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2)
- 2023(10029)
- 2022(8985)
- 2021(8629)
- 2020(7233)
- 2019(16859)
- 2018(16754)
- 2017(31741)
- 2016(17946)
- 2015(20667)
- 2014(20775)
- 2013(20120)
- 2012(18320)
- 2011(16444)
- 2010(16284)
- 2009(14138)
- 2008(13459)
- 2007(11454)
- 2006(9741)
- 2005(8282)
- 学科
- 济(62447)
- 经济(62378)
- 管理(47907)
- 业(45173)
- 企(38265)
- 企业(38265)
- 方法(31175)
- 数学(26852)
- 数学方法(26521)
- 中国(19124)
- 农(16811)
- 学(15502)
- 财(14964)
- 理论(14371)
- 业经(14082)
- 地方(12870)
- 技术(12285)
- 教育(11759)
- 农业(11213)
- 制(11074)
- 和(10894)
- 贸(10461)
- 贸易(10457)
- 易(10136)
- 环境(9976)
- 务(9916)
- 财务(9852)
- 财务管理(9837)
- 企业财务(9325)
- 教学(9322)
- 机构
- 学院(242859)
- 大学(240910)
- 管理(97825)
- 济(86820)
- 理学(85480)
- 理学院(84525)
- 经济(84497)
- 管理学(82989)
- 管理学院(82559)
- 研究(78569)
- 中国(53876)
- 京(52029)
- 科学(51036)
- 所(39473)
- 业大(38447)
- 农(38035)
- 财(37916)
- 研究所(36389)
- 中心(35087)
- 范(35087)
- 江(35030)
- 师范(34789)
- 北京(33248)
- 技术(31632)
- 财经(31150)
- 院(29406)
- 农业(29276)
- 州(28520)
- 经(28399)
- 师范大学(27861)
- 基金
- 项目(173716)
- 科学(135920)
- 研究(130454)
- 基金(122144)
- 家(106316)
- 国家(105366)
- 科学基金(90056)
- 社会(77000)
- 社会科(72700)
- 社会科学(72681)
- 省(70263)
- 基金项目(66147)
- 教育(63832)
- 自然(59920)
- 划(59636)
- 自然科(58465)
- 自然科学(58451)
- 自然科学基金(57370)
- 编号(55939)
- 资助(50205)
- 成果(44221)
- 课题(39893)
- 重点(39308)
- 部(38167)
- 发(36978)
- 创(36293)
- 项目编号(33805)
- 创新(33610)
- 科研(33204)
- 教育部(32899)
- 期刊
- 济(92418)
- 经济(92418)
- 研究(67592)
- 中国(48314)
- 教育(42298)
- 学报(38947)
- 科学(35761)
- 管理(33782)
- 农(33120)
- 大学(29521)
- 技术(27867)
- 学学(27503)
- 财(26945)
- 农业(23397)
- 职业(16273)
- 业经(16165)
- 融(15259)
- 金融(15259)
- 图书(14300)
- 财经(14012)
- 经济研究(13387)
- 科技(13141)
- 林业(12727)
- 理论(12071)
- 问题(11919)
- 经(11755)
- 业(11720)
- 技术教育(11601)
- 职业技术(11601)
- 职业技术教育(11601)
共检索到341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益民 王莹 乔乔
基于南京林业大学25位毕业生的BEI访谈结果显示,影响成功和失败的因素包括重要技能和个性特征,其中共同的重要技能为: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对比优秀绩效者与普通绩效者发现,在影响成功的重要技能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在影响失败的重要技能上,两者有明显差异;在影响成功和失败的个性特征上,优秀绩效者与普通绩效者均有显著差异。因此,建议:设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沟通技能;重视开发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谈判技巧;关注大学生个性成长。来自438份有效样本统计结果,大学课程中,对工作的关联性和对职业能力的贡献大小,依次为计算机专业类、外语、管理类、经济类;职业能力主要是工作后的学习内容,即岗位知识与技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美强
能力是衡量学习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培养与职业相匹配的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与职业相匹配的能力结构模型揭示了"知识""技能""能力"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通用能力、跨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就业能力构成了与职业相匹配的高职学生四大能力子系统。构建与职业匹配的高职学生能力系统及结构,对改进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更新学生学习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能力 就业能力 能力结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移风 程燕婉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具有雇佣单位特色的烙印。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在长期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具有雇佣单位特色的烙印。著名的管理学家莫尼卡·希金斯把职业烙印定义为一个人在某家公司工作时获得和形成的一套特定的能力、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毕业生就业、提升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不仅是制约大学生人生规划的重要因素,也关系着高校自身的发展。但相比一线大城市,地方高校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2013年,河南省的高校毕业生达51.4万人,总数再创新高,但同时也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尽管河南省多措并举,想尽办法破解这一难题,采取通过各种平台组织多种形式的招聘会、后期加强帮扶、实施专门项目等措施,该年度河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仍只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怡 于波 张洪峰
在众多的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中,专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与成功就业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210家企业和410名已成功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竹 李芙蓉
文章通过对空军航空维修技术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对个人特质—专业匹配度与职业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生个人特质—专业匹配度与职业能力显著相关,个性态度与职业能力培养显著相关,个人价值观在个人特质—专业匹配度对职业能力培养中起调节作用。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个人特质与专业的匹配程度,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态度,加强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学生自身也应加强个人特质—专业匹配意识。
