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1)
- 2023(9134)
- 2022(8208)
- 2021(7752)
- 2020(6453)
- 2019(15115)
- 2018(15106)
- 2017(29271)
- 2016(16085)
- 2015(18154)
- 2014(17991)
- 2013(17825)
- 2012(16216)
- 2011(14517)
- 2010(14176)
- 2009(12771)
- 2008(12150)
- 2007(10287)
- 2006(8809)
- 2005(7405)
- 学科
- 济(61877)
- 经济(61813)
- 管理(45377)
- 业(43760)
- 企(36122)
- 企业(36122)
- 方法(31377)
- 数学(27301)
- 数学方法(27011)
- 农(16616)
- 中国(14613)
- 学(14285)
- 财(14231)
- 业经(13936)
- 地方(12541)
- 农业(11255)
- 理论(10641)
- 贸(10573)
- 贸易(10569)
- 和(10458)
- 易(10252)
- 环境(10237)
- 技术(10230)
- 务(9447)
- 财务(9390)
- 财务管理(9376)
- 制(9198)
- 企业财务(8879)
- 划(8865)
- 教育(8701)
- 机构
- 大学(225426)
- 学院(223536)
- 管理(93090)
- 济(84758)
- 经济(82854)
- 理学(81954)
- 理学院(81081)
- 管理学(79686)
- 管理学院(79310)
- 研究(73073)
- 中国(51701)
- 科学(48260)
- 京(47967)
- 农(38441)
- 业大(36931)
- 所(36698)
- 财(35963)
- 研究所(34059)
- 中心(32621)
- 农业(30517)
- 江(30482)
- 财经(29991)
- 北京(29957)
- 范(29229)
- 师范(28905)
- 经(27364)
- 院(26672)
- 州(25409)
- 经济学(24213)
- 技术(24013)
- 基金
- 项目(162876)
- 科学(127052)
- 研究(117643)
- 基金(117587)
- 家(103128)
- 国家(102276)
- 科学基金(87589)
- 社会(72097)
- 社会科(68252)
- 社会科学(68234)
- 省(63967)
- 基金项目(63422)
- 自然(58710)
- 自然科(57326)
- 自然科学(57313)
- 自然科学基金(56264)
- 划(53901)
- 教育(53198)
- 资助(48610)
- 编号(48225)
- 成果(38005)
- 重点(35958)
- 部(35367)
- 发(34365)
- 创(34083)
- 课题(32430)
- 创新(31725)
- 科研(31411)
- 大学(30129)
- 教育部(29928)
共检索到306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常仁亮 郑福麟 陆金娣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每年都要消费大量的麦淀粉。据了解,每生产1吨麦淀粉需要6~8吨清水洗涤,从中分离出10%的面筋;剩余的含水份40~60%浆粉经过筛滤、沉淀后,再离心脱水、干燥成为民用和工业用淀粉。在离心脱水中,有许多不溶性小颗粒淀粉仍然在水溶液中,经分析含固量为3~8%,可溶性含氮量低于2‰;酶法水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安平 谢碧霞 沈伟 蒋雅茜
从栓皮栎自然发酵基质中分离得到的36株酵母菌,经TTC平板显色图变化挑选出5株菌株,分别测试比较其发酵性能。结果表明:筛选的5株酵母菌菌落形态基本一致,但酵母菌XS03和XS04的死亡率显著低于XS01、XS02和XS05等3株酵母菌(P<0.05)。
关键词:
橡实淀粉 发酵 酵母菌株 筛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梅 柴家前 孙英峰 郭慧君 张伟 刘玉洁 常维山
通过实验室和中等规模生产车间试验,对饲料级啤酒酵母的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进而选择形成优良的酵母菌生产工艺,生产出质优价廉的饲料级酵母培养物。结果表明,酵母菌最佳液体培养基组成为2%的葡萄糖、1.8%的麦芽糖、0.5%硫酸铵、0.5%氯化钾、0.5%硫酸镁、0.5%氯化钠和土豆液,最佳培养时间为48 h。在进行酵母菌的固体培养时,加豆汁量为投料量的60%,菌种的接种量为2%,培养温度为31℃,培养时间为72 h时,酵母菌的繁殖效果最好,可达83亿/g。
关键词:
啤酒酵母 培养条件 筛选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亭亭 蔡完其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6酵母硒、0.1%花粉、0.5×10-6酵母硒+0.1%花粉的混合物,投喂中华鳖幼鳖90d后。测定幼鳖的生长和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同对照组相比,0.5×10-6酵母硒+0.1%花粉组能显著促进中华鳖的生长(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差异(P>0.05)。0.5×10-6酵母硒组NK细胞活性以及血清中SOD酶和GSH PX酶的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高了156.06%、44.7%...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崔正贺 余聪 李云梦 王岩
通过养殖实验评价了饲料中发酵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添加水平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和水质的影响。以鱼粉含量为40%的饲料为背景(RF),利用棉籽浓缩蛋白替代饲料RF中60%的鱼粉(CH0);在饲料CH0的基础上,分别按1%(CH1)和2%(CH2)的剂量添加发酵啤酒酵母。将初始体重为(21.7±0.2)g的实验鱼在容积为4000L的室外聚乙烯水槽内养殖8周,密度为30尾/水槽。实验期间,水温为(22.5±5.2)℃,溶解氧>6.0mg/L,pH为6.8±0.1。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或2%的发酵啤酒酵母对鱼成活率、体增重、摄食率、饲料利用效率(饲料系数、碳和氮储积效率)、单位鱼产量鱼粉消耗、鱼体形态(肥满度、肝重指数)和组成(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碳和磷含量)、碳、氮和磷废物排放量以及养殖水槽内水质(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磷储积效率随发酵啤酒酵母添加水平增加明显下降(P0.05),但前者的单位鱼产量鱼粉消耗、肝重指数和鱼体灰分含量明显高于后者(P<0.05)。摄食饲料RF的鱼磷储积效率明显高于摄食饲料CH1和CH2的鱼(P<0.05),而氮和磷废物排放量显著低于后者(P<0.05)。与采用湖沼学方法估算的养殖水体氮、磷积累量相比,采用营养学方法估算的氮积累量较低(P<0.05),而磷积累量较高(P<0.01)。本研究结果揭示,通过添加棉籽浓缩蛋白将饲料中鱼粉含量降低到16%不会对大口黑鲈摄食、生长、饲料利用效率、鱼体组成和养殖废物排放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在饲料中添加1%或2%的发酵啤酒酵母不会明显增加摄食低鱼粉饲料的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效率,或明显降低其养殖废物排放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崔正贺 余聪 李云梦 王岩
