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
2023(748)
2022(686)
2021(589)
2019(1297)
2018(1348)
2017(2208)
2016(1418)
2015(1700)
2014(1794)
2013(1758)
2012(1724)
2011(1687)
2010(1787)
2009(1747)
2008(1677)
2007(1701)
2006(1523)
2005(1411)
2004(1344)
作者
(6796)
(5709)
(5626)
(5492)
(3510)
(2723)
(2557)
(2240)
(2171)
(2128)
(1934)
(1929)
(1925)
(1850)
(1823)
(1773)
(1772)
(1739)
(1673)
(1654)
(1535)
(1448)
(1431)
(1361)
(1356)
(1331)
(1296)
(1283)
(1279)
(1206)
学科
(5110)
经济(5105)
管理(3247)
(3063)
(2864)
(2805)
企业(2805)
方法(2200)
理论(1823)
数学(1631)
数学方法(1574)
教育(1429)
(1408)
业经(1351)
中国(1310)
(1212)
水产(1101)
(1064)
(963)
教学(958)
银行(952)
及其(930)
(925)
(916)
(907)
金融(907)
(898)
(887)
动物(857)
农业(848)
机构
大学(26358)
学院(25542)
研究(10843)
科学(9131)
(9066)
中国(7823)
农业(7399)
(7271)
经济(7047)
(6874)
管理(6636)
业大(6607)
研究所(6328)
(6244)
理学(5413)
理学院(5282)
(5077)
管理学(5001)
管理学院(4967)
农业大学(4832)
(4787)
(4781)
中心(4378)
实验(4365)
实验室(4179)
技术(4116)
(4060)
北京(3967)
(3963)
重点(3904)
基金
项目(17056)
科学(12476)
(12085)
国家(12015)
基金(12005)
科学基金(9327)
研究(9116)
自然(7567)
自然科(7395)
自然科学(7390)
自然科学基金(7243)
(7171)
(6365)
基金项目(6153)
资助(5348)
计划(4705)
教育(4696)
科技(4600)
社会(4570)
重点(4323)
社会科(4277)
社会科学(4275)
(3473)
专项(3424)
科研(3389)
(3267)
(3247)
(3159)
编号(3147)
(3102)
期刊
(9356)
经济(9356)
学报(9282)
(8408)
研究(7364)
中国(6791)
科学(6709)
大学(6290)
学学(5963)
农业(5440)
教育(3475)
管理(3316)
(3248)
业大(3089)
(2681)
农业大学(2585)
技术(2359)
(2123)
金融(2123)
(2086)
林业(1845)
自然(1803)
财经(1716)
中国农业(1683)
科技(1606)
自然科(1594)
自然科学(1594)
图书(1479)
(1476)
业经(1317)
共检索到42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炎农  王明祖  王道本  潘志学  
采用摇瓶试验,研究了淡紫拟青霉几丁质酶的形成条件。在马铃薯煎汁、玉米粉、黄豆粉3种天然基质中,以马铃薯煎汁的产酶效果最好。蔗糖、果糖、山梨糖和可溶性淀粉等碳源的添加能增加酶的产量。在氮源方面,酵母膏、蛋白胨、尿素、精氨酸等能促进酶的形成。几丁质酶可为外源几丁质所诱导,当培养液中含有0.2%的粉状几丁质时,酶的产量显著上升。淡紫拟青霉形成几丁质酶的适宜培养基初始pH为6.0~6.5,培养时间以6~8d为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秋影  廖美德  王刘庆  李俊彬  林志峰  陈志强  
【目的】对淡紫拟青霉PL-HN-16角蛋白酶的酶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鸡毛(黄色和黑色)、鹅毛、猪毛角蛋白为发酵底物,并作为培养基中的惟一氮源,观测发酵液的变化及培养液中的角蛋白酶活性,同时以鹅毛为发酵底物,对淡紫拟青霉角蛋白酶粗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PL-HN-16对鸡毛、鹅毛、猪毛均能降解,PL-HN-16角蛋白粗酶最适作用温度为40℃、最适pH为8.0。【结论】在最佳作用温度与pH条件下,PL-HN-16角蛋白酶活性为41U/mL,PL-HN-16对不同发酵底物的降解活性不尽相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振宇  梅利  朱国胜  刘作易  
通过对蝉拟青霉进行诱导产几丁质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其酶活性,发现:有2株不同采集地点的菌株酶活力较强。根据Genebank中多种真菌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以蝉拟青霉基因组DNA为模版,通过PCR扩增获得2个菌株的特异性DNA片段:其中,GZAAS10.0604为563 bp,含有3个内含子;GZAAS10.0601为398 bp,无内含子。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几丁质酶18家族的2个高度保守的活性区域:几丁质结合区域SXGG和酶作用活性位点DXXDXDXE。