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7)
- 2023(15074)
- 2022(12979)
- 2021(12103)
- 2020(10137)
- 2019(23240)
- 2018(23122)
- 2017(44760)
- 2016(24531)
- 2015(27368)
- 2014(27215)
- 2013(27210)
- 2012(24881)
- 2011(22265)
- 2010(21980)
- 2009(20237)
- 2008(19392)
- 2007(17032)
- 2006(15019)
- 2005(12715)
- 学科
- 济(96229)
- 经济(96125)
- 业(70228)
- 管理(63276)
- 农(49225)
- 企(47993)
- 企业(47993)
- 方法(41718)
- 数学(36711)
- 数学方法(36348)
- 农业(32727)
- 财(24937)
- 业经(24729)
- 中国(24301)
- 地方(22303)
- 学(20675)
- 制(18094)
- 贸(17922)
- 贸易(17914)
- 易(17403)
- 技术(15099)
- 环境(14854)
- 银(13993)
- 银行(13928)
- 理论(13659)
- 发(13521)
- 务(13499)
- 财务(13439)
- 财务管理(13415)
- 和(13348)
- 机构
- 学院(341880)
- 大学(339727)
- 管理(135218)
- 济(133899)
- 经济(131031)
- 理学(118490)
- 理学院(117171)
- 管理学(115089)
- 管理学院(114502)
- 研究(114379)
- 中国(86968)
- 农(80376)
- 科学(74933)
- 京(71689)
- 农业(62460)
- 业大(62354)
- 所(58231)
- 财(57612)
- 中心(53918)
- 研究所(53536)
- 江(50686)
- 财经(46539)
- 范(44644)
- 北京(44399)
- 师范(44143)
- 经(42593)
- 院(40562)
- 州(40448)
- 农业大学(39798)
- 经济学(38712)
- 基金
- 项目(243434)
- 科学(189322)
- 基金(175489)
- 研究(174219)
- 家(155123)
- 国家(153770)
- 科学基金(130627)
- 社会(109059)
- 社会科(102926)
- 社会科学(102895)
- 省(96856)
- 基金项目(94905)
- 自然(86453)
- 自然科(84388)
- 自然科学(84363)
- 自然科学基金(82843)
- 划(80741)
- 教育(77839)
- 编号(71738)
- 资助(70578)
- 成果(56210)
- 重点(54047)
- 发(52619)
- 部(52546)
- 创(50499)
- 课题(48051)
- 创新(47069)
- 科研(46892)
- 计划(45202)
- 国家社会(44477)
- 期刊
- 济(147129)
- 经济(147129)
- 研究(95550)
- 农(80173)
- 中国(63554)
- 学报(62244)
- 科学(54515)
- 农业(53899)
- 大学(46498)
- 学学(44306)
- 管理(42935)
- 财(41413)
- 融(33480)
- 金融(33480)
- 教育(32807)
- 业经(30240)
- 技术(26793)
- 业(25677)
- 财经(21152)
- 经济研究(21151)
- 问题(20865)
- 版(19289)
- 科技(18284)
- 业大(18128)
- 经(17898)
- 图书(16826)
- 资源(16508)
- 理论(16253)
- 技术经济(15714)
- 农村(15411)
共检索到490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夏遨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湘西区域4县在2012-2016年末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不同区域的涉农贷款这一主要金融扶贫惠农工具及涉农贷款结构对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并考虑到涉农贷款存在时变效应,故测算了GDP增长率对涉农贷款的溢出效应。发现涉农贷款的投入对农民收入水平负面影响效果显著,说明涉农贷款并不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结构上看发现涉农贷款中用于生活的占比不断上升,因此,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要优化涉农贷款的投放结构,从真正意义上发挥涉农贷款的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勤
扩大内需的突出问题是农村有效需求不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是由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不合理负担过重、农村资金不足,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及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低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为了加快启动农村居民消费,不能单纯依靠消费刺激政策,而应该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其形成有效需求,从而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步的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琼 郭犹焕 王雅鹏 凌远云
本文用聚类分析对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进行分类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的区域特征。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各个收入层次的农村经济环境综合得分 ,以此判断农村经济环境优势和劣势 ,进而归纳出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区域特征的因素。结果表明 ,农民收入水平高低的关键原因在非农产业的发达程度。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区域特征 省区分析 非农产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耿明斋 邓淑斌
我国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因在于:农业的弱质性决定农民增收的艰难性;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存在弊端;以及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尤其是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使得农民相对收入逐年下滑。因此本文提出,改善农民收入状况要有新思路。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水平变动 趋势分析 改革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兰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有龙
为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财政部于2010年9月出台了《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县域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积极性。但由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各地区、各金融机构在执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时由于理解存在偏差,执行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标准不一,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数据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国家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的支持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晓东 俞勇
