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3)
2023(13912)
2022(12170)
2021(11396)
2020(9383)
2019(21550)
2018(21704)
2017(40530)
2016(22775)
2015(25614)
2014(25507)
2013(24582)
2012(22355)
2011(20111)
2010(19947)
2009(18263)
2008(17128)
2007(14826)
2006(12749)
2005(10828)
作者
(66133)
(54718)
(54593)
(51739)
(34716)
(26374)
(24835)
(21781)
(20944)
(19627)
(18725)
(18418)
(17370)
(17108)
(17006)
(16903)
(16890)
(16388)
(15772)
(15469)
(13976)
(13565)
(13405)
(12466)
(12346)
(12304)
(12260)
(11926)
(11168)
(11000)
学科
(78506)
经济(78408)
管理(61609)
(55359)
(46200)
企业(46200)
方法(36249)
数学(31059)
数学方法(30616)
(22494)
(22148)
中国(21860)
(19728)
业经(17991)
理论(16868)
地方(16560)
(15289)
环境(15007)
农业(14606)
(14007)
贸易(14001)
(13930)
教育(13663)
(13564)
技术(13275)
(12470)
(12442)
(12430)
银行(12400)
财务(12366)
机构
学院(308855)
大学(307179)
管理(117215)
(109439)
经济(106721)
研究(104670)
理学(101767)
理学院(100539)
管理学(98409)
管理学院(97891)
中国(75051)
科学(71057)
(66256)
(57239)
(54111)
业大(52069)
研究所(50003)
(49803)
中心(46867)
(45542)
农业(45293)
(42697)
师范(42175)
北京(41345)
财经(40074)
(38863)
技术(38363)
(36961)
(36376)
师范大学(33593)
基金
项目(220114)
科学(170140)
研究(158058)
基金(155352)
(137661)
国家(136513)
科学基金(115423)
社会(94062)
(89145)
社会科(88771)
社会科学(88746)
基金项目(82893)
自然(77978)
自然科(76126)
自然科学(76104)
(75156)
自然科学基金(74640)
教育(74039)
编号(66006)
资助(64030)
成果(53139)
重点(50168)
(46704)
课题(46649)
(46376)
(45931)
创新(42791)
科研(42561)
计划(41968)
项目编号(40218)
期刊
(119383)
经济(119383)
研究(85539)
中国(61158)
学报(57891)
(52200)
科学(49894)
教育(43349)
大学(42267)
管理(42036)
学学(39876)
(36837)
农业(36534)
技术(27722)
(22178)
金融(22178)
业经(21362)
经济研究(18940)
(18530)
财经(18123)
图书(17290)
科技(16420)
业大(15970)
(15897)
(15371)
问题(14870)
资源(14094)
林业(14072)
理论(14064)
技术经济(13191)
共检索到442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勇  高苇  张春祥  霍建飞  李健强  罗来鑫  
为提高绿色木霉Tr9701的发酵速率,实现其有效开发,对绿色木霉Tr9701液体培养过程中不同胞外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110 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绿色木霉菌丝体生物量在第6~10天达到峰值;发酵液p H值在第6~10天发生转折逐渐上升,后基本保持平稳;胞外蛋白、胞外还原糖分别在第6,12天达到峰值,胞外愈创木酚氧化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以5~6 d为一个周期呈现曲线式的增强;其胞外淀粉酶、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等酶的活性在培养前期有明显升高,且其液体发酵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明显高于淀粉酶和蔗糖转化酶。为实现绿色木霉Tr9701规模发酵技术,应在其液体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景江  王俊明  张高伟  曹支敏  
对皱马鞍菌(Helvella crispa)液体培养过程中不同胞外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在28 ℃、110 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皱马鞍菌菌丝体生物量在第13天达峰值(9.40 g/L);发酵 液pH值逐渐上升,从第9天(8.24)后基本保持平稳;胞外蛋白含量于第6天达峰值(8.30 mg/mL);胞外还原糖 含量急剧上升,至第3天达峰值(20.43 mg/mL),之后迅速下降,到第8天降为1.38 mg/mL,此后一直维持在1 mg/mL水平。皱马鞍菌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顺序为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淀粉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第3天,并一 直保持在较高水平;C...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强  黄镇亚  张志毅  
