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2)
- 2023(9377)
- 2022(8459)
- 2021(8066)
- 2020(6625)
- 2019(15410)
- 2018(15335)
- 2017(29965)
- 2016(16378)
- 2015(18373)
- 2014(18202)
- 2013(17835)
- 2012(16205)
- 2011(14483)
- 2010(14206)
- 2009(12882)
- 2008(12406)
- 2007(10420)
- 2006(9027)
- 2005(7739)
- 学科
- 济(61365)
- 经济(61294)
- 管理(48041)
- 业(44888)
- 企(38530)
- 企业(38530)
- 方法(30615)
- 数学(26331)
- 数学方法(26050)
- 农(16239)
- 财(15742)
- 中国(15002)
- 业经(14111)
- 学(13850)
- 地方(12419)
- 理论(10913)
- 制(10904)
- 和(10692)
- 农业(10614)
- 务(10561)
- 财务(10503)
- 财务管理(10482)
- 环境(10326)
- 贸(10243)
- 贸易(10239)
- 技术(9996)
- 企业财务(9969)
- 易(9926)
- 划(9231)
- 教育(9121)
- 机构
- 大学(226727)
- 学院(224250)
- 管理(94847)
- 济(84005)
- 理学(83176)
- 理学院(82308)
- 经济(82056)
- 管理学(80986)
- 管理学院(80591)
- 研究(71161)
- 中国(51306)
- 京(48056)
- 科学(45160)
- 财(38249)
- 所(34519)
- 业大(33790)
- 农(33019)
- 中心(32135)
- 研究所(31696)
- 财经(31452)
- 江(30507)
- 北京(30312)
- 范(29732)
- 师范(29504)
- 经(28680)
- 院(26284)
- 农业(25732)
- 州(25503)
- 师范大学(24054)
- 商学(24043)
- 基金
- 项目(160886)
- 科学(126315)
- 研究(119203)
- 基金(116647)
- 家(100762)
- 国家(99892)
- 科学基金(86308)
- 社会(73726)
- 社会科(69679)
- 社会科学(69658)
- 基金项目(62965)
- 省(62461)
- 自然(56721)
- 自然科(55356)
- 自然科学(55346)
- 自然科学基金(54337)
- 教育(54237)
- 划(52677)
- 编号(49490)
- 资助(47432)
- 成果(39882)
- 部(35342)
- 重点(35261)
- 创(33522)
- 课题(33253)
- 发(33170)
- 创新(31150)
- 项目编号(31085)
- 科研(30709)
- 教育部(30458)
共检索到310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秉志 杨清惠
近年来涉私募基金的非法集资犯罪危害严重且影响广泛,需要认真研究其司法治理问题。关于涉私募基金非法集资犯罪的司法治理,要正确认定单位犯罪及主体的违法性认识问题,并以违法性、公开性、社会性、利诱性来衡量和判定非法集资的犯罪行为,还要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并着眼于防治犯罪而完善相关监管体系,由监管机构与司法机关开展协作,建立诉讼援助机制。
关键词:
私募基金 非法集资犯罪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树光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因并不存在硬性的市场准入机制,导致在其非法集资行为时面临非法性构成要件要素司法认定中的体系性缺位和构罪逻辑悖论。通过剖析当前的法律规制体系和司法实践思路,明确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非法集资行为在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层面质的无差别性,对该特征的把握仅构成非法集资刑事犯罪的形式判断层面,非认定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构成犯罪的充要条件。进而引入对扰乱金融秩序的类型化结构特征的描述,为非法集资行为开辟出罪通道,将一部分实质为投资风险现实化的金融投资行政违法行为剥离出犯罪圈,形塑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非法集资犯罪的实质判断标准,以期进一步明晰非法集资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界分点,使得在金融自由和金融犯罪之间达致刑事法治所要求的良性平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军兵
立法的原则性和不完善会难以厘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之界限,无法解决司法过程中的价值衡量问题。而司法规制有利于体现对民间借贷和融资的价值权衡判断及刑法谦抑性价值,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树立司法权威,保障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程序规制主要通过严把立案、起诉关,实现程序公开和心证公开,并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权,使其充分参与到诉讼中来实现。
关键词:
非法集资 程序 民间借贷和融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昕炜
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手中有了闲散资金,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投资理念引导,许多群众在能"钱生钱"、"利滚利"的诱导下,掉进犯罪分子设置的陷阱,集资诈骗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近年更是大案、要案频发,犯罪金额巨大,社会影响面广,不仅严重危害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危害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严重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甚至危害国家经济安全。要解决当前非法集资犯罪问题,通过认真透视非法集资犯罪的现状,剖析其犯罪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非法集资 新动向 原因 防范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利宾
