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0)
- 2023(12419)
- 2022(10327)
- 2021(9617)
- 2020(7466)
- 2019(16902)
- 2018(16513)
- 2017(30912)
- 2016(17063)
- 2015(19508)
- 2014(19946)
- 2013(19519)
- 2012(18352)
- 2011(16708)
- 2010(17071)
- 2009(15357)
- 2008(14916)
- 2007(13736)
- 2006(12468)
- 2005(11495)
- 学科
- 济(74785)
- 经济(74715)
- 业(51369)
- 农(50386)
- 管理(37596)
- 农业(33737)
- 中国(26064)
- 企(25842)
- 企业(25842)
- 地方(25368)
- 业经(23752)
- 方法(18733)
- 发(15984)
- 制(15501)
- 数学(15423)
- 数学方法(15281)
- 技术(13454)
- 财(13341)
- 贸(13181)
- 贸易(13164)
- 农业经济(12890)
- 产业(12851)
- 发展(12798)
- 银(12796)
- 银行(12784)
- 展(12766)
- 易(12694)
- 地方经济(12558)
- 行(12466)
- 学(12264)
- 机构
- 学院(243809)
- 大学(226772)
- 济(99078)
- 经济(96670)
- 管理(86779)
- 研究(84317)
- 理学(72572)
- 理学院(71779)
- 管理学(70690)
- 管理学院(70255)
- 中国(65644)
- 农(56264)
- 科学(49707)
- 京(49235)
- 财(42827)
- 所(42678)
- 江(42173)
- 农业(42145)
- 中心(40084)
- 业大(38782)
- 研究所(37752)
- 范(35086)
- 师范(34799)
- 州(34076)
- 技术(32466)
- 财经(32044)
- 北京(31139)
- 省(30477)
- 职业(29912)
- 院(29774)
- 基金
- 项目(152015)
- 研究(124410)
- 科学(118789)
- 基金(102243)
- 家(86843)
- 国家(85833)
- 社会(76653)
- 科学基金(72707)
- 社会科(72064)
- 社会科学(72049)
- 省(66464)
- 编号(57443)
- 教育(56813)
- 基金项目(54269)
- 划(52182)
- 成果(45903)
- 发(41365)
- 自然(40647)
- 课题(40402)
- 自然科(39556)
- 自然科学(39553)
- 资助(39100)
- 自然科学基金(38806)
- 发展(34500)
- 重点(34486)
- 年(34230)
- 展(33886)
- 创(32725)
- 部(32208)
- 农(32189)
- 期刊
- 济(130718)
- 经济(130718)
- 研究(72950)
- 中国(64722)
- 农(62015)
- 农业(41806)
- 教育(39706)
- 学报(33078)
- 科学(32320)
- 财(30647)
- 管理(29340)
- 业经(29196)
- 融(27017)
- 金融(27017)
- 技术(26712)
- 大学(26662)
- 学学(24737)
- 业(19428)
- 问题(18202)
- 经济研究(17562)
- 职业(16282)
- 农业经济(15724)
- 农村(15722)
- 村(15722)
- 图书(15605)
- 财经(14627)
- 坛(13998)
- 论坛(13998)
- 版(13403)
- 经济问题(13382)
共检索到395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政水 邹序安 杨飏
服务乡村产业发展是涉农高职院校的职责使命。服务源于需求,涉农高职院校应依据地方乡村事业发展、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等的需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从专业建设、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决策咨询、农民培训、校农合作、职教帮扶等方面,探讨了涉农高职院校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产业发展 技术服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文章通过对涉农高职教育现状分析,发现高职教育存在办学基础薄弱、服务能力欠缺,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等不足,文章进而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农技培训、推动农村文化繁荣等方面提出了涉农高职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涉农高职 农村经济 服务能力 路径探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建华 卢文凤 赵福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农高职重任在肩。面对时代之问,"村校合作、共生育人,产教融合、共生兴村"是涉农高职服务乡村振兴的应有逻辑。要实现村教共生,则需要通过人才、文化、产业的"共生介质"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为产教赋能。通过专业与产业同发展、学生与"乡贤"共进步、教师与村民齐增收、校园与村庄成一体的"四元驱动"实践路径,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村校协同共生,为乡村振兴添彩。
关键词:
涉农高职 乡村振兴 村校共生 产教赋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天文 张天浩 朱维全
随着共同富裕目标的牵动与激励,各大高校都在协同企业构建产学研一体的高效育人模式,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尤其一些涉农高校更要发挥其实际作用,为乡村振兴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引领农业科技变革,为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和农业改革提供强大的人才与智力支持,巩固农村脱贫攻坚的已有成果。涉农高校在地区乡镇农村协同创新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尖端农业人才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高素质劳动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构建工农联动的国民经济发展协同体系。本文阐述了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显著优势,指出了部分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和不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共同富裕视域下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优质对策,旨在为促进我国地方经济统筹发展奠定良好的高等教育基础。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涉农高校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兴成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客观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准确把握“对上与对下”“内化与外化”“主责与主体”“所需与所能”“当下与长远”等多重关系,通过凸显专业优势、锚定以人为本、强化产业支撑、坚持变革重塑,在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能级中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时代意蕴 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文博 陈永福 司伟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发展农业及其关联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本文基于世界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基本特征及结构演变,对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规律性梳理,并通过聚焦于日本的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对其"六次产业化"战略的成效进行了解析和经验总结。