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6)
2023(6278)
2022(5108)
2021(4963)
2020(4085)
2019(9676)
2018(9714)
2017(18319)
2016(10190)
2015(11740)
2014(12005)
2013(11469)
2012(10167)
2011(9265)
2010(9554)
2009(8613)
2008(8444)
2007(7556)
2006(6609)
2005(5965)
作者
(29162)
(24095)
(24018)
(23113)
(15487)
(11618)
(10787)
(9232)
(9196)
(8959)
(8412)
(8138)
(7928)
(7735)
(7509)
(7436)
(7124)
(7098)
(7086)
(6930)
(6038)
(5944)
(5889)
(5589)
(5527)
(5408)
(5405)
(5318)
(4942)
(4787)
学科
(40728)
经济(40695)
管理(28954)
(26174)
方法(21006)
(20907)
企业(20907)
数学(18977)
数学方法(18411)
(12053)
中国(9645)
业经(8983)
理论(8552)
(8382)
(8366)
农业(7739)
地方(7655)
(6897)
贸易(6891)
(6842)
(6689)
环境(6578)
教学(6462)
技术(6184)
(6071)
(5593)
(5415)
银行(5404)
(5223)
财务(5170)
机构
学院(143051)
大学(138423)
管理(53889)
(52623)
经济(51276)
理学(46039)
理学院(45535)
管理学(44211)
管理学院(43990)
研究(43418)
中国(34279)
(29189)
科学(28416)
(24184)
(23538)
(22909)
业大(22127)
(22070)
中心(20935)
研究所(19811)
财经(18914)
(18721)
师范(18529)
农业(18482)
(18439)
北京(18232)
技术(17937)
(17049)
(16077)
经济学(15661)
基金
项目(93299)
科学(71993)
研究(67828)
基金(65002)
(56776)
国家(56325)
科学基金(48335)
社会(40466)
(38923)
社会科(38313)
社会科学(38296)
基金项目(33215)
教育(33025)
自然(32259)
自然科(31435)
自然科学(31430)
(31201)
自然科学基金(30832)
编号(29483)
资助(28683)
成果(23089)
重点(21216)
课题(20731)
(19654)
(19371)
(19209)
创新(17933)
科研(17673)
大学(17509)
项目编号(17256)
期刊
(59410)
经济(59410)
研究(38671)
中国(29803)
学报(21700)
(21520)
管理(20657)
教育(19860)
(19677)
科学(19459)
大学(17127)
技术(16720)
学学(16048)
农业(14996)
(11103)
金融(11103)
业经(11090)
统计(9435)
经济研究(9276)
财经(8721)
(8542)
(8236)
图书(8045)
技术经济(7779)
决策(7769)
(7556)
(7480)
资源(7370)
问题(7211)
职业(6989)
共检索到212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立银  倪朝辉  李云峰  吴恢碧  彭桂元  
涨渡湖湿地渔业进行人力的利用起始于1952年,渔业生产主要是以人工投放、天然生长为主,鱼类资源自然增殖为辅的粗放型管理模式。1992~2004年每年平均投放大规格鲢、鳙鱼种量为279 014.8 kg,平均捕捞量为755 439 kg,平均捕捞收入为3 329 143.52元,产量变幅范围为36 691~506 135 kg,其中有9个年份变幅在100 000kg以上。涨渡湖湿地渔业利用存在产权与经营权分离、沉水植物急剧消退、菱角资源未加合理利用、灌江纳苗与分洪调蓄不能协调等方面问题。从常规鱼类放养型渔业、名优鱼类精养型渔业以及综合型渔业方面对涨渡湖湿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王媛  
旅游地的发展都要依托社区,处理好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旅游发展新的突破。本文对江苏海滨湿地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意识、旅游规划的参与、参与旅游经营及收益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当地社区参与观念淡薄,社区在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旅游收益、相关宣传和培训等方面的参与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参与方式单一,程度浅,参与内容狭窄。因此本文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据墨菲的社区旅游战略模式,结合研究地的实际,从进入性模式、商业经营模式、社会文化展现模式、管理模式、环境保护模式和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决策模式6个方面建立了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促进了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艳霞  鞠美庭  
本文分析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和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湿地保护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完善政策法规、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公众参与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湿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策略。本文认为,合理的湿地产业发展策略有助于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将湿地产业发展纳入湿地保护工作中可进一步提高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水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恢财  胡斌华  万青  李建新  
"点鸟奖湖"活动和"水位合作调控"是在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的一次社区参与式的大胆实践。实践结果表明:2013年12月15日和2014年1月12日两次"点鸟奖湖"候鸟数量分别为228904只和115199只,是往年同期候鸟数量的3倍多和4倍多,保护区向湖泊承包者共发放奖金459302元。此次实践改善了保护区渔民与候鸟之间的关系,改变了掠夺式的捕捞方式,缓解了候鸟保护与渔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湖泊的候鸟越冬承载力,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社区参与和共管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励当地居民的主动参与保护,增强保护管理的有效性,可为实现社区经济与保护管理的和谐、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新荣  吴忠才  
湿地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众人关注的问题。那么,既要保护好湿地,又要合理开发湿地生态资源,就必须科学设计合理的湿地保护生态农业模式,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洞庭湖区为例,按照种植型、养殖型和综合型研究基于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承财  范文静  朱蕾  
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保护区拥有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可有效保护其资源环境与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分析了野鸭湖湿地旅游资源环境的特点,其次从现状、问题、SWOT三个方面对旅游开发进行分析,然后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湿地资源环境保护、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四大模块来构建野鸭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最后从政策机制、发展资金与效益三个方面提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保障机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小德  任海芳  张万荣  滕水明  
