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2)
- 2023(12463)
- 2022(10959)
- 2021(10346)
- 2020(8693)
- 2019(20180)
- 2018(20071)
- 2017(38447)
- 2016(21392)
- 2015(23883)
- 2014(23784)
- 2013(23582)
- 2012(21755)
- 2011(19564)
- 2010(19460)
- 2009(17660)
- 2008(17099)
- 2007(14999)
- 2006(13231)
- 2005(11553)
- 学科
- 济(83190)
- 经济(83102)
- 管理(60262)
- 业(55988)
- 企(46215)
- 企业(46215)
- 方法(39012)
- 数学(33554)
- 数学方法(33176)
- 农(23207)
- 学(21704)
- 中国(21343)
- 财(19930)
- 业经(18780)
- 地方(18130)
- 环境(16433)
- 农业(15359)
- 制(14735)
- 和(14469)
- 理论(14433)
- 贸(14113)
- 贸易(14104)
- 易(13678)
- 划(12836)
- 技术(12748)
- 务(12441)
- 财务(12377)
- 财务管理(12354)
- 银(11944)
- 银行(11876)
- 机构
- 大学(300409)
- 学院(298917)
- 管理(117768)
- 济(114637)
- 经济(112071)
- 研究(104730)
- 理学(102417)
- 理学院(101202)
- 管理学(99254)
- 管理学院(98768)
- 中国(76028)
- 科学(69422)
- 京(65661)
- 农(55795)
- 所(54073)
- 业大(50409)
- 财(50269)
- 研究所(49954)
- 中心(46512)
- 农业(44212)
- 江(43396)
- 北京(41443)
- 财经(40586)
- 范(39755)
- 师范(39264)
- 院(38749)
- 经(36941)
- 州(35077)
- 经济学(33633)
- 技术(33112)
- 基金
- 项目(212822)
- 科学(165435)
- 基金(152709)
- 研究(151190)
- 家(135832)
- 国家(134741)
- 科学基金(113949)
- 社会(92573)
- 社会科(87562)
- 社会科学(87534)
- 省(84389)
- 基金项目(81549)
- 自然(76744)
- 自然科(74831)
- 自然科学(74807)
- 自然科学基金(73484)
- 划(71229)
- 教育(68722)
- 资助(63691)
- 编号(60975)
- 成果(48664)
- 重点(48458)
- 部(45837)
- 发(45650)
- 创(43814)
- 课题(42773)
- 科研(41060)
- 创新(40895)
- 计划(40317)
- 大学(38421)
- 期刊
- 济(123486)
- 经济(123486)
- 研究(85310)
- 中国(55980)
- 学报(54754)
- 农(49642)
- 科学(48560)
- 管理(42593)
- 大学(40269)
- 学学(38029)
- 财(36530)
- 农业(35123)
- 教育(33399)
- 技术(25628)
- 融(22091)
- 金融(22091)
- 业经(20345)
- 经济研究(19350)
- 财经(18955)
- 业(18787)
- 经(16145)
- 图书(16134)
- 问题(16020)
- 科技(15918)
- 资源(14980)
- 版(14814)
- 业大(14798)
- 理论(14670)
- 技术经济(14420)
- 林业(13784)
共检索到430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青山 傅彩红 樊启学 王卫民 卢焱清 何宴开 姚福林
1991年对湖北省新洲县涨渡湖的水环境和水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该湖平均水深1.31m,透明度平均31.3cm,总氮、总磷含量分别为1.004,0.118mg·L-1。浮游植物对光能利用率为0.18%。牧食链中Λ1、Λ2、Λ3、Λ4的年生产能最分别为8409.44,398.47,40.8,12.13kJ·m-2。Λ2/Λ1、Λ3/Λ2、Λ4/Λ3的能量利用率分别为4.74%、10.24%、29.73%。全部鱼类对浮游植物生产能量的利用率为1.67%。根据浮游生物的生产力估算鲢、鳙鱼产力为233kg·hm-2,同年它们的渔获量为243.19kg·hm-2)。渔获量已达估算鱼产力的104.37%,因...
