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2)
2023(12264)
2022(10798)
2021(10069)
2020(8367)
2019(19517)
2018(19497)
2017(37101)
2016(20296)
2015(22924)
2014(22903)
2013(22752)
2012(20996)
2011(18955)
2010(18785)
2009(17197)
2008(16396)
2007(14409)
2006(12627)
2005(10557)
作者
(59969)
(49702)
(49336)
(46873)
(31574)
(24042)
(22428)
(19586)
(19096)
(17687)
(17192)
(16648)
(15872)
(15549)
(15343)
(15174)
(15097)
(14694)
(14226)
(14019)
(12500)
(12042)
(12022)
(11519)
(11170)
(11105)
(11056)
(10906)
(10065)
(9935)
学科
(78567)
经济(78473)
(54240)
管理(53664)
(41652)
企业(41652)
方法(35096)
(31837)
数学(30255)
数学方法(29887)
农业(21210)
中国(20129)
业经(20023)
(19070)
地方(18190)
(17973)
(14369)
理论(13302)
(12852)
贸易(12845)
(12586)
(12420)
环境(12201)
技术(11826)
教育(11199)
(10935)
财务(10874)
(10851)
财务管理(10851)
(10826)
机构
大学(285447)
学院(284234)
管理(112507)
(105464)
经济(102856)
理学(98068)
理学院(96914)
研究(96632)
管理学(95122)
管理学院(94640)
中国(70618)
科学(63665)
(61778)
(55079)
(48932)
业大(47793)
(46254)
研究所(45032)
中心(44166)
农业(42563)
(41395)
(39281)
师范(38845)
北京(38678)
财经(37400)
(35303)
(34069)
(33977)
师范大学(31366)
技术(30891)
基金
项目(202049)
科学(157204)
研究(146178)
基金(144923)
(127481)
国家(126352)
科学基金(107421)
社会(89463)
社会科(84255)
社会科学(84231)
(80239)
基金项目(78172)
自然(71661)
自然科(69910)
自然科学(69891)
自然科学基金(68620)
(67495)
教育(66119)
编号(60819)
资助(59042)
成果(49062)
重点(44995)
(43399)
(43384)
(41672)
课题(41513)
科研(38796)
创新(38758)
计划(37295)
大学(36983)
期刊
(119018)
经济(119018)
研究(80784)
中国(54722)
(54387)
学报(50625)
科学(46242)
管理(38788)
大学(37888)
农业(37144)
学学(35576)
(33371)
教育(32810)
技术(23680)
(22554)
金融(22554)
业经(22084)
经济研究(17061)
(16964)
财经(16922)
图书(16866)
问题(15798)
(15402)
科技(14797)
业大(14371)
(14300)
理论(13993)
资源(13557)
实践(13069)
(13069)
共检索到409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亿武  邱东茂  沈逸婷  郭红东  
基于东风村和军埔村两个典型案例分析淘宝村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淘宝村的形成过程包含引进项目、初级扩散、加速扩散、抱团合作和纵向集聚五个环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纯依靠民间自发力量完成淘宝村的萌芽和初步发展,第二阶段是淘宝村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政府开始介入,行业协会成立,各类服务主体进驻村庄。为了促进雏形期淘宝村加快成型,政府的扶持是有必要的,重点加强科学引导和服务能力,及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为了培育新的淘宝村,可以采取的孵化措施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创业的成本优势,充分挖掘当地传统产业的潜能,鼓励有意向的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毕业生返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曾亿武  郭红东  
本文基于有关理论和军埔村的个案实践,阐释了电子商务协会促进淘宝村发展的机理及其运行机制。淘宝村通过成立电子商务协会谋求主动性集体效率,具体来讲,电子商务协会对淘宝村集体效率具有四种提升机制:一是强化集群的外部经济;二是规避产品同质化引发的恶性竞争;三是增强市场地位以应对外部竞争;四是吸取更多的外部资源。电子商务协会还可以充当弥补政府有限理性的组织角色。协会自主与政府扶持相结合,会员对理事会具有控制权,是协会运行良好的前提。在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三者具备的情况下,电子商务协会可以实现较好的行业自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宸  周耿  
