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
2020(2)
2019(4)
2018(1)
2017(1)
2016(1)
2015(2)
2014(1)
2013(1)
2012(2)
2011(2)
2010(2)
2009(1)
2007(1)
2001(1)
作者
(4)
(4)
(3)
(3)
(3)
(3)
(2)
(2)
(2)
(2)
(2)
(1)
(1)
东欧(1)
(1)
(1)
(1)
(1)
(1)
付强(1)
(1)
(1)
(1)
(1)
(1)
(1)
(1)
(1)
(1)
(1)
学科
管理(9)
(6)
(5)
经济(5)
(4)
企业(4)
企业财务(4)
(4)
(4)
财务(4)
财务管理(4)
(3)
环境(3)
环境规划(3)
规划(3)
中国(2)
(2)
农业(2)
分配(2)
区域(2)
区域环境(2)
(2)
外经(2)
对外(2)
对外经济(2)
(2)
收入(2)
数学(2)
数学方法(2)
方法(2)
机构
学院(16)
大学(15)
(11)
经济(11)
研究(10)
(6)
(6)
财经(6)
经济学(5)
经济学院(5)
财经大学(5)
中心(4)
(4)
发展(4)
(4)
(4)
研究中心(4)
(4)
(3)
会计(3)
发展研究中心(3)
研究院(3)
业大(2)
中国(2)
会计学(2)
会计学院(2)
(2)
农业(2)
农业大学(2)
北京(2)
基金
基金(13)
研究(12)
科学(12)
项目(12)
社会(9)
社会科(9)
社会科学(9)
科学基金(9)
国家(8)
基金项目(8)
(8)
成果(6)
教育(6)
(6)
研究成果(6)
(5)
(5)
国家社会(5)
(5)
课题(5)
(4)
中国(4)
教育部(4)
(4)
编号(4)
视角(4)
重大(4)
人文(3)
(3)
(3)
期刊
(10)
经济(10)
(6)
研究(5)
管理(4)
中国(3)
会计(3)
(3)
财会(3)
世界(2)
(2)
农村(2)
农村经济(2)
(2)
(2)
合作(2)
国际(2)
国际经济(2)
学报(2)
月刊(2)
(2)
(2)
经济合作(2)
经济管理(2)
财经(2)
资源(2)
与会(1)
世界经济(1)
业经(1)
中国农村(1)
共检索到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曾培炎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钢铁也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认识淘汰钢铁工业落后产能的重要意义,把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和政策措施落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军辉  
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AAAA 2015年6月30日以10亿元收购了标的企业BBBB100%股权,收购基准日,资产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评估BBBB股权价值为10.1亿元。收益法评估中,BBBB收益预测中的主要产品、产能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B1产品是标的企业主要产品,B2产品在收购基准日处于在建中,属于对B1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2016年2月,BBBB完成工商变更、实现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闫实强  李志鹏  
2016年10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以来,中菲关系回暖向好,中菲高层互访和会晤频繁,开展中菲钢铁产能合作恰逢其时。本文在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访菲期间发表的中菲联合声明、共同实施《中菲经贸合作六年发展规划》的背景下,从中菲关系、资源禀赋、钢铁需求态势、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市场辐射优势等多个维度分析了当前开展中菲钢铁产能合作的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同时分别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实施中菲钢铁产能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万钦  霍小龙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河北省钢铁企业纷纷到国外考察,实地了解情况,体验投资环境,有的开始到国外布局建厂,有的认为条件不成熟而等待观望。钢铁企业"走出去"的经历和"未走出去"的顾虑给我们以深层次思考,对国家制订"走出去"政策也会有一些启发。一、河北钢铁企业"走出去"开始起步河北是中国的钢铁大省,截至2014年底,全省有钢铁生产企业110家,有炼铁高炉348座,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志伟  
文章构建了"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理论模型,并以2001-2013年中国30个省区工业产出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和污染物减排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工业污染物排放对于产出增长具有刺激作用,同时产出增长又会引起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从而证明了中国工业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但由于环境规制投资依然不足,规制效率相对偏低,治理的整体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分阶段看,"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在过去十余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2008年后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效果已经开始显现。分地区看,中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中,而环境规制的效果仅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倪娟  陈振  
“减负”与“提质”因其各自内在运作逻辑不同而有别,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双减”政策实施一年以来,学校延时服务及校外学科类培训整治两方面落实有力,成效显著。但是,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双减”政策如何得以持续发力,真正实现“减负”与“提质”,尚需要在执行理念、行动路径与推进策略上统筹施策。在执行理念上,“减负”与“提质”在“追求美好教育生活”旨归中得以统一,互为目的和手段,通过“减负为目的提质”与“以提质为目的减负”的动态过程,不断走向更加统一,最终以共同旨归超越两者的对立关系,从而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目标;在行动路径上,解决“断裂”的根本在于明晰“减负”与“提质”之间的内在关联,切断或阻滞两者恶性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循环链,加强教师培养,优化学生管理以及调节资源配置,构建“减负”与“提质”协作互嵌机制以实现两者关系的有效弥合;在推进策略上,更需要结合不同群体、学段、年级、地域及基础等,分类调研研发不同举措,结合不同阶段形成不同攻坚重点,在一统性的基础上增加灵活性、提高适切性,方能达到“双减”政策初衷,以解决根本性长远性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云  陈池波  
