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1)
2023(3885)
2022(3207)
2021(2977)
2020(2523)
2019(5493)
2018(5241)
2017(9908)
2016(5680)
2015(6009)
2014(6046)
2013(5956)
2012(5778)
2011(5192)
2010(5068)
2009(4505)
2008(4427)
2007(3858)
2006(3293)
2005(2991)
作者
(19619)
(16708)
(16601)
(16051)
(10864)
(8551)
(7326)
(6493)
(6407)
(6122)
(6005)
(5782)
(5739)
(5701)
(5332)
(5142)
(5104)
(5088)
(4843)
(4820)
(4401)
(4217)
(4172)
(3870)
(3747)
(3742)
(3717)
(3577)
(3569)
(3541)
学科
(19425)
经济(19404)
(13463)
管理(12714)
(10225)
企业(10225)
方法(9462)
(8486)
数学(8446)
数学方法(8345)
(5534)
(5449)
中国(4597)
地方(4305)
(3879)
农业(3799)
(3692)
财务(3684)
财务管理(3677)
业经(3650)
企业财务(3599)
环境(3522)
技术(3436)
(3409)
(3406)
金融(3405)
银行(3375)
(3228)
(3097)
贸易(3097)
机构
大学(81693)
学院(81457)
研究(34718)
(28056)
经济(27449)
科学(26655)
管理(25604)
中国(24217)
(24167)
理学(22521)
理学院(22073)
管理学(21383)
管理学院(21237)
(20269)
农业(19847)
研究所(19152)
业大(18451)
(17799)
中心(14962)
(13413)
(13215)
(12956)
农业大学(12869)
(12737)
(12250)
实验(12143)
科学院(11848)
实验室(11699)
重点(11106)
(10986)
基金
项目(62434)
科学(47800)
基金(46164)
(44652)
国家(44384)
研究(36634)
科学基金(35845)
自然(26951)
自然科(26318)
自然科学(26308)
自然科学基金(25856)
(24882)
基金项目(24853)
社会(22201)
(21707)
社会科(21054)
社会科学(21045)
资助(19002)
教育(16474)
重点(15559)
计划(15137)
科技(14272)
(13159)
科研(13090)
(13036)
(12672)
编号(12080)
创新(12059)
专项(12053)
(11445)
期刊
(27092)
经济(27092)
学报(24283)
(21205)
研究(19432)
科学(19360)
大学(16706)
学学(16383)
中国(15331)
农业(14933)
(10256)
管理(8419)
(8179)
业大(7839)
(6778)
金融(6778)
农业大学(6564)
资源(6482)
林业(6055)
(5901)
财经(5366)
教育(5217)
科技(5006)
自然(4877)
经济研究(4623)
中国农业(4618)
(4549)
技术(4533)
统计(3844)
(3719)
共检索到114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丽卿  程婧蕾  郑小燕  王岩  成永旭  
研究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淀山湖轮虫种类组成、生物量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水温、叶绿素a与轮虫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年共检出轮虫53种(属),平均生物量为2 514ind.L-1或2.94mg.L-1,轮虫优势种为针簇多肢轮虫、角突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螺形龟甲轮虫、曲腿龟甲轮虫、长三肢轮虫、椎尾水轮虫等,2004、2005、2006年轮虫密度中优势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2.2%、82.7%和78.8%。轮虫最高密度出现在2005年3月马兰港(St6),达11 700ind.L-1。3年中轮虫生物量季节变化趋势一致:春季(4862ind.L-1和5.45mg.L-1)>秋季(2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婵  高春霞  田思泉  戴小杰  
淀山湖是上海市内陆水域最大的淡水湖泊,主要的淡水渔业水域和水产品来源地,也是重要的水生生物保护基地。为了评估增殖放流和生态环境变化对淀山湖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2010-2012年淀山湖的渔业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湖泊的鱼类优势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进行年际变化分析,并应用丰度生物量曲线方法对该湖的鱼类群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2年淀山湖鱼种类数基本稳定,基本鱼种组成变化不显著,优势鱼种组成趋势渐以小型鱼类为主;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年间差异不显著(P>0.05);ABC曲线显示2010-2012这三年淀山湖群落的数量优势度曲线均高于生物量的优势度曲线,鱼类群落结构仍处于严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蝉1  高春霞1  2  田思泉1  2  戴小杰1  2  
关键词: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孙菁煜  戴小杰  朱江峰  季伟彬  田芝清  
2006年5-12月,对淀山湖进行了5次刺网调查和3次拖网调查,收集鱼类样本1983尾,隶属9科18属、23种,多数种类属鲤科鱼类。优势种为刀鲚、鲫和子陵吻鱼叚虎鱼分别占样本个体总数的40.09%、20.52%和10.29%。人工放养的鲢、鲫、鲤、鳙是淀山湖目前主要的经济种类。多样性指标选择种类丰富度、平均种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相对稀有种类数。目前的多样性指数为1.8996,比1959年调查的下降了49%,均匀度也相应降低,优势度则由1959年的0.034上升为0.2264。水质污染等环境的恶化,加上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使淀山湖鱼类物种多样性正逐渐降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梦扬  魏健  葛高波  孙铭  冯秀智  吴可人  李永春  徐秋芳  
应用氯仿熏蒸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了菜地土和松林土喷施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菜地土喷施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松林土喷施Bt杀虫剂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种土壤均在喷施1 315 g·hm-2的Bt杀虫剂后,微生物量碳达到最大值。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菜地与松林土壤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带型有较大的差异,菜地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更高的丰富度。土壤类型是决定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的关键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引  彭丹  潘俊忠  洪志猛  叶功富  
研究武夷山中亚热带甜槠常绿阔叶林9600和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9600m2样地生物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个体数量在群落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乔木层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在群落总体和乔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各指标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001—2004年,随着活立木生物量的增加,下木层Shanno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温远光  陈放  刘世荣  梁宏温  元昌安  朱宏光  