调查表明,青山湖湿地生态系统包括了河流、水库、沼泽和以池杉林为主的水上森林,具有功能综合性、物种多样性、景观特异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征。当前青山湖湿地景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合理的资源保护和旅游规划。规划和建设青山湖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如招引水鸟区、水上森林区和湿地植物专类园等,可以较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景观多样性和特殊性,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图1参6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润高  李红梅  
湿地是城市地区最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 ,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对舒适性环境的需求 ,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云东海湿地为例 ,提出城市湿地保护区恢复与重建必须从目标定位开始 ,科学分区 ,调整土地利用方式 ,形成保护区内生态平衡体系。并相应地提出了城市湿地保护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慧  崔广柏  
湖泊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临界(简称“湿地临界”)的经济学准则是指湿地开发利用的边际净收益应不低于边际净损耗,也就是当生态损失发生特大变化,超出净收益,或者直接经济效益下降,小于净损耗时的湿地利用规模。其核心是生态服务功能之间的相容性分析及其效益的经济评估,即与开发利用功能相容的服务效益作为净收益的组成部分,与开发利用功能不相容或有条件相容的服务作为净损耗的组成部分。宝应湖围网养蟹的净收益包括围网养蟹、调节小气候和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益,净损耗包括供水、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保育、科研教育、休闲娱乐的效益。经计算得到,宝应湖围网养殖的年净收益为37 304元/hm2,净损耗为16 222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恢财  胡斌华  李琴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堑秋湖"是当地老百姓根据鄱阳湖夏涨秋落的规律,在湖底低洼处堑壕沟、围矮堤,以便在秋季退水时截留更多的鱼和水,最后将鱼类资源一网打尽的渔业方式;也是长江流域中下游湖区以及鄱阳湖流域老百姓利用季节性浅水蝶形湖泊中渔业资源最主要的捕鱼和管理方式。采用PRA方法对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堑秋湖"历史及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样线样点结合方法对越冬候鸟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蝶形湖泊26个,均已承包给个人管理并存在养鱼虾蟹等行为,为典型的"堑秋湖"渔业模式;不同月份越冬候鸟数量变化呈"M"型,不同样线候鸟数量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晓文  赵振坤  罗菊春  
结合世界自然基金会与湖北省政府在涨渡湖开展的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示范项目,本研究在对涨渡湖区湿地恢复生境改造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以该区域越冬水禽生境为标准,分析了涨渡湖区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所导致的水禽生境适宜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生境改造、湿地恢复措施后,原来遭到人类活动干扰破坏,基本退化消失的核心生境、适宜生境等高等级生境适宜性等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通过废弃、重新调整生境敏感区域的道路和部分居民点等生境管理措施,能有效地减轻生境破碎化的影响,改善生境质量;对于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虽然湿地恢复的规模和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通过生境改造和管理措施,模拟、重建湿地生境,减轻人为干扰导致的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振宇  刘望保  
蓝色经济是一个包括湿地资源在内的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水域经济体系。以福建省蓝色经济建设为例,概述了该省湿地资源分布概况、保护现状、开发现状,发现该省通常湿地公园为生态旅游载体,规划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根据该省湿地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澳大利亚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讨了蓝色经济视域下湿地资源开发模式,得出应坚持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主线,需将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开发模式,用法律制度保障社区公众参与湿地管理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黔湘  于秀波  李家永  
基于1987年、1993年、2000年TM卫星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涨渡湖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库,通过提取湿地信息,对该流域湿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从人文因素方面阐述了湿地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①涨渡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是以湿地为主,其他用地为辅的形式;②1987~2000年涨渡湖流域地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均减少,其中水田减少面积最大;③在1987~2000年14年期间,影响涨渡湖流域湿地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调整、围湖(滩地、沼泽)造塘、城市化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亮  杜耘  刘蜀治  
湖滨带湿地是面源污染汇入湖泊的过渡区域,也是湖泊天然的保护屏障。磷素是面源污染的主要组成,同时也是水体中最难被去除的污染物之一,其过量输入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湖滨带湿地的截磷作用能大大削减进入湖泊的外源磷负荷,研究湖滨带湿地的截磷机制对于水污染防治和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具有显著意义。简述了湖滨带湿地截磷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机理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发展宏观大尺度分析、微观协同作用与模型研究,强化湖滨带湿地的截磷效率,提升湖滨带湿地的整体生态功能,是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亚男  冯长春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城市湿地对创造城市优良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以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银川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湿地开发保护要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出发点,合理进行多方面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指导思想和原则,介绍了针对银川城市湿地特点所设计的挖掘“生态”和“游憩”两大主题的保护利用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