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3)
2023(15192)
2022(12904)
2021(12191)
2020(10512)
2019(23959)
2018(23726)
2017(44909)
2016(24464)
2015(27678)
2014(27429)
2013(27239)
2012(25107)
2011(22871)
2010(22743)
2009(21962)
2008(21804)
2007(19574)
2006(17037)
2005(15774)
作者
(69730)
(58633)
(58392)
(55786)
(37260)
(27908)
(26638)
(22767)
(22071)
(20753)
(19908)
(19824)
(18572)
(18524)
(18442)
(18356)
(17491)
(17337)
(17048)
(16936)
(14538)
(14304)
(14200)
(13272)
(13271)
(13256)
(12926)
(12874)
(11715)
(11463)
学科
(99919)
经济(99790)
管理(72811)
(69320)
(56017)
企业(56017)
方法(46227)
数学(41105)
数学方法(40691)
中国(30212)
(30175)
(27094)
(25387)
(20942)
贸易(20930)
业经(20816)
(20430)
(19478)
(19188)
财务(19139)
(19104)
财务管理(19090)
银行(19073)
(18156)
企业财务(18129)
(17580)
金融(17576)
地方(17263)
农业(17261)
(16454)
机构
大学(351445)
学院(348882)
(149021)
经济(146049)
管理(132246)
研究(120386)
理学(112661)
理学院(111355)
管理学(109388)
管理学院(108718)
中国(97729)
(75188)
(73473)
科学(71189)
(60850)
财经(57559)
(56269)
中心(56241)
研究所(54773)
(52315)
(52265)
业大(49078)
北京(48288)
经济学(47219)
农业(44264)
(43743)
(43375)
师范(43287)
财经大学(42838)
经济学院(42547)
基金
项目(227137)
科学(179159)
基金(167356)
研究(165288)
(145713)
国家(144589)
科学基金(123693)
社会(106500)
社会科(101029)
社会科学(101003)
基金项目(87499)
(85336)
自然(79503)
自然科(77667)
自然科学(77640)
教育(76302)
自然科学基金(76290)
(73506)
资助(69985)
编号(66087)
成果(54425)
(51894)
重点(51528)
(47775)
(46771)
课题(45786)
国家社会(44849)
(44780)
教育部(44754)
科研(44175)
期刊
(163962)
经济(163962)
研究(107855)
中国(71409)
(59055)
学报(52826)
(50778)
科学(49486)
管理(48384)
大学(40179)
(39022)
金融(39022)
学学(37832)
农业(34032)
教育(33031)
技术(29340)
财经(29045)
经济研究(27343)
业经(24997)
(24837)
问题(21575)
(19578)
(18886)
统计(17724)
技术经济(17207)
理论(17102)
国际(17038)
世界(16611)
(16375)
(15808)
共检索到532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朝霞  陈浪南  
针对目前国外文献中提出的时间变动Beta估计方法不适用于实施了涨跌停制度的股票市场,本文依据涨跌停制度下收益的审查特性提出了一个审查——SS模型,并用该模型对中国股市的时间变动系统风险的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市场的波动对大公司股票和小公司股票的影响方向是不一致的,二者风险的差异将随市场波动的加剧而加大。通过样本内预测误差的比较证明,本文所提出的审查——SS模型可以较SS市场模型和市场模型提供更为精确的Beta估计,并且忽略了系统风险的时间变动特性和涨跌停的制度特征将会导致对中国股市大公司股票系统风险的高估和小公司股票系统风险的低估;当只考虑了时间变动特性而未考虑涨跌停制度的影响时,则会导致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天宇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协整理论对涨跌停板制度实施以来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进行了协整分析。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进行了领先—滞后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沈根祥  李万峰  
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揭牌营业到今天,我国股市已经走过12年的历程。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有条件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经验和对市场的监管模式,一开始就对股票的日交易价格采用限制,实施涨跌停板制度。10多年来涨跌停板制度几经变化,反映出不同时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左俊义  王玮  
一、引言理论上关于涨跌停制度的不利作用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波动性溢出效应、价格发现延迟效应和交易干扰效应。Fama(1989)指出如果涨跌停板干涉价格发现过程,那么波动率可能会上升。也就是说,涨跌停板不仅不会降低波动性,还会将波动性延展至更多的交易日中。价格发现延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平  龙华  
本文总结了关于股票价格限制措施的基本情况 ,在把握前人关于价格限制措施效果的理论与经验分析的基础上 ,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涨跌停制度与价格波动及交易流动性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 ,其结果不同程度地支持价格波动外溢说、价格发现推迟说和交易干扰说 ,这说明现行涨跌停制度可能是非有效的。结合中国股市特征和实际结果 ,本文提出了放宽涨跌停幅度和实施盘中暂停交易的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胡朝霞  