民间融资犯罪本质上属于经济犯罪,其发生和演化受制于经济发展状况和行政规制能力。受刑法谦抑性、经济犯罪特点、刑罚自身功能局限等因素影响,刑法对民间融资犯罪的治理应当极为谨慎。在治理理念上,要将民间融资所涉犯罪界定为二次违法;要将被害人过错作为酌定量刑情节减缓罪犯的恶害评价;要强调刑罚的轻缓化,重视刑事责任的多样化。在刑法改革上,应当通过修正个罪构成、充实资格刑内容、扩大刑事责任形式等方法进一步规范犯罪治理制度。
关键词:
民间融资犯罪 刑法治理 理念 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颖欣 李晓文
私募与非法集资的界定私募基金的投资人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个人。私募基金对投资人主体资格、资产情况、风险承受力等方面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对于投资的对象,私募的要求也较为严苛;而非法集资的对象是不特定的,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并且对投资者的资格没有任何要求与限制。在2014年中国证监会通过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中,"投资者"的资格有详细的规范。投资人不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毕雪
非法集资行为的主要特征非法集资在中国刑法上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罪名,而只是对于类似的一系列犯罪行为的统称。在刑法上,非法集资的相关罪名主要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刑法第176条)、"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刑法第179条)、"集资诈骗罪"(刑法第192条)、"非法经营罪"(刑法第225条)、"虚假广告罪"(刑法第222条)。上述几个罪名之所以统归在非法集资的罪名之下,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一些共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晓丹
随着营销方式的创新,发行优惠型单用途商业预付卡逐渐演变成一种公开吸纳社会公众资金的融资手段。为吸引消费者持有预付卡,经营者通常会承诺一定的优惠条件;由于办卡时需预存现金,商家易借机通过大量发行预付卡非法募集资金,从事非法集资。该类预付卡往往针对不特定对象进行公开、大量发行,在我国目前行政监管缺位的情况下,运用刑法打击该类预付卡形式的非法集资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殷洁
由于立法的滞后,私募基金在我国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其法律地位尚不明确。为了规范私募基金,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障执法和司法的公正,切实维护投资者的正当权益,应当明确私募基金合法与非法的界限。
关键词:
私募基金 公开发行 非法集资 集资诈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浩
以A报社李某等人涉嫌职务犯罪案件为例,对涉案资料进行检验、分析和论证,并形成鉴定意见。实践表明,司法会计鉴定是职务犯罪的"克星",其鉴定依据应是涉案检材,鉴定意见需借鉴初查的成果,并把资金流转环节作为突破口,这样能从混乱的会计资料中固定证据,为案件深入侦查指明方向。
关键词:
职务犯罪 司法会计 鉴定思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大明
依法治税的关键在于征税主体行为的规范。当前,地方政府犯罪是依法治税的最大威胁,不遏制政府犯罪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依法治税。不能把政府犯罪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政府个别领导人的品质恶劣或思想作风腐败,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制度的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政府及税务机关的治税权力的边界不明确;税收计划与税收工作考核制度有偏;财政体制不完善;干部制度存在缺陷;对政府犯罪的监督打击不力;税收法制环境不良等。防范和制止政府犯罪必须从治理产生政府犯罪的环境和条件入手,贯彻税收法律主义,构建有效的防范与惩治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永红 慈向阳
当前我国的网络违法犯罪处于高发期,防范和打击涉网金融犯罪将是我国金融界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本文首先简述了我国涉网金融违法犯罪情况,分析了我国网络金融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打击涉网金融违法犯罪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金融犯罪 防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艾莲
我国经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使得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在此经济形势下,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态势十分严峻。虽然司法机关已经开始重视并加强了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但与此相关的案件的数量仍长年居高不下,因而为保护普通民众的利益我们必须重视起来,维护全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对于涉众型经济犯罪加以全方位的预防和打击。文章一共谈及几个方面,首先,厘清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其次,阐述了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主要特征以及处置困境;最后,阐明了对于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治理对策,主要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法治环境和完善被害人保护制度四个方面,从而有效地维护受害人合法权益,并进一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涉众型经济犯罪 治理措施 处置困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向恩明 陈善怀
试论非法批地罪犯罪主体的认定向恩明陈善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设置了非法批地罪。新《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