关键词:
个人特质 专业匹配度 职业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泽敏
个性类型与职业匹配主要是研究不同的个性类型与职业环境类型之间的关系,该理论最早由霍兰德提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个性—职业匹配模型提出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但是对该模型本身的一些内在机制却鲜有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阐述了个性类型和职业环境类型的划分及衡量,并探讨了个性与职业匹配程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个性类型 职业匹配 工作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健 马士斌
来自全国五个省市区的524份样本显示:(1)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员工的个人兴趣与职业匹配程度很低,反映出我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2)不同所有制、不同学历员工对兴趣与职业匹配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员工对此感知差异亦有一定显著性,不同性别员工感知无差异。
关键词:
职业生涯 职业匹配 兴趣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德兰 邵月花 沈建锋
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可持续发展情况为例,调研分析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职业发展状况,检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性;深入探索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会计专业内涵与特色,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会计专业毕业生 职业状况,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俊霞 刘轶楠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各行业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性专业人才,我国高职院校正担负着这一重任。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使他们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很难招聘到满意的人才。本文重点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职业能力 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忠明 黄慧 王燕子
职业生涯适应能力被众多研究者视为重要的、必备的软技能,是个体获取适合的工作、提升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15个月的纵向跟踪对比研究,探讨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适应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控制组,培训组成员将在培训3个月后提升职业生涯适应能力;相对于控制组,培训组成员将在就业1年后呈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状态。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相关的措施,例如,培育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决策能力,提升探索自我和未来场景的能力,以及培育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从整体上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适应能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建奇 张抗私
职业不匹配是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未得到既有文献的深入考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O*NET工作内容分析数据构造多维技能错配变量表征职业不匹配程度,研究职业不匹配对劳动者之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职业不匹配通过抑制劳动者接受在职培训、获取绩效工资、获得职位晋升与签订劳动合同的机会,导致其遭遇收入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后果在女性、大学生和年长者群体中更为严重,并且难以通过职业转换来缓解。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平均职业匹配程度每降低1个标准差,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扩大19%~29%。政府主导的公共就业服务可以提高职业匹配程度,缓解职业不匹配带来的不平等后果。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匹配程度的提升是中国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与“共同富裕”两大政策目标的重要依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培文
本文通过对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中144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职业流动和职业成功的有关数据收集和处理,发现在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里,就业选择、职业流动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成功产生明显的影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就其根源来说,主要在于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和组织管理缺乏规范化所带来的职业流动风险过大,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带来不同就业选择的职业管理差异。它表明,高校毕业生职业成功不仅与自身有关,也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制度密切相关,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缺陷和管理缺乏规范化。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选择 职业流动 职业成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扬
本研究运用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工资效应等。研究发现近三成大学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专业与工作匹配受专业本身的影响,即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匹配可能性有显著差异;专业与工作匹配还受到性别、学校特征以及实习经历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专业与工作不匹配会给毕业生带来工资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匹配问题为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专业 工作 匹配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