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4)
- 2023(4679)
- 2022(4273)
- 2021(3892)
- 2020(3615)
- 2019(8671)
- 2018(8616)
- 2017(16711)
- 2016(9694)
- 2015(11189)
- 2014(11498)
- 2013(11625)
- 2012(11187)
- 2011(10158)
- 2010(10370)
- 2009(9704)
- 2008(9972)
- 2007(9193)
- 2006(7760)
- 2005(6851)
- 学科
- 济(41564)
- 经济(41529)
- 业(24542)
- 管理(24086)
- 方法(22208)
- 数学(20069)
- 数学方法(19915)
- 企(18602)
- 企业(18602)
- 农(12309)
- 学(10483)
- 财(10373)
- 中国(9383)
- 地方(8628)
- 贸(8337)
- 贸易(8335)
- 农业(8106)
- 易(8069)
- 业经(7411)
- 制(7038)
- 和(6448)
- 务(6326)
- 财务(6312)
- 财务管理(6289)
- 企业财务(5893)
- 银(5767)
- 银行(5735)
- 环境(5543)
- 融(5522)
- 金融(5519)
- 机构
- 大学(146545)
- 学院(145660)
- 济(57874)
- 经济(56595)
- 管理(52390)
- 研究(51222)
- 理学(45098)
- 理学院(44551)
- 管理学(43689)
- 管理学院(43426)
- 中国(37146)
- 科学(35238)
- 农(34815)
- 京(31163)
- 所(28517)
- 农业(28162)
- 业大(27079)
- 研究所(26189)
- 财(25839)
- 中心(23872)
- 江(22525)
- 财经(20739)
- 北京(19310)
- 经(18720)
- 范(18645)
- 农业大学(18389)
- 师范(18380)
- 经济学(18086)
- 州(17451)
- 院(17394)
- 基金
- 项目(96389)
- 科学(73397)
- 基金(68270)
- 研究(65984)
- 家(61083)
- 国家(60592)
- 科学基金(49683)
- 省(39258)
- 社会(39214)
- 社会科(37040)
- 社会科学(37024)
- 基金项目(36601)
- 自然(33809)
- 划(33227)
- 自然科(32988)
- 自然科学(32972)
- 自然科学基金(32371)
- 教育(30592)
- 资助(28441)
- 编号(27054)
- 成果(22356)
- 重点(22301)
- 发(21219)
- 部(21172)
- 计划(20135)
- 创(19720)
- 科研(19313)
- 课题(18824)
- 创新(18531)
- 科技(18152)
共检索到208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东华 付亚伟 张晨曦 曹艳芳 李文婷 李转见 康相涛 孙桂荣
【目的】通过分析淅川乌骨鸡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获取淅川乌骨鸡转座子的基本信息和特征分布,探究转座子相关基因参与的通路。不仅对研究淅川乌骨鸡转座子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探索基因组扩增、基因组功能及进化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方法】对淅川乌骨鸡血液DNA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采用双末端短序列比对基因组,运用RepeatModeler、TEclass、RepeatMasker等使用流程对转座子进行鉴定、构建、校正、分类和注释,获得淅川乌骨鸡整个基因组所有的转座子,对转座子的特征、分布及和基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转座子插入的所有基因进行GO和KEGG数据库富集,分别结合GO和KEGG注释结果对功能进行描述。【结果】经鉴定、分类和注释,淅川乌骨鸡共鉴定到370 252个转座子序列,分为19个超家族,主要为CR1、TcMar-Mariner、ERVL、ERV1等超家族,进一步说明淅川乌骨鸡转座子类型主要是逆转录转座子;转座子的数目和染色体长度有关,染色体越长,转座子数目越多。在基因组中转座子和基因的密度成反比,基因密集的区域中转座子密度较低;基因组内转座子的插入并非随机的,LTR/ERVL、 LTR/ERV1、DNA/PIF-Harbinger、DNA/Hat-Charlie、RC/Helitron等转座子倾向于插入基因外部。GO富集分析表明,在生物过程条目中鉴定出的转座子富集相对较多的是细胞过程、单生物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刺激反应等;分子功能条目中鉴定出的转座子富集相对较多的是结合、催化活性等;细胞组分条目中鉴定出的转座子富集相对较多的是细胞部分、细胞器、膜等。KEGG富集分析表明,鉴定出的转座子主要在甘油酯代谢、PPA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Jak-STAT信号通路等通路。着重关注了与淅川乌骨鸡特性相关的通路,如和色素沉积有关的酪氨酸代谢、和肉品质有关的脂代谢、脂肪酸的合成、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转座子含量与基因组大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而且淅川乌骨鸡转座子在基因组的分布存在一定偏好性。转座子相关基因在色素相关通路中富集,其可能与淅川乌骨鸡的种质特性有关,具体的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鸡 全基因组重测序 转座子 特征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连鹏 邵峰 胡竞文 张耀光 彭作刚
