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7)
2023(9271)
2022(8390)
2021(8005)
2020(6729)
2019(15833)
2018(15815)
2017(31024)
2016(16938)
2015(18847)
2014(18823)
2013(18704)
2012(17021)
2011(15184)
2010(14935)
2009(13426)
2008(12935)
2007(11004)
2006(9441)
2005(8086)
作者
(48693)
(40203)
(40036)
(38167)
(25676)
(19329)
(18149)
(16031)
(15285)
(14308)
(13944)
(13405)
(12719)
(12647)
(12444)
(12270)
(12185)
(12084)
(11448)
(11380)
(10086)
(9790)
(9696)
(9094)
(9079)
(8927)
(8868)
(8756)
(8086)
(7970)
学科
(66234)
经济(66165)
管理(47645)
(45438)
(38805)
企业(38805)
方法(33107)
数学(28731)
数学方法(28415)
(16544)
(16444)
中国(15945)
(15901)
业经(14512)
地方(13750)
(11352)
理论(11289)
(11138)
贸易(11133)
(11112)
(11012)
财务(10955)
农业(10952)
财务管理(10939)
(10789)
企业财务(10404)
技术(10263)
环境(10228)
(9102)
教育(8886)
机构
大学(236860)
学院(234579)
管理(97176)
(89528)
经济(87513)
理学(85419)
理学院(84465)
管理学(83020)
管理学院(82615)
研究(76550)
中国(54407)
(50466)
科学(50181)
(39217)
(38295)
(37591)
业大(37179)
研究所(35430)
中心(34037)
财经(32476)
(32288)
北京(31750)
(30893)
师范(30566)
(29580)
农业(29549)
(28257)
(26583)
经济学(25931)
商学(24866)
基金
项目(169079)
科学(132519)
基金(122583)
研究(122324)
(107138)
国家(106267)
科学基金(91322)
社会(75062)
社会科(71095)
社会科学(71074)
基金项目(66379)
(66316)
自然(61258)
自然科(59799)
自然科学(59786)
自然科学基金(58718)
(55943)
教育(55608)
资助(50615)
编号(49845)
成果(39785)
重点(37692)
(36870)
(35630)
(35050)
课题(33894)
科研(32687)
创新(32650)
教育部(31423)
大学(31332)
期刊
(93210)
经济(93210)
研究(66734)
学报(39304)
中国(38396)
科学(35999)
管理(34130)
(33147)
大学(29138)
(28136)
学学(27453)
教育(24956)
农业(23617)
技术(19693)
(16012)
金融(16012)
业经(15663)
财经(14990)
经济研究(14765)
图书(13457)
(12605)
理论(12398)
问题(12301)
科技(12262)
(11662)
实践(11603)
(11603)
技术经济(11312)
现代(10670)
情报(10612)
共检索到323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振国  郭起荣  冯云  陈红  黄大勇  
以中原地区淡竹林为对象,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淡竹林分结构进行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淡竹林结构因子中的立竹密度、胸径、枝下高、整齐度、均匀度差异显著;壁厚、秆高、秆重差异不显著。其立竹胸径、株高、枝下高、整齐度、秆重、总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胸径,株高、秆重、均匀度和密度是淡竹林分结构因子主成分,贡献率达88.17%。提出淡竹林中原地区优良淡竹林分标准:其中,林分密度20 000株/hm2、胸径5 cm、株高10 m、枝下高7 m、秆重6 Kg,林相整齐均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双林  吴柏林  吴明  张德明  曹永慧  杨清平  
结合竹类植物在浙西红壤丘陵的规模化应用,采用固定样地长期连续观测的调查方法研究新造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林林分结构演替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新造毛竹林立竹度和立竹胸径是林分结构年际变化的主导因子,立竹枝下高是从属因子;造林后第1~5年竹林地下鞭系主要分布于10~20cm土壤区段,随着造林年限的延长,20~30cm土层区间为主要分布区;鞭径随造林年限逐年增粗,第4年趋于稳定。平均鞭节长相对稳定;活侧芽数与总鞭长和平均鞭节长极显著相关,随造林年限总体呈线性增加趋势;立地类型、造林模式、抚育措施、母竹质量和初植密度是竹林林分结构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建议在发展毛竹资源时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宋高  陈明亮  江雄波  胡云  张卓文  
以湖北省崇阳县雷竹林为研究对象,对集约经营雷竹林分结构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集约经营雷竹笋用林立竹在林地上分布均匀,调查的雷竹林分平均胸径为2.55cm,通过胸径计算得到的适宜经营密度约为15 000株/hm2(1 000株/667 m2);林分中立竹处于年青状态,1年生、2年生、3年生及4年生、5年生立竹数依次为3 000、4 660、3 880、460、20株/hm2,所占的百分率依次为24.59%、38.20%、31.80%、3.77%及1.60%;钩梢有利于雷竹林分抗雪压,虽然钩梢后立竹留盘数减少,冠幅减小,但平均每枝叶面积指数增大;生产中每年通过在林地上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赛赛  汤孟平  唐思嘉  张军  李岚  庞春梅  赵明水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特殊森林类型,科学经营管理毛竹林不仅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对发挥毛竹林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提高毛竹林经营管理的技术水平一直是经营者关注的焦点。采用集成onyx tRee BaMBoo,3ds Max和aRcGis等种软件,重点将前者的三维建模功能和后者的三维显示功能相结合,实现毛竹林分的三维可视化,旨在为毛竹林科学经营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方法。选择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建立100 M×100 M固定标准地,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毛竹的基部三维坐标(x,y,z),调查毛竹的胸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清林  
对福建三明14块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试验标准地节肢动物群落及林分因子进行系统调查,采用典型相关性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竹眉径与竹冠层节肢动物类群均匀度呈正相关,旧竹眉径与林下层节肢动物类群个体数呈正相关;较高的坡度有利于害螨种群的发生;较高的坡度和林下植被盖度有利于蠕须盾蚧Kuwanaspis vermiformis种群的发生;较高的坡度、旧竹株高、立竹密度和低海拔有利于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种群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毛竹叶部害虫控制的林分因子调节措施。表8参1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何彩云  张建国  童书振  