关键词:
涨渡湖,生态系,生产力,生态效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晓洁 唐敏 李云 叶勤 薛洋 靳涛 祖学勤
为探究长寿湖鲢、鳙在水体生态系统氮(N)磷(P)循环中的作用,研究测定了季节性水体总氮(TN)、总磷(TP)的变化,进行了原位鲢、鳙排泄率的测定。通过N、P排泄对比分析了鲢、鳙对水体N、P的贡献率。通过长寿湖鲢、鳙鱼体N、P含量测定,估算水体中N、P去除量。结果显示:鲢、鳙N、P排泄率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季节性温度变化对其排泄率有一定影响;2016—2017在长寿湖平均水温为19.88℃条件下,鲢的N、P排泄率分别为0.973 1μg L-1d-1和0.242 2μg L-1d-1;鳙的N、P排泄率分别为0.642 5μg L-1d-1和0.174 9μg L-1d-1,鲢、鳙N、P排泄量分别占长寿湖藻类初级生产所需N含量的1.19%和0.79%,P含量的9.57%和6.91%;2016—2017长寿湖通过捕捞鲢、鳙产品带走的N、P含量分别为60.61 t和23.31 t。结果表明,长寿湖开展生态养殖对水体N、P贡献较小,不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葛刚 刘成林 陈伏生 李述
通过对鄱阳湖水文过程和湖盆地形特点的分析,利用3S技术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各种类型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生境、主要植物群落结构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湿地植物是以根茎为主要繁殖器官的克隆繁殖植物,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点。在宏观尺度上受地形高程、湖水位和洲滩出露时间制约,不同植物群落沿水分梯度分布;在景观尺度上受到土壤含水量、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结构影响,形成水平镶嵌结构;微观尺度上还与微地形和土壤养分密切相关,部分区域表现为复合体结构。湿地植被对水分梯度的敏感性,导致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易变性和脆弱性。近年来,鄱阳湖水位过低且持续时间长,使生态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游文荪 丁惠君 许新发
通过收集整理鄱阳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水环境资料,运用PSR模型、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确定鄱阳湖现状年的水生态安全度并预测鄱阳湖水生态安全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农业化肥施用量、万元GDP用水量、鄱阳湖水质、钉螺面积等指标对鄱阳湖水生态安全有较大影响;鄱阳湖现状(2005年)水生态安全度为0.513 3,属于"基本安全";2010年鄱阳湖水生态安全度为0.565 1,较2005年有所提升,但仍属于"基本安全"的范畴;近期内,鄱阳湖水生态安全度将在"基本安全"的范畴内波动。随着湖区周边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若维持现有的保护力度,则鄱阳湖水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不容乐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惠良 刘红峰
【目的】洞庭湖生态系统价值是洞庭湖区、湖南省及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的重要保障,研究目的在于加强洞庭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科学开发和利用其服务功能,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净初级生产力标准来测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1978—2020年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对洞庭湖区(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评估出净初级生产力的边际价格。【结果】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正向驱动作用,得出净初级生产力每提高1%促进真实GDP增长0.026 9%;在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增长以每年2.2%的速度熨平系统运行中短期的非均衡状态并向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状态迭进,通过协整模型的计量得出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净初级生产力平均边际价格为347.5元/10~6 kgC(以1978年价格为基准),结果显示边际价格主要受到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弹性影响。【结论】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平稳运行具有明显保障和调整作用。本研究中得到的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洞庭湖区及湖南省经济增长的测量数值是一个最低值,同样,得到的净初级生产力的边际价格也是一个最低值,在真实的国民经济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实际值将大于本研究得出的计量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涵宗 邸道生 张春能
青钩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是福建中亚热带区域性代表种。在我国除三明市莘口格氏栲天然林保护区有成片的青钩栲优势种群以外,其区域性分布仅呈零星少量。为了繁衍珍贵树种资源,推广多树种造林,莘口教学林场自60年代以来,人工成片驯化栽培珍贵树种达45个,计400ha之多。其中青钩栲人工林23年生蓄积量高达163m~3/ha,最大单株材积为0.922m~3(胸径42cm,树高18m)。是一个很成功的造林树种。研究青钩栲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对制定合理的营林技术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青钩栲 生产力 生物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涛 王铁柱 高杰
利用分层切割法,对侧柏林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上坡位33年生侧柏纯林乔木层生物产量为54.991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1.666t/hm~2·a,地被物生物量为14.37t/hm~2;中坡位44年生侧柏纯林乔木层生物量为6 1.690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1.402t/hm~2·a,地被物生物量为13.58t/hm~2;下坡位44年生侧柏纯林乔木层生物量为66.906t/hm~2,年平均净生产量为1.521t/hm~2·a.地被物生物量为13.6t/hm~2,林分叶面积指数为4.2.
