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6)
- 2023(2015)
- 2022(1709)
- 2021(1593)
- 2020(1540)
- 2019(3376)
- 2018(3181)
- 2017(6466)
- 2016(3396)
- 2015(3685)
- 2014(3660)
- 2013(3680)
- 2012(3488)
- 2011(3055)
- 2010(3114)
- 2009(3145)
- 2008(3068)
- 2007(2742)
- 2006(2496)
- 2005(2328)
- 学科
- 济(15709)
- 经济(15697)
- 管理(12566)
- 业(12254)
- 企(11237)
- 企业(11237)
- 方法(7394)
- 数学(6466)
- 数学方法(6442)
- 财(6182)
- 务(4841)
- 财务(4840)
- 财务管理(4832)
- 企业财务(4648)
- 法(4530)
- 贸(3568)
- 贸易(3567)
- 易(3510)
- 融(3435)
- 金融(3435)
- 关系(3427)
- 制(3014)
- 业经(2903)
- 中国(2785)
- 农(2509)
- 对外(2314)
- 外经(2297)
- 银(2291)
- 银行(2289)
- 经济关系(2271)
- 机构
- 大学(50096)
- 学院(48535)
- 济(22179)
- 经济(21817)
- 管理(19190)
- 理学(16540)
- 理学院(16413)
- 管理学(16201)
- 管理学院(16118)
- 研究(15042)
- 中国(12766)
- 财(11473)
- 京(9825)
- 财经(9212)
- 经(8419)
- 所(7518)
- 科学(7067)
- 财经大学(6920)
- 中心(6741)
- 江(6570)
- 北京(6502)
- 商学(6480)
- 经济学(6449)
- 商学院(6438)
- 研究所(6387)
- 经济学院(5809)
- 贸(5618)
- 院(5539)
- 州(5360)
- 范(5195)
- 基金
- 项目(29308)
- 科学(23402)
- 基金(22776)
- 研究(21594)
- 家(19271)
- 国家(19097)
- 科学基金(16706)
- 社会(14439)
- 社会科(13793)
- 社会科学(13786)
- 基金项目(11902)
- 自然(10919)
- 自然科(10712)
- 自然科学(10711)
- 自然科学基金(10530)
- 教育(9956)
- 省(9725)
- 资助(9699)
- 划(8558)
- 编号(8486)
- 部(7242)
- 成果(6970)
- 教育部(6615)
- 人文(6478)
- 重点(6071)
- 制(5983)
- 大学(5980)
- 国家社会(5977)
- 项目编号(5827)
- 创(5804)
共检索到76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龚柏华
中国政府或中国海外投资者已卷入国际投资争端仲裁,涉华仲裁案涉及的法律点包括工程受阻、项目中止、收购否定、取消许可、税收冻结、强制拆迁等。中国海外投资国有企业的投资仲裁主体资格问题值得澄清,外国投资者针对中国地方政府行政措施的诉讼已是一种趋势。总体而言,中国需要处理好国际投资中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管控目标之间的平衡,妥善处理投资者—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
关键词:
投资者 东道国 投资仲裁 涉华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源
随着我国成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美、中欧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深入,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仲裁机制对我国的深刻影响日渐凸显。这就要求我国及时应对,对国内的相关法律机制作出适时调整,通过司法机制的衔接,国家豁免立法和对我国仲裁法的修改等举措,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我国投资者利益,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的仲裁机制与国际接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源
随着我国成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美、中欧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深入,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仲裁机制对我国的深刻影响日渐凸显。这就要求我国及时应对,对国内的相关法律机制作出适时调整,通过司法机制的衔接,国家豁免立法和对我国仲裁法的修改等举措,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我国投资者利益,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的仲裁机制与国际接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南申
近年来国际投资仲裁中出现的东道国反请求案件,实际上反映了ISDS机制中存在偏向投资者与争议双方利益失衡问题。东道国在投资仲裁中的反请求权,不仅体现了程序公平与利益平衡原则,也起到制约投资者滥诉行为的作用。实践中,仲裁庭对反请求管辖权及可受理性的判断认定过于严苛,使东道国反请求难以得到支持。对反请求的管辖权与可受理性问题,仲裁庭也面临反请求规则的适用标准如何确定以及ICSID公约与投资条约的适用关系如何处理的难题。同时,合同反请求与条约本请求的关系与影响,也是有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反请求规则适用问题是从公约标准、条约规定、东道国法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分析,以确定三者的适用关系。其中涉及的核心问题,一是如何确定反请求管辖中的"双方同意"与"关联性"要求,二是事实关联性与法律关联性的关系分析。在关联性要求方面,反请求可能因不符法律关联性要求而被驳回,除非东道国能证明其所依据国内法规定与投资条约内容有实质关联。投资合同义务与投资条约义务之间关系足以构成反请求的事实关联性,而法律关联性应当结合事实关联性加以判断而非独立的必备条件。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龚柏华
本文在回顾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由来和演进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TPP拟定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的条款。本文在结合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实践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应该尽早参与TPP的谈判,反映中国的利益诉求,以便协调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的立场。
