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6)
2023(10274)
2022(8941)
2021(8108)
2020(7265)
2019(15910)
2018(15509)
2017(29579)
2016(16817)
2015(18685)
2014(18755)
2013(18653)
2012(17563)
2011(15981)
2010(16039)
2009(15057)
2008(15239)
2007(13862)
2006(11879)
2005(10504)
作者
(55251)
(46440)
(46320)
(44051)
(29609)
(22530)
(20980)
(18265)
(17383)
(16448)
(16020)
(15425)
(15009)
(14866)
(14724)
(14588)
(14333)
(13808)
(13526)
(13492)
(11960)
(11475)
(11463)
(10588)
(10580)
(10389)
(10361)
(10329)
(9585)
(9529)
学科
(67403)
经济(67323)
管理(45753)
(44948)
(35158)
企业(35158)
方法(34301)
数学(30462)
数学方法(30162)
(19748)
(18510)
(18295)
中国(16302)
(14423)
贸易(14421)
(14006)
业经(13906)
农业(13246)
地方(12402)
(11869)
(11657)
财务(11640)
财务管理(11613)
环境(11318)
企业财务(11017)
(10221)
(10163)
银行(10089)
(9937)
金融(9932)
机构
大学(255061)
学院(251333)
(98898)
经济(96910)
管理(91615)
研究(90281)
理学(80201)
理学院(79165)
管理学(77485)
管理学院(77039)
中国(65520)
科学(62242)
(59591)
(53740)
(49523)
农业(47932)
业大(47460)
研究所(46023)
(43859)
中心(41212)
(38617)
财经(35950)
北京(32935)
(32690)
(32602)
师范(32012)
(31869)
农业大学(31623)
经济学(31087)
(29658)
基金
项目(176355)
科学(136054)
基金(128437)
(117305)
研究(116792)
国家(116336)
科学基金(96230)
社会(73351)
(69419)
社会科(69402)
社会科学(69377)
基金项目(68620)
自然(66350)
自然科(64819)
自然科学(64785)
自然科学基金(63669)
(60191)
教育(53517)
资助(52810)
编号(44691)
重点(40948)
(38696)
(37675)
计划(37212)
(36262)
成果(35764)
科研(35656)
创新(34110)
科技(33333)
(32241)
期刊
(101034)
经济(101034)
研究(65350)
学报(55650)
(52409)
科学(45827)
中国(44193)
大学(39137)
学学(37623)
农业(34830)
(34040)
管理(28972)
教育(20363)
(20096)
金融(20096)
(18645)
技术(18258)
财经(17494)
经济研究(16656)
业经(16648)
(15696)
业大(15375)
(14935)
问题(14234)
农业大学(13108)
科技(12676)
技术经济(12332)
统计(12041)
资源(11837)
商业(11539)
共检索到354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娟  房文红  江敏  张健龙  王元  顾德平  胡伟国  于忠利  周俊芳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均为需向OIE报告的虾类病毒,本研究于2014年对上海地区部分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WSSV和IHHNV的感染及共感染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测和人工感染分析。检测结果显示,WSSV和IHHNV平均单感染率分别为42.6%和38.5%,双病毒共感染率为20.5%,其中,IHHNV-WSSV共感染率与WSSV感染率呈正相关。病理和累计死亡率分析显示,尽管IHHNV-WSSV...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士稳  梁萌青  林洪  王家林  常青  
对使用同种饲料喂养的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进行了感官评价、一般成分和呈味物质分析。海水养殖对虾感官评价总体得分高于淡水养殖对虾,海水养殖对虾在鲜味、甜味上优于淡水养殖对虾,而淡水养殖对虾带有明显的土腥味(P<0.01)。海水养殖对虾的灰分高于淡水养殖对虾,粗蛋白、水分及有机酸含量两类对虾差异不大。通过分析氨基酸、核苷酸、甜菜碱和有机酸等呈味物质,发现主要是谷氨酸、AMP、IMP、甜菜碱这几种物质对两类对虾的口味差异起着重要作用,其他成分作用不明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贾旭颖  国先涛  王芳  黄国强  
为了探讨非离子氨胁迫对淡水和海水两种养殖条件的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酶活力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非离子氨胁迫(0.1 mg/L和0.5 mg/L)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的变化规律,并将两种养殖条件对虾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HK活力变化显著,而肌肉HK活力变化则不显著。(2)非离子氨胁迫后,两种养殖条件凡纳滨对虾鳃PK活力先升高,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淡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则显著升高,而海水养殖对虾肌肉PK活力变化则不显著。(3)0.1 mg/L非...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航  黄旭雄  王鑫磊  闫明磊  郑晓龙  
为探究饲料中牛磺酸含量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消化酶活性及抗胁迫能力的影响,在10%鱼粉的基础上设计牛磺酸添加量分别为0(A组)、0.15%(B组)、0.30%(C组)、0.45%(D组)和0.60%(E组)的等氮等能饲料(A、B、C、D和E饲料中实测牛磺酸含量依次为1.42、3.07、4.37、5.79和7.48 mg/g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0.160±0.002)g的幼虾56 d。养殖实验结束后,测定对虾的生长性能、肌肉常规组成、肝胰腺消化酶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元  周俊芳  韦信贤  马荣荣  赵姝  李新苍  房文红  
