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2)
- 2023(4550)
- 2022(3723)
- 2021(3672)
- 2020(3115)
- 2019(6751)
- 2018(6769)
- 2017(11878)
- 2016(7048)
- 2015(8133)
- 2014(8458)
- 2013(8179)
- 2012(7627)
- 2011(6715)
- 2010(6999)
- 2009(6640)
- 2008(6848)
- 2007(6276)
- 2006(5518)
- 2005(4952)
- 学科
- 管理(24500)
- 财(21719)
- 济(21642)
- 经济(21604)
- 业(19025)
- 企(16848)
- 企业(16848)
- 财政(12120)
- 政(9625)
- 制(9570)
- 中国(9298)
- 务(9061)
- 财务(9035)
- 财务管理(8988)
- 企业财务(8571)
- 学(8209)
- 体(8106)
- 方法(7193)
- 农(7157)
- 理论(7112)
- 地方(5914)
- 银(5752)
- 体制(5743)
- 银行(5731)
- 策(5530)
- 教育(5492)
- 度(5444)
- 制度(5441)
- 行(5351)
- 数学(5233)
- 机构
- 大学(99352)
- 学院(99056)
- 研究(35945)
- 济(33857)
- 经济(32867)
- 管理(30916)
- 财(28273)
- 中国(27719)
- 理学(25072)
- 理学院(24746)
- 管理学(24164)
- 管理学院(23979)
- 科学(23471)
- 京(21831)
- 所(20040)
- 农(18726)
- 江(17710)
- 研究所(17554)
- 财经(17533)
- 经(15607)
- 中心(15505)
- 农业(14611)
- 范(14567)
- 省(14433)
- 师范(14383)
- 业大(14376)
- 北京(13889)
- 州(13665)
- 院(12877)
- 技术(12590)
- 基金
- 项目(58491)
- 研究(44127)
- 科学(43753)
- 基金(39391)
- 家(34825)
- 国家(34479)
- 科学基金(27834)
- 社会(25507)
- 省(24193)
- 社会科(23947)
- 社会科学(23940)
- 教育(21069)
- 划(20087)
- 基金项目(19931)
- 编号(18729)
- 成果(17893)
- 自然(17056)
- 自然科(16617)
- 自然科学(16607)
- 资助(16433)
- 自然科学基金(16279)
- 课题(14589)
- 重点(13647)
- 部(12458)
- 性(12388)
- 发(12015)
- 年(11806)
- 项目编号(11740)
- 体(11607)
- 创(11564)
共检索到169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毋爱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对涉刑财产执行作出了系统规范,回应了实践需求。但随着执行规范的体系化、执行问题的复杂化,该司法解释亟需进一步更新以更好地回应现实需要。具体而言,可立基于公法债权和私法债权的财产分类,分别由检察机关和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作为申请执行人。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对涉刑财产的执行范围进一步具体化,并明确在继续追缴违法所得不能时,可以追缴其他等值财产或等值部分。以现行涉刑财产执行的清偿顺位为前提,尝试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清偿顺位作进一步明晰和完善。在审执分立原则下,对涉刑财产执行中的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作出区分,并增设案外人异议之诉程序实现对案外人的实体救济。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程国琴
民法与税法在法律规范层面缺乏衔接,容易引发民事执行中税收利益与民事利益失衡,影响民事执行效率的提升和税收执法方式的优化。本文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对待税收优先权的态度,分析国际层面税收利益和民事利益平衡的发展趋势,建议将我国现行绝对优先保护税收债权的模式转变为平等保护债权的模式,并认为法院与税务机关之间应当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强化双方协助义务的互认机制,推动涉税信息的共享机制,以提升民事执行程序中债权实现的正当性、公平性和效率性。
关键词:
税收债权 民事债权 民事执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记 许长勇
执行程序公正指组织实施者在分配重要结果时多大程度上支持某些程序规则。执行程序公正主要由认知和情绪两种动机驱动,回顾执行程序公正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促进执行程序公正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执行程序公正 领导者因素 下属因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记 许长勇
执行程序公正指组织实施者在分配重要结果时多大程度上支持某些程序规则。执行程序公正主要由认知和情绪两种动机驱动,回顾执行程序公正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促进执行程序公正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执行程序公正 领导者因素 下属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青 张海波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强制执行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美国税收强制执行程序的主要做法,并对我国今后如何完善税收强制执行程序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税收管理 强制执行程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洪曙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也开始了财政分权的改革历程,并期望以此来促进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解决基层政府的财政困难。财政分权的核心支撑因素就是地方应拥有可自主支配的地方税,且财产税和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标准有很高的吻合度。另外,研究还发现:销售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合理性值得怀疑。在地方主体税种的构建中,综合国外成功经验并本着地方税收原则,建议把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体系改革、整合为新的财产税,并以此作为我国地方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小萍