为了探讨Tc1/Mariner转座子在4种鲇(沟鲇、黑斑原、鲇和南方鲇)中的特征及在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使用de novo预测和同源预测两种方法鉴定了4种鲇基因组中的Tc1/Mariner转座子并进行演化分析。通过对所获得序列的统计及分类,结果显示,4种鲇基因组中Tc1/Mariner转座子的含量分别为9.46%、2.70%、7.83%和8.54%,并且分别被分为38、20、43和55个家族。基于转座酶催化区域的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4种鲇的Tc1/Mariner转座子总共可以分为5个不同的亚类群:DD34E(Tc1)、DD35E、DD36E、DD37E和DD35D(pogo)。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多数支系中鲇和南方鲇的转座子聚为姐妹群。插入时间分析表明,Tc1/Mariner转座子的插入时间主要分布在0~5百万年前。大多数Tc1/Mariner转座子在0~1百万年前或2~3百万年前有一个突然的扩增。另外,4种鲇的Tc1/Mariner转座子大部分插入到基因的内含子中。本实验通过对4种鲇中Tc1/Mariner转座子的鉴定、比较与演化分析,为Tc1/Mariner转座子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丁平 方堃 杨明明 屈雷 陈玉林
【目的】构建piggyBac(PB)转座子表达载体系统,研究PB转座子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方法】构建pB-CMV-EGFP-Neo转座载体和pcDNA-Trans辅助载体,利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共转染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转基因细胞系。提取转基因细胞基因组DNA,利用反向PCR检测piggyBac转座子整合位点。【结果】构建了转座系统并成功介导外源基因在绒山羊成纤维细胞染色体中整合,获得了转基因细胞系;反向PCR检测显示在绒山羊基因组中有21个PB转座子整合位点;整合位点TTAA毗邻一侧的5个碱基组成中,PB转座子3′倾向于插入到富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全乐 冀培丰 徐鹏 孙效文
在鲤(Cyprinus carpio)基因组中鉴别出一个新的具有潜在转座活性的Tc1类转座子,并命名为CCTN转座子(Cyprinus carpio Transposon,CCTN)。CCTN转座子全长1 611 bp,由两端约214 bp的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IR)和中间不间断的996 bp的转座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组成。CCTN转座子推测的转座酶序列中存在完整的DD(34)E结构域,此结构域是Tc1类转座酶作用的必需位点之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CCTN转座子在鲤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约为2.28×103,占全基因组的0.2...
关键词:
Tc1 转座子 鲤 拷贝数 重复序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凤敏 云锦凤 赵彦 张瑞霞
以蒙古冰草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的方法从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Keng)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类反转录转座子基因序列,命名为MwRRT(GenBank:GQ855806.1)。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长为1 005 bp,包含78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60个氨基酸。经GenBank中BLAST程序分析表明,该片段98~255处氨基酸与水稻(Oryza sativa)预测逆转录转座子蛋白Ty3-gypsy亚类、预测种属特异抗原—聚合酶(Gag-Pol)前体和预测聚合酶氨基酸同源性为47%;与高粱(Sorghum bicolor)的预测GAG-POL前体氨基酸同源...