关键词:
TPP 投资者-东道国 争端解决 仲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斌 段然
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ISDS)机制成为当代投资协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制度性与技术性缺陷,在处理投资争端问题中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分析与研究ISDS机制有助于中国在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并增强中国在制订国际投资新规则领域的话语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泽忠
美国对外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和ICSID"中心"秘书处提出的有关创立上诉机制的建议对传统的"一审终审制"提出挑战。建立上诉机制有益于保持裁决的一致性、纠正适用法律错误和可能的严重事实错误以及弥补目前裁决审查机制的不足,但也存在与仲裁终局性原则相矛盾、增加待解决案件的数量以及导致争端解决制度政治化的缺限。少数发达国家和ICISD率先尝试建立国际投资争端上诉机制的行为反映了发达国家力图提升东道国对外资保护的强度;鉴于此,发展中国家应当提高警惕并采取因应之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俊荣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美国和欧盟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争端解决条款有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即在强化对东道国权益保护的同时,谋求在保护投资者私人利益和维护东道国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在具体规则的设计上,它们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包括鼓励通过友好方式解决争端、限制投资者对诉权的滥用、提升透明度、强化第三方参与、增强对仲裁庭和仲裁员的约束和监督等。不过,欧盟在总体上更加注重对东道国利益的考量。在目前的中美和中欧BIT谈判中,我国可以将欧美在ISDS条款上的要价作为谈判筹码,换取欧美在其他有利于我国的条款上的让步。此外,我国还应采取切实措施提升我国政府和企业参与国际投资仲裁的能力。
关键词:
欧美 投资者 东道国 国际投资仲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慧娟
我国签订的BIT中关于东道国与投资者争端解决条款一般规定了三种解决方式:协商、东道国国内救济、国际仲裁。在新近签订的BIT中,中国对外资的管辖权逐步放弃。中国在今后签订或修订BIT时,有必要参考或借鉴中国BIT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BIT的经验或教训。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叶波 梁咏
设计投资仲裁机制的初衷是以非政治化方式解决争端,但在实践中往往成为跨国公司挑战东道国政策措施的手段,所以澳大利亚等国目前不再纳入上述条款。可以通过设立上诉机构、常设国际投资法院以及引入调解等替代争端解决方式改革投资仲裁制度。我国也可以借鉴上述做法应用于上海自贸区的争端解决实践。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孙南申
因投资仲裁具有处理"条约请求"与"合同请求"双重诉因之特点,其法律适用问题体现为一定的多重性与复杂性。本文主要讨论国际投资仲裁中适用于程序事项和实体争议的各类法律涉及的具体问题,重点论述国际法与东道国法的适用原则、适用范围、实际效果以及两者的适用关系等,并特别讨论国家合同的法律适用与投资协定适用中的解释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熠星
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因其正当性危机受到了质疑和批评。伴随TTIP的谈判,新一代欧盟模式的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正在逐渐成型,该模式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要求,利用制度设计防止滥用争端解决机制,规定较高的仲裁员资质要求和仲裁员行为准则,引入两审终审的常设投资法庭;它将对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在与欧盟进行投资协定谈判时,应深入了解和分析形成中的欧盟模式的特点,结合双方的谈判诉求,制定合理的谈判策略,积极抓住制定和决策国际投资规则的机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建红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大陆日期的日益临近,涉港法律纠纷提交我国涉外仲裁机构仲裁的案件数量也不断增加。1994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总会及其分会共受理案件829件,比1993年增加95%,其中涉港案件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本文拟结合香港法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玉意
双边投资协定(BIT)中投资条款与以例外形式出现的环境条款为渐进关系,自由贸易协定(FTA)投资章中投资条款与环境章中环境条款可能存在冲突。涉环境国际投资仲裁法律适用中规则选择的困境有:其一,投资者可否根据最惠国待遇条款,而拒不适用对投资者苛以义务的环境条款;其二,投资条约中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相似情形"的环境因素,与投资条约中一般例外条款的环境子项,如何为投资仲裁庭考量。鉴于最惠国待遇条款与例外形式的环境条款系适用范围互补的渐进关系,以及其他实质性环境条款特别法的地位,投资仲裁庭不得援引最惠国待遇条款而不予适用环境条款。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条款与一般例外条款互为渐进,前者"相似情形"的环境因素与后者环境子项应得到先后、双重考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聂孝红
大量的外资并购往往严重威胁东道国的经济安全,利用国家干预管制外资并购成为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但是过多政府干预又有可能违反有关国际法律制度中的国民待遇原则。所以,东道国在控制外资并购中的干预行为应该有合法的界限:凡是国际投资法和国际竞争法已为成员国设定国民待遇义务的领域,东道国无权再在该领域实施歧视性管制措施;东道国的内外有别的歧视性管制措施只能在国际投资法和国际竞争法还未设置国民待遇义务的领域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