一、财政运行程序法制化的必要性财政运行程序是财政部门、政府机关日常理财工作遵循的方式、步骤以及采用这些方式、步骤的时限和顺序。步骤和方式构成财政运行程序的空间表现形式,时限和顺序构成财政运行程序的时间表现形式。财政运行程序就是由步骤、方式、时限、顺序为要素构成的行为过程,是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统一。按照财政运行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萍
科学、规范的财政运行程序可以将财政收支活动纳入有序的良性运行轨道,限制财政及行政主体滥用职权,保证财政收支活动的前后衔接和高效率。我国现行财政运行程序过于概括、简单,并在很多方面缺乏必要的规定,致使政府理财行为企业化,公共权力、公共资源资本化。为此,应遵循“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规范政府理财行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指导思想,依据民主、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和效率原则,立足我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构建规范化的财政运行模式。
关键词:
财政 运行程序 政府预算 规范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昌盛
司法拍卖、变卖产生的税款不得约定由买方承担或者由买方以被执行人的名义承担,该部分税款是为了实现所有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必要费用,应当在分配拍卖、变卖价款前优先清偿。税务机关有权就被执行人拍卖前欠缴的税款在民事执行案件中申请参与分配,但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当被执行人的财产足以清偿所有债权时,应当允许税务机关在执行程序中申请参与分配,但在参与分配过程中税务机关不能行使税收优先权,只能在拍卖、变卖价款清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后,从剩余款项中清偿。税款和滞纳金同等管理是税法的一般原则,滞纳金同样具有税收优先权。税收优先权的有无与税务机关是否以及何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税务机关是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无关;由税务机关委托法院代征执行程序中所涉税款对于防止执行程序中的税收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志钢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中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增设了财产刑,从而形成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成员财产的三种处置措施:罚金、没收财产与刑事没收。在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成员财产的处理上需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即"在整体从严的基础上,区别对待"。合理地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与财产的性质,是黑社会性质组织财产适用的关键。在"灰色"财产的认定与处理上,我国司法实践的越权处理有导致财产刑的异化的危险,亟待立法上补足财产来源合法性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学永
作为一个刑罚种类,财产刑既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分析财产刑的利弊和实施方法就要对其在刑罚体系中地位进行合理的定位,合理设定适用范围;同时,适当改进执行方式,在贪利犯罪、过失犯罪、单位犯罪等犯罪中全面配置财产刑,充分发挥财产刑的优势。为利于财产刑的执行,我国应推行日额罚金制和罚金易科强制劳役或自由刑制度;应从法经济学视角全面评估财产刑制度设计的利弊,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实现制度设计的最优化。
关键词:
财产刑 日额罚金制 罚金易科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琳,王红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金明 陈利根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民土地权利的内容和结构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和分析综合法。研究结果:(1)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化应从农民主体性视角并在财产法框架下考量其多重权利属性;(2)传统农民土地权利物权体系不能涵盖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丰富内容;(3)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对农民在农村土地上的财产利益进行科学的类型化,应包括土地上的归属利益、使用利益、流转利益和未来权益等财产利益;(4)农民主体不同性质的身份决定了土地财产权的不同属性。研究结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各种形式之间是密切联系又独立平等的。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土地权利 财产利益 评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