运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凡纳滨对虾虾苗及其在海水和淡水2种养殖条件下生长到体长9~10 cm时的肠道和鳃的菌群结构。结果显示:虾苗、肠道和鳃样品在门水平上菌群均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但丰度差异较大;在属水平上,虾苗菌群以乳球菌属(36.1%)、未成功分属的γ–变形菌纲的菌株(25.5%)、芽孢杆菌属(13.5%)、Solibacillus(7.9%)、假单胞菌属(5.0%)和节杆菌属(2.5%)为主,鳃的菌群以乳球菌属、芽孢杆菌属、Solibacillus、假单胞菌属和节杆菌属为主,肠道菌群在海水养殖中的以发光杆菌属(22.9%)、弧菌属(18.2%)、乳球菌属(13.3%)、纤维弧菌属(8.0%)、希瓦氏菌属(5.5%)和芽孢杆菌属(5.4%)为主,而在淡水养殖中的以希瓦氏菌属(57.4%)、乳球菌属(18.8%)和芽孢杆菌属(6.3%)为主,弧菌丰度小于0.1%。养殖条件对凡纳滨对虾鳃中菌群结构影响较小,但对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较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玉超  王仁杰  沈敏  崔彦婷  王淑生  李玉全  付瑞江  张绍龙  
为探讨高盐条件下凡纳滨对虾仔虾的耐盐性和免疫响应,进行了为期30 d的生长实验。实验设置4个盐度梯度(40、50、60、65),以盐度30为对照,称量实验起始和结束时仔虾的体质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实验结束时检测体内总ATPase、Na~+-K~+-ATPase、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溶菌酶(LZM)、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高盐能显著抑制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日增重,盐度40、50、60、65平均日增重分别为对照组的84.53%、60.99%、46.19%、27.71%;存活率随盐度升高而显著降低。随着盐度的升高,仔虾体内Na~+-K~+-ATPase活性缓慢升高,盐度60后趋于稳定。总ATPase活性表现出先小幅下降后稳定的趋势,最终维持在1.4 U/mg prot左右。T-SOD和CAT活性随盐度升高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盐度50时达到峰值;ACP和AKP活性随盐度升高呈上升趋势,不同盐度间差异显著。此外,盐度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仔虾的MDA含量,对LZM含量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盐度越高,仔虾生长越缓慢,用于渗透调节的能量增加。在一定的盐度范围内,高盐能激发仔虾机体部分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以适应高盐胁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辉辉  涂晨凌  唐杨  黄永春  
研究复方中草药(葛根、黄连、金银花、板蓝根、黄芪、甘草、柴胡、当归、山楂、陈皮和茯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因子活性及抗WSSV的影响,为对虾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4%、0.8%、1.2%、1.6%和2.0%该复方中草药,连续投喂凡纳滨对虾[体质量(0.026±0.007)g]28 d(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0尾),每隔1周随机采样10尾/桶测量体长、体质量,并取肝胰腺用于生长指标(WGR、SGR、FR和SR)、相关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SOD、GPT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敬艳  刘庆慧  黄倢  
利用改构的pEGFP-N1-ie1强启动子载体构建含vp28基因的核酸疫苗,通过肌肉注射和饲料添加的形式免疫对虾,分析各实验组相对保护率和免疫基因(Dicer,Argonaute,STAT和Lyzome)表达,研究构建vp28重组核酸疫苗对凡纳滨对虾的保护效果。RT-PCR结果表明,注射和口服vp28组均可在对虾鳃组织中检测到vp28基因表达。在注射组中vp28的相对保护率为22.4%,饲料免疫组中vp28的相对保护率可达到36.84%。相对于对照组,vp28的注射组的STAT基因和Dicer基因表达量于第7天达到最大值。Argonaute基因表达量于第3天达到最大值,以后呈下降趋势。溶菌酶基...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仁宝  王一婷  张惠芬  宋晓玲  万晓媛  谢国驷  史成银  
为探讨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的免疫保护机制及效果,本研究以添加不同剂量WSSV卵黄抗体制剂(0、0.2%和0.5%)的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幼虾,免疫28 d后使用WSSV进行人工感染,测定感染对虾的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表达水平,以及感染后14 d内对虾的存活率。结果显示,WSSV感染3 d后,与未添加卵黄抗体制剂的对照组相比,0.2%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活力显著升高,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显著降低,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凝集素基因(lectin)和β-1,3-葡聚糖结合蛋白—脂蛋白基因(β-GBP-HDL)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5%免疫组对虾肝胰腺的SOD活力显著升高,ACP和AKP活力显著降低,Hsp70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β-GBP-HDL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WSSV感染14 d后,0.2%和0.5%免疫组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48.89%和87.7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率为0),且0.5%免疫组对虾存活率显著高于0.2%免疫组。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发病的进程,延迟对虾的发病和死亡时间,提高同期存活率。研究表明,口服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剂可以调节对虾肝胰腺免疫酶活力和免疫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抗WSSV感染的能力。