结论为:从共性规律看,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世界主要国家该比重的均值为22.54%;农业及其关联产业中农林牧渔业从最高下降至最低,关联制造业比重则先升后降,关联流通业比重持续升至首位,住宿餐饮业比重也呈上升态势。从洲际和区域看,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差异化特征显著。从日本的农业及其关联产业演变来看,其核心是农业关联流通业,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周围等交通发达的区域。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大力推进以流通业为核心的农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建立农民参与分享机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洪豹 张捷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这也是知识经济文化时代价值创新的重要体现。在乡村经济振兴背景下,文化创意艺术为地方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新思路,要求各个地区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制定“创意+”发展战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方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一个地区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需要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实现绿色产业经济。本文首先阐述了乡村振兴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然后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就乡村振兴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小明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经济等重大职能。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调查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思想、制度、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深度等层面上探索了高职院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地方社会发展 常州高职教育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倩
以绿色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内容。推动乡村绿色经济发展,构建生态宜居环境,需要在明晰农村社会科学治理的基础上,厘清乡村经济建设与自然生态宜居的内在逻辑,秉持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安全观,打造"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的三农新发展格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文富 张晨
职业教育需要高度重视专业设置与产业的协调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与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已呈基本协调态势,但一些地区仍存在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因素。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迫切需要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通过政策倾斜促进涉农专业和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更加匹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对于涉农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为了进一步培养农林专业人才,满足农业发展及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需要重视涉农专业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当前涉农高职院校教育与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明确等。为此,涉农高职院校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教育与管理改革,完善涉农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专业化的农业领域人才。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谢志远、邵曦和邹良影所著的《涉农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高校四大职能的对接研究》一书聚焦涉农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对创业教育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能的对接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教育与管理 涉农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玉清 刘晓光 王明峰
通过对15所大学26个校外基地走访调研发现,当前涉农大学校外基地建设中存在基地的功能发挥受到多重约束、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有待健全与完善、稳定持续的基地建设经费不足等问题。为促进涉农大学校外基地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基地建设应遵循地方产业、大学学科、地理区位"三维度"考量原则;基地运行应建立完备制度保障;基地资源应实现有机整合;基地发展应得到更多政策扶持。
关键词:
涉农大学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基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明星
构建"两型"发展模式是高职学院实现服务湖南省"四化两型"建设功能的有效途径,打造"五类项目驱动、职教集团支撑"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是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保证,建立"五位一体"的社会服务运行模式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四化两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文化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民族地区地方高等院校的责任。民族地区地方高等院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创新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办学思路,明确学科建设方向,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科学研究方向,建设人才小高地,争取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争取地方政府鼓励支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政利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国家赋予农业高职院校的光荣使命。农业高职院校应主动作为,顺势而上,抓住政策利好局面,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解决在服务意识、服务内容以及服务形式上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重视国家政策引领,强化服务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提供服务支持;坚定文化自信,精诚育人;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开展精准服务;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创新职业培训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