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1)
- 2023(7254)
- 2022(5762)
- 2021(5590)
- 2020(4066)
- 2019(9233)
- 2018(8804)
- 2017(16664)
- 2016(9163)
- 2015(10436)
- 2014(10525)
- 2013(10247)
- 2012(9271)
- 2011(8407)
- 2010(8552)
- 2009(7514)
- 2008(6882)
- 2007(6259)
- 2006(5670)
- 2005(4888)
- 学科
- 农(48768)
- 济(36052)
- 经济(36024)
- 业(32981)
- 农业(32649)
- 业经(16057)
- 管理(15212)
- 农业经济(12616)
- 中国(11870)
- 地方(10417)
- 发(10008)
- 村(9599)
- 农村(9582)
- 制(9085)
- 发展(8848)
- 服务(8842)
- 展(8841)
- 工作(8326)
- 企(8072)
- 企业(8072)
- 方法(8034)
- 收入(7890)
- 建设(7556)
- 土地(7410)
- 数学(7321)
- 数学方法(7263)
- 贸(6924)
- 贸易(6919)
- 易(6808)
- 劳(6701)
- 机构
- 学院(128544)
- 大学(111565)
- 济(50528)
- 经济(49302)
- 管理(45896)
- 农(43154)
- 研究(40501)
- 理学(39433)
- 理学院(39116)
- 管理学(38545)
- 管理学院(38349)
- 农业(32014)
- 中国(31924)
- 业大(25253)
- 科学(24118)
- 京(22656)
- 江(21548)
- 中心(20487)
- 职业(20392)
- 所(19811)
- 财(19587)
- 技术(19510)
- 农业大学(19435)
- 研究所(17659)
- 州(17130)
- 范(17105)
- 师范(17003)
- 经济管理(15936)
- 省(15885)
- 业(15255)
- 基金
- 项目(85626)
- 研究(72913)
- 科学(67286)
- 基金(57583)
- 家(48734)
- 国家(48073)
- 社会(45327)
- 社会科(42196)
- 社会科学(42184)
- 科学基金(40843)
- 省(38584)
- 编号(35827)
- 教育(33104)
- 基金项目(30954)
- 划(29439)
- 成果(27602)
- 农(27239)
- 课题(23853)
- 发(21968)
- 自然(21766)
- 自然科(21183)
- 自然科学(21182)
- 年(21133)
- 自然科学基金(20774)
- 资助(20565)
- 性(19154)
- 制(19105)
- 重点(19103)
- 发展(18628)
- 创(18443)
共检索到194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建华 卢文凤 赵福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农高职重任在肩。面对时代之问,"村校合作、共生育人,产教融合、共生兴村"是涉农高职服务乡村振兴的应有逻辑。要实现村教共生,则需要通过人才、文化、产业的"共生介质"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为产教赋能。通过专业与产业同发展、学生与"乡贤"共进步、教师与村民齐增收、校园与村庄成一体的"四元驱动"实践路径,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村校协同共生,为乡村振兴添彩。
关键词:
涉农高职 乡村振兴 村校共生 产教赋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珏
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适时转换的重大战略,必须要遵循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现实逻辑以及实践逻辑等四重逻辑主线。基于此,从发展驱动、语境转移、质量发展及功能耦合等维度出发,提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拓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纵向发展的视域;增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构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校—企—行—村"协同多维供给机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芳
高等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基于高等教育振兴乡村的价值逻辑和现实困境,提出优化路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重视高等教育在学术发展上的优势,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构建升级版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大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乡村振兴 价值逻辑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尤婷婷
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始终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作为国家农业发展重要政策工具的农业保险,在保护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农民收益、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农业保险在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乡村振兴 实践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林洁 傅帅雄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就乡村振兴战略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逻辑方向就行了分析,并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了乡村振兴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林洁 傅帅雄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就乡村振兴战略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逻辑方向就行了分析,并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了乡村振兴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丹淅
农村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变量。由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政策系统碎片化、供需结构失衡等主要诱因,使其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效明显不足。新时代,以农为本积极转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构建农村职业教育联合体;以生为本着力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筑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闭合系统;以人为本稳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整体性治理,促进农村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更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儒 刘江 王舒弘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追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脉络、理论渊源,研究其主要推进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我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从历史脉络看,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历史逻辑;从理论逻辑看,乡村振兴战略依循了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伟大实践;从推进路径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乡村发展 乡村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玉茹 刘金方
数字经济是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智慧手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应将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生产、大众生活及乡风文明等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创新共享的乡村数字经济平台,营造绿色、低碳的数字农业生态,建设精准、科学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真正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优势。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赋能结构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倩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实现特色经济发展,从而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振兴发展的普遍选择,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特色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并对实践路径作简单探讨。
关键词:
特色经济 产业振兴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承伟
为深入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助力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本文创新性地从三个维度对文件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释。本文认为,学习掌握、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需要从内在逻辑上,深刻领会党领导“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丰富发展;从科学方法上,准确把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从实践路径上,有力有效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的各项决策部署。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兴
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是影响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问题也是难题。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破解乡村内生发展难题,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生成逻辑是以人才培养为引擎,带动产业振兴以形成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进而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当前教育中所出现的乡村教育资源不足,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需求不匹配,教育人才产出与乡村可持续发展脱节,掣肘了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效,可以通过优化乡村教育资源,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人才产出“亲农”等路径来纾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骏 李长健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发展理论,亦有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功用。乡村社会处于深刻转型期,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绿色化发展和数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推动乡村的产业振兴,更可作用于全面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的制度突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等。加快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提升乡村竞争力,应从思路转变、路径改良、具体措施和制度保障等多方面进行相应提升,以期使乡村更好迈入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豆书龙 刘欢颜 胡卫卫 常亮
党建引领是推进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事业的核心机制。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效互动具有一体两面的鲜明特征,它既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也是促推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二者是党和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相互增能、相互证成的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效互动的内在机理表征为党建与乡村振兴的一致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必然性和乡村振兴促进党建的锻造性。通过对山东省招远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党建与乡村振兴互动实践取得卓越成效,但仍存在共识凝聚难、主体协同难、平台搭建难和策略实施难等问题,据此应以建构主体认同凝聚价值共识,以推动协同治理实现效能提升,以搭建互动平台奠定物质基础,以确保精准施策提供有力保障,最终实现党建与乡村振兴的互动互促和深度融合。
关键词: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党江艳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运用研究型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是“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审计领域的重大政治体现。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型审计与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契合的逻辑机理等基本理论。然后提出研究型审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基本路径,以“政治-政策-资金-项目”为主线开展多层面研究;实施路径,在项目各阶段开展全过程链条研究;辅助路径,开展项目组织管理及技术方法研究;必要路径,进行项目后复盘总结研究。最后提出树立研究思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创建研究环境三方面的保障措施。文章主要开展了研究型审计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研究,以提升乡村振兴审计工作质效,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