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9)
- 2023(10210)
- 2022(7946)
- 2021(7583)
- 2020(6183)
- 2019(14069)
- 2018(14458)
- 2017(28494)
- 2016(15637)
- 2015(17161)
- 2014(17294)
- 2013(16595)
- 2012(14922)
- 2011(13450)
- 2010(13970)
- 2009(12971)
- 2008(12981)
- 2007(11940)
- 2006(10811)
- 2005(9719)
- 学科
- 济(66750)
- 经济(66682)
- 业(48515)
- 农(46522)
- 管理(37326)
- 农业(30731)
- 企(27924)
- 企业(27924)
- 方法(26671)
- 数学(23879)
- 数学方法(23324)
- 业经(19737)
- 中国(18065)
- 制(14185)
- 财(13133)
- 地方(12741)
- 学(12396)
- 发(12085)
- 体(10993)
- 策(10433)
- 农业经济(10410)
- 理论(10120)
- 发展(10074)
- 展(10059)
- 贸(10029)
- 贸易(10022)
- 易(9754)
- 银(9672)
- 银行(9653)
- 行(9271)
- 机构
- 学院(219821)
- 大学(215058)
- 济(89439)
- 经济(87560)
- 管理(84829)
- 研究(73799)
- 理学(73413)
- 理学院(72692)
- 管理学(70995)
- 管理学院(70654)
- 中国(58043)
- 农(56678)
- 科学(45842)
- 京(45465)
- 农业(43239)
- 业大(39388)
- 财(38427)
- 所(37577)
- 中心(34979)
- 江(34415)
- 研究所(34159)
- 财经(30125)
- 范(28995)
- 师范(28730)
- 北京(27837)
- 经(27446)
- 州(26965)
- 农业大学(26817)
- 经济学(26158)
- 院(25475)
- 基金
- 项目(146992)
- 科学(116010)
- 研究(108684)
- 基金(106079)
- 家(92750)
- 国家(91905)
- 科学基金(78741)
- 社会(69054)
- 社会科(64971)
- 社会科学(64949)
- 省(59260)
- 基金项目(55666)
- 自然(50194)
- 教育(49616)
- 自然科(49082)
- 自然科学(49071)
- 划(48651)
- 自然科学基金(48172)
- 编号(45995)
- 资助(43033)
- 成果(36904)
- 重点(33075)
- 发(32532)
- 部(32397)
- 农(32180)
- 课题(31369)
- 创(30203)
- 国家社会(28488)
- 创新(28245)
- 科研(27605)
- 期刊
- 济(106466)
- 经济(106466)
- 农(61245)
- 研究(60909)
- 中国(46426)
- 农业(41387)
- 学报(35350)
- 科学(33873)
- 财(28322)
- 大学(28116)
- 管理(28026)
- 学学(26757)
- 教育(24230)
- 业经(23595)
- 融(23069)
- 金融(23069)
- 技术(20622)
- 业(19637)
- 问题(15071)
- 经济研究(14494)
- 财经(14320)
- 农村(14310)
- 村(14310)
- 农业经济(14072)
- 版(13631)
- 经(12246)
- 世界(12167)
- 技术经济(11611)
- 统计(11270)
- 业大(10987)
共检索到328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雪霖
财政资金的项目化供给是实行分税制以后上下级政府间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国家涉农资金的项目制供给被认为比一般转移支付有效。实践表明,以政府为主导的项目供给模式在实践中的绩效与制度设置目标相背离,并呈现出治理内卷化的趋势。其成因在于制度设置上存在去治理化的事本主义逻辑和逐利性的科层体制。在国家财政资金"反哺"农村的后税费时期,以村社为主导的分权普惠模式应是未来国家财政资金转移方式变革的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锋
农村税费改革后,项目制逐渐成为向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然而,这种超越科层制的供给方式却遭遇了"内卷化"的现实困境——项目投入的数量和密度持续增长而供给的效能却一直难以提高。项目承载的公共产品经常无法满足农民的切实需求,农民对"需求外"的产品也表现出无奈和抵触的情绪。供求偏离的结构性失衡不仅降低了转移支付资金的运作效能,也极大地消解了乡村建设与治理的效果。在项目制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健全村民表达集体偏好的公共选择机制、完善项目链上各主体的统筹协调机制、创新项目资金多元组合的运作机制、构建农民体验主导的多维评估机制是使项目走出"内卷化"困境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涉农资金特别是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瑞波 高尚宾 孙炜琳 姜茜 朱平国 居学海
[目的]新时代,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加大涉农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完善以绿色生态为重点的农业投入制度。[方法]文章通过研究国内涉农资金整合现状和问题,分析发达国家涉农资金整合的经验及启示,推动我国建立以农业绿色发展为重点的涉农资金整合政策机制。[结果]我国涉农资金整合存在多头管理、方向不明、结构不优、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快涉农资金整合势在必行,成败取决于顶层设计,关键在于完善相关法规法律以及打破部门利益藩篱的瓶颈,落地在于"依法、照单、精准"施策。今后要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突出绿色生态导向,涉农资金整合要把政策目标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生态并重上来,增量资金重点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护型农业倾斜。[讨论]建立健全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应当建立农业农村大部门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业绿色生态作为涉农资金整合支持的主攻方向,实行精准补贴精准施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雪姣
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集中关注了涉农资金整合以来项目制的运作过程及其实施困境。涉农资金整合下,项目运作机制和运作模式发生改变。项目设立以项目库为依托,与县域目标相结合;项目分配权集中在县政府手中,根据选择性平衡的思维对项目进行分配;项目落地过程中,需要县乡村三方的通力配合。整合后的项目资金由条线为主转变为块块为主,增强了县级政府的财政权力,提高了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效率。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资源的非均衡分配导致马太效应的产生;项目运行以结果为导向的模式和事本主义的特征形塑了项目发展的非持续性;在基层治理能力日益弱化和规避风险的逻辑之下,项目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制约了项目实施成效。面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提高项目设立和分配的科学性、规范性,建立项目资源回头看机制,动员、激励项目参与主体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涉农资金整合 项目制 运作过程 实施困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绍生