通过养殖实验评价了饲料中发酵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添加水平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和水质的影响。以鱼粉含量为40% 的饲料为背景(RF),利用棉籽浓缩蛋白替代饲料RF中60%的鱼粉(CH0);在饲料CH0的基础上,分别按1%(CH1)和2%(CH2)的剂量添加发酵啤酒酵母。将初始体重为21.7±0.2 g(x±SD,n=12)的实验鱼在容积为 4000L 的室外聚乙烯水槽内养殖 8 周, 密度为 30 尾/水槽。实验期间,水温为(22.5±5.2)℃,溶氧?6.0mg/L,pH 为 6.8±0.1。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或2%的发酵啤酒酵母对鱼成活率、体增重、摄食率、饲料利用效率(饲料系数、碳和氮储积效率)、单位鱼产量鱼粉消耗、鱼体形态(肥满度、肝重指数)和组成(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碳和磷含量)、碳、氮和磷废物排放量以及养殖水槽内水质(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磷储积效率随发酵啤酒酵母添加水平增加明显下降(P0.05),但前者的单位鱼产量鱼粉消耗、肝重指数和鱼体灰分含量明显高于后者(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玉婕 呼世斌 贾婵 张春慧 王效国
【目的】研究利用米根霉(Rhizopus oryzae)As3.866直接发酵小麦淀粉废水生产L(+)-乳酸的最佳条件,为小麦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米根霉As3.866为供试菌种,以小麦淀粉废水为发酵培养基直接发酵生产L(+)-乳酸,通过摇瓶发酵培养,依次研究米根霉种龄、接种量、装液量、转速、温度、pH、中和剂种类、CaCO3添加量及添加时间对L(+)-乳酸质量浓度以及米根霉菌丝体生物量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发酵后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结果】得到利用米根霉直接发酵小麦淀粉废水的最佳发酵条件:米根霉种龄为18h,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20%,温...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三峰 李松林 代敏 陈乃松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酵母类产品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以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未添加酵母类产品处理为对照组(CON),以添加酵母水解物(SCH)、去除β-葡聚糖的酵母水解物(SDG)和酵母培养物(DV)的处理为实验组,制作4种等氮等脂的饲料。将初始体重(16.26 ± 0.02)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条鱼,分别投喂4种不同的实验饲料,养殖周期为77天。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酵母类产品对大口黑鲈的存活率及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影响(P > 0.05)。与对照组相比,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饲料效率(P < 0.05),酵母水解物和去除β-葡聚糖的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 < 0.05),且去除β-葡聚糖的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肌肉必需氨基酸含量(P < 0.05)。抗氧化能力结果分析表明,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肝脏丙二醛的含量(P < 0.05),同时显著提高了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P < 0.05)。相比于对照组,酵母水解物的添加和酵母培养物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其溶菌酶活力(P < 0.05)。综上,酵母水解物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饲料效率,且酵母类产品的添加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和溶菌酶活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洁 李军国 许传祥 王昊 马世峰 薛敏
淀粉在水产膨化饲料加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增强物料的粘性,在膨化饲料中起到膨胀和粘合的双重作用。由于不同来源淀粉的颗粒结构不同,其对水产膨化饲料加工和品质等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本研究综述了不同淀粉源的基本特性与水产膨化饲料加工及品质特性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不同淀粉源淀粉的组成、结构、糊化特性、流变特性和热力学特性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不同淀粉源对水产膨化饲料品质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淀粉源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显波 薛泉宏 来航线 岳田利 辛健康
