苗后20 d灌水50 mm)、W240d(苗后40 d灌水50 mm)、W360d(苗后60 d灌水50 mm)、W480d(苗后80 d灌水50 mm)、W5100d(苗后100 d灌水50 mm)、W6120d(苗后120 d灌水50 mm)、W720d+60d(苗后20 d灌水25 mm+苗后60 d灌水25 mm)、W840d+80d(苗后40 d灌水25 mm+苗后80 d灌水25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燕  王天野  吴阳生  高强  高云航  刘淑霞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长期定位施肥对黑土钾素形态的影响。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对不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处理分为3类:单施化肥、低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结果表明,在长期施肥条件下,低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除NP+S2.5)和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相比不施肥(CK)处理全钾含量都有所增加,其中S5.0、N+S5.0、NPK+S5.0处理增加效果显著,单施化肥处理相比CK处理全钾含量变化不一致,其中N、NP处理较CK处理全钾含量有所降低,K和NPK处理较CK处理显著增加。缓效钾含量在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的影响下其含量增加效果显著,其中K+S5.0处理缓效钾含量增加最多。矿物钾是土壤中相对稳定的钾素,长期施肥对黑土中矿物钾含量的变化影响并不大。在长期施肥条件下,低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和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相比CK处理速效钾含量都显著增加,其中以NPK+S2.5、K+S5.0、NPK+S5.0处理速效钾含量增加最多。长期施肥对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的影响都以K+S5.0处理增加最多。黑土中的矿物钾约占全钾的90%~98%,矿物钾占全钾的比例最高,水溶性钾占全钾的比例最小。因此,不同施肥处理中以化肥配施玉米秸秆对土壤中各种形态的钾素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为NPK肥配施,黑土中的钾素形态因不同的施肥处理其含量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华  黄源  辛明华  苑沙沙  康国章  冯伟  谢迎新  朱云集  郭天财  
【目的】探讨周年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麦玉轮作体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适宜豫东南砂姜黑土麦玉一体化种植的氮磷钾配施模式。【方法】于2012—2014年连续两年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典型砂姜黑土区设置氮磷钾不同配施大田定位试验,研究磷钾肥总用量不变、2种氮用量投入水平下麦玉两季磷钾配施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体系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其中,氮肥设全年用量360.00kg·hm(-2)和540.00 kg·hm(-2)两个梯度,磷钾肥总量不变,设计4种配施方式,即麦季全磷玉米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丛飞  罗汉东  胡冬南  陈乾  周增亮  张令  郭晓敏  牛德奎  李碧霞  
为了科学管理油茶林地施肥,通过设置6个施肥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春梢叶片养分累积、以及叶片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叶片叶绿度值、春梢叶片数、春梢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酶活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与春梢叶片全氮、全磷及全钾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与油茶春梢生长关系密切。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的效果依次是M_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绍中  马平民  徐林  全宏华  崔转玲  
在典型砂姜黑土上的六年定位试验证明:每年亩施圈肥2500~5000kg,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和速效氮有所增加,速效磷含量增高;在各种磷酸盐形态中,铝磷酸盐含量明显增加。施用圈肥的处理,耕层土壤容重降低,有效水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持水曲线与对照处理有明显差别。施用氮磷化肥和无肥对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下降,说明砂姜黑土的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是缓慢的。单纯施用氮磷化肥,第一年小麦增产幅度较大,以后小麦产量逐年下降。同时施用圈肥和氮磷化肥,小麦产量逐年呈上升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