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9)
- 2023(14185)
- 2022(11349)
- 2021(10500)
- 2020(8599)
- 2019(19061)
- 2018(18792)
- 2017(36558)
- 2016(20163)
- 2015(22860)
- 2014(22899)
- 2013(22013)
- 2012(19958)
- 2011(17624)
- 2010(18343)
- 2009(16904)
- 2008(16875)
- 2007(15675)
- 2006(14326)
- 2005(13114)
- 学科
- 业(90449)
- 济(84384)
- 经济(84275)
- 企(72543)
- 企业(72543)
- 管理(68054)
- 农(50125)
- 农业(33441)
- 业经(32987)
- 方法(29838)
- 财(26819)
- 中国(25364)
- 数学(21705)
- 数学方法(21493)
- 策(20153)
- 制(19583)
- 技术(19397)
- 务(18415)
- 财务(18384)
- 财务管理(18362)
- 地方(17604)
- 企业财务(17337)
- 理论(16651)
- 体(15125)
- 贸(15073)
- 贸易(15062)
- 划(14942)
- 易(14669)
- 发(14314)
- 和(14195)
- 机构
- 学院(289896)
- 大学(271691)
- 济(122764)
- 经济(120313)
- 管理(113386)
- 理学(96320)
- 理学院(95431)
- 管理学(94186)
- 管理学院(93639)
- 研究(92046)
- 中国(74362)
- 财(57407)
- 农(57366)
- 京(56624)
- 科学(51572)
- 江(47941)
- 所(45089)
- 财经(44080)
- 中心(43224)
- 农业(43171)
- 业大(42373)
- 研究所(40046)
- 经(39952)
- 州(37423)
- 经济学(35687)
- 范(35538)
- 师范(35272)
- 北京(34905)
- 技术(34177)
- 院(32550)
- 基金
- 项目(180496)
- 科学(145068)
- 研究(142977)
- 基金(129237)
- 家(109273)
- 国家(108057)
- 科学基金(95025)
- 社会(91752)
- 社会科(86570)
- 社会科学(86549)
- 省(75073)
- 基金项目(67920)
- 教育(66188)
- 编号(62137)
- 划(59682)
- 自然(57557)
- 自然科(56259)
- 自然科学(56249)
- 自然科学基金(55303)
- 资助(50613)
- 成果(49224)
- 课题(43016)
- 发(41764)
- 创(40418)
- 重点(40269)
- 部(40065)
- 业(39246)
- 性(37667)
- 制(37601)
- 国家社会(37061)
- 期刊
- 济(152051)
- 经济(152051)
- 研究(84642)
- 中国(64447)
- 农(61928)
- 财(46221)
- 管理(45621)
- 农业(41640)
- 科学(37897)
- 教育(36535)
- 学报(36382)
- 融(32289)
- 金融(32289)
- 业经(31915)
- 技术(30761)
- 大学(30268)
- 学学(28684)
- 财经(22104)
- 经济研究(21884)
- 业(21508)
- 问题(20389)
- 经(19186)
- 世界(15943)
- 技术经济(15909)
- 农村(15772)
- 村(15772)
- 职业(15592)
- 农业经济(15473)
- 现代(14839)
- 版(14552)
共检索到450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红娟 张婷 薛雅文
涉农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干力量,主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其重要的时代使命。涉农高职院校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蕴含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型乡村建设、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新内涵。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应基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挥技术支撑、产业支撑、智力支撑功能,从提升农业技术价值链、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结构等维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涉农高职院校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建飞
立足于高等农业教育的现实 ,着眼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从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服务三个方面 ,系统阐述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结合的战略及其对策。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 教育改革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梦瑶
随着国民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也进入新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农业产业升级、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社会活力和内生动力、全面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激发农村市场潜力,助推对内循环,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形成对外循环的竞争优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昱嘉 陈秧分 康永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给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立足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结合相关统计数据与文献观点,分析了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展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重点和具体路径。研究表明,新发展格局需要提振农村内需、扩大农村投资、协调工农城乡关系、优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视域与可能。面向新发展格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以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重点,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优化农业要素利用,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增强国际资源市场掌控能力。因此,建议采取内外兼顾的粮食安全战略、三链着力的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补齐短板的优先发展战略、激发新动能的城乡融合战略,综合施策,在新发展格局框架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鹏云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仅在于物质装备、技术改造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更关键在于通过一定的路径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破以完成土地经营规模化。在当前农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产生了小农户联合实现规模经营以及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两种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前者在没有改变农业经营权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服务效益,被视为小农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后者在农业经营权流转的基础上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被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优载体。但对其实现过程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的两种实现路径都存在着地方政府的直接干预或推动,尽管可能加快现代化的进程,但有损小农户的权利与利益并形成农业治理的风险,难以符合"三农"协同的要求和稳健型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为了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应坚持农民意愿为先的法治理念,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现代经营的引导机制,加强经营主体扶持政策的精准度;创新土地细碎化整理的政策,尊重农民组织合作的首创精神。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益康
作者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农村现代化从一般概念上来讲,既包括农业现代化,也包括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主要是指农民素质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振陆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农村一线人才的需求,抓住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契机,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三大平台、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构筑为"三农"服务新高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发展面向农业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强化行业引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实施分类培养、加强内涵建设等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盛子强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农业现代化成为农村发展的首要问题而被高度重视。从最近几年国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尤其是各种新型经营主体,这些新型组织是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围绕这些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既是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用武之地。根据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促进关系,把农村职业教育分为在农、离农和为农三种形式,并在明确各自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旨在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郭耿玉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强调以农民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为优选策略。由此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精英,提升其人力资本作为重要功能。为实现目标,必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分类设计培训方案,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能;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锦标
农业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村、农业培养人才,培养有文化、会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大报告肯定了职教在新农村建设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乃文
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供给侧改革,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发生转变。如何提升这些劳动力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转型,是当前涉农成人教育的重要任务。成人教育机构要结合社会发展特征,结合农村劳动力的多元化发展需求,积极创新教育机制,以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
面向农村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 机制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长莹
被称为"第五次浪潮"的低碳经济拥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前瞻性,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共识。用低碳经济理念提升我国生态农业现代化转型,可以从战略角度为我国的生态农业现代化实现绿色、高效的转型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农业 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佳 蔡亮慧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流动和转移的,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面临经营主体缺失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主体缺乏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组织载体。站在实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新型农业发展面临着多元化困境。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与执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保障;完善农业社会化社会服务机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佳 蔡亮慧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流动和转移的,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面临经营主体缺失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主体缺乏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组织载体。站在实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新型农业发展面临着多元化困境。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与执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保障;完善农业社会化社会服务机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