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证券市场实施涨跌停机制的效果存在争议。本文以改进了的Kim和Rhee(1997)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上海股市的个股价格资料,从波动率溢出假设、延迟价格发现假设和交易干涉假设三个方面对上海股市涨跌停机制的绩效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的涨跌停机制是缺乏效率的。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放宽价格限制幅度和采取不对称的涨跌停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剑  王一鸣  吕随启  
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亚洲经济研究协会 (ACAES)、中国改革论坛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亚洲经济合作 :中国的地位与影响”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2 7日至 2 9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共有国内外专家、学者 2 0 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与会代表对亚洲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转轨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了精采的讲演和较为深入的讨论。现将本次会议上的发言及提交的论文选登如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煜辉  贺菊煌  沈可挺  
试图从更深层次考察中国股市中引入价格涨跌停制度后市场波动性的动态变化。考虑到涨跌停板制度下收益率取值区间的限制对其分布形态的影响,不能通过截断无限区域的收益分布来替代,我们将GJR-GRACH模型扩展至混合β分布,以此来度量涨跌停限制后的市场波动的动态特性。实证结果表明引入价格涨跌停限制后两个分割市场(A、B股)中存在相反效应,即A股市场波动性大大降低,B股市场的波动性却显著增加。但从波动冲击的持续性而言,涨跌停限制极大地缩短了冲击持续的时间,提高了市场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阳   宋佳   康乐   闫一诺  
涨跌停制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是市场微观结构领域争论的焦点。本文借助2020年创业板放宽涨跌幅限制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并引入同属于市场断路器研究领域的拟停牌匹配方法,实证检验了放宽涨跌幅限制改革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较于可比较的对照组样本,改革后样本具有更低的日度非流动性指标,说明放宽涨跌幅限制改革有助于提升股票流动性;(2)改革提升股票流动性的作用机制主要来自通过增加股票交易规模、为投资者情绪降温以及提高定价效率所产生的影响;(3)改革的作用效果具有异质性,对于小市值股票、低投资者情绪一致性以及低盈余信息质量的股票而言,放宽涨跌幅限制改革以提升流动性的正面价值更高。本文的研究为评估放宽涨跌幅限制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了一个来自股票流动性的证据,并为未来继续完善中国市场涨跌停制度提供了启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宗泽  
本文考察了涨跌停制度对股票收益率序列相关性的影响。通过用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模拟股票内在回报率的过程和对应的方差及自相关系数,发现涨跌幅限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回报率的方差,但是也带来了回报率自相关系数的上升,造成股价的趋势效应。而且上述作用随着股票内在回报率的波动性的上升而更加显著,随着涨跌幅限制的范围变小而更加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平  赵梅  何建敏  
文章研究了存在涨跌停板限制的股票市场上股票收益率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问题,用变换贝塔核密度估计法,避免了传统高斯核密度估计由于支集不匹配而产生的边界偏差问题,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收益率的风险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涨跌停板限制的股票市场上,股票收益率的概率密度函数不再是现存文献认为的"尖峰、厚尾",而是一种"尖峰、翘尾"形状,且这种差异在进行风险价值计算时是不可忽略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利用A股市场的日内高频数据,研究我国股市涨跌停板制度是否存在“磁吸效应”,从而判断涨跌停板的存在是否会影响投资者在面临个股较大涨跌幅时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一,我国A股市场涨跌停板的设定并不会导致投资者流动性风险的增加;二、投资者观察到股价大幅波动时会比较谨慎,涨跌停板的存在抑制了股价波动的进一步增大;三,临近收盘时,如果股价已下跌了较大的幅度,投资者的损失规避交易会造成股价的继续下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修立  
本文结合稳定分布理论和长记忆模型ARFIMA,研究股价行为的长记忆特性和分布特征,从股票市场结构及有效性的角度,通过涨跌幅限制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涨跌幅限制对我国沪深证券市场股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涨跌幅限制前后,沪深两市都具有非线性和分形结构,但涨跌幅限制对沪深二市的影响并不相同,上海证券市场有效性得到了提高,而深圳证券市场有效性没有显著提高,却有减弱的迹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瑞新  孙学举  
价格涨跌停限制作为防止证券市场过度波动、定价偏差,促进证券市场稳定的一种交易制度,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改进GARCH族模型,利用高频数据考察中国股市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即存在涨幅的磁吸效应,而跌幅的磁吸效应却不甚明显。这说明涨跌停限制并非具有完全的减小波动性、稳定市场的效用。中国证券市场涨跌停限制磁吸效应的非对称性与中国证券市场限制卖空的交易制度以及投资者特有的交易行为存在一定联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