关键词:
蒙古冰草 反转录转座子 克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明 李福贵 蒋霞云 邹曙明
根据鱼类Tc1-like超家族转座子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设计单引物,对西藏亚东鲑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回收、克隆和测序,鉴定出亚东鲑两条长度为1 607 bp和1 473 bp的Tc1-like超家族转座子序列,命名为Tbt1和Tbt2。序列分析表明,亚东鲑Tbt1转座子左右两端分别存在一个196 nt和225 nt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s,ITR),在左右ITR中分别包含2个12 nt的亚末端反向重复序列(Subterminal inverted repeats,SIR);亚东鲑Tbt2转座子分别存在一个32 nt和31 nt短的ITR,其左右IT...
关键词:
亚东鲑 Tc1-like转座子 序列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炜东 曹丽萍 曹哲明 邴旭文
转座子是动植物基因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基因组中存在一个ty3-gypsy反转录转座子类型的转座子,并将其命名为jrE转座子(jian Carp rEtrotransposon,jrE)。为了研究jrE反转录转座子在建鲤基因组中的功能,采用pCr扩增、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等方法对jrE转座子的特性进行了研究。jrE反转录转座子全长5126 bp,具有5?端470 bp和3?端453 bp长末端重复片段(long tErminal rEpEat End,ltr),中间的开放阅读框(orF)包括核心蛋白基因(gag)和酶基因区...
关键词:
建鲤 反转录转座子 拷贝数 原位杂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军 杨宇琭 孙蓉 李旭凯 李红英
为探究转座子(Transposable elements, TEs)在谷子、水稻驯化过程中的变异,选取谷子(Setaria ital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栽培稻(Oryza sativa japonica,Oryza sativa indica)、野生稻(Oryza rufipogon,Oryza nivara)的基因组进行转座子注释,统计分析各类转座子在基因组中的插入数及位置,对调控落粒、分蘖、抽穗期和株高等驯化相关基因进行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在‘晋谷21’突变体(xiaomi)基因组中插入的转座子数目比狗尾草中多4 865个,‘豫谷1号’基因组中插入的转座子数目比狗尾草中少6 286个,而水稻栽培种基因组中转座子数目及所占比例仅为野生种的1/2。在落粒、米色等驯化相关基因中转座子插入在数目及位置上都存在差异,在谷子落粒基因中,谷子基因存在转座子插入,而狗尾草基因中不存在;在谷子米色相关基因中,狗尾草基因中存在转座子插入,谷子基因中不存在。转座子介导驯化相关基因功能变异,历经较长时间的农业生产将适合栽培的农艺性状稳定了下来。
关键词:
转座子 谷子 水稻 栽培 驯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芸 李盼盼 闫吉美 黄锡阳
【目的】探明赤水乌骨鸡品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特点,为赤水乌骨鸡的种质资源评估、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扩增及测序技术对60只赤水乌骨鸡的Cytb基因进行全长序列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分析。【结果】赤水乌骨鸡Cytb基因序列全长为1 143 bp,碱基T、C、A和G的平均占比分别是24.1%、36.4%、27.5%和12.0%。Cytb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共有13个突变位点,均为颠换,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96,核苷酸多样性(Pi)是0.00191,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2.180。单倍型网络图显示在赤水乌骨鸡Cytb基因序列的9种单倍型中Hap3和Hap2为优势单倍型。赤水乌骨鸡Cytb基因9种单倍型与红色原鸡5个亚种Cyt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Hap1与GGS12聚为一类,Hap2与GGM1聚为一类,Hap6、Hap7和Hap3聚与GGM3形成一个小分支,Hap8和Hap9与GGS3、GGS4和GGM2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分支,Hap4和Hap5则是自成一支。【结论】赤水乌骨鸡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可能起源于原鸡滇南亚种(Gallus gallus spadiceus)和原鸡印度亚种(Gallus gallus murghi)。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安苗苗 刘静 郦元 周明兵
以花叶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 f.akebonosuji 10种不同颜色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片转录组数据为基础,调查了花叶矢竹中转座子的种类、数量以及选择性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花叶矢竹转录组中转座子类型丰富、数量繁多,其中Rna转座子明显多于dna转座子,转座子LTR/coPia类型数量最多。绿叶的5个发育阶段中,转座子主要在第5发育阶段高表达,表明这些转座子可能参与了花叶矢竹叶片成熟过程。而在白叶5个发育阶段中,转座子主要在第1发育阶段高表达;对绿叶和白叶5个相对应的发育阶段分析表明,白叶中高表达的转座子多于绿叶,表明这些转座子可能参与了花叶矢竹叶色变异过程,也可能是逆境胁...