该研究采用绿色木霉AS3.30 32 (Trichodermaviride)液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 ,研究了碳源、氮源、培养基起始 pH值、接种量、摇床转速对绿色木酶产酶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以爆破后的甘蔗渣为碳源时滤纸酶活和 β Case酶活力分别高达 5 .37U/mL和 4.89U/mL ;②不同氮源产酶活力大小顺序为 :NH4 NO3,(NH4 ) 2 HPO4 ,(NH4 ) 2 SO4 ,尿素 ,NH4 Cl,酵母膏 ;③培养基起始 pH为 3 .5 ,摇床转速为 15 0r/min ,培养温度为 2 8℃时 ,产酶活力最高 ;④接种量对产酶活力影响不大 ,以体积分数 φ为 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良  纪明山  张玉芬  宋佳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麸皮、稻草、玉米粉等农副产品为原料,摸索木霉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配比为,麸皮∶稻壳∶稻草∶玉米粉=61∶3∶1∶.2,含水量为固体原料的1.5倍。并对比了固液两种发酵方式的产孢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明山  李博强  许远  时越  谷祖敏  陈捷  
绿色木霉菌TR-8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研究发现TR-8菌株在PDA培养基、查彼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较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最快,3种培养基对孢子产生影响不大。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影响显著,30℃时菌丝生长最快,25℃时产孢量最大。TR-8菌株在pH值2~10范围内均可生长,pH值5~6时菌丝生长最快,pH值为7时孢子产生量最大。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可明显促进孢子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天冬酰胺是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最佳氮源。不同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作用不同,烟酸对菌丝生长最有利。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有利于孢子产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晗旸  孙清  吕济敏  葛竟峰  
以绿色木霉菌株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纤维素酶产量高且具有遗传稳定性的菌株Z;在经稀硫酸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中加入菌株Z进行酶解糖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紫外线强度15W,照射距离30cm,照射时间60s的条件下,绿色木霉的致死率为94.1%,在此条件下选取菌株Z,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酶活为37U.mL-1,比诱变前酶活提高12%。利用该菌株,在酶解糖化时间60h、加酶量45U.g-1底物、底物浓度105g.L-1、温度37℃、初始pH值4.8时,还原糖得率为30.02%,说明绿色木霉经过诱变产纤维素酶具有较强的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欣  高俊明  马丽娜  
通过在SMC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碳源、氮源,改变培养时间、温度及培养液的pH值,研究了盾壳霉产葡聚糖酶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盾壳霉接种在改良的SMCS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200 r/min,20℃)上培养15 d,可以诱导产生大量的葡聚糖酶。改良的SMCS培养液配方为:KH2PO4680 mg,K2HPO4870 mg,KCl 200 mg,NH4NO31 g,Mg-SO4.7H2O 200 mg,CaCl2200 mg,FeSO42 mg,ZnSO42 mg,MnSO42 mg,蔗糖10 g,加水1 000 mL,调pH值到6.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冬华  刘红  汪彬  张爱群  李咏梅  
以姬松茸深层发酵菌丝体中的主要活性物质粗多糖的产量为评价指标,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培养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碳源配比、氮源配比、微量元素、装液量、培养温度、pH值、培养时间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消前pH自然、500 mL锥形瓶装液量80 mL、培养温度25℃、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培养10 d,姬松茸的发酵培养效果最佳,胞内多糖产量可达7.028 mg/m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漳  
strains of Metarhizium were cultivated in submerged cul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bmerged conidia could be produced by means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for some strains of Metarhizium, but perhaps , the occurrence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depended on the nature of strains. Su...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勇  王万立  刘春艳  郝永娟  杨秀荣  