本文以在电商平台驱动下由外围地区要素从无到有形成的后发淘宝村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构建理论模型比较静态地分析其形成和发展机制:(1)电商平台不对称地改变消费者购买中心城市和外围农村商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农村商品需求,是淘宝村集聚形成的外生驱动条件;(2)外围地区低成本劳动力和特色要素构成淘宝村集聚形成和发展的要素禀赋;(3) Marshall外部性推动淘宝村集聚规模扩大,拥塞效应和外部同业竞争制约着集聚规模上限;(4)电商平台需求侧扩大商品需求、供给侧降低生产成本的二重性所蕴含的产业集聚能力是淘宝村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本文为互联网条件下政府制定积极有效的农村产业集聚政策提供了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耀辉  齐玮娜  
基于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的时代背景,通过理论与案例研究,理顺企业转型、专业镇转型和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剖析专业镇企业的转型机制与转型障碍,理论上探讨如何破解转型障碍。主要结论:企业转型的本质是引入新型高质量要素,构建企业新的生产函数;企业转型决策取决于转型前后企业竞争优势提升带来的预期转型收益引导,是基于外部环境和企业自学习能力的综合判断与选择;专业镇企业转型具有外生性,企业所在集群出现创业精神衰败和新要素进入机会不足以及企业内部难以独立形成新要素,会反向固化不转型文化,共同导致企业转型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亿武  郭红东  
农产品淘宝村是"互联网+三农"的典型产物。本文在界定农产品淘宝村概念的基础上,多案例研究农产品淘宝村形成机理,总结出一个包含产业基础、淘宝平台、基础设施与物流、新农人、市场需求五个要件的农产品淘宝村形成因素理论框架。该框架丰富了专业村领域的理论研究,并显示了案例的可复制性。政府应以特色农产品专业村作为农产品淘宝村的主要培育对象,以特色农产品的电商化作为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突破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物流体系,积极鼓励新农人返乡投身电子商务创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亚军  储新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亚军  储新民  
"淘宝村"作为一种互联网草根创业推动的包容性经济发展现象,正受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关注。"淘宝村"的产业,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走完了传统上需要上百年才能走完的产业历程。本文基于对全国20个"淘宝村"的实地调研和大量二手资料,从经济演化理论视角对其产业演化进行解读,剖析其产业演化规律。"淘宝村"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其自组织性、变异彻底性和弱路径依赖性,其实质是通过农户电子商务创业,以"点"(商业模式)的创新及裂变复制带动"面"(区域产业)的发展所引发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交替升级,创业者的"双网学习",以及网商竞争与合作分别构成了"淘宝村"产业演化的遗传、变异与选择机制。企业家精神是"淘宝村"产业演化的内生动力。"淘宝村"的产业演化一般经历了萌芽、裂变式成长和产业集群式发展三个阶段。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充分降低农村电商创业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以做好公共服务、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为基本任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瑞梅  邢小强  
以淘宝村为案例,研究了包容性创业中数字技术通过赋权机制对个人和社区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人提升了信息与沟通能力、增强了商业意识和能力、人力资本增加以及自尊等心理因素得到改善;对社区而言,整体信息能力提升、经济发展和经济形态发生变化、组织模式(产业链)发生变化、本地文化改变以及社区影响力扩大。包容性创业中的赋权结果体现为个人收入增加、有多种选择、选择自由以及低收入人群被纳入主流经济与文化中,实现了社会公平,体现出包容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海云  汪长玉  赵增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我国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我国农村许多地区通过电商创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出现了电商创业集聚现象。然而,该现象背后的原因还不明晰。本文通过江苏沭阳花木"淘宝村"的纵向案例研究,从动态演化视角阐释了农村地区电商创业集聚过程及每个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沭阳"淘宝村"电商创业集聚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成熟、转型和升级四个阶段对应的关键动因分别是地区文化传统、创业带头人的榜样示范效应、基础设施状况改善、制度支持与政府引导,解释了在道路和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时创业文化传统以及创业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可以帮助创业者克服困难,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的制度支持与引导又能促进电商创业集群的快速转型与升级。因此,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应该侧重于基础设施投入、创业带头人的培育及产业集群的引导和治理,同时重视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在促进农民创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邹立凯   梁强   宋丽红  