关键词:
侧柏林 森林生物量 林分生产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尔发 陈卓梅 郑郁善 洪伟 黄宝龙 杨主泉
对南靖林场5a山地麻竹林生物量、生产力及能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麻竹林现存生物量、能量贮量和移出林外利用的生产力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3a以后竹林地下部分生物量、能量贮量大于地上部分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和能量随竹龄增大而减小,1、2a竹林林下植被能量贮量高于麻竹林层;麻竹林各组分的热值为17 2059~20 2806kJ·g-1,灌木的最高,地表残留物的最低。
关键词:
麻竹林 山地 生物量 生产力 能量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艳会 杨桂山 万荣荣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当前宏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湖泊是地表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当今湖泊生态系统的功能在逐渐退化,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尤为重要。而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本文调研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时间尺度、所用评价方法、湖泊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与江河的连通性、富营养化程度等不同角度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所用的指标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湖泊生态系统评价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PB)、生态能质(Ex)等的内涵及其影响机制。最后从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普适性、评价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士洞 罗天祥
本文对国内外生物生产力区域尺度研究的理论、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地评述。生产力机理模型是当前生产力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而区域尺度转换是全球变化模型研究的关键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植被叶面积指数是进行空间尺度拓展的连接点,而且叶面积指数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是进一步拓展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结果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关键词:
区域尺度转换,生物生产力,机理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寒 郑静 佟玲
为提升湖北漳河灌区水稻产量和灌溉水生产力(IWP),基于土壤、气象和大田试验数据,利用调参验证后的ORYZA v3水稻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水稻的产量和灌溉水生产力,并利用ArcGIS 10.2工具,将点尺度的模拟结果扩大到区域尺度,同时结合漳河灌区的土壤类型,综合分析得出适宜于漳河灌区水稻的管理措施组合。结果表明:1)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评价指标均体现出良好的相关性,表明该模型对于漳河灌区水稻的生长模拟体现出较高的精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2)利用本地化后的ORYZA v3模型模拟分析,选定情景10(灌溉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施氮量为198 kg/hm~2,种植密度为4株/穴)为丰水年推荐管理措施组合,可以使产量提升5.28%、IWP提升104.38%;情景7(灌溉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70%,施氮量为198 kg/hm~2,种植密度为5株/穴)为平水年推荐管理措施组合,可以使产量提升4.23%、IWP提升74.34%;情景9(灌溉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施氮量为162 kg/hm~2,种植密度为4株/穴)为枯水年推荐管理措施组合,可以使产量提升1.60%、IWP提升146.79%。3)模型运行过程考虑不同土壤质地的影响,建议土壤质地为黏土的农田以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70%作为灌溉下限。本研究创建的多因素协同配置方案,可为提升现代灌区用水效率和实现当地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葛体达
3月15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吴金水研究员主持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稻田生态系统持续生产力与生态功能协调机制研究",在长沙通过了由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进行的课题验收。该项目针对农业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农学与生态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围绕稻田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生态功能协调的重要理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帆 楼根林 张忠俊 高劲 王运浩 冯耳元 苏德林 叶泽万 王其嵩
在我国南方稻区普遍使用三环唑防治水稻稻瘟病,采用推荐剂量对养鱼稻田喷雾后,其在中稻、鱼和水体中呈指数型消解模式,半衰期(T1/2)分别为8.62、2.97和3.70天。在水稻生长期施用2次,后一次施药距收期为30天时,稻米、鱼肉中残留均低于糙米的最大残留值(MRL值),施用是安全的
关键词:
三环唑,稻瘟病,半衰期,消解动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恢武
水生态修复工程已逐渐成为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而其有效实施有赖于河湖水网系统的形成。以水生态修复原理为基础,提出水网规划的目标在于水网与城市用地的共生共荣,其节点还应该拥有各自的特色,以实现水网空间的多样化,提高水网空间的活力。规划应对水网周边用地进行功能管制,建设生态斑块间的联系廊道,打造环湖路及滨河、滨渠路等,并提出建立水环境监测机制和应急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水环境 水生态 水网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