关键词:
植物学 花叶矢竹 转座子 表达模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甜甜 郭大龙 侯小改 刘改秀 王丽娜 张修铭 李双双
以牡丹基因组为模板,利用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了编码Ty1-copia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RT基因)的序列,测序后所得序列长度为240 bp,包含2个开放读码框,共编码63个氨基酸。经NCBI中BLAST比对结果显示,洛阳红牡丹RT基因与枸杞、甜菜等RT基因的同源性均在70%以上。经MEGA和DNAstar软件分析表明,该片段在进化上与梅、杨、茶和苹果等落叶木本植物的同源性序列存在更高的同源性和更近的亲缘关系,与枸杞、鹰嘴豆、番茄、草莓等草本植物的同源性序列亲缘性较远。
关键词:
牡丹 反转录转座子 RT基因 克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艳平 霍俊宏 谢明贵 刘林秀 季华员 储怡士 唐维国 谢金防
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作为研究泰和丝羽乌骨鸡体重的候选基因,以江西省泰和乌鸡原种场的12周龄鸡为试验材料,根据鸡IGF-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和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探讨IGF-1基因多态性与泰和乌鸡体重之间的关系。在IGF-1基因第一外显子上发现一处突变,这个突变产生2种基因型(AA和AB),结果表明,泰和乌鸡体重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B基因型12周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IGF-1基因5′端进行PCR-RFLP分析,利用PstI酶切得到3种基因型,经统计分析与泰和乌鸡12周龄体重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丝羽乌骨鸡 IGF-1基因 体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佳敏 周明兵
【目的】Mariner-like element(MLE)转座子是一类在真核生物基因组内广泛分布的DNA类转座子,以“剪切-黏贴”模式在基因组中复制扩张,可以作为一类高效稳定的工具应用于转基因、基因功能研究等领域。为了探究MLE转座子在毛竹基因组中的分布规律,揭示MLE转座子在毛竹进化过程中的演化模式,本研究对毛竹MLE转座子进行了全基因组挖掘和分析。【方法】基于水稻、大豆和毛竹目前发表的MLE转座子序列,利用IRF、Blast和Fasta等工具,根据MLE转座子序列的特异性结构末端倒置重复序列(TIR)及其所编码转座酶的保守性,对毛竹基因组中的MLE转座子进行挖掘,从毛竹基因组中筛选具有完整结构的MLE转座子。分析所获得的MLE转座子的结构特征,根据完整MLE转座子的转座调控元件,从毛竹基因组中筛选出所对应非自主转座子,通过序列提取和比对,对自主与非自主转座子的分布特点以及非自主转座子结构缺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了2个完整结构的自主MLE转座子,PhV2MLE1A和PhV2MLE2A。PhV2MLE1A全长3 950 bp,编码414个氨基酸,TIR长度30 bp;PhV2MLE2A全长12 990 bp,编码373个氨基酸,TIR长度49 bp。根据TIR结构的相似性,鉴定出2个自主MLE转座子所对应的非自主转座子,本试验共获得2个结构完整的自主MLE转座子,以及各自对应的非自主转座子,同时发现不同的非自主转座子的结构缺失情况并无规律。所鉴定到的MLE转座子在毛竹基因组中的分布存在随机性,在毛竹基因组中偏好插入保守序列TA之间。【结论】毛竹基因组中分布着大量的MLE转座子,其中绝大多数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转座酶结构缺失,失去了转座活性。
关键词:
毛竹 MLE转座子 进化 删除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屠云洁 章明 巨晓军 姬改革 刘一帆 单艳菊 邹剑敏 束婧婷 赵伟东 郑国庆