本研究为卵黄抗体抗WSSV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也为在生产上使用卵黄抗体防控WSSV感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君  宋晓玲  刘莉  柴鹏程  黄倢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从健康对虾消化道中分离纯化的优势菌菌株——美人鱼发光杆菌PC463和坚强芽孢杆菌PC465(菌含量≥1011CFU/g)的活菌和破碎菌各1 g/kg,观察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免疫酶活性和抗WSSV感染保护率的影响。经过20 d养殖实验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的免疫组和添加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的免疫实验,其凡纳滨对虾血淋巴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SSV感染后饲料中添加坚强芽孢杆菌活菌的免疫组存活率(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俊明  刘晓华  周萌  朱选  赵红霞  马力  蓝汉冰  谢从新  李邦佑  王定发  
在纯化日粮中分别添加0、60、120、180、240和300 mg/k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饲喂平均体重为(1.12±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8周,观察饲料中不同浓度谷胱甘肽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和部分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GSH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溶菌酶(LSZ)、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值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20~240 mg/kg时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饲料中GSH添加量的增加,血清和肝胰腺中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呈下降趋势,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方金龙  王元  李新苍  周俊芳  陈甜甜  房文红  
为了评价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基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危害性,开展了氨氮和亚硝基氮共同胁迫对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后的死亡率、WSSV在患病对虾体内增殖速率和对虾主要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实验设置氨氮(NH+4)和亚硝基氮(NO-2)的共同胁迫浓度均为20 mg·L-1,分别注射10-4和10-5稀释度的WSSV提取液。结果显示,胁迫下感染10-4WSSV的凡纳滨对虾144 h死亡率达到100%,显著高于无胁迫组(76.67%),相同实验条件下高浓度病毒感染组死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贾旭颖  张丹  路允良  王芳  董双林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研究了温度突变(16℃←22℃→28℃)和非离子氨胁迫(0.1 mg·L–1←0→0.5 mg·L–1)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细胞色素C(cyt-C)含量和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规律,并与海水养殖条件下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温度突变5 d,淡水和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cyt-C含量均显著高于突变前的水平(P<0.05)。(2)温度突变后,淡水养殖对虾血淋巴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海水养殖对虾血淋巴caspase-3活性在低温突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词兴  黄旭雄  李桑  赵利斌  危立坤  陈春燕  刘林林  曾蓓蓓  
分别给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注射生理盐水、3×106 CFU/mL(低浓度组)和9×106 CFU/mL(高浓度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菌液,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处理后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基因表达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42 h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对虾的Toll受体和IMD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溶菌酶mRNA表达量在注射36 h后显著升高。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后,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量峰值分别出现在感染后24、42和36 h;溶藻弧菌的感染剂量不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奕玲  李卓佳  张家松  文国樑  曹煜成  罗亮  张华军  韩宁  
为了更好地预防对虾白斑综合征(WSS)的暴发,探讨该病毒病的流行规律,笔者针对养殖过程中对虾的携带WSSV情况展开调查。调查于2010年7月-2010年11月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养殖场进行,从10口凡纳滨对虾高位养殖池中随机抽取6口进行跟踪采样。收集指标包括对虾生长状况、基本环境指标、浮游微藻种群结构和对虾病毒携带量等。本文重点报道利用实时定量PCR-TaqMan探针法检测6口精养池塘对虾体内WSSV的携带量变化情况,检测结果显示:①1-3号虾池苗种携带WSSV,其波动范围在1.3×103~1.7×104copy/g之间;②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均带毒,鳃组织中的平均病毒携带量(2.3×109copy...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