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0)
- 2023(17436)
- 2022(14932)
- 2021(13720)
- 2020(11337)
- 2019(25939)
- 2018(25793)
- 2017(48973)
- 2016(26792)
- 2015(30035)
- 2014(30251)
- 2013(30074)
- 2012(28053)
- 2011(25604)
- 2010(25907)
- 2009(24041)
- 2008(23561)
- 2007(21326)
- 2006(19121)
- 2005(17191)
- 学科
- 济(113731)
- 经济(113582)
- 管理(76707)
- 业(76053)
- 企(59917)
- 企业(59917)
- 方法(43404)
- 农(38580)
- 数学(36634)
- 数学方法(36228)
- 中国(33215)
- 业经(29115)
- 地方(28853)
- 财(27594)
- 农业(25519)
- 制(25484)
- 学(24574)
- 银(19324)
- 银行(19260)
- 贸(19001)
- 贸易(18983)
- 融(18649)
- 金融(18646)
- 行(18526)
- 易(18337)
- 环境(18031)
- 技术(17996)
- 理论(17559)
- 和(17446)
- 体(17259)
- 机构
- 大学(388086)
- 学院(387068)
- 济(155162)
- 经济(151610)
- 管理(148442)
- 研究(138159)
- 理学(126915)
- 理学院(125426)
- 管理学(123338)
- 管理学院(122639)
- 中国(103225)
- 科学(85404)
- 京(84799)
- 财(72818)
- 所(70627)
- 农(70530)
- 研究所(63851)
- 中心(61848)
- 江(59844)
- 业大(59730)
- 财经(56438)
- 农业(54406)
- 北京(54017)
- 范(52481)
- 师范(51915)
- 经(51064)
- 院(50045)
- 州(48087)
- 经济学(46252)
- 省(43833)
- 基金
- 项目(259101)
- 科学(202973)
- 研究(190211)
- 基金(186028)
- 家(162788)
- 国家(161366)
- 科学基金(137213)
- 社会(119421)
- 社会科(112963)
- 社会科学(112937)
- 省(102719)
- 基金项目(98320)
- 自然(88116)
- 划(86044)
- 教育(86025)
- 自然科(85961)
- 自然科学(85941)
- 自然科学基金(84389)
- 编号(77665)
- 资助(76143)
- 成果(64360)
- 发(59223)
- 重点(58501)
- 部(56445)
- 课题(54740)
- 创(53820)
- 创新(50274)
- 制(48890)
- 国家社会(48814)
- 科研(48752)
- 期刊
- 济(183796)
- 经济(183796)
- 研究(119515)
- 中国(84145)
- 农(68797)
- 学报(64105)
- 科学(59220)
- 管理(56770)
- 财(54624)
- 大学(48746)
- 农业(46497)
- 教育(45881)
- 学学(45827)
- 融(38012)
- 金融(38012)
- 技术(33133)
- 业经(32092)
- 经济研究(27743)
- 财经(27714)
- 问题(23874)
- 经(23751)
- 业(22396)
- 图书(19992)
- 科技(19456)
- 版(19270)
- 技术经济(18463)
- 理论(18456)
- 现代(17835)
- 业大(17005)
- 商业(16795)
共检索到59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宸 周耿
本文以在电商平台驱动下由外围地区要素从无到有形成的后发淘宝村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构建理论模型比较静态地分析其形成和发展机制:(1)电商平台不对称地改变消费者购买中心城市和外围农村商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农村商品需求,是淘宝村集聚形成的外生驱动条件;(2)外围地区低成本劳动力和特色要素构成淘宝村集聚形成和发展的要素禀赋;(3) Marshall外部性推动淘宝村集聚规模扩大,拥塞效应和外部同业竞争制约着集聚规模上限;(4)电商平台需求侧扩大商品需求、供给侧降低生产成本的二重性所蕴含的产业集聚能力是淘宝村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本文为互联网条件下政府制定积极有效的农村产业集聚政策提供了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辛向阳 乔家君
淘宝村在拉动农村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淘宝村的研究发现,淘宝村的发展呈现出"初期连续平稳式增长、近期快速跳跃式增长"的时间演化特征和"均质分散到局部集聚"的空间演变特征。进一步的计量分析表明:(1)淘宝村核密度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呈现出"全域整体偏少,局部相对集中"的空间不均衡分布格局;(2)空间结构上表现为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和沿海指向性,具有"点-轴-网"演变的发展态势;(3)空间上不断涌现较多的新核,现有的多核又进一步聚集,形成规模更大的单核。在实地调研河南省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舒林
农村电商产业集群是当前农村地区发展中的新形态。其发展动力源于个体的能动性、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地方政府扶持及电商平台的引导。但不容讳言的是,在"淘宝村"面临升级发展的过程中,曾经支持淘宝村发展的诸多原动力却成为未来发展的阻碍,因此,需要建构合理的淘宝村可持续性发展模式,重新界定原有发展动力的作用机制与作用边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锦庚
基于"互联网+"与电商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商迅速崛起,并催生了"淘宝村"的形成。从2009年至今,我国"淘宝村"数量增长四百多倍,并在"互联网+"背景下呈现出规模大、类型多、动力足等发展特征。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淘宝村的发展现状与特征,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了解淘宝村的发展动力机制,旨在为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互联网+” 淘宝村 发展特征 动力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玉妹 李承翰
[目的]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探究以“淘宝村”为典型模式的农村电子商务集聚对家庭农场的影响,对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长三角地区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结合集聚外部性理论实证研究了淘宝村集聚对家庭农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淘宝村集聚对家庭农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该效应在不同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进一步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淘宝村集聚通过知识溢出、设施共享和劳动力匹配效应来助力家庭农场的发展。[结论]培养家庭农场主电商经营能力,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的配套服务水平,加快实现家庭农场与农村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亿武 邱东茂 沈逸婷 郭红东