采用混合培养法研究接菌、加氮对未灭菌和灭菌鲜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菌后鲜苹果渣的纯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其中未灭菌鲜苹果渣接入黑曲霉UA8发酵后,纯蛋白含量较未接菌的增加了137.8%。2加氮处理后鲜苹果渣纯蛋白含量高于不加氮处理,其中未灭菌鲜苹果渣接入黑曲霉UA8后加氮发酵产物纯蛋白含量较不加氮对照增加了35.2%。3未灭菌鲜苹果渣发酵后纯蛋白含量高于灭菌处理,其中单菌有氮发酵处理中,接入黑曲霉UA8时纯蛋白含量分别为105.6和75.0g/kg,直接发酵较灭菌发酵纯蛋白增加了40.8%。4鲜苹果渣发酵后发酵产物回收率与其纯蛋白含量呈负相关,未灭菌鲜苹果渣发酵有氮和无氮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红芳 王秀华 朱娜 李婷 王平 张雪梅
为了探讨不同益生菌发酵饲料养殖对虾的效果,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3种益生菌单一及联合发酵对虾饲料,投喂凡纳对虾(Penaeusvannamei)28d,分析对虾的存活、生长及饲料利用情况,检测对虾体内外弧菌(Vibrio)数量及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不同组间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氮的浓度差异。研究表明,对虾摄食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及复合菌发酵饲料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0.05),提高率分别达到8.54%、8.54%和9.76%;枯草芽孢杆菌及嗜酸乳杆菌发酵饲料能够显著提高对虾的体长增长率(P<0.05);嗜酸乳杆菌发酵饲料可显著降低对虾的饵料系数(P<0.05);投喂发酵饲料的各实验组养殖至第14、21天时的对虾肝胰腺中弧菌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中,虾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投喂嗜酸乳杆菌发酵饲料能够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酚氧化酶活性(P<0.05),且在养殖末期,投喂不同益生菌发酵饲料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养殖后期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氮浓度。综上可知,3种益生菌单一或混合发酵对虾饲料对提高对虾存活率、促进生长及提高免疫力方面均有积极效果,但嗜酸乳杆菌用于对虾饲料发酵的综合效果最佳。本研究为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程鑫 潘婷婷 金敏 马红娜 梁超 任泽林 周文豪 周志刚 周歧存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黄颡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和2%的酵母培养物YC1(粗蛋白含量为50%)、1%和2%的酵母培养物YC2(粗蛋白含量为55%),配制5种等氮等脂(42%粗蛋白和8%粗脂肪)的实验饲料,分别命名为C、YC1-1、YC1-2、YC2-1和YC2-2。选择初始体质量为(4.87±0.00) g的黄颡鱼37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YC2-1和YC2-2处理组黄颡鱼的增重率(WG)显著高于对照组,YC2-2处理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YC2-1和YC2-2处理组黄颡鱼肌肉的蛋白沉积率(PPV)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白质效率(PER)随着酵母培养物添加水平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YC2-1处理组的PER最高;YC2-1和YC2-2处理组的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YC2-2处理组的FCR显著低于YC2-1处理组;YC2-1和YC2-2处理组肝脏溶菌酶(LSZ)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YC2-1处理组的肠道皱襞高度显著高于YC1-1处理组,皱襞宽度和上皮细胞高度显著高于YC2-2处理组。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中,酵母培养物组的平均累积死亡率(CMR)均低于对照组,YC2-1处理组的CMR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2能有效改善黄颡鱼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维持肠道健康以及提高黄颡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巨秀 李志西 黄海瀛
以根霉、白地霉、啤酒酵母的混合菌种为发酵剂,研究了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影响条件,初步确定了果渣固态发酵的适宜条件,即发酵温度为32℃,物料质量比(果渣∶麸皮)为85∶15(水分含量在660g/kg),发酵料投放量为150g,采用自然pH值,发酵周期为72h左右。
关键词:
苹果渣 菌体蛋白饲料 发酵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舜愈 祝霞
【目的】为杏汁发酵饮料的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增加杏果实的加工利用途径。【方法】以兰州大接杏杏汁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发酵方法,通过活性干酵母与果酒酵母双菌共酵试验,确定杏汁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杏汁的降糖速度和发酵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同一温度下,pH 3.5~4.0之间对杏汁的发酵速度、可滴定酸含量、酒精的生成均没有显著影响:活性干酵母单蓖发酵比活性干酵母与果酒酵母双菌共酵的降糖速度快、发酵速度也高;不同发酵条件试验中,杏汁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均为先升高后降低,最终发酵杏汁中的可滴定酸含量比杏汁中的略有升高。【结论】杏汁饮料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5℃、pH 3.5、接种量3%,活性干酵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