布吉尼翁指数是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种指标。本文利用布吉尼翁指数,对我国31个省份2014—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度,并与涉农贷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涉农贷款有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但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趋于下降,带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在此基础上,利用31个省份2014—2020年数据对布吉尼翁指数和涉农贷款指标进行了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分析,并印证了上述观点,表明涉农资金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但农村金融约束、涉农资金不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国家在引导金融资源流入实体经济时,要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涉农贷款 收入差距 布吉尼翁指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鑫
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等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户是涉农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数量最多的客户群体,只有对农户进行客观的信用评价并按照不同信用水平作出差别化贷款定价,才能缓解当前我国涉农信贷市场面临的窘境。论文从农户的信用行为特点出发构建了农户信用评价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信用评价与贷款利率联动的定价模式,对农户信贷市场的规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绍荣 杨晓杰 蔡华铭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角度,对涉农贷款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存在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涉农贷款向城市和农村的涉农企业、组织倾斜,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步伐缓慢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涉农贷款 信用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金泉 李松 王哲尔
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是解决"三农"融资问题的重要尝试,但在运行中广泛存在持续性不足、信用风险聚集以及机构意愿不足并存的问题。本文从激励的角度研究了风险补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根源,研究结果表明: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受到了金融机构隐藏成本信息、贷款管理道德风险以及政府机构违约可能性的困扰,导致了政府高运行成本和金融机构低参与意愿并存,影响了涉农贷款的长期持续性。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采用依贷款规模单调递减的菜单式补偿、基于相对绩效递增的损失分担比例和分离托管与结算的制度安排,在提高机构参与积极性同时降低补偿成本,保障补偿机制持续有效性,确保信贷资金持续流向"三农"领域,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菊红 袁飞
初、高中文化水平劳动力的劳均收入高于平均收入水平 ,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劳动力的劳均收入低于平均收入水平 ;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 ,劳均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越强 ;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劳均收入高于未接受者 ,家庭中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 ,家庭劳均收入越高 ;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教育投资收入弹性大于低教育水平。
关键词:
农民收入 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 弹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慧 卢黎
本文依据调查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结论:农户的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生活用能源种类的选择影响较大,因此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农户,户用沼气的权系数最大,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的农户,液化气的权系数最大;农户的收入越高,对能源的舒适性、便利性、卫生特性的要求越高,农户的收入越低,对能源的经济性则考虑得越多;使用无成本、又便利的户用沼气非常适合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推广。
关键词:
农民收入水平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 户用沼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云
大力发展农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我国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水平长期处于较低状态,有必要对其进行评价。文章采用金融计量分析中的回测检验法,对相应模型进行修正改进,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单指标评价方法,在对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农民收入进行数据描述统计的基础上,运用回测技术进行评价实证,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回测检验 农民收入水平 评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朝阳
根据我国实际,要切实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应从三方面入手,即多予、少取、放活。一、多予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农补工的工业化战略以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城乡二元化日益严重。一方面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村抽提了巨额资金扶持工业发展,另一方面严格的户籍制度使大量的剩余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若保守地按农村潜在有3亿过剩人口,人均每年消费按最低贫困线680元计,事实上农村每年至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10月7日至10日在宜兴联合召开了全国农村市场经济研讨会,对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若干建议报告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的推动下,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总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80年代前期,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