与一般创业活动相比,农村电商创业对区域生态系统内的要素更加依赖,文章以6家中国淘宝村为案例对象分析农村电商创业,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农村电商创业生态系统框架。案例分析发现,首先,基础设施和创业文化是农村电商创业形成必要且关键外部因素,其中,信息与通信技术和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则使得在农村创业者可以直接对接目标市场和消费者。而商业文化可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的浪潮中来,首位创业成功者的故事则会激励村里的其他村民学习纷纷投入到电商创业。其次,电商平台的低门槛以及农村熟人社会效应构成农村电商创业的运行机制。电商平台的低门槛使得大量村民有机会参与到电子商务,而农村的熟人社会效应会鼓励和诱发更多的村民迅速模仿。最后,文章还揭示了创业带头人和当地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创业发展的关键角色。研究结论清晰勾勒出农村电商创业活动的要素以及形成机制,对中国农村电商创业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指导作用,也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电商创业的相关理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辛向阳  乔家君  
淘宝村在拉动农村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淘宝村的研究发现,淘宝村的发展呈现出"初期连续平稳式增长、近期快速跳跃式增长"的时间演化特征和"均质分散到局部集聚"的空间演变特征。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表明:(1)淘宝村核密度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呈现出"全域整体偏少,局部相对集中"的空间不均衡分布格局;(2)空间结构上表现为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和沿海指向性,具有"点-轴-网"演变的发展态势;(3)空间上不断涌现较多的新核,现有的多核又进一步聚集,形成规模更大的单核。在实地调研河南省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戚善成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实施"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淘宝项目,目前,全区已开设30余家农村淘宝服务站,帮助当地群众网上代购代销,使更多农民群众享受到网络带来的方便快捷。图为农村淘宝合伙人橙长营首期培训班在耿车镇开班,由阿里巴巴淘宝大学专业团队授课,共有4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亿武  蔡谨静  郭红东  
"淘宝村"是新阶段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产物,相关学术研究尚处于发端与初探阶段,但其研究热度正在快速提升。已有文献散布于不同学科属性的期刊中,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和定性论述为主,研究主题集中在"淘宝村"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演化机理、发展模式与转型升级、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未来研究可重点着力于以下方面:一是关注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淘宝村",二是评估和比较不同发展模式的影响效应,三是加强对"淘宝村"农户组织化的研究,四是深入研究农户网店的经营行为及绩效,五是拓展"淘宝村"现象的经济社会效应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嘉欣  千庆兰  
"淘宝村"作为近年来伴随电子商务发展出现在我国乡村地区的新现象,逐渐成为城乡发展研究中的新焦点。在对全国"淘宝村"空间分布格局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以广州里仁洞村为案例,剖析里仁洞村的产业发展与空间转型过程,解构与之伴生的"淘宝村"社会主体的身份更迭与转换。研究表明:我国"淘宝村"数量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里仁洞村经历了从工业化萌芽—商贸服务业转型—信息化产业升级三个阶段的空间转型过程;与此同时,本地原驻居民成为空间让渡者,在原驻和外来人口的博弈中塑造了信息时代下新的村落空间形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庆民  孙树垒  吴士亮  李大芳  
以农村淘宝村农户网商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组织和他组织共同作用下网商群体持续成长演化问题。以江苏沭阳淘宝村为案例原型,从乡村熟人关系、网商农户能力、网商品牌管理、地方政策资源等电商生态视角分析淘宝村网商群体的耗散结构特性,运用熵理论探究影响网商群体持续成长演化的因素,构建了淘宝村网商群体家庭型、公司型、品牌型持续成长演化路径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在网商群体成长演化的不同阶段,自组织和他组织作用明显不同,地方电商生态化建设状况显著地影响着农村淘宝村网商群体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转型升级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