为解决涉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问题,2015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选择山东等省开展涉农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工作,鼓励试点省份从涉农资金管理的体制机制层面推进改革创新,探索积累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按照试点要求,山东省财政厅坚持问题导向,到省级发改、农业、畜牧、渔业等部门以及有关市县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从静
在中央支持"三农"政策的推动下,财政涉农资金总量不断增加,为提高支农效益而采取的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总体来看,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率偏低,且直接影响了支农效果。为此,新时期的涉农资金整合应正视问题症结所在,真正从"源头"和中央层面果断整合,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以"清单"方式明确各级政府间支农事权和支出责任,适当下放支农资金审批权限,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推动涉农资金整合加快进展,大力提升支农效应。
关键词:
财政涉农资金 整合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林郁
<正>今年以来,陕西省延安市财政局抓早动快、提前部署,编报涉农资金整合方案,持续加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力度。坚持提前部署,确保年度项目早落实、早推进。在去年底做好项目入库审查工作的基础上,2月初,联合市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脱贫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年初方案编报工作的通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萍
近年来,国家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与此同时对"三农"的财政投入也不断增加,年均增长超过60%。但由于我国传统财政支农资金体制问题,财政支农资金呈"网状、块状"管理和"分散"使用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整体合力和使用效益的提高,因而如何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如何使有限的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是当前各级政府和经济学者们热议、深思的一个问题。为此,2005年4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江苏、安徽、河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财政部门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创新整合机制、规范项目资金管理等多项措施,不断深化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开创了涉农资金整合新局面。(一)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基础,为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提供机制性保障。按照财政部做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广西财政部门结合实际,相应出台了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具体性的指导意见、管理办法和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洪海 谷艳波 蔡伟
1.合理划分县乡事权财权范围,明确责任主体。县区没有财力加大涉农资金投入的深层次原因与财政体制有密切的关系,即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事权划分不明确,且事权与财权不一致,财权从上到下逐级递减,越到乡镇财力越紧张,但却要承担较多的支出责任,使很多项目因配套资金难以完全到位,影响着项目实施的完整性,给资金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建议按照农村涉农项目构成上的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夏保明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江西创建了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机制,切实解决了财政部门在涉农补贴资金管理中的缺位问题,强化了民主监督,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对专项资金采取"一个漏斗向下"的管理模式,筑起乡镇财政涉农资金的防火墙,强化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饶玉镠 饶玉婕
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加强和改进"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涉农资金金额较大,涉及类目较多,需要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将其管好用好。当前,涉农资金的监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项目管理存在盲区、落实项目管理不严格、查处不得力等。对此,就完善涉农资金监管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整合涉农资金,落实责任主体。长期以来,我国都特别重视农业方面资金投入,涉农资金种类不断增多,
关键词:
涉农资金 业务平台 监管平台 涉农项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浙江省以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引导,以省级重点涉农专项为平台,积极探索建立省级涉农专项资金整合和统筹机制,进一步优化省级涉农资金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有效提高了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一)建立机制,保障涉农资金整合有序推进。为有效协调和推进全省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浙江省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省长任组长、省财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加强涉农资金管理,是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农业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2010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明确分工、协调配合;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强化监管、规范运行"的原则,稳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取得了新的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