基于东风村和军埔村两个典型案例分析淘宝村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淘宝村的形成过程包含引进项目、初级扩散、加速扩散、抱团合作和纵向集聚五个环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纯依靠民间自发力量完成淘宝村的萌芽和初步发展,第二阶段是淘宝村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政府开始介入,行业协会成立,各类服务主体进驻村庄。为了促进雏形期淘宝村加快成型,政府的扶持是有必要的,重点加强科学引导和服务能力,及时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为了培育新的淘宝村,可以采取的孵化措施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创业的成本优势,充分挖掘当地传统产业的潜能,鼓励有意向的新生代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毕业生返乡。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农民创业 淘宝村 “互联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史修松 魏拓 刘琼
淘宝村的快速发展是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中国信息化进程加速推进所产生的叠加效应的结果。不同的淘宝村有着不同的产生基础、不同的发展过程或不同的运行方式。根据江苏农村电商产业集群的演化历程,可以看到产业基础、特色产品和政府引导对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且不同发展模式的淘宝村的空间扩散是有差异的,非资源基础型的农村电商集群涉及半径远大于当地资源基础型的涉及半径。江苏201个淘宝村中,有超过一半得益于本地已有产业基础、特色产品。而苏北,尤其是睢宁、宿城区的家具产业,却是从无
关键词:
淘宝村 农村电商产业集群 空间涉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静 杨紫悦 高文
随着电子商务经济向农村的扩散,近年来江苏省淘宝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首先从数量、产品类型以及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归纳了江苏省淘宝村的总体发展特征,并从不同产品类型淘宝村入手,分析比较其各自发展特点及差异。最后,从产业基础、电商平台、网商群体和物流支撑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江苏省淘宝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指出随着各种互联网新技术发展以及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淘宝村处于不断演化的状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静 杨紫悦 高文
随着电子商务经济向农村的扩散,近年来江苏省淘宝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首先从数量、产品类型以及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归纳了江苏省淘宝村的总体发展特征,并从不同产品类型淘宝村入手,分析比较其各自发展特点及差异。最后,从产业基础、电商平台、网商群体和物流支撑四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江苏省淘宝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指出随着各种互联网新技术发展以及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淘宝村处于不断演化的状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亚军 储新民
"淘宝村"作为一种互联网草根创业推动的包容性经济发展现象,正受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关注。"淘宝村"的产业,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走完了传统上需要上百年才能走完的产业历程。本文基于对全国20个"淘宝村"的实地调研和大量二手资料,从经济演化理论视角对其产业演化进行解读,剖析其产业演化规律。"淘宝村"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其自组织性、变异彻底性和弱路径依赖性,其实质是通过农户电子商务创业,以"点"(商业模式)的创新及裂变复制带动"面"(区域产业)的发展所引发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交替升级,创业者的"双网学习",以及网商竞争与合作分别构成了"淘宝村"产业演化的遗传、变异与选择机制。企业家精神是"淘宝村"产业演化的内生动力。"淘宝村"的产业演化一般经历了萌芽、裂变式成长和产业集群式发展三个阶段。政府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充分降低农村电商创业的交易成本和学习成本,以做好公共服务、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为基本任务。
关键词:
淘宝村 产业演化 农村电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雷兵 刘蒙蒙
通过对"东风村""消泾村"和"青岩刘村"等我国3个典型淘宝村内26位创业家的深度访谈,采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就创业门槛、"羊群效应"和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社会创业决策的"羊群效应",形成"羊群效应"的关键则是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创业的低门槛特性;资金投入较低、网销知识较少、生产工艺容易掌握、经营场所不加限制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农民主体的创业热情。因此,在政策上更应关注创业资源和领头人示范在推动农村地区创业集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低门槛创业 羊群效应 淘宝村 创业机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谭乐义 谭利伟
"淘宝村"指的是网商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的10%以上,且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落。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发现20个大型"淘宝村"。在2013年首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山东曹县大集乡丁楼、张庄两村同时被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授予"淘宝村"称号。为深入研究大集乡"淘宝村"迅速发展的模式特征,为"三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笔者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大集乡"淘宝村"发展概况及模式分析曹县位于山东西南部菏泽市,长期以来经济欠发达。上世纪90年代,大集乡部分农民开始从事儿童摄影服饰生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祝君红
本文将分析我国淘宝村发展的现状,探讨我国淘宝村形成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我国东部地区淘宝村的发展可以为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同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实践探索。
关键词:
淘宝村 电子商务 农村电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祝君红
本文将分析我国淘宝村发展的现状,探讨我国淘宝村形成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我国东部地区淘宝村的发展可以为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同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实践探索。
关键词:
淘宝村 电子商务 农村电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