林分直径结构预测能为科学地进行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从生长方程等 4方面探讨了产生杉木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预测效果好坏的原因 ,并对两种参数估计方法作了实证比较研究 ,对影响预测适合度高低的原因从林分因子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不同的回收模型、建模材料、检验材料、生长方程对检验适合度的影响程度分别为具有极显著影响、显著影响、呈显著影响或极显著影响、无显著影响 ,当回收模型采用最简幂函数时 ,适合度均在 5 0 %以上 ,Richards生长方程预测效果较好 ,其 6种情形下的适合度仅有 1种低于 6 0 % ;参数预测法和参数回收法用于预测时检验适合度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恩斌  施拥军  李永夫  周国模  杨东  
利用2004与2009年浙江省两期森林连续清查毛竹样地数据,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及核密度估计方法,采用7个指标(样地生物量,样地株数,林分平均胸径,1,2,3和≥4度竹所占比例)描述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的主导因素依次为年龄结构因子、样地生物量因子、林分平均胸径因子;浙江现有毛竹林老龄化问题较突出,林分中各龄级所占比极不合理,现有经营措施存在较大缺陷,从而使林分生产力衰退;样地株数较少时,林分平均胸径与样地株数几乎没有相关性,但随着样地毛竹株数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负指数关系;影响毛竹林分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样地株数与林分平均胸径;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聂道平  徐德应  朱余生  
1985~1991年对江西分宜县江下林场的毛竹林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竹林应在饱和立竹度条件下进行生产循环;影响产量的因子主要是土壤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全P和紧实度,证明采取松土施肥等抚育措施能显著增产;江下毛竹林5个立地等级的合理经营密度依次为4950~5550、4350~4800、3450~4200、2400~3300、1800~2250株/hm2;施用尿素225kg/hm2的增产效应依立地条件和林分状况分别为20%~100%,增值效益为22%~8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叶青  周国模  施拥军  杜华强  周宇峰  徐小军  
在积极实施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的固碳特征、储碳能力和环境影响机制颇受关注(Schmid et al.,2006;Thürig et al.,2010;Werner,2010)。光照、温度、水分等多个自然因子共同影响着森林的碳汇功能,而海拔、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又通过温度、降水等气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变化(吕超群等,2004;赵敏等,2004;陈茂铨等,2010)。许多研究表明,立地条件是影响林木生长和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环境因素。坡向直接关系到祁连山青海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宝仙  边银丙  周茂繁  
在对41块不同生态条件下杉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数量化理论I,研究了杉木落针病(LophodermiumuncinatumDarker)的病情指数与林分的年龄、密度、郁闭度、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坡向和海拔高度是影响该病害发生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林龄,郁闭度和坡度对该病害影响最小。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杉木落针病病情指数与主要环境因子关系的数学模型,为该病的预测和综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匡一龙  谭骏珊  张怀清  
通过研究了模拟林分的方法,发现存模拟林分方法中缺少一种共性的机制。没有通过利用林分结构作为模拟林分的规则,只是通过定性的模拟而不是将模拟指标量化,主要通过人为设定并且不能对于混交林进行模拟,缺乏合理性、真实性、广泛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结构的林分模拟方法,通过量化的林分结构指标模拟林分来模拟林分,为林业科研工作与经营管理提供更可靠的模拟数据来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明亮  孙德宙  
著名的Logistic方程作为生物种群动态模型和生长曲线方程,在生态学和林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它作为一种概率分布函数,却一直鲜为人知。林学上,对林分直径分布的研究,从60年代以后,开始采用分布函数来描述林分的直径结构情况。如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相东  唐守正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森林可持续经营一个重要目标。生物多样性指标 ,大致可分为三类 :物种和群落 ,结构 ,过程。物种只是一个不完整的替代指标。本文综述了林分尺度结构多样性指标的研究进展 ,可分为与距离有关的林分结构多样性指标和与距离无关的林分结构多样性指标 ,它们反映林分的树木大小多样性、树木的水平分布格局、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及空间结构的复杂性。文章最后讨论了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盛炜彤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验证提出了一种新的林分直径分布预测方法L-PRM。其基本思想是:将林分中大小不同的林木分布规律视为生物种群的分布问题,用著名的种群动态模型──Lo-gistic方程来表示林分直径分布;采用两点回收、差分还原的途径实现林分结构的预测。L-PRM在杉木人工林中得以验证,其预估林分直径分布的合格率达88%以上。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龚直文  亢新刚  顾丽  赵俊卉  郑焰锋  杨华  
森林结构对于森林经营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森林结构分为空间结构和非空间结构2个部分,其相应的方法有①非空间方法:用来描述林分平均特征,不受林分相对位置的约束。②空间方法:描述林分结构时都把林木位置考虑进去。重点归纳总结了q值理论、常用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研究进展以及距离指数法和空间统计方法,它们反映了林分直径结构特征和树木位置、大小、树木水平分布格局、树种间隔离程度和空间结构关系等。还讨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