为进一步验证SLC38A11在丝羽乌骨鸡黑色素沉积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基于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对SLC38A11基因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对所有SNP位点利用Hapoview4.1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并检测SNP位点是否处于H-W平衡状态,分析基因型与皮肤亮度L~*值关联性,筛选对皮肤乌色度显著相关的SNP标记。结果表明:1)SLC38A11基因4个多态性位点质谱检出率为100%,每个位点都有3种基因型。SLC38A11基因SNP1位点为错义突变,SNP2、SNP3和SNP4 3个SNPs位点均为同义突变。2)卡方检验表明,SNP1位点偏离H-W平衡(P<0.05),其他3个SNPs位点均处于H-W平衡状态(P>0.05)。SNP1位点遗传多样性较低,其他3个SNPs位点为中度多态。3)单标记关联分析表明,SNP1位点TC基因型的胸部皮肤亮度L~*值显著低于CC和TT基因型(P<0.05);SNP2位点AA基因型的胸部皮肤亮度L~*值显著低于GG与GA基因型(P<0.05);SNP3位点TT基因型的胸部皮肤亮度L~*值显著低于CC与CT基因型(P<0.05)。4)SNP2、SNP3和SNP4之间的强连锁产生了3种单倍型,H3H3单倍型(AATTAA基因型)胸部皮肤亮度L~*值显著低于单倍型H2H3(GACTAG)和H2H1(GGCCAA)。SNP1~SNP4 4个位点基因型合并后,TCAATTAA胸部皮肤亮度L~*值显著低于CCGGCCAA、TTGACTAG和CCGACTAG。综上,SLC38A11基因与丝羽乌骨鸡胸部皮肤乌色度密切相关,TCAATTAA基因型可作为研究丝羽乌骨鸡胸部皮肤乌色度的候选分子标记,为下一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培育乌色度高的丝羽乌骨鸡新品种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迪 蒋桂荣 欧仁 谢艳 李波 王燕 杨蓉 李俊 沈银 敖叶 王昌毅
【目的】探究PPP3CA基因对赤水乌骨鸡生长性状的影响,为赤水乌骨鸡的遗传改良、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赤水乌骨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技术对其PPP3CA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多态位点筛选,运用RNAfold WebServer和Structural Bioinformatics Group在线软件预测PPP3CA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计算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并对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进行分析;采用SPSS对不同多态位点所对应的基因型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外显子7处发现C29T、T50C和T63G共3个错义突变位点,外显子16处发现1个错义突变位点G720A;χ~(2)检验表明上述几个基因座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C29T位点突变的CC型显著提高个体的体重、骨盆宽和胸围;T50C位点突变的CC型显著提高个体的体重、胫长和龙骨长;T63G位点的TT型显著提高个体的胫长和龙骨长;G720A位点的AA型极显著提高个体的胫长和龙骨长,CC型显著提高个体的体斜长。C29T位点的CC型、T50C位点的CC型、T63G的TT型和G720A位点的AA型均为优势基因型,但C29T和T50C位点碱基突变为不利突变,而T63G和G720A位点的突变为有利突变,且G720A位点更有利于赤水乌骨鸡生长,可作为赤水乌骨鸡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参考位点。【结论】本研究首次探讨PPP3CA基因与鸡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并在家鸡的PPP3CA基因外显子中发现4个多态位点,表明PPP3CA基因对赤水乌骨鸡生长性状具有一定影响,可作为赤水乌骨鸡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参考位点,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赤水乌骨鸡的遗传改良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鸡PPP3CA基因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