对广西东门桉树人工林18个试验小区物种多样性、群落总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和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物种丰富度与乔木层、灌草层和群落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α=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935、0.7028和0.7106;2)叶面积指数与物种丰富度和林下植被生物量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α=0.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0和0.6856;3)乔木层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土壤水解N以及物种丰富度与土壤有机质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6、0.6203和0.6359,在0.1水平上达到显著;林下植被生物量与9种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均较小,相关系数在0.4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立婧  刘樵  彭自然  胡忠军  薛俊增  王武  
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对阳澄湖养蟹网围及湖区3组对照点中轮虫群落结构及部分水质特征参数进行调查,分析了轮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变量的关系,利用多种参数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经鉴定,共采集到轮虫83种,隶属于12科30属。研究表明,网围内3个采样点的年平均生物密度及生物量低于湖区3个采样点,生物密度与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月份受不同环境变量的影响,除4月份外,环境变量对生物密度的影响在采样点之间无差异。相似度分析表明,网围内及相邻湖区的轮虫优势种相似性高。水质分析表明,6个采样点均为富营养化、β-α中污染水体,东湖网围C1和中湖网围A12采样点程度稍轻,但6个采样点之间无显著性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文  李晓东  徐纪军  
研究了流水轮虫培育池(14#)、静水轮虫培育池(15#)和轮虫饵料培养池(11#)中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特别是超微藻类对浮游植物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结果表明,在14#池中,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3.7%、82.9%和13.4%。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13.6%、66.0%和20.4%。在11#池中,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4.5%、16.1%和79.4%。各粒级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分别占总生产力的9.0%、78.9%和12.1%。在15#池超微藻类、微型藻类和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总叶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梁绪虹   王丛丛   戴小杰  
为了解淀山湖主要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利用环境DNA技术对淀山湖鱼类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淀山湖10个站点的环境DNA样本中共检测出7目、12科、36属、43种鱼类,其中6月(夏季)共检测出24种,11月(秋季)32种,大部分种类在淀山湖传统渔业资源调查中均有出现。其中,刀鲚(Coilia nasus)、鲫(Carassius auratus)、大■(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翘嘴红鲌(Culter alburnus)、鲻鱼(Mugil cephalus)为主要优势种。α多样性分析表明,淀山湖秋季的Chao1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都高于夏季的平均值,表明秋季鱼类物种相对丰富,多样性较高。站点间鱼类物种差异分析表明,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高的站点为S1、S2、S3、S5,均为初级生产力较高、人为干扰较小的站点。研究表明,环境DNA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可以作为淀山湖鱼类物种多样性调查的有效补充手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温晶  张秋良  李嘉悦  魏玉龙  
研究了间伐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为确定兴安落叶松林分的最佳采伐强度提供理论依据。以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间伐强度(10%、20%、30%、40%)和对照的试验固定样地,对间伐5 a后各样地林下灌草多样性和生物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抚育间伐可以明显提高林下植物种类、Menhin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各层均以40%间伐强度最大,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则呈递减趋势(P <0.05);3)综上所述,在30%~40%的间伐强度下,兴安落叶松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最高,林分质量最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师光禄  席银宝  王海香  李捷  赵飞  
根据香农 -维纳信息多样性指数的定义 ,提出了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公式 ,并以此分析了枣园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 ,枣园节肢动物各类群的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比数量多样性指数变化更为敏感 ,更能反映枣园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作者认为 ,利用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的结构特征更切合实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军华  胡慧建  何木盈  彭平波  杨道德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现存仅有的两大通江湖泊之一,研究其鱼类资源对了解湖泊通江的生态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在2002年9月~2004年6月每月定期定点在西洞庭湖区开展鱼类调查,结果如下:①实地调查到鱼类111种,隶属9目20科,包括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物种;②鱼类物种数年动态波动较大,最高月份达69种,最低为26种,月均50±13种;③物种多样性指数年动态与物种数年动态大体一致,最高达3.34,最低为1.89,月均2.84±0.38;④空间分布上,位于入湖口的调查点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高于内湖,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在数量上,湖泊定居型鱼类占50%以上,其中,鲫数量最多,占16%左右。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孟楼  王鸿哲  张学武  
 针对用林分多样性指标难以对林分抗虫能力作出评价的问题,论述了应用多样性测度阈值和林分虫害强度确定混交林混交率,并根据特定林分的混交率判定其对特定害虫抗性强弱的原理,并阐述了应用多样性阈值评判林分抗虫性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邬奇峰  王纪杰  吴家森  
在研究区采集不同栽培历史的板栗林土壤样品,用氯仿熏蒸法和Biolog法分析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多样性,同时与天然灌木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板栗林集约化栽培5、10、20年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比天然灌木林下降了15.89%、49.16%和55.13%,差异显著。板栗林集约栽培初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与天然灌木林无显著差异;到集约经营10年时,比率明显下降;但集约经营10年后,比率又趋于稳定。灌木林改为集约栽培板栗林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板栗集约经营5、10和20年后,反映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AWCD值分别只是灌木林的79.26%、63.20%和68.50%,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