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绍青  张舒平  闫巧娟  付星  江正强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高产耐热几丁质酶的嗜热菌株Z16,对其进行鉴定及产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结合形态学方法鉴定该菌为高温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violaceus)。通过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到了最佳发酵产酶培养基:胶体几丁质5g/L,粉末几丁质10g/L,酵母浸粉1.25g/L,黄豆粉3.75g/L,吐温20 4g/L。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45℃培养60h。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最大产酶水平达5.5U/mL,比优化前产酶量提高了4.2倍,较高的产酶量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所产几丁质酶的纯化和性质提供了基础。该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艳娜  汪来发  朴春根  张哲峰  
研究了淡紫拟青霉的不同田间分离菌株单孢子后代的异核现象。结果表明,来源于福建、江苏、安徽的4个菌株(19,20,459,641)的单孢子培养后代,在PPDA+1%活性炭的培养基上进行配接试验,仅在19和459 2个菌株间能形成异核体,其频率为12.25%;在配接试验中,2个亲和菌落交界处长出致密的菌丝簇组成的实线,可推测为异核体。从来自菌丝簇线的每个单菌丝尖端培养物中分离出30个以上的单孢子,将其分别移接到PDA平板上,将来源于单孢子的菌落与2个亲本菌落进行比较,有3个菌丝尖端培养物(459-8×19-2,459-7×19-10,459-6×19-1)重现了两亲本类型或出现了新的菌落类型,异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汉祥  廖美德  周靖  徐汉虹  
【目的】研究淡紫拟青霉PL-HN-16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以期能发现一种新的类植物生长素。【方法】以菜心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乙醚萃取PL-HN-16发酵液,对发酵液和萃取液分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同时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发酵液中的蛋白,SDS-PAGE法分析有活性的蛋白组分。【结果】淡紫拟青霉发酵液32倍稀释处理对菜心种子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经乙醚萃取后的发酵液依然有活性,乙醚萃取液则对菜心种子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45%和60%硫酸铵饱和度沉淀的蛋白对菜心种子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分子质量在28~45 ku,推测对植物生长具有主要活性作用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6 k...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祖  
淡紫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lilacinus)在室内和室外盆土中对根结线虫卵均有较高的寄生率。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该菌的主要培养特性。寄生菌有轮状分枝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多数稍呈棱形,少数近椭园形或园形,单细胞,无色。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适宜的培养基pII为5—9。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是生长和产孢的最佳而比较廉价的培养基;马铃薯、蛋白胨、蔗糖、硝酸钙、磷酸氢二钠组成的培养基和猪粪浸出液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寄生菌的营养生长。寄生菌对蔗糖、果糖和阿拉伯糖有较好的利用力。全黑暗条件有利生长和产孢,半光照次之,全光照最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艳平  王明祖  姜道宏  
用孢子紫外照射、菌丝原生质体紫外照射和孢子60Coγ射线辐射3种方法对淡紫拟青霉361菌株进行了诱变育种。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能产生对Rhizoctoniasolani具高度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尤以孢子紫外线照射为佳。获得的2123、2245、4414等菌株的拮抗活性比361菌株提高了100%以上。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顺  刘国坤  张绍升  
分别比较了菌草+麸皮培养基、麦粒培养基、谷壳+麸皮+虾壳粉培养基、营养珍珠岩培养基和菌草+麸皮+虾壳粉培养基培养食线虫真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的产孢能力.培养14 d后,淡紫拟青霉在菌草+麸皮培养基上的产孢量达86.80亿个.g-1,明显优于供试的其他培养基.菌草+麸皮培养基具有疏松、通气、比表面积大、菌丝生长迅速、产孢量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乔雪  李海群  吴月  姜治民  
