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3)
2023(5334)
2022(3797)
2021(3425)
2020(2698)
2019(6196)
2018(6384)
2017(12738)
2016(6837)
2015(7646)
2014(8099)
2013(7533)
2012(6625)
2011(5745)
2010(5838)
2009(5819)
2008(6018)
2007(5481)
2006(5121)
2005(5125)
作者
(19189)
(15810)
(15533)
(15264)
(10223)
(7421)
(7266)
(6321)
(5946)
(5752)
(5538)
(5391)
(5268)
(5122)
(5108)
(4995)
(4695)
(4679)
(4644)
(4386)
(4123)
(4059)
(3648)
(3645)
(3639)
(3607)
(3587)
(3568)
(3250)
(3102)
学科
(25966)
经济(25941)
(17405)
(17166)
银行(17020)
管理(16779)
(15721)
(14139)
(14036)
企业(14036)
中国(10179)
(9861)
金融(9861)
业务(9747)
(9138)
制度(9137)
方法(9009)
银行制(8363)
(7800)
业经(7613)
数学(7443)
数学方法(7398)
(6867)
(6150)
农业(5379)
地方(5255)
(5122)
贸易(5112)
体制(5020)
(4904)
机构
大学(91106)
学院(90336)
(38297)
经济(37383)
中国(34991)
管理(32655)
研究(31355)
理学(26281)
理学院(26011)
管理学(25560)
管理学院(25405)
(22854)
银行(21947)
(20759)
(20487)
(20053)
(17606)
科学(17271)
中心(16737)
(16263)
财经(15836)
(15769)
(14366)
研究所(13972)
农业(13644)
(13568)
(13201)
金融(12947)
北京(12863)
经济学(12613)
基金
项目(54753)
科学(42921)
研究(41086)
基金(39908)
(34423)
国家(34134)
科学基金(29289)
社会(26731)
社会科(25380)
社会科学(25372)
(20746)
基金项目(20447)
教育(18480)
自然(17781)
(17318)
自然科(17306)
自然科学(17304)
自然科学基金(17008)
编号(16964)
资助(16151)
成果(14183)
重点(12599)
(12050)
(11958)
课题(11665)
国家社会(11528)
(11212)
(11123)
创新(10540)
项目编号(10485)
期刊
(44439)
经济(44439)
研究(34562)
(32140)
金融(32140)
中国(20779)
(17136)
(16696)
学报(13177)
管理(12853)
科学(12347)
大学(10366)
教育(9704)
学学(9637)
农业(8673)
财经(8459)
业经(7301)
经济研究(7135)
(7120)
技术(6627)
农村(6453)
(6453)
问题(6013)
理论(5961)
国际(5927)
实践(5451)
(5451)
(5385)
(4806)
现代(4721)
共检索到160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岳忠宪  熊华强  胡礼文  李一平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二十世纪末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从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来看,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换、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以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确实不失为成功有效的做法。努力探讨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坤秀  
1996年以来 ,商业银行存贷差额逐年扩大 ,银行资产配置非贷款化倾向严重 ,大量储蓄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债券资产。同时 ,为数众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认为 ,制度结构和市场环境导致的信贷配给、信贷和利率管制是商业银行资产配置非贷款化的根源 ,由此带来微观和宏观的一系列危害。微观上增加银行资产配置风险 ,宏观上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瑜玥  胡波  
信贷集中一直是困扰商业银行的"顽疾",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后,中国曾一度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集中度过高的问题也并没有随着银行贷款数量的增长而得到缓解。利用行业集中度、地区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三个变量来测算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度,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对比研究不同类别商业银行的信贷集中度对其最近一个贷款周期内不良贷款率的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均与不良贷款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其相关程度则根据商业银行类型不同,有很大差异。国有商业银行受行业集中度和地区集中度的影响最明显,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客户集中度的影响最显著;而三类商业银行的集中度中,城市商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冠军  张春燕  
本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借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理论和方法,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因素,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贷款定价模型和方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沈艺峰  
西方商业银行贷款证券化沈艺峰贷款证券化(SECURITIZATION)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一定程序将贷款转化为证券发行的融资过程。具体做法是: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贷款,组合成若干个资产库(ASSETSPOOL),出售给专业性的融资公司(SP...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征信管理处课题组  李为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行业企业的生存能力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就在于不同类型企业的选择。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贷款投向的选择对贷款质量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贷款结构,减少信用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于宝亮  樊友丹  鲁晏辰  
本文首先比较了不良贷款证券化和普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异同,明确了不良贷款证券化业务的特征。在介绍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国际经验时,着重梳理了美国、韩国的成功经验,并简要介绍日本、意大利的问题和教训,为我国更好地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业务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同时,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重启不良贷款证券化业务以来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并总结提出了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于宝亮  樊友丹  鲁晏辰  
本文首先比较了不良贷款证券化和普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异同,明确了不良贷款证券化业务的特征。在介绍不良贷款证券化的国际经验时,着重梳理了美国、韩国的成功经验,并简要介绍日本、意大利的问题和教训,为我国更好地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业务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同时,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重启不良贷款证券化业务以来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并总结提出了商业银行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磊  郭红玉  许争  
从资产证券化发行强度角度出发,本文采用PSM和GMM方法并利用中国商业银行2012-2016年数据实证分析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发行在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同时显著增加银行风险贷款水平,并且资产证券化通过增加商业银行风险贷款而溢出流动性风险;资产证券化强度导致银行增加风险贷款,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流动性风险水平,集聚流动性危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春喜  毛悦  
文章利用我国27个省市的46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6年度数据,从客户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两个维度考察其对资产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授信策略的时滞性,比较了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贷款集中现象的差异,探讨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对资产质量具有负面影响,其中客户集中度的影响比较显著,行业集中度仅在东部地区存在显著性影响;贷款集中度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不同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其贷款集中度对资产质量的影响程度不一致,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行业集中度对资产质量具有强烈的负面影响;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较激进,贷款集中度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较大。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昱  
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上行的趋势短期内仍难以扭转。一方面,在大型银行增量持续下行的同时,仍有大量中小型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量维持高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仍将处于存量风险持续释放期,银行不良贷款波动性可能加大.存在短期脉冲式反弹的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金昱  
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上行的趋势短期内仍难以扭转。一方面,在大型银行增量持续下行的同时,仍有大量中小型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量维持高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仍将处于存量风险持续释放期,银行不良贷款波动性可能加大.存在短期脉冲式反弹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嘉伟  项银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子铱  杨晓鹏  
在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的银行系统却还未完全走向市场化,尤其是目前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能力较弱,多数按照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定价,导致商业银行等机构不能与国外同行在同等水平上竞争。针对这种现实,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现状,旨在强调国内商业银行还有很大潜力与动力来加快贷款利率走向完全市场化的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