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1)
- 2023(13885)
- 2022(11352)
- 2021(10838)
- 2020(8634)
- 2019(19768)
- 2018(19720)
- 2017(35219)
- 2016(20159)
- 2015(23224)
- 2014(23539)
- 2013(21971)
- 2012(20502)
- 2011(18849)
- 2010(19766)
- 2009(17956)
- 2008(16624)
- 2007(15484)
- 2006(14119)
- 2005(13076)
- 学科
- 济(86483)
- 经济(86412)
- 业(47652)
- 农(46961)
- 管理(41885)
- 中国(33184)
- 农业(31630)
- 企(26374)
- 企业(26374)
- 融(26185)
- 金融(26182)
- 地方(25932)
- 教育(24169)
- 银(24158)
- 银行(24154)
- 行(23449)
- 方法(22511)
- 业经(21561)
- 数学(19674)
- 数学方法(19375)
- 制(18121)
- 理论(18032)
- 财(17133)
- 教学(16761)
- 学(16305)
- 发(15151)
- 体(13425)
- 地方经济(13303)
- 发展(12205)
- 展(12080)
- 机构
- 学院(269040)
- 大学(266539)
- 济(108882)
- 经济(106141)
- 研究(95091)
- 管理(87682)
- 中国(73433)
- 理学(73217)
- 理学院(72218)
- 管理学(70776)
- 管理学院(70235)
- 京(57615)
- 科学(53175)
- 农(52264)
- 范(50016)
- 师范(49724)
- 财(49540)
- 所(46752)
- 江(46137)
- 中心(45603)
- 研究所(41547)
- 师范大学(39568)
- 教育(39384)
- 农业(39216)
- 财经(37786)
- 业大(37651)
- 北京(37337)
- 州(37200)
- 经(33971)
- 经济学(33718)
- 基金
- 项目(161338)
- 研究(137124)
- 科学(126004)
- 基金(107252)
- 家(88972)
- 国家(87853)
- 社会(82541)
- 社会科(77438)
- 社会科学(77419)
- 科学基金(74640)
- 教育(71139)
- 省(68399)
- 编号(63341)
- 基金项目(56062)
- 划(55741)
- 成果(55462)
- 课题(47242)
- 资助(42274)
- 年(40830)
- 自然(40823)
- 自然科(39716)
- 自然科学(39711)
- 发(39100)
- 自然科学基金(38963)
- 重点(37413)
- 性(37039)
- 部(36734)
- 规划(35514)
- 项目编号(35227)
- 创(33527)
- 期刊
- 济(138777)
- 经济(138777)
- 研究(98343)
- 教育(75862)
- 中国(74755)
- 农(55638)
- 财(39197)
- 融(39151)
- 金融(39151)
- 农业(37106)
- 学报(33119)
- 技术(30875)
- 科学(30852)
- 管理(29812)
- 大学(28504)
- 业经(25515)
- 学学(24056)
- 职业(20898)
- 经济研究(19788)
- 财经(19221)
- 问题(18389)
- 业(17560)
- 经(16848)
- 图书(16143)
- 农村(15370)
- 村(15370)
- 农业经济(14253)
- 坛(14229)
- 论坛(14229)
- 世界(14199)
共检索到451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冯建英 穆维松 田东
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发挥思政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农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应该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之一。以"经济地理学"课程为例,对涉农高校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发挥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功能的素材挖掘、案例凝练、教学设计、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涉农高校在专业课教学中全模块、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涉农高校 思政教育 思政功能 经济地理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安立华 李洋 刘琳 董景峰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本,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资源,与专业课程密切融合,达成育人目标。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为例,在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理念恰当的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书与育人的效果,旨在为促进学科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庆念
本文以经济管理基础课程为例,从培养学生遵循传统美德、人生价值观、为人处世能力、学习生活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探析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并提出了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人文素质 专业教育 经济管理基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小玲 刘娟 吴松彬
本文从四个方面着手展开研究:一是阐述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及面临问题;二是从教育资源、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智能技术等方面探索影响智能时代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因素;三是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作用、教学模式等方面研究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金融专业课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索;四是从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利用好智能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学校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智能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晓薇 胥孝川 孙雷 王青 邱景平
课程思政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具有健全思想的重要举措,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行业伦理学、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等,培养专业技术熟练、行业道德高尚、社会责任心强、使命感强烈、爱国主义情深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戴建国 夏晶晶
车辆与交通类专业的工科课程特点是拥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通过理论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车辆的各种结构、性能、原理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的各种规划、管理等的认识,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车辆和交通运输各种专业知识的理性认识。近年来,思政课融入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倍受党中央和教育部关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是各大院校的评价及考核标准之一。车辆与交通类专业思政课将专业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且可达到专业知识多元化学习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秋艳 牛国玲 马晓君 孟庆祥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农业电气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任务是培养学生系统地学习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农业电气化专业所涉及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也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引入了"思政"理念,让学生坚定爱国之心,树立强国之志,为建设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农业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当新时代农业电气化人才。
关键词:
农业电气化 课程思政 自动控制原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甘淑婷 苏云波
文章以《物流管理基础》课程为例,拟从“五彩育人”的视角探索高职院校“五彩”物流专业课程的构建,通过四翼“协同育人”,即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探讨了构建符合国情与时代要求的新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与思政相融模式。
关键词:
“五彩育人”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宇辉
本文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地铁站务专业为例,介绍了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专业课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并就这种做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职业素质 专业课教学 地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邹霞
在“新文科”背景下,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要求,在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中引入PDCA教学法,建立行之有效的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模式。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智能物流设施与设备”为例,分析了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授课模式下,如何将专业课与思政元素合理融合。最后引入真实课程案例,介绍本专业课的思政教学设计方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竑 吕祖宜 钱俊希
近年来,文化经济地理学在"新经济"崛起的现实背景和"新"经济地理学兴起的学术语境中逐步形成。文章首先梳理了经济地理研究中文化和经济从二元分立到相互融合、相互塑造的关系演变;接着聚焦经济行为和实践的文化维度,阐释经济行动者的文化意义系统和社会互动过程对经济的形塑作用;然后着眼于经济与地方社会的互塑关系,揭示经济活动与生产地和消费地的社会文化本底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建构,目标是提炼一个基于文化经济地理学视角重新认识"经济"作为文化系统和社会过程的系统性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语境研究的引导和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
该文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出发 ,指出经济地理学的教学改革应包括 :第一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第二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是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经济地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方法。第三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第四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并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情况 ,提出教学改革的八大原则 ,即内外结合 (洋为中用 )原则 ,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 ,课内与课外结合原则 ,专、博结合原则 ,难易结合原则 ,传统与现代结合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进而分别探讨了教材改革 ,教案改革以及教法改革方向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教学 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锐
<正>历史文化学习既要有开放包容的宏观视野,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了解不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文化特征,也要立足当地,关注区域历史文化特征与演化路径,加深学生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区域历史文化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对学生来说更具亲和力,对唤醒学生民族文化意识、改造思想文化理念、提升历史文化学习兴趣具有突出作用。地域历史文化教学不应是单纯的区域历史分析,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阐释区域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使区域历史文化发挥应有的立德树人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历史文化时能够做到反思、领悟、提升,以史为鉴,以史明志,厚植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璐
<正>高校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青年学子思想道德建设、人格塑造的重要阵地。“四个自信”融合高校思政教育,既可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又可进一步帮助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欣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房地产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房地产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课程思政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消费心理学”课程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房地产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策略和路径,并提出了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