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0)
2023(6048)
2022(5112)
2021(4696)
2020(3919)
2019(8664)
2018(8220)
2017(15895)
2016(8782)
2015(8574)
2014(8169)
2013(8049)
2012(7329)
2011(6588)
2010(6454)
2009(5866)
2008(5695)
2007(4853)
2006(4268)
2005(3539)
作者
(27597)
(22981)
(22948)
(21367)
(14660)
(11621)
(10081)
(9090)
(8650)
(7930)
(7849)
(7783)
(7661)
(7548)
(7055)
(7047)
(6918)
(6882)
(6866)
(6621)
(6132)
(5578)
(5434)
(5329)
(5213)
(5092)
(5044)
(5038)
(4821)
(4717)
学科
(29296)
经济(29266)
管理(20106)
(19867)
(14792)
企业(14792)
方法(14478)
数学(11974)
数学方法(11896)
(9333)
(7746)
业经(7202)
(7138)
(7012)
贸易(7011)
中国(6846)
(6846)
农业(6783)
(6435)
环境(5229)
教育(5181)
地方(4979)
技术(4835)
研究(4777)
理论(4712)
产业(4461)
(4438)
财务(4437)
财务管理(4433)
(4275)
机构
大学(120072)
学院(119347)
研究(44601)
管理(43585)
(43521)
经济(42546)
理学(38725)
理学院(38209)
管理学(37341)
管理学院(37150)
科学(31430)
(31414)
中国(29483)
业大(25279)
农业(25271)
(25169)
(23446)
研究所(22121)
中心(18806)
(17812)
农业大学(17374)
(17310)
(16674)
(16577)
师范(16313)
北京(15379)
(15302)
财经(15123)
(14497)
(13916)
基金
项目(90167)
科学(69639)
基金(66086)
(61928)
国家(61406)
研究(56629)
科学基金(51042)
社会(36797)
(36628)
基金项目(36360)
自然(36300)
自然科(35455)
自然科学(35438)
社会科(34957)
社会科学(34949)
自然科学基金(34846)
(30849)
资助(26595)
教育(25971)
重点(20699)
编号(20075)
计划(19708)
(19683)
(18894)
(18534)
科研(18403)
科技(17913)
创新(17695)
(17186)
大学(15771)
期刊
(44084)
经济(44084)
研究(29328)
学报(29266)
(27198)
科学(24832)
中国(21468)
大学(20765)
学学(20233)
农业(18716)
管理(12456)
(11792)
教育(10414)
(9916)
业大(9200)
业经(8473)
农业大学(7904)
(7760)
(7347)
经济研究(7344)
(7023)
金融(7023)
(6809)
科技(6801)
林业(6778)
财经(6597)
(6366)
旅游(6366)
(6366)
技术(6239)
共检索到159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季香云  万年峰  黄志英  蒋杰贤  张浩  
为探讨寄生蜂调控寄主的生理学机制,测定了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寄生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后寄主幼虫血淋巴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发现,寄生后连续5d的时间内,与对照相比,寄生后14d,被寄生幼虫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明显增加,而寄生后第5天则有所下降。寄生能导致寄主血淋巴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与对照相比,谷氨酸、脯胺酸和酪氨酸含量总体上均升高,寄生后第1天和第3天,胱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分别显著上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家浩  钟觉民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übner)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各地种群因地理环境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也有差异,从9个地区采集的棉铃虫,在实验室分别饲养至室内第2代后,分别测定了各地种群6龄幼虫血淋巴的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各地种群间都存在差异,同地种群不同生育期亦表现出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着龄期的增长由低→高→低。上述不同特点为棉铃虫种下分类提供了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奎武  蒋杰贤  游兰韶  陈永年  蒋祝瑞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了斜纹夜蛾侧沟茧蜂与斜纹夜蛾 1龄末~ 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 4龄幼虫共存系统中 ,寄生蜂对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寄生作用 ,建立了 3个龄期的幼虫被寄生量模型 .根据模型 ,计算了寄生蜂对 3个龄期幼虫寄生的选择系数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侧沟茧蜂能寄生斜纹夜蛾 1~ 4龄幼虫 ,但当 1龄末~ 2龄初幼虫、3龄幼虫和 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 ,该蜂偏爱寄生 1龄末~ 2龄初幼虫 ,其次为 3龄幼虫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屈振刚  王金耀  祝丽英  
为了明确和评价管侧沟茧蜂的利用价值,采用寄生与未寄生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管侧沟茧蜂的寄生对甜菜夜蛾幼虫取食量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被寄生的甜菜夜蛾1,2,3龄幼虫与未被寄生的同龄期幼虫取食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被寄生的1,2,3龄幼虫分别比未被寄生的同龄期幼虫取食量减少75 01%,65 64%和57.45%。被寄生的1,2,3龄幼虫取食量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被寄生的2,3龄幼虫与被寄生的1龄幼虫的取食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即1龄<2龄<3龄。被寄生的3龄幼虫与未被寄生的发育历期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被寄生的2,3龄幼虫与被寄生的1龄发育历期差异达显著水平。被寄生的幼虫随发育历期的延长,其取食量和幼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林芳  孟玲  李保平  
采用"固定时间间隔扫描抽样"观察法,在大透明罩内观察了被斑痣悬茧蜂寄生和未寄生甜菜夜蛾幼虫的活动、取食和栖境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到寄主幼虫生长后期,被寄生幼虫的取食行为比例(3.74%)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15.71%),空间位移比例(8.19%)极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2.04%),在植物叶正面的比例(47.00%)极显著高于未被寄生幼虫(24.27%),但在叶背面与未被寄生的寄主幼虫无显著差异。在植株的上部、中部和外部,两类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直到幼虫生长后期才表现出显著差异。在植株上部和外部,被寄生的寄主幼虫出现的比例(分别为26.09%、5.89%)显著低于未被寄生幼虫(38.8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慧  吴圣勇  王晓青  雷仲仁  
【目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在毁灭性害虫葱蝇(Delia antiqua)的防治上具有重大潜力。研究旨在明确球孢白僵菌侵染葱蝇成虫后,血淋巴中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及其致病的关系,揭示球孢白僵菌对葱蝇的生理调控机制。【方法】基于球孢白僵菌对葱蝇成虫的室内生物测定的研究基础,使用菌株GZGY-1-3,采用点滴法,用浓度为1×108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葱蝇初羽化成虫,采用BCA法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球孢白僵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季香云  包杨滨  万年峰  蒋杰贤  谭继才  
以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NPV)为免疫刺激因子,观察SlNPV对斜纹夜蛾幼虫酚氧化酶活性及其血淋巴黑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感毒后,其血淋巴黑化率在感毒1d后开始逐渐下降,随着感毒时间推移和幼虫日龄增大,病毒抑制其黑化作用增强;在感毒后连续5d观察时间内,感毒幼虫血淋巴黑化率始终低于健康幼虫,且在感毒4~5d后达到显著水平;感毒幼虫体内及其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在感毒后前3d都是逐渐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感毒幼虫体内酚氧化酶活性在感毒后前3d高于健康幼虫,在感毒4d后开始低于健康幼虫,且在感毒2、3、5d后均达到显著水平;与健康幼虫相比,感毒幼虫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在感毒2d后开始明显增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萌青  王士稳  王家林  常青  
以平均体重为10.50±1.75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盐度为0、15和30的水体中用同一种饲料喂养20d,探讨不同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及血淋巴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在0、15和30变化时,凡纳滨对虾血淋巴中总游离氨基酸总量随盐度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甘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及精氨酸的含量随盐度由0、15、30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其他氨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文慧  侯海霞  杨琼  王淑会  毛旭连  刘永杰  
【目的】克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基因cDNA全长,研究虫酰肼对表皮形成过程中多巴脱羧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cDNA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DNA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采用饲料浸毒法测定虫酰肼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用亚致死剂量虫酰肼处理的斜纹夜蛾幼虫DDC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了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cDNA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 263 bp,编码420个氨基酸,5′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珍  张志祥  廖美德  胡珊  徐汉虹  
以80μg/mL、40μg/mL、20μg/mL、10μg/mL浓度的丙环唑处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细胞,48 h后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了95.39%、89.87%、61.30%、35.79%。以每虫0.5μg剂量的丙环唑注射斜纹夜蛾4龄幼虫,处理后48 h,试虫血淋巴总糖量及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了20.11%、12.12%;每虫1.0μg剂量下,则分别降低了51.94%、43.23%;每虫0.5μg和1.0μg剂量的丙环唑注射处理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重显著降低。结果表明,丙环唑对斜纹夜蛾细胞和幼虫的生理指标均有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磊  杜广祖  张立敏  逄涛  叶敏  李勇  师君丽  陈斌  
【目的】明确茶多酚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在饲料中分别加入含量为0.8、1.6、2.4、3.2和4.0 mg/g的茶多酚,观察和统计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喂茶多酚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长及体重显著低于未饲喂茶多酚的个体。饲喂0.8、1.6、2.4、3.2和4.0 mg/g茶多酚饲料后第10和15天时,体长增长率分别为21.80%、11.19%、1.13%、-5.09%、-1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付萍  吕建建  刘萍  李健  高保全  
为探究不同盐度环境下三疣梭子蟹肌肉和血淋巴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s)的含量及浓度的变化规律,明确FAAs的组成以及在盐度适应中发挥的作用,丰富FAAs在甲壳动物盐度适应领域的研究,为后续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实验设定胁迫盐度分别为10、20、40、50,以正常海水(盐度33)为对照,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三疣梭子蟹血淋巴与肌肉组织中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分析不同盐度环境下三疣梭子蟹肌肉和血淋巴中FAAs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正常海水中三疣梭子蟹血淋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月芹  李怡萍  孙会忠  仵均祥  何成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东美  张志祥  胡美英  
测定了闹羊花素-Ⅲ对斜纹夜蛾4龄幼虫的拒食、触杀和胃毒作用。结果表明:闹羊花素-Ⅲ的杀虫方式主要以拒食和胃毒作用为主,触杀作用较弱;闹羊花素-Ⅲ处理斜纹夜蛾4龄幼虫24 h后,叶碟法测得的AFC50为16.63μg/mL,以叶片夹毒法测得的LC50为66.56μg/mL,以点滴法测得LD50为每头30.72μg,Potter喷雾法测得的LC50为590.35μg/mL。观察结果还表明,闹羊花素-Ⅲ能显著降低斜纹夜蛾幼虫的取食量、幼虫总糖量和血淋巴总糖含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增印  杨建全  陈家骅  黄居昌  季清娥  杜迎刚  
在17℃、20℃、25℃、30℃和34℃5个温度条件下,就布氏潜蝇茧蜂Fopius vandenboschi(Fullaway)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幼虫的寄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7-34℃范围内,其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拟合,其瞬时攻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4℃时瞬时攻击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的瞬时攻击率,其处理时间最短.各处理温度下,布氏潜蝇茧蜂的自身密度干扰作用均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a=QP-m),干扰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