本文综合评估了2005—2016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碳减排成效,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减排"后进地区",并借助脱钩模型和影子价格模型对其进行减排路径的调整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大多数地区已提前实现或有潜力实现2020年和2030年碳减排目标,但同时也存在山西、内蒙古、海南等9个减排"后进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西部;(2)减排"后进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表现出了"以强弱脱钩为主""前期多种脱钩类型并存但后期以强弱脱钩为主"以及"整个考察期内多种脱钩类型并存"等不同形态,反映出不同类型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3)遵循可行性与公平性原则,科学调整了各"后进地区"的碳减排目标并优化了其实践路径。研究结果能够为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碳减排策略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苏伟忠  叶高斌  杨桂山  
耕地占补制度旨在缓解耕地的增减失衡,但事实导致粮食产能的隐性增减。构建耕地数量-质量关联的粮食产能隐性增减评估系数F(耕地综合隐性增减折算系数)和TR(耕地隐性增减相对显性增减的折算面积),揭示太湖流域25 a来粮食产能隐性增减特征及机制。1985—2000年流域耕地增减失衡并存在粮食产能隐性流失,耕地年均递减率为0.33%,而耕地新增极少,F系数、TR系数比例分别为-1.044、7.42%;2000—2010年耕地增减失衡加剧,但粮食产能隐性流失减缓,耕地年均流失率增至1.50%,但耕地新增显著,F系数、TR系数比例分别降至-0.515、2.07%。产能隐性增减特征归于耕地增减区的土壤质量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海萍  
本文选择2014~2016年连续两年被ST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一特殊群体大部分仍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仅有少部分会冒险进行较大程度的盈余管理;相对比调增的正向盈余管理,ST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调减利润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倾向性更大;第二年被ST时大多数会选择降低盈余管理程度的行为,而且降低盈余管理程度会倾向于选择较小的降低幅度,而在提高盈余管理管理程度的公司中,则以5%~15%的提高幅度占多,低于5%或者高于15%的幅度都相对较少,且大多数ST公司盈余管理方向变化倾向于保持方向不变。本文结论为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制定相应监管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强  
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交互关系在经济衰退时期呈现出扩张的财政政策引致扩张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企稳时期呈现出扩张的货币政策引起紧缩的财政政策。美国存在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所以一旦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得以实施,将引致宽松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在后危机时代,这些宏观经济政策间非对称形式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有利于美国的财政稳固和未来的经济复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云  苑军军  于乐荣  
中国农村贫困格局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调整农村减贫的战略与政策。2020之后农村贫困的治理战略需要由长期以来的"扶贫战略"转向"以防贫为主"的新的贫困治理战略框架。2020之后中国减贫的战略目标将需要从过去长期以来通过制定不同的绝对贫困标准并继而努力超越绝对贫困标准,转变为通过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手段来缓解不平等为主要目标。2020后以防贫为主要目标的减贫政策应将现行所有的政策工具进行重新的梳理建立起相互衔接、互不重复、目标明确的新的减贫政策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媛媛  李坤望  
鉴于清洁生产技术越来越被大力提倡,本文将总的环境技术分解为清洁生产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并采用了2001~2006年36个工业行业的数据,从产业间的生产链联系分析了外资的进入分别对这两种技术进而总的环境技术产生何种影响。结论表明,外资进入仅仅从水平联系上提高了末端治理技术,却从水平、前向链接两个渠道提高了清洁生产技术,后向链接的影响虽然为负,但是不具有很好的稳健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龚辉  
"营改增"正在全国铺开,然而通过在上海等地区的试点发现,有不少企业改革后税负不减反增。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先测算"营改增"前后企业税负相等时的临界值。我们假设:①假定企业在税制改革后成为一般纳税人。②假设税制改革前后企业的收入和成本不变,且收入均为含税收入,用字母I表示。③可抵扣成本为企业改征增值税后按规定可抵扣进项税的成本,指符合进项税抵扣范围,且能够取得相关完税凭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付强  
在将地方政府视为区域规制者的基础之上构建规制型政府竞争框架,并基于重工业产能过剩的角度对中国结构性减速的形成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在规制型政府竞争框架的作用下,规制主体地方政府主要通过降低中间产品的价格来实现产出增长。但是中间产品部门垄断的嵌入和不完美监督却导致了一种新型规制失效,即增长型规制者地方政府与独家垄断的能源供给者达成了默契“合谋”,对重工业制定一个较低的电价,而对小工商业制定或执行一个较高的电价,由此形成了均衡电价结构的扭曲和重工业“漩涡”。该“漩涡”不仅会造成重工业产能过剩,还会形成一个相对独立于整体经济运行的系统,并在长期内对总体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挤出效应,从而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结构性减速的重要成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熙保  习明明  
学术界一般认为人力资本边际收益是递增的。本文利用一般动态模型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国别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刚好相反:人力资本边际收益是递减的。从长期来看,世界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呈递减趋势;从国别比较来看,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高于发达国家。而且从国家层面来看,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存量低的国家经济增长较快,而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国家经济增长较慢。人力资本从穷国流向富国而不是相反,这是因为富国的总量劳动生产率高所带来的高工资所致,这并不意味着富国的人力资本边际收益比穷国更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