对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生防木霉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生防木霉菌属于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木霉菌属,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该菌以小麦粉和豆粉浸出液培养基生长最适,在小麦粉和PDA培养基上孢子生成最快、产生孢子量多,分生孢子在1%葡萄糖溶液中萌发效果最好;20~30℃为其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木霉菌菌落生长和孢子可以耐受45℃的高温,致死温度为55℃持续15 min;适宜pH为5~8;短时间紫外线照射不会对生防木霉菌的生长和孢子着生产生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海洋  彭亮  程艳  程刚  邢月  
【目的】探究伊犁河流域可培养真菌多样性及产胞外酶活性菌株,了解真菌在伊犁河流域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加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真菌菌株,应用ITS区序列分析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通过胞外酶定性筛选培养基进行产胞外酶活性菌株筛选。【结果】从伊犁河流域中分离获得248株可培养真菌,其中水体有116株,沉积物有132株,归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毛霉菌门(Mucoromycota)三大系统发育类群,11个纲,26个目,44个科,82个属,以及4个潜在新菌种。伊犁河流域可培养真菌分布结果表明,4条河流中沉积物分离出的可培养真菌的种群多样性比水体更丰富;Shannon指数分析表明,喀什河可培养真菌的群落多样性最高,为3.79,而巩乃斯河最少,为3.21。分离出的真菌产胞外酶活性结果显示,有100株真菌菌株产2种及2种以上的胞外酶(主要是淀粉酶、酯酶和纤维素酶)种类,并且伊犁河干流较其他3条河流来说,产胞外酶活性菌株的比例最高,占比为77.59%。【结论】研究表明伊犁河流域可培养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贮藏大量值得开发利用的真菌菌种资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姚宝安  马丽华  刘钟灵  
从非巴贝斯虫病流行地区以临床检查健康,免疫学检查无巴贝斯虫感染的黄牛,分离血清和红细胞,分别与健康水牛红细胞和血清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混合,采用改进的微气静相培养技术体外培养水牛牛巴贝斯虫,结果表明:黄牛红细胞不能作为寄生于水牛体内的牛巴贝斯虫体外培养的支持细胞,黄牛血清支持牛巴贝斯虫生长的能力明显低于水牛血清。这一发现对研究寄生于水牛体内的牛巴贝斯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牛巴贝斯虫病的免疫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梦杰  王翠玲  张玉金  陈世通  李荣春  
裂褶菌GGHN08-104是产漆酶能力强,且产酶速度快的菌株。对其在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产生漆酶的能力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C/N比为70/1,初始pH值为5,Cu2+离子浓度为21mg/L的液体培养基中酶活最高,达477.94U/mL(12 d)。固体培养时以配方①(棉籽壳31.14%、木屑66.86%、蔗糖1%、石膏1%)产酶活性和效率最高,分别为2449.02U/g和272.11 U/g.d-1,固体发酵产酶效率是液体发酵的6.83倍,因此固体培养更适宜该菌株产漆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俊明  胡景江  武杭菊  曹支敏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试验,对皱柄白马鞍菌液体深层培养中培养基成分、pH值、装液量及摇床转速、培养时间等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小麦粉20 g/L、硫酸氨2g/L、MgSO40.5 g/L、KH2PO40.46 g/L、K2HPO41 g/L,最适pH 5.5-6.5,装液量300-400 mL/L,接种量5 mL培养菌液,温度26-28℃;摇床转速100 r/min,培养时间7 d。适宜条件下最大菌丝生物量可达5.867 g/L。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婕  黄镇亚  
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中最有效的木低聚糖可从木质纤维的有控酶降解反应获得 .为此 ,可以采用培养木霉菌 ,使其在最佳条件下比较专一性的合成木聚糖酶 ,这种最佳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的探索和培养条件的控制两方面 .期望用这种木聚糖酶降解木质纤维原料时 ,能尽可能多的得到木低聚糖 ,而较少出现木单糖 .该文就木霉合成木聚糖酶过程中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通气条件、pH值等 ,对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木聚糖酶活性在培养 84h时达到最大值 ;当将温度控制在 30℃ ,摇床转速为 180r min时 ,木聚糖酶活性最高 ,达到 2 0IU mL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