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23)
- 2023(2822)
- 2022(2403)
- 2021(2322)
- 2020(1962)
- 2019(4195)
- 2018(4320)
- 2017(8011)
- 2016(4396)
- 2015(5058)
- 2014(5038)
- 2013(5016)
- 2012(4642)
- 2011(4352)
- 2010(4502)
- 2009(4187)
- 2008(4312)
- 2007(4148)
- 2006(3746)
- 2005(3041)
- 学科
- 济(16413)
- 经济(16280)
- 管理(14014)
- 业(10036)
- 企(9753)
- 企业(9753)
- 和(7062)
- 方法(6918)
- 中国(6269)
- 理论(6257)
- 业经(5716)
- 农(5323)
- 资源(5021)
- 学(4522)
- 经济理论(3783)
- 财(3766)
- 社会(3662)
- 地方(3593)
- 数学(3584)
- 数学方法(3532)
- 环境(3469)
- 人事(3384)
- 人事管理(3384)
- 企业经济(3366)
- 制(3295)
- 教育(3205)
- 农业(3195)
- 发(3113)
- 策(2824)
- 划(2643)
- 机构
- 学院(63508)
- 大学(63278)
- 管理(24333)
- 济(22195)
- 研究(22050)
- 经济(21563)
- 理学(20507)
- 理学院(20260)
- 管理学(19867)
- 管理学院(19745)
- 中国(16147)
- 科学(14443)
- 京(13892)
- 财(11421)
- 所(11335)
- 研究所(10264)
- 中心(10246)
- 范(10156)
- 江(10145)
- 师范(10090)
- 农(10033)
- 北京(8887)
- 财经(8777)
- 业大(8768)
- 州(8400)
- 师范大学(7992)
- 经(7802)
- 农业(7699)
- 院(7634)
- 技术(7326)
- 基金
- 项目(42695)
- 科学(33258)
- 研究(32961)
- 基金(29552)
- 家(25450)
- 国家(25189)
- 社会(21966)
- 科学基金(21519)
- 社会科(19468)
- 社会科学(19454)
- 省(17247)
- 基金项目(15538)
- 教育(15391)
- 编号(14960)
- 划(14155)
- 成果(12977)
- 自然(12845)
- 自然科(12384)
- 自然科学(12380)
- 自然科学基金(12160)
- 资助(11524)
- 课题(9917)
- 重点(9609)
- 部(9296)
- 项目编号(9160)
- 发(9143)
- 创(8480)
- 国家社会(8457)
- 年(8032)
- 性(7985)
共检索到99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贲克平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以来,中国以本国的能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付出的相对高昂的代价,获得国民经济连年不衰的持续发展。但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的综合国力在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却愈趋尖锐。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新元 熊跃辉 曹立平 张胜
在剖析和谐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社会和谐的破坏作用,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通过分析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可以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阐明了以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 和谐社会 物质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秀蓉 刘光岭
将和谐社会置于组织理论框架中,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研究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实现目标及其途径。在组织理论框架中,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将法律、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寻求集体理性下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体现了公平正义、激励及秩序,它要求以民主法制为前提,诚信友爱,产权明晰,人与自然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应该致力于组织合作制度的建立,努力达成博弈的合作均衡,其途径包括民主与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教育的普及与深化以及文化建设。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组织制度 博弈 纳什均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振锋 王礼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基于西部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西部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技术理念应是发展适用技术。大力发展适用技术,是西部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突破口和必然选择。"恭城模式"、"象州实践"和"和林格尔现象"等都是西部地区通过适用技术,构建和谐社会成功的典范;而"民勤县荒漠化"现象则主要是由于没有采用适用技术导致的。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适用技术 和谐社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振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社会差距拉大,发展不均衡,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突出的矛盾。教育差距是社会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研究表明,教育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缩小教育差距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障。消除教育贫困,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仇喜雪
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质就是一0个利益关系的冲突和协调过程。正视现存的利益不均衡并供给协调利益冲突和缓和社会矛盾的利益均衡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
利益冲突 协调 构建 和谐社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知博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保障,而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追求社会实质公平正义恰是经济法的本质和永恒的价值追求,两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同质性。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发挥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建立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性保护制度;强化强势市场主体的社会性责任制度;推行公益诉讼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 经济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祥松
当前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是资源行政性配置量中的权力市场化、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的分配不公及利益失衡等体制性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继续深化行政性垄断部门的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和完善分配制度等体制改革,从根本上革除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性因素,不能因为改革过程中由于改革不完善而出现的经济社会的不和谐而废止改革。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体制障碍 深化改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直是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实施建设和谐社会战略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意义重大,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为此,我们就和谐劳动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话题专访了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付丽娜 龚志民
本文从循环消费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入手,讨论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循环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循环消费 和谐社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立人
构建和谐社会,以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为综合基础,是一个终极目标,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整体和长远要求。其基本点,以公平即公正与平等为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精神。要铺垫全民就业(在当前即零家庭失业)和全民社保、全民教育三条底线。要处理好官与民、贫与富、城与乡、劳与资四方面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正与平等 全民就业 人际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晓玲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话题。从法律视角分析要以分配正义为基础构建其秩序体系,要畅通立法等民意表达机制,要构建起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整合机制,最根本的是要经济发展,正确协调各类利益关系。
关键词:
和谐 分配正义 法律视角 制度 利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教育部机关党校第21期党员干部理论进修班课题组
教育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志荣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在、力量的源泉,是新时期对每个党员提出的时代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社会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先进性 执政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财政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机遇。财政应在明确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认识自身同客观实际要求的差距,更新财政理论,改革完善财政制度和管理体制。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进一步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内涵。这是本届政府提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