本研究旨在从土壤中筛选能产生几丁质酶的菌株,通过优化产酶条件提高菌株酶活,为获得新的生防菌株及防治植物病害奠定基础。从土壤中共筛选出73株不同菌株,其中产几丁质酶活最高的菌株酶活达0.795U·m L-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鉴定其为酒红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naceus),命名为Streptomyces vinaceus S7。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产酶条件,优化之后,当玉米糊精和大豆蛋白胨添加量分别为10g·L-1,温度35℃,接种量10%,装液量50m L,在此条件下培养4d,酶活达到2.25 U·m L-1,比优化前提高1.83倍。该菌株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志兵  钟晓红  邓子牛  
为了得到优良的草莓抗病植株,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进行几丁质酶基因(chit42)对草莓叶片的转化,对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因素进行研究,并得到了转化最优方案:乙酰丁香酮AS浓度80~120μmol/L,10~20 min侵染,3 d共培养.经PCR检测初步鉴定外源基因已经导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曦茁  汪来发  孟繁丽  郭民伟  朴春根  王源  
[目的]为筛选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高致病力的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通过淡紫拟青霉山东寿光菌株搭载神舟八号获得10个淡紫拟青霉航天诱变菌株。[方法]以这10个航天诱变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进行寄生试实验,观察了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及二龄幼虫的作用,并对与毒力相关的胞外酶几丁质酶和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盆钵试验方法,检验菌株Sd-m-9、Sd-m-16和Sd-m-26对花椒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10个诱变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与原始菌株存在分化,其中有3个诱变菌株的寄生率增强,即Sd-m-9、Sd-m-16和Sd-m-26;这10个诱变菌株的几丁质酶和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婷  廖美德  贺玉广  刘偲嘉  
为明确淡紫拟青霉PL-HN-16促进植物生长的活性因子。采用SaLkowSki比色法、胚芽鞘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培养物中生长素(iaa);离子柱层析和生物活性跟踪法,明确其促植物生长活性因子。SaLkowSki比色、小麦胚芽鞘试验和HPLC试验结果表明:PL-HN-16不产生iaa;柱层析和活性跟踪结果表明,其促生长活性因子为分子量约14 k Da的蛋白,当蛋白浓度低于0.10μg/m L时,促生长作用呈明显剂量相关性,对菜心生长促进率达13.15%,高于0.10μg/m L抑制菜心生长。PL-HN-16促植物生长因子为分子量约14 k Da的蛋白,有关植物外源激素样功能蛋白研究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曦茁  朴春根  李虹  汪来发  郭民伟  李永  刘晓莉  
基于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选择植物线虫生防真菌淡紫拟青霉的分生孢子为受体,建立以G418为筛选标记遗传转化体系。通过优化遗传转化条件,达到较高的转化效率:1000~2400个转化子·10-6分生孢子。对转化子进行PCR验证,表明T-DNA已整合到淡紫拟青霉的基因组中,表型测定发现转化子的遗传表现稳定。农杆菌介导淡紫拟青霉突变体库的建立,为进一步筛选对植物线虫致病性高的突变体、了解淡紫拟青霉的侵染过程和侵染机制提供基础,对培育更优良的植物线虫生防菌株,开发高效生防制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来发  王艳娜  朴春根  田国忠  张路平  
利用来自不同地域的淡紫拟青霉的13个菌株,分别用其孢子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分散卵粒、菌丝处理分散卵粒、孢子液处理卵囊以评价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寄生性。在被试所有菌株中,同一菌株三种不同方法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相比,孢子液处理卵囊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处理。不同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率有很大的差异。三种处理方法结果显示618号菌株寄生